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帽子的发展史

余年寄山水
693次浏览
2021年01月19日 03:25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男护士-情人节话语

2021年1月19日发(作者:荣孟源)
帽子的起源与发展

1.


.
帽子的起源:

帽子是由巾演变而来的,据南朝梁陈之间的顾野 王所撰《玉篇》载:
“巾,佩巾也。本以拭
物,后人着之于头。”在古代,巾是用来裹头的,女 性用的称之为“巾帼”,男性用的称为
“帕头”,到了后周时期,出现了一种男女均可用的“幞头”,原 来是人们在劳动时围在颈
部用于擦汗的布,相当于现在的毛巾,人类在田地里劳作,由于大自然的风、沙 、日光对人
类的袭击,于是人们便将巾从颈部向上发展而裹到头上,用来防风沙、避严寒、免日晒,由< br>此渐渐演变成各种帽子。

总体来看帽子的起源与发展都是基于人类认识自然、
征服自然、
改造自然的过程。
从某种意
义上讲,气候、环境,宗教信仰、风土人情等 自然、社会条件的影响,都在客观上推动了帽
子发展的过程。

1.


.
帽子的发展
:
●旧石器时代

“衣毛而冒(帽)皮”

中国目前所能见到的最早的帽饰样式,常散见于一些陶器绘 画遗存中。《后汉书·舆服志》
有云:“上古衣毛而冒(帽)皮”,即用皮缝合制帽于头上以避沙暴和风 雪。在西安半坡、
临潼姜寨出土的人面纹彩陶盆上的图案(图
1
),头顶绘有鱼尾形尖 帽,可提供五千年前着
帽人物的具体形象。


(图
1


●夏、商、周

“恶衣服而致美冕”

夏、商、周史称“三代”,是奴隶制社会从兴起、发展并走向 鼎盛的相对完整阶段。夏、商
用冠、冕来表现礼仪之制,到周朝日趋详尽完善。

夏 朝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中心地域在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
《论语》中“子曰:禹吾
无间矣 ,恶衣服而致美冕。”冕是古代的一种礼仪首服,
这句话的意思是夏禹时不重视平日
的衣着,而 对祭祀天地、祖先和关于社稷大事的服装却设计华美而考究。

商朝是奴隶制社会巩固和发展 的阶段。
社会生产力和文化有了极大的发展。
在河南安阳殷墟
妇好墓出土的一批雕刻玉 石人像可以看到三四种不同的帽饰样式:

图(
2
),跪坐的玉人戴卷筒式冠巾、着华丽服装。

图(
3
),是在河南安阳四盘磨村出土,头顶饰物很像汉代“平巾帻”式的帽箍边饰,质地
很可能 是提花的织物制成。

图(
4
),是美国哈佛大学佛格美术馆藏有的一个头 着高巾帽的商代玉人。我们清晰可见他
头上的裹巾样式,其缠裹方法还可在今日的少数民族头饰中找到它 的痕迹。






2





3




4


周朝是奴隶社会在各方面走向鼎盛的时期,< br>服装纺织都有较大发展。
人们在生活的探索中取
得较多的经验,麻布上已经出现涂漆的痕 迹。涂薄漆,可制成防水避雨的漆布,可制作帽、
鞋、蓬盖或隔潮坐垫等用途。

华 夏人十分注重冠的标识作用,
许多正式服装都是以所戴的冠名来做服装的名称,
并世代延
续着这种理念性的审美观和价值观。
戴什么款式的帽子穿什么款式的服装,
且有冠与衣有同< br>色的习尚。现代词汇中的冠军、领袖,都是古代服装款式的主题中心和重点的装饰部位。

弁服是仅次于冕服的常用礼服。天子、诸侯十二而冠,普通人满二十加冠称弁。

弁 有爵弁、皮弁和冠弁之分。图(
5
)是战国时武士弁帽。文官戴冠弁,一种黑红相配的帽
饰,武官戴皮弁。弁帽为奶白色翻毛麂皮制。晋制改成黑衣素裳,隋唐有乌色皮弁,后改乌
纱,一直沿 用至明代。


图(
5


冠弁,一些学者认 为很可能是一种帽箍形式,待有战事时上加皮冠。据载,戴此帽者,上身
缁黑色布衣,下则积裥素裳。古 有不见皮冠不应招之说,
解放前仍称警卫为马弁,
可见除爵
弁外,弁冠大多为兵将武官 所戴。

1.

春秋战国“孚甲自御”

战国时期的中国,随着周朝历代天子们威信的下降,为早日强盛的诸侯

相继“变法 ”,除“奖励耕织,发展桑麻”,还大力发展尖甲利兵以维护政权。为更有效地
抵御敌方武器的杀伤,人 类首先学会的是
“孚甲自御”,
从而形成了早期葛藤编制成的背心
式甲胄及藤帽。
由于战争的需要,各国纷纷改革变法。赵武灵王(前
325
年~前
2 99
年)于公元前
307

为顺应战事,实行了一次著名的军制改革:抛弃战 车,率先建立骑兵军团。骑兵所向披靡,
不仅使胡人忘而生畏,
而且成为与秦争霸的有力对手。
这一改革被后人称之为
“胡服骑射”

在帽子形制上的具体要求如下:
冠,
采用北方貂皮冠,
也可能在原有的皮弁基础上加以貂皮
暖额作为装饰。
此大冠到汉代称之为武弁大冠。
据载,
其形制的沿革最初是在弁形上加以箕
式形制的,
后又加暖额,
只是春秋之际已无实物可考。而后汉将貂尾插在冠上作冠饰,
再加
金附蝉,称之为貂禅冠。

1.

秦、汉时期从巾帕到帽冠

秦兵马俑不仅以整齐军甲为世人感叹,其繁多的结巾发式也令今天的盘发

专家所望尘莫及。图(
6
),图(
7
)是几种发式与冠式。




图(
6


图(
7


因多年的战乱与秦的暴敛,汉初的社会经济几乎全面崩 溃。后经“文景之治”,至武帝时,
一个全方位强大的汉帝国才开始崛起在神州。
现遗存的大量 画像石、
砖及彩色壁画上,
单骑、
仪仗车马队伍大量出现。图(
8
) 、图(
9
)戴尖锥形毡帽的北疆骑士和云南小圆雕骑士。
图(
10
) 从洛阳空心砖上可见,戴鹖尾冠的引弓骑士,这种类型的骑士服,两千年来变化
不大。
西汉“虎贲”骑士必须以细纱为帽。图(
11
)为云南石塞山出土的鎏金铜饰掳获图,浮雕
为两个戴小帽的武士。



图(
8


图(
9





图(
10


图(
11


冕冠是古代帝王臣僚参加祭祀典礼时所戴礼冠。冕冠的顶部有一块前圆后

方的长方形冕板,冕板前后垂有“冕旒”。

汉代长冠,图(
12
)是指汉高祖为亭长时所戴的一种楚冠,用竹皮编制,故称刘氏冠,后
定为公乘以上官员的祭服,又称斋 冠。

秦统一各国后,
对各国的冠饰也有了统一的安排。
如秦灭楚后,以其 君之冠赐御史服之。秦
把赵国君冠(赵惠文冠)赐近臣,汉沿用与武官戴之,称武弁大冠。再如通天冠( 铁梁,外
裱细绢),帝王戴时,常以
12
梁为标识,臣属则以
321

..
等为顺序。

图(
13
)是汉马王堆三号墓曾出土 一批保存完好的漆纱冠,可窥当时冠饰的制作水平及详
细款式。





图(
12


图(
13


古代男子在
18

20< br>岁时加冠或巾帻,
曾有冠巾束发而不裹头的记载。
如商代玉人和秦俑的
发式,至 西汉才发展成帽箍式的帻,平顶的巾帻称“平帻巾”;上有人字形隆起的,因形似
尖角屋顶,称“介帻” 。官员燕居及因身份低微而不能戴冠的平民执事皆用巾帻。身份显贵
的官宦也是先戴巾帻,然后才加冠饰 ,并有“文者长耳,武者短耳”的说法,汉朝巾帻运用
十分广泛。冠下的巾帻,一般戴进贤冠的文官需衬 介帻,戴大弁冠的武官只能用平上帻。

1.

魏晋南北朝“厌弁冠冕以幅巾为雅”

魏晋时期的冠帽很有特色。汉代的巾帻依然流行,但与汉代略有不同的

是帻后加高 ,
体积逐渐缩小至顶,
时称
“平上帻”
或叫
“小冠”
小冠上下兼用,
南北通行,
如在这种冠帻上加以笼巾,即成“笼冠”。笼冠是魏晋南北朝时 期的主要冠饰,男女皆用。
因以黑漆细纱制成,又称“漆纱笼冠”。

图(
14
)是山西大同出土的北魏彩绘人物故事漆屏画。舆中坐的是朱衣冕冠的君王,舆后
步行的是 步摇花钗、
衣带飞扬的班婕妤。
而舆夫则戴笼冠,
人物很具有这一时期的代表性。
图(
15
)是顾恺之的《洛神赋图》,我们可以看到画面中男主人公头戴远游 冠,而侍者则
清一色的漆纱笼冠。这种漆纱笼冠在南北朝官吏头上十分常见。

图(
16
)是戴卷梁冠的贵族及戴笼冠的侍从。

图(
1 7
)为北魏的贵族画像,在漆纱笼冠前垂以缨状物,这是承汉代御使簪笔制度发展而
来的。




图(
14



图(
15





图(
16


图(
17


在东汉末年,王公名仕“以幅巾为雅”,颇有一种厌 弃冠冕公服的风气。晋魏时幅巾束发盛
行主要是由于它适于各层次人物,
并简便易行,
易与衣裳配色,
在追求高雅脱俗思想的时代,
也有一种对礼教制度反叛的味道。
由于当 朝者的提倡,
此时的幅巾样式种类繁多,
并加以种
种不同的名目,如折角巾、纶角巾以 及纶巾、葛巾等几十种。

晋南北朝各代对于后妃命妇的帽饰记载,祥略不一。

图(
18
)侍卫头上戴的是笼冠。

图(
19
)这位头戴笼冠,凝神肃立的女子显得仪态端庄。
1.

隋唐五代主要的首服“幞头”

幞头是一种包头用的巾帛。早在东汉就已流行这种装束,魏晋以后巾裹更

加普及成 为男子的主要首服。
隋代幞头较简便,
初唐幞头巾子较低,
顶部多呈平形,
即 为
“平
头小样”巾子。以后巾子渐渐增高,陆续出现“英王踣样”巾子、“官样”巾子、“开元 内
样”巾子等。幞头有软脚幞头和硬脚幞头。除幞头外,还有纱帽等。

幞头,是唐 宋汉族男子的主要首服。据载,北周武帝时,将汉魏时幅巾做了修改加工,使四
角皆加带。幞头和幅巾的 区别,这几条带子是重要因素,系戴时前两条带子系于脑后垂下,
折带令曲折附顶反系于脑后垂下,故称 “折上巾”。而脑后系垂的,便看似两条飘带,到中
唐时,
下垂两带逐渐缩短,出现了两角向上 ,
插如脑后结系之势,
到了晚唐已形成两脚略呈
圆形的硬翅。

(< br>20

是新疆出土的唐代金属网帻,
是唐代时在幞头内附的一个固定饰物。
图(
20


据载,
隋代天子只用衮冕,
隋文帝听朝穿的是赭黄文绫袍,
头上戴乌纱帽,
折上巾。


21

是唐代郞余令绘制的《古帝王图》,隋炀帝杨坚与侍从们的服饰,同前朝之制基本相同,这< br>是我们所能见到的最早的,也是最完整的皇帝冕服形制。

唐朝天子的冠饰除爵弁之外 ,还有通天冠和翼善冠;平民的冠饰则有武弁,皮弁;黑介帻、
平巾帻和乌纱帽。图(
22)是复制敦煌戴冕冠,穿冕服的帝王和官员。


图(
21


图(
22



图(
18



图(
19

< br>隋唐服饰是中国服饰历史中最为灿烂的一页。
其妇女的发髻饰物与服装的搭配之繁杂,
也 是
中国封建社会中少见的。图(
23
)就是戴锦胡帽的典型胡服女装。


图(
23


唐代的帷帽,新疆笠帽都是妇女出行时,
为了遮蔽面容,
不让路人窥视而设计的帽子。
这种
帽子多用藤席或毡笠做成帽 子骨架,
糊裱缯帛,
有的为了防雨再刷以桐油,
然后用皂纱全幅
缀于帽檐上, 使之下垂以障蔽面部或全身。

帷帽的样式在当时非常流行。它的作用,仅限于遮挡风尘,与 原来用以“避人窥视”已完全
不同。戴帷帽的风俗始于隋,妇女出门,必用纱罩头及全身。由于浅露芳姿 ,初时曾受朝廷
干预,被认为“过为轻率,深失礼容”。从图(
24
)这个唐三彩或陶 俑的形象上看,软兜
和硬笠帷帽的形制渐具时装化。


图(
24


1.

宋、辽、金、元时期简朴为美

2.

宋代的官员以冠,平民以巾

宋朝的通天冠服,是天子的重要礼服,通天冠也叫卷云冠,有二十四梁,

外用青色 ,
里面用朱红色,
冠前加金帛山及用金或玳瑁成蝉形为饰。
戴此冠时穿织成云龙纹的绛色纱袍。

百官穿朝服所戴的冠有三种:一是进贤冠,涂金银花额,犀、玳瑁做的簪 导横贯于冠中,在
冠上簪白笔。以冠上梁数区别等级,有五梁、四梁、三梁、二梁等;二是貂禅帽也叫笼 巾,
前有银花,上缀以黄金附蝉,南宋后改为玳瑁附蝉,左右各有三小蝉,并在左旁插貂尾,王
公、亲王等戴用;三是改良的进贤冠。

幞头是宋朝人广泛应用的首服,
此时已经发 展成硬脚,
并且有许多样式,
初朝两脚平直的较
短,中期以后的两脚伸展加长,仆从、 公差或身份低下的乐人,多用交脚或曲脚。宋代幞头
已完全脱离了巾帕的形式,
纯粹成了一种帽 子。
隋唐时代的幞头都用黑色纱罗制成,
而宋代
却不仅用鲜艳的色彩,还可以在幞头上 簪以金饰、罗绢之花。

宋朝妇女的头饰有两种,
一种是头上戴的冠子;
一 种是把发髻梳成不同的形式,
然后插上各
种金玉、珠翠的首饰。冠,有白角冠、珠冠、花冠、高 冠、团冠等。

白角冠:大到三尺,有的达到肩,梳长一尺,后又规定冠广不得过一尺,高不 过四寸。在宋
代贵族妇女中用珠冠较为流行,
珠冠是用珍珠装缀于冠上或者缀之于簪、钗、花钿 间。
当时
妇女还崇尚戴高冠和插戴花冠的习俗。花冠由罗绢或金玉玳瑁制成,可饰桃、杏、菊、 梅等
装在冠上,也有将这些花朵合在一起,装在一个冠上。不仅妇女喜欢戴,男子也有戴的。另
外妇女在出门骑马时多戴帷帽。
是用纱全幅连缀于席帽而下垂,
来遮掩面部。
还有一种 与帷
帽作用相同的盖头,
常以方幅五尺紫罗障蔽上半身,挡住风尘。盖头的另外一个作用,就是
妇女成婚之日以此蒙头,举行仪式后由男家派人揭开。




图(
25


图(
26


图(
25
):宋代戴金冠的女子彩陶

图(
26
):戴凤冠的贵妇

1.

辽代冠巾的制度很严格

辽代冠巾的制度很严格,中小官员和平民百姓只能科头露顶,即使在冬天

也这样。
男子发式多为髡发,
一般是将头顶部分的头发剃光,
只在两鬓或前额部分留少量余发作为装饰;
有的在额前蓄留一排短发;
有的在耳边披散鬓发;
也有将左右两头发 修剪整理
成各种形状,然后下垂至肩。

1.

金代通常戴小帽或头裹皂罗巾

男护士-情人节话语


男护士-情人节话语


男护士-情人节话语


男护士-情人节话语


男护士-情人节话语


男护士-情人节话语


男护士-情人节话语


男护士-情人节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