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8.1《勾股定理》教学设计 教案
玛丽莲梦兔
737次浏览
2021年01月19日 04:02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减肥计划表-英雄杀杨玉环
勾股定理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 br>探索直角三角形三边关系,
了解勾股定理的发现过程,
掌握勾股定理的内容,
会 用面积法
证明勾股定理。
2
.过程与方法:
(
1
)经历观察与发现直角三角形三边关系的过程,感受勾股定理的应用意识。
(2
)在探索勾股定理的过程中,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想—归纳—验证”的能力,并体
会数 形结合和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br>1
)介绍我国古代勾股定理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感受数学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热
情 ,促其勤奋学习。
(
2
)在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
了解勾股定理的演绎过程,掌握勾股定理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
理解勾股定理的演绎和推导过程。
【教学方法】
探讨法、发现法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
观察探索
——
形成概念
引入 :首先创设这样一个问题情境:
“某楼房二楼失火,消防队员赶来救火,了解到每层
楼高
3
米,消防队员取来
6.5
米长的云梯,如果梯子的底部离墙基的距离是
2 .5
米,请问消防
队员能否进入三楼灭火?”
设计意图及设想:
问 题设计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目的是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教师引导学
生将实际问题转化 成数学问题,
也就是
“已知一直角三角形的两边,
如何求第三边?”
的问题。
学生会感到困难,
从而教师指出学习了今天这一课后就有办法解决了。
这种以实际问题 为切入
点引入新课,
不仅自然,
而且反映了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
数学是从人 的需要中产生这一认识
的基本观点。
1
.如图是一个行距、列距都是
1
的方格网。问:每一个最小格点正方形面积是多少?然
后,在方格网中投影显示出以格点为 顶点等腰直角△
ABC
,并显示分别以三角形的各边为边,
向形外作正方形Ⅰ、Ⅱ、Ⅲ 。
问:
1
.三个正方形面积
S
Ⅰ
、
S< br>Ⅱ
和
S
Ⅲ
分别是多少?它们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如用它们的
边 长表示,能得到怎样的式子?(思考、与同伴交流)
设计意图及设想:
从 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
让他们从中去发现数学、
探
究数学、认识并掌 握数学。同时也体现了知识的发生过程,而且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一个“数
学化”的过程。
2
.在上一题的基础上,设置下列问题情境:
在行距、
列距都是< br>1
的方格网中,
再作一个格点不等腰直角
△
ABC
,
分别以三角形的各边
为边,向形外作正方形Ⅰ、Ⅱ、Ⅲ。让学生在课前备好的网格纸上画图,然后投影出 图。
根据上述我先后安排如下三个探究题:
(
1)三个正方形面积
S
Ⅰ
、
S
Ⅱ
和
S
Ⅲ
分别是多少?(思考、分组讨论、交流)
(学生分组交
流,展示求面积的不同方法,如 :在正方形
C
周围补出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而得到一个大
正方形,通过图形面积的和 差,得到正方形
C
的面积。或者,将正方形
C
分割成四个全等的
直角 三角形和一个小正方形,求得正方形
C
面积)
。
(
2)
S
Ⅰ
、
S
Ⅱ
和
S
Ⅲ
是什么 关系?(思考、分组讨论、交流)
(
3
)如用它们的边长
a
,
b
,
c
表示,能得到怎样的式子?(思考、分组讨论、交流)
设计意图及设想:
这样设计不仅渗透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
为学生提供参与数学活 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