中国语言学史复习.

绝世美人儿
884次浏览
2021年01月19日 03:14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我亲爱的甜橙树-促销打折

2021年1月19日发(作者:奚震)
中国语言学史

复习


中国语言学史研究的对象和任务< br>:就是要研究中国语言学的历史发展,研究各个历史时
期的语言学家、语言学著作和各个历史时期 的语言学。


语文学和语言学的区别:语文学
是为给古代文化遗产、政治历 史文学等方面的经典书面
著作作注释,
目的是使人们可以读懂古书的一门尚未独立的学科。语言学
则以语言作为研究
对象的一门独立科学。
前者以文字和书面语为对象,特别着重在文献资料的考证和故训的寻
求,
这种研究比较零碎和缺乏系统性。
后者 的研究对象则是语言本身,
研究的结果可以得出
科学的、系统的、细微的、全面的语言理论。< br>

汉字
是世界上历史
最悠久、最古老
的文字之一。
汉语
是从
汉藏语系
中分化独立发展起来
的。我国境内除汉藏语系外,还有三个 语族:侗泰语族、藏缅语族、苗瑶语族。


汉藏语系的语言特点:
⑴每个音 节上有固定的声调

3-8
个)

⑵大部分词以单音节词根为
基础。⑶有类别词(量词)
,如汉语中“这个人”的“个”。⑷词序很重要,且词的次序比
较 固定。⑸附加成分的作用是有限制的。


“小学”

指语言文字方 面的学习,
为中国传统的语文学,
围绕阐释和解读先秦典籍来展
开研究,从而诞生了分 析字形的文字学、
研究字音的音韵学、
解释字义的训诂学,
因此又被
人们称为 经学的附庸。



先秦:


关于文字起源的问 题
,最古的记载见于
《易经·声辞传》
,这和
《周易》
用阴阳两个符
号的意义相似。


关于名实的讨论:
1.
孔子
提 出
正名
的主张,其政治含义是
以周礼为尺度来正名分。
2.
老子对名实的看法,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老子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提
出“名”“实”不可分的人,
也是我国语言学史上第一个比较科学指出名称和客观事物之间
关 系的人。
3.
荀子
认识到语言是人类交际、交流思想的工具,
也是思维的工具 。他第一个揭
示了语言的社会本质,幷指出了“名”和“实”的关系。



秦汉魏晋:


◆在先秦时期我国古代语言学还处于萌芽阶段,没有语言 学家,也没有语言学方面的专
门著作。发展到秦汉时代,语言学逐步兴起。
西汉
时,有
《尔雅》

扬雄《方言》
;东汉时,

许慎《说文解字》< br>和
刘熙《释名》
等语言方面的专著和一些杰出的语言学家。可以说,
汉代的语言 学成就标志着我过古代语言科学的建立。

◆秦汉时期已经具备的“民族”四大特征:
共同的语言、共同的地域、共同的经济生
活及促进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状态—行同论。
◆重视识字教育促进了文字研究。
秦始皇统一中国实行“书同文”政策,
并有
李斯 的
《仓
颉篇》

赵高《爰历篇》
、胡毋敬《博学篇》
作为学 童识字课本和字体规范,这三部字书到
了汉代合称《仓颉篇》
,又称
“三仓”
,共收字
3300
字。

◆西汉史游著
《急就篇》
,一名《 急就章》
。“急就”是速成的意思。


五经博士:
博士源于战国。 秦及汉初博士的职务主要是掌管图书、通古今以备
顾问。汉武帝设五经博士教授弟子,从此博士成为专门 传授儒家经学的学官。汉初,
《易》
《书》
《诗》
《礼》
《春秋》每 经只有一家,每经置一博士各以家法教授,故称五
经博士。到西汉末年,研究五经的学者逐渐增至十四家 ,所以也称五经十四博士。


六艺
:儒家的经典主要是《诗》
《尚 书》
《易》
《礼》
《乐》
《春秋》
,称为“六艺”。


刘韵
著的
《七略》
是我国第一部图书分类目录。


今文经学:
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是西汉末年形成的经学研究中的两个派别。传授
经典的学者所持底本是用战国时古字写的即为

古文家

,用隶书写的便是< br>“
今文家


今文研
究其中的微言大义,加以引申比附为统治 者服务。


古文经学:
保持樸学传统,着重研究文字、训诂,按照字义解释 经意,与繁琐庞杂
的今文经学。咬文嚼字。


汉代
先后出现了四部 重要的语言学著作
《尔雅》
《方言》
《说文解字》
《释名》



《尔雅》

《尔雅》
为我国古代
第一部语言学专著、 第一部辞典
,也是一部
训诂学

编。“尔”是近的意思,“雅”是正的意思。 今本《尔雅》是成于众人之手,而且不是同一
时代的人所编的。


《尔雅》 的内容和体例:
共分
19
篇,收常用词语
623
条,
200 0
多个词,分列于《释诂》
《释言》
《释训》三篇内,词的总数约占全书之半。


《尔雅》贡献主要有:
⑴《尔雅》是
我国古代语言学第一部训诂学专著 ,也是第一
部研究字义、词义的语言学专著
,它在保存古义以及词义的发展变化等方面为我们提 供了
几位宝贵的资料。⑵《尔雅》对古代汉语的词汇加以类聚、群分并编成专著,这便为古代汉
语词汇的研究勾划出大的轮廓。它的出现标志着我国我国古代语言学从萌芽到建立的标志。

《 尔雅》
一书的出现标志了古代汉语文学语言的形成发展已达到相当成熟的阶段,
对后世
的辞书有启导作用。

《尔雅》
一书的编排和训诂已反映出在词汇研究上已能够区分通 用词
和专用词,
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
⑸它更反映了古代社会文物制度和古代人对客观 事物的认
识。


《方言》

《方言》全书名为《輶轩使者 绝代语释别国方言》
,原本
15


今本
13
卷。
西汉
扬雄
(西汉文学家、哲学家、语言学家,字子云,蜀郡成都人)著,晋
郭 璞
注。扬雄坚
持调查方言
27
年。
《方言》
这部书包括了西 汉、东汉之间许多方言的材料是十分珍贵的。
《方
言》是中国古代语言学史上第一部比较方言词 汇的专著,是一部“悬日月不刊”的奇书。



通语:
汉代的 共同语,或称凡语、凡通语、通名,是指没有地域限制、在西汉时通行
地域较广的共同语。


某地、某地之间通语:
通行地区较广的方言。


某地语:
通行地区较小的方言。



最能体会扬雄的语言学思想的当推郭璞《方言注》



郭璞的《尔雅注》
《方言注》在语言学方面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⑴郭璞二注
以 近代的语言来解释古代的词语,
这是郭注中最突出的一点。
说明他有语言学思想,
有语 言
观点,
不为文字所拘束,
看到了语言的发展变化。
这样以当代语言从发展变 化、对比研究的
角度进行注释的方法,也是高明的、科学的

⑵《尔雅》
《方 言》二书中的某些词语,由于
时代关系,
后世不清楚的郭璞在注中说清楚了。
⑶郭璞二 注反映了晋代汉语由单音词向多音
词,
主要向双音词发展的趋势。
⑷郭璞注能体会扬雄
《方言》
中通语、
方言、
古今语的区别,
并且能以通语释方言、释古 语。⑸郭注中对“语转”加以说明。



许慎和《说文解字》
:简称《说文》



?` b0
我国第一部字典

也是世界语言学史上最早的字典之一,
它以
小 篆
为正体
,

根据文字的形体分
540
个部首,
收 汉字
9353
个,
另有重文即异体字
1163
个,
首创部首编排法
。《说文解字》共
15
卷,其中包括序目
1
卷。《说 文解字》的释
字体例
:
先分析部首,
然后解释这个字的本义,
再揭示 字形与字义或字音之间
的关系。宋代徐鉉採用孫愐《唐韻》校訂過。清代黎永春的《說文通檢》
。徐灝
《說文解字注箋》
。(
梁顾野王《玉篇》以楷书为正体
)。




《说文解字》的贡献和影响:
⑴《说文》是中国古代语言学史 上又一部辉煌的著作,
其成绩之大、
影响之深是其他语言学著作所不能比的。
⑵它在前 人字书上发展又有创造性的
突破,
他阐明了汉字形体、意义、声音及三者间的关系。
⑶ 对当时丰富繁杂的汉字作了深入
的字形结构分析,
首创了分部工作并首创部首编排法。
⑷它在字义解释上也有创见,
《说文》
还提供了语言文字的研究方法。⑸对当时文字也起了统一 规范作用。

◆后世模仿
《说文解字》
而作的字书很多,如
晋吕忱《 字林》

梁顾野王《玉篇》
、宋
司马光《类篇》等。对《说文解字》的整理开 始于大小徐。
历代对于《说文解字》都有
许多学者研究,清朝时研究最为兴盛。段玉裁的《说文 解字注》,朱骏声的《说文通
训定声》
18
卷,桂馥的《说文解字义证》
50
卷,王筠的《说文句读》
30
卷尤备推崇,
四人也获尊称为

说文四大家




《释名》
:
东汉末训诂学家
刘熙
以语源学观点研究训诂,
所著
《释名》
以音同音近
(即
声训、
音训)
的字解释字义,
并注意到当时的语音与古音的异同,
为 汉语语源学的重要著作。



《释名》
全书共
27

,体例仿《尔雅》

研究方法
主要是
声训
,即主要以声 训的方法
来探求字义的语源。


《小尔雅》

词典,训诂 学著作,补充了《尔雅》没有的内容,作者有争议,共
13
篇,
有《广诂》
《 广言》
《广义》
《广名》
《广器》等,“广”的意思就是广《尔雅》之所未备。


《广雅》

《博雅》
,十卷,
魏张揖撰,书名为广《 尔雅》
、继《尔雅》的意思。

是一本古代的百科词典书名,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百科词 典,它是仿照《尔雅》
体裁编纂的一
部训诂学汇编,相当于《尔雅》的续篇,篇目也分为
19
类,各篇的名称、顺序,说解的方
式,以致全书的体例都和《尔雅》相同。
清代
研究《广雅》的人数多,其中
钱大昭《广雅疏



卢文弨 《继广雅》

王念孙《广雅疏证》
为三大家。


《字林》

晋吕忱著,
为补
《说文解字》
漏略而作,

《说 文》
部首分
540
部,
共收
12824
字。当时与《说文》 并重,原书久佚。任大椿辑得《字林考逸》八卷,共
1.5
万余字。



南北朝至明代:


《玉篇》
,
梁顾野王编,< br>继《说文》后第一部書字典
,我国第一部以楷书为正体的字

。編輯目的是考証 六書八體殊形、
字各而訓同、
文均而釋異的現象。
宋真宗敕令陳彭年等
重修名 為《大廣益玉篇》
,即所謂今本《玉篇》
,共
30
卷,收字
2256 1
,全書分為
542
部,每個
空下先以反切釋音,
然後解釋字義,< br>有些還引有書証或直接引用典籍的詁訓來釋義,
並把一
些字的古體、異體附于釋義之后。
《玉篇》是字書,又可用為韻書,是研究古籍不可缺少的
工具書。


《五经正义》
,隋唐时代经古文家
孔颖达
撰,即《周易正义》
《尚书正义》
《毛诗正义》
《礼记正义》
《春秋正义》

《五经正义》是经籍义疏 的重要著作。


二徐(徐铉、徐锴)的说文研究。
铉、锴并精小学,世称< br>“
二徐

。宋太宗时,
徐铉
受诏
与句中正、葛湍等同 校《说文解字》
,世称

大徐本


徐锴
今存《说 文解字系传》
40
卷,世


小徐本

,实际就是 《说文解字》注,这部书是自汉魏以后最早一部有系统的、比较详密
的注解,对后代训诂学家有很大影响 。




正字法的专著:
唐宋以后,
不断的有正 字法的专著出现。
这类书大致都是正体与俗体并存,
帮人辨别字型,以免写错别字。“正”,纠 正、确定标准。

◆唐颜元孙
《干禄字书》
,是唐代一本字样学字书,并一卷

◆辽僧行均
《龙龛手鉴》
及金韩孝彦
《篇海》
开音序检字法先河。
《龙龛手鉴》是辽
僧行均为佛徒研读佛典、
通释文字而编撰的汉字字书。它辑录了大量的俗字 、异体字、
古文
字及简体字,是辽代的传世之作。金韩孝彦著《篇海》开字书音序检字法的先河 。


明代在文字学研究方面
,
最杰出的成果是梅膺祚编的
《字汇》
和张自烈编的
《正字通》


◆明代
梅膺祚《字汇 》
,分
214

,
收字
33000
余,与《说文解 字》
《玉篇》等字典共同对
后世字典产生了重大影响。特别在释字体例方面,它更有着特殊的贡 献:从汉字的形、音、
义等各个方面对其进行了规范,为明代的汉字规范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明末
张自烈

《正字通》

12
卷,
明 代在文字学研究方面最杰出的成果之一。
它以
《字
汇》为蓝本,它又是《康熙字典》的 蓝本。


直音:
用一个汉字直接标注另一个汉字读音的注音方法。例如,< br>《尔雅》郭璞注:“钊
音招。”意思是说“钊”和“招”读音相同。


反切:
是利用双声、叠韵的方法,用两个汉字拼出另一个汉字的方法,一种传统的
注音方法。 反切的基本原则是上字与被切字的声母相同,下字与被切字的韵母(包括
介音)和声调相同,上下拼合就 是被切字的读音。
反切

东汉末
年正式使用的汉字注音
方法。


四声:
到了齐梁时代,
正式提出“四声”,
并对“声调”有了 较明确的认识,而从五音
到四声说明古代对“声调”认识有一个过程,
“四声”确立以后才明确 认识了汉语特点之一
的声调。


我国最早的韵书是魏李登的《声类》
10
卷,它也为我国的韵书之始。后有晋人吕静
(著《字林》的吕忱之弟)
《韵集》



《切韵》
,隋代音韵学家陆法言编,分
193
韵。
《切韵》是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韵书,
它反映了中古雅言的声韵体系,
创立了 科学语言学的重要方法,
代表了中国研究语音的规
则标准,是此后历代韵书的楷模。自《切韵》 问世六朝诸家韵书逐渐消亡。
《切韵》成
为考订古音及作诗文的根据
,
研究汉 语的中古音韵的主要资料,也是重要的语文工具
书。唐孙愐《唐韵》
、宋陈彭年《广韵》及其他 韵书均以《切韵》为基础修改演变而
成。敦煌留有残本三种,互相补充。


《切韵》的编撰目的:为了创作诗文的用韵;为了语音的审音、正音。主张《切韵》
所代表的是综合音系 的,前有江永,后有章太炎、王国维。主张《切韵》所代表的是单一
音系或基本上是单一音系的,又有吴 音说、洛阳音说和长安音说三种。


“王一”“王二”“王三”:
为《切韵 》加字、增注,工作较多、影响较大的首推王仁
紡《刊谬补缺切韵》唐写本三种:第一种即敦煌本王韵, 残缺不全,世称“王一

。项子京
跋本,系统混杂,称“王二”。宋濂跋本为最好,称 “王三”。


《广韵》

宋代陈彭年奉召修订的,
全名< br>《大宋重修广韵》


5
卷,
206
韵,
收 字
26000
余。
《广韵》是我国第一部官修的韵书,在中国语言学史中极为重要,研 究古音需从《广韵》
向上推求,要研究今音需从《广韵》向下推求。
《广韵》按平上去入分卷, 由于平声字多分
上平声和下平声二卷,共五卷。它按韵部收字,把同音字放在一起,把同音不同声的字用
“○”隔开。每个字下有注释,有反切。


《集韵》
是由宋代丁度 等奉命在
《广韵》
的基础上修定而成的一部官修韵书,
共十卷。


研究《集韵》的重要著述:
清方成珪《集韵考证》
10
卷、段玉裁《集韵校本 稿》
、黄
侃《集韵声类表》
、施则敬《集韵本》
、白滌洲《集韵声类考》


《韵略》
宋丘雍等编,
5
卷,为《广韵》的简略 本,今已不传。


《礼部韵略》
宋丁度等修订《韵略》而成,专备礼部科试之用。它只收常用字,删去

我亲爱的甜橙树-促销打折


我亲爱的甜橙树-促销打折


我亲爱的甜橙树-促销打折


我亲爱的甜橙树-促销打折


我亲爱的甜橙树-促销打折


我亲爱的甜橙树-促销打折


我亲爱的甜橙树-促销打折


我亲爱的甜橙树-促销打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