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语言学著作作者一览表

玛丽莲梦兔
878次浏览
2021年01月19日 03:23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qq提示音-现代诚信故事

2021年1月19日发(作者:韦启美)
中国语言学著作作者一览表


先秦时期:
在先秦时期我国古代语言 学还处于萌芽阶段,没有语言学家,也没有
语言学方面的专门著作。

◆关于文字起源的问题,最古的记载见于《易经·声辞传》。

◆关于名实的讨论:< br>1.
孔子提出正名的主张,其政治含义是以周礼为尺度来
正名分。
2.
老子对名实的看法,“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老子是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提出“名”“实” 不可分的人

也是我国语言学史上第一个比
较科学指出名称和客观事物之间关系的人。
3.
荀子认识到语言是人类交际、交流
思想的工具

也是思维的工具

他第一个揭示了语言的社会本质

幷指出了“名”
和“实”的关系 。

此表著作按照濮之珍《中国语言学史》出现顺序编排。


类别

训诂学

书名

《尔雅》

年代

作者

简介

《尔雅》
是我国古代 重要经书
《十
三经》之一,也是我国第一部汇
释经典用语的训诂工具书。它汇
集了从春秋战国以至秦汉间训诂
研究的丰富成果,
释古今之异言,
通方俗之殊语,在中 国文献学史
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尔雅》注


《尔雅注》



郭璞

《尔雅注》一方面引证群 书,注
释《尔雅》的训诂;另一方面用
当时口语方言训释先秦古语,留
下大批晋代语词 ,是研究汉语史
和汉语方言的可贵材料。

汉语方言学

《方言》

西汉

扬雄

我国第一部方言词典,
《尔雅》体

,
含古方言及汉代方言和通行
官话
,< br>注以晋代口语

是一部比较
方言词汇的专著。

《方言》注


《方言注》



郭璞

《方言注》用晋代方言与扬雄的
汉代方言相比较,

《方言》进
行注解,并对其内容加以补充。

文字学

《说文解
字》



许慎

《说文解字》
集先秦、
两汉文字、
训诂研究之大成,是我国第一部
分析字形、
考究 字源、
说解字义、
辩识读声的字典。

起于战国末期,
成书于汉初

它是集各家之詁训而成,
非出自一人
之手

训诂学

《释名》

东汉

刘熙

《释名》是我国第一部探 求语源
的训诂著作,
它仿效
《尔雅》


照意义分类编排, 用音训的方法
对事物命名的含义及原因进行解
释和探索,对不见于经传而日常
使用的语 词收录较多。

训诂学

《小尔雅》

不早于东晋

后人掇拾成书

《小尔雅》共有十三篇,对《尔
雅》未涉及的内容进行补充, 一
些古义、
旧制也独见于
《小尔雅》

此书中记载存录的周秦时期的 训
诂与汉儒多相印合。

训诂学

《广雅》



张揖

《广雅》依《尔雅》体例,凡所
不载,悉著于篇 。自易、书、诗、
三礼、三传经师之训,论语、孟
子、淮南、法言之注、楚辞、汉
赋之 解,
谶纬之记,
含頡、
训纂、
滂喜、方言、说文之说,靡不兼
载,盖 周秦两汉古义之存者,可
据以证得失。一向被认为是研究
汉魏以前词汇和训诂的重要著
作。

文字学

《字林》



吕忱

《字林》是一部按汉字形体分
部编排的字书,
为补
《 说文解字》
漏略而作,收字一万两千八百二
十四字,兼

异体
字,是


文》与《玉篇》之间的一部字
书,在字书发展史上有很重要
的地 位。

文字学

《玉篇》



顾野王

《玉篇》是中国古代一部按汉
字形体分部编排的字书,虽然
属于字
书,
《玉篇
》释
字以

义为主,先反切注音再释义,
引证之外有时加以按语说明,
异体字附后。与《说文》相比
更近于现代字典的形式。< br>
训诂学

《五经正
义》



孔颖达

《五经正义》是唐代颁布的一
部官书,为经学义疏的结集。
由于经书文字多晦涩难懂,记
事又简略不详,给后人学习带
来不少困难,便出现许多经书
注本。
《五经正义》从中选出
比较好的注本,摒弃其余杂
说,对前代繁杂的经学解释 进
行一番统一整理。
《五经正义》
又依据传、注对于晦涩难解的
部分加以疏通 解释。
《五经正
义》是一部典型的以疏解经的
著作。

文字学

《干禄字
书》



颜元孙

《干禄字书》是收录唐代俗文
字的一部字书,以四声分类,
每字分俗、通、正三体,研究











以及汉字形体笔画规范。

文字学

《复古编》



张有

《复古编》根据《说文解字》

辨别文字正俗。以四声分列诸
字,正体用篆书,而注 别体,
俗体于其下。又辨别形体笔画
相似的字,以免疑混。

文字学

《字汇》



梅膺祚

《字汇》依据楷体,将《 说文
解字》部首简化为
214
部。按
子、丑等地支分为
12
集。部
首和各部中字,又按笔画多少
顺序排列。共收

33179
字 。
除古书中常用字外,还收有许
多俗字;收僻字不多。注音先
列反切,后注直音。解释 字义
通俗易懂。其编排体例偏旁分




,
一< br>直






通》

《 康熙字典》等所遵循,
成为中国字典、词典主要编排
方式之一

文字学

《正字通》



张自烈

《正字通》是一部按汉字形体
分部编排的字书,

12
卷。


分部首与
《字汇》
相同,

214
部。部首次序 和每部之内的字












《正字通》注释繁博,引书有
的失注篇名,一字又有重见 于
两部的。清代修《康熙字典》
根据
《正字通》

而加详备。
《正











义,不免有贵古贱今之意。然
而《正字通》在字典史上仍有
一定的地位,足资参考。

音韵学

《切韵》



陆法言

《切韵》是现今可考的最早的
韵书,共
5
卷。全书以韵目为
纲,共分
193
韵;韵又按声归
入平、上、去 、入四部分。同
韵的字又以声类、等呼排序。
同音字全被归在一起。每一音
前标以圆圈 ,头一字下以反切
注音。每字均有释义。
《切韵》
开创了韵书修撰的体例,而其
归纳的语音体系,一直是官方
承认的正统。

音韵学

《刊谬补缺
切韵》



王仁煦

此书是 在《切韵》基础上进一
步整理增订而成,
除对
《切韵》
加以刊正、补注义训外 ,还对
本字俗体等加以辨析,增收约
6000
余字,另增立两韵,并
注明《切 韵》与另外
5
家韵书
分韵的异同,可供了解其分韵
梗概和关系等。

音韵学

《唐韵》



孙愐

《唐韵》是《切韵》的一个增
修本,全书
5
卷,共
195
韵,
其上、去二声都比陆法言《切
韵》多
一韵

《唐
韵》
也< br>对

字加入注释,并且引文都有出
处,它同时具有辞书和字典的
功能。

音韵学

《切韵》



李舟




《切韵


据《
唐韵
》< br>加以订正,使韵部排列各以类




使







乱。
尤其在收嬜音和收
m< br>音的












声韵部和平、上去三声韵部的
配合方面,有一些特点,对后< br>世








列< br>都

影响。

音韵学

《广韵》



陈彭年、丘雍等

《广韵


是我国


时代

修的一部韵书,是我国历史上






广



最重要的一部韵书。原是为增
广《切韵》而作,除增字加注
外,部目也略有增订。
《广韵》








、< br>独








作< br>诗




的。

广韵
》一书记录



汉语的字音和字义,特别是数


计的






为後











存了完整而详细的资料。它是












的著作。

音韵学

《切韵考》



陈沣

《切韵考》根据《广韵》用双
声、迭韵剖析了切韵法,把双
声分为
40
类,
其中清声
21
类,
浊声
19
类;迭韵则以《广韵》

4
声为准;还把全部汉语语
音列表定位,对《广韵》可谓
是除其增加,校其 伪异。

音韵学

《玉篇广韵
校刊礼记》



邓显鹤

此书由沈道宽草创,作者续成,
是对《玉篇》

《广韵》的违误,
未经纠出者,
亦有与他说参互者,
因尽发藏书, 凡言小学之书,初
为涉猎,并将日得之数条按部分
列。

音韵学

《十韵汇
编》

清末至当代

刘半农草创、魏建功、罗常培续成





种< br>韵






一起,
按韵对照编 排,
附有
《广
韵》
校勘记,
汇集众本之异同,
卷末有两种索 引,一为分韵索
引,一
为部首
索引


十韵
编》体例精善便利,堪称以科












品,因此至今仍具有很高的参
考价值< br>。

音韵学

《广韵研
究》

当代

张世禄

《广韵研究》共
5
章,论述广韵
的作述及其体例, 广韵的韵部和
声类,以及广韵前后的韵书等。

音韵学

《广韵校勘
记》

当代

周祖谟

此书共 五卷,以张士俊泽存堂本
《广韵》为底本,根据北宋刻本
及景宋写本,校勘异同,以订正
张刻之误,并取各类韵书残本二
十本,一一参校订正。

音韵学

《集韵》



丁度等













音 分韵编排的一部官修韵书。













广















韵目






下面所 注的同用、独用的规定
稍有不同


内容注重文字形
体和训诂,为研 究文字训诂和
宋代语音的重要资料。

音韵学

《集韵考
正》



方成珪

此书主要校 订
《集韵》

初据曹寅
扬州刊本,以群书校其伪字,后
以段玉裁等手 校本为据重加校
订。

音韵学

《集韵校本
稿》



段玉裁

此书为对《集韵》手校初稿,借
周漪塘所藏毛 钞宋本,
一一校勘,
虽笔画小伪均予改正。

音韵学

《集韵声类
表》

清末

黄侃

据《集韵 考正》略加检覆,查漏
补缺。全书分四卷,以声为纲,
以韵为目,是第一本以声类为纲
的韵图表。

音韵学

《集韵本》



施则敬

这本书将
《集韵》
反切列成图表,
以韵目为经,阴 声列下,入声列
中,以四十声类为纬,复统之以
二十三摄,
眉目清楚,
有助于
《集
韵》研究。

音韵学

《集韵声类
考》

清末

白涤洲

全书分 叙论,
《集韵》
之声类,
《集
韵》
切音之特点,
《集韵》< br>切音与
《广韵》切音以及附录五节。

音韵学

《韵略》



丘雍等

《韵略》五卷,取《广韵 》中重
要的字,
借当时科试之用,

《广
韵》的简略本。

音韵学

《礼部韵
略》



丁度等

此书为修订《韵略》而成,专备
礼部科试之用,分韵及同用、独用例,只收常用字,注释从简。

音韵学

《增韵》



毛晃、毛居正

此书为搜采典籍,依韵增附,并
辨正音 、
义、
笔画之误,
增修
《礼
部韵略》而成。

qq提示音-现代诚信故事


qq提示音-现代诚信故事


qq提示音-现代诚信故事


qq提示音-现代诚信故事


qq提示音-现代诚信故事


qq提示音-现代诚信故事


qq提示音-现代诚信故事


qq提示音-现代诚信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