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虞氏世家及其家族文化

绝世美人儿
939次浏览
2021年01月19日 03:16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水养植物-入团宣誓仪式

2021年1月19日发(作者:常勇)
余姚虞氏世家及其家族文化






主讲人:龚烈沸




天一阁博物馆地方志部主任,长期
从事宁波地方志编纂及地方史志、地方文献研究。著有《宁
波古今方志录要》

《宁波现存碑刻碑文所见录》

《海天佛国
普陀山》
,编有《历代名人咏宁 波》

《宁波溯源》

《风雅海
曙》

《普陀山诗 选》
,点注出版有清康熙《桃源乡志》

《光
绪慈溪县志慈城部分节选》




虞翻画像




虞世南画像




虞宦古街说当年




1700
多年前,一个冬日上午。雪后初
晴,
阳光和煦 ,
吴国高级武官———骑都尉虞翻,
率领虞汜、
虞耸等
11
个儿子和 宝贝孙子虞潭,登上余姚城的屿山(今
龙泉山)
。举目南望,远有八百里四明山群峰莽莽,近有 姚
江蜿蜒似带如玉。虞翻此时心情特别好,日前他刚随吕蒙将
军凯旋而归,立马回余姚老家过年 。昨天,他最喜爱的孙子
虞潭刚把他积五世之功、多年治经的成果———《易注》
9
卷 全部整理誊抄完毕。
面对齐刷刷挺立如松林的
11
个儿子,
耳闻屿山东麓那条 街上传来的喧闹人声,他大声发话:你们
要世代居住在姚江之北,肯定有人官做得比我大,但名声恐怕超不过我……



由于虞翻在龙泉山上的这句话,便有了
余姚城中一条千年古街———虞宦街,这便是今日余姚人多
读别了的“银宦街”———也即民国十八年(
1929
年)火灾后
重建,
为纪念王阳明封“新建伯”而改名的“新建路”。
准确点说,
就是从新建桥到候青桥一段
700
多米的街道。
虞翻独具 慧眼
看上这块“风水宝地”,
1700
多年后的今天,虞宦街———新
建路已 成为余姚城最繁华的商业街,一如上海滩上的南京路。
三国至初唐的
500
多年间,虞 宦街上豪门巨宅鳞次栉比,峨
冠博带的官绅往来其间,卫士家丁前呼后拥。
500
多年 间,
余姚虞氏世家以诗书官宦相传,历战乱动荡而不绝,达则入
仕朝廷,
隐则优游林下 ,
治学者则成一代名家。
《南史》
说,
余姚“大姓虞氏千余家……子弟纵横,
递相庇荫,
厚自封植”,
郭沫若主编的
《中国史稿》
将余姚虞氏列为 会稽三大家族虞、
孔、贺之首,是名副其实的“江左豪族”。




延泽汉唐五百





自东汉至唐,
余 姚虞氏先后有
20
余人载诸
《三国志》
等国史正传,加上见于其他历史典籍的
50
余人,今日我们
仍可从有关历史文献检索得到的余姚虞氏世家人物多达
7 0
余位,其中封侯者
7
人,官至三公九卿者
10
余人,出任守
令的更多,
跨越东汉、
三国、
晋、
南朝、
隋、
唐、
五代十国,
人物之盛,所建树的学术、艺术成就之多,江南豪族无出其
右者。即使在中原望门 豪族中,可与之媲美的也不多见。




自虞国任东汉日南太守起 ,余姚虞氏世代为官,虞国弟虞光
官零陵太守,
虞光子虞成官品舆令,
虞成子虞凤治< br>《易》
经,
虞凤子虞歆也官日南太守,虞歆子虞翻官三国吴国骑都尉,
至此,余 姚虞氏已成为江左豪族,并开始以学术显世。虞翻
五子虞忠官宜都太守,虞翻孙虞潭官晋之辅国将军,据 复旦
大学出版社
1989
年版
《上海词典》
“上海概况”记载,虞潭还
曾“修沪渎垒”,是上海的最早开发人之一。虞潭子虞仡官将
军司马,虞仡子虞啸父 官会稽内史,虞啸父子虞秀之,虞秀
之子虞

官南朝宋冠军将军。从东汉虞光到南朝宋之虞

,我
们今天至少还可考证清楚 余姚虞氏的
11
代世系。南朝宋、
齐、梁间的虞氏世系因资料缺失难详,但从南朝梁到 唐代的
余姚虞氏
6
代世系又复清晰,即虞权官南朝梁永嘉太守,虞
权子虞检官 南朝梁平北始兴王咨议将军,虞检子虞荔官南朝
陈太子中庶子,虞荔子虞世基官隋内史舍人,虞荔子虞世 南
官唐秘书监,虞世南子虞昶官工部侍郎,虞昶子虞元长官河
南押衙。此后余姚虞氏急剧衰落, 其世系因此也失载不
详。




.位于余姚城中龙泉山东 麓、姚江北畔的虞宦街旧
貌。这是民国十八年(
1929
年)火灾后重建竣工时,余姚
政府官员和社会名流在此合影的情景。




虞世南的传世之
作《孔子庙堂碑》





明流竹箭世无双




虞氏家族的文
化学术活动 ,既是古越文化的一支重要延伸,又是魏晋南北
朝时期士族学术文化的一个代表和缩影,更是汉唐时期浙 东
乃至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文化学术活动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自然也是东南地区宋元明清时期学 术昌盛的重要源头。




开余姚虞氏学术先声的是东汉虞光,但 真正使余姚虞氏树立
在学术界地位和影响的是虞翻。
虞翻

164

233


字仲翔,
初任官孙策功曹,从孙权攻山越等地,孙策欲取 豫章(今江
西南昌)
,虞翻自荐前往游说,使孙策不用兵而领其地。后
任富春长,孙权 即位,任为骑都尉。虞翻为孙吴政权立下不
少汗马功劳,他与孙策关系不错,但因秉性梗直,屡次犯颜< br>直谏,
又数次因酒失事,
与孙权不合,
几遭杀戮,
屡被发配,
最后终老谪地交州
(今广州)





虞翻是位 著名的易学家,
以玄释易开江东玄学先河,在天文历法诸子学等方面也有研
究和建树,发配交州 期间曾聚徒数百开课讲学,大开岭南学
风。一生著述宏富,今知有《易注》等
10
余种 ,受到同时
代人、
那个以幼时让梨闻名天下的孔融推崇:
“睹吾子之治易,
乃 知东南之美者,
非徒会稽之竹箭也。
”所以后来清代余姚大
史学家、
《四库全 书》
馆臣邵晋涵在
《姚江棹歌》
中赞道:
“明
流竹箭世无双,
山水中开文献邦。




虞氏世家的第二位著
名学者 当推虞翻曾孙、晋朝的虞喜。虞喜(
281

356

,字
仲宁,
《晋书·儒林》本传说他“少立操行,博学好古”,“束修
立德,皓首不倦……博闻强识 ,钻坚研微”。三次征辟博士、
举荐贤良,均不就,隐居治学以终。




虞喜之学以天文为
主,
最大成就和贡献在于东晋咸和五年

330

发现了“岁差”
(即“天周”与“岁周”之差)
,经观察和计算, 认为太阳从第一
年冬至到第二年冬至向西移动过原先位置,
并推算出“五十年
退一度” (现代测定为
71

8
个月)
。此发现对以后天文学
家影响 很大,祖冲之、刘焯将“岁差”应用于历法,制《大明
历》

《皇极历》
,开 创了中国天文学史新纪元。




虞氏世

水养植物-入团宣誓仪式


水养植物-入团宣誓仪式


水养植物-入团宣誓仪式


水养植物-入团宣誓仪式


水养植物-入团宣誓仪式


水养植物-入团宣誓仪式


水养植物-入团宣誓仪式


水养植物-入团宣誓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