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作文教案
玛丽莲梦兔
722次浏览
2021年01月19日 05:07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如法炮制-会计实践报告范文
四年级上册作文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作文整体单元教学教案设计
本年级八单元习作重点
1
、按一定的顺序写,突出一点奇特之处(第一单元,写一处自然景观)
;
2
、写观察日记(第二单元
,
观察感兴趣的人和物)
;
3
、写童话(第三单元,写童话、讲童话、演童话)
;
4
、写动物的特点,表达真情实感(第四单元,写喜欢的动物)
5
、写导游词(第五单元,介绍一处
“
世界遗产
”
)
;
6
、写具体,写通顺,写出自己的感受(第六单元,看图作文、写事)
;
7
、写清楚、具体,注意书信的格式(第七单元,写事,写读后感,写信)
;
8
、想象丰富,内容具体,语句通顺(第八单元,想象作文)
学会用修改符号修改习作;
作文的能力。
教学目标
1
、写一个你喜欢的动物。
2
、可以 写它的外形、脾气等特点,也可以写它怎样捕食、怎样嬉戏、怎样休息等习性,还可以写和它之
间发生的 事情。
3
、要按一定的顺序写,写出对它的喜爱。
4
、写完后要多读几遍,认真修改。
课前准备
1
、观察自己喜爱的小动物
2
、收集、积累查找有关动物的资料。
3
、动物头饰若干、
《动物世界》录像资料。
《动物狂欢节》音乐。
教学重难点
1
、按一定的顺序写。
2
、表达自己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发兴趣
1
、谈话。同学们,我们刚学了几篇与 动物有关的课文,那爱子情深的麻雀、古怪的猫、可爱的雪猴、
善解人意的小鸟,在作者的笔下是那样的 生动形象,给我们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
《动物世界》
,去看看那些人类 的朋友们过的怎么样。
(播放录像《动物世界》
)
2
、启发。
《动物世界》的录像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生畅谈感受)
播放
“
动物世界
”
录像,引入新课。
3
提问:动物世界里的动物有趣吗?有哪些动物,它们长得什么样子?
小结:同学们介绍了录像里的这么多小动物,现在大家将课前看到的动物也说给大家听一听。
二、学生自愿结合,小组练说。
1
.喜爱同一种小动物的 学生自愿结成小组,讲自己喜欢什么小动物,再讲它的外形,生活习性、与人
类的关系和用处等。
(讨论中鼓励学生质疑,特别是对某种小动物不太了解同学,可以向喜欢这种小动物
的同学咨询。)
2
.各小组推荐成员,讲一讲喜欢的小动物。
(① 说说动物的外形。如眼睛、耳朵各有什么特点?②说说
各种动物的叫声有什么不同?③说各种动物的生活 习性和作用。
)
三、摆设擂台,分组交流
1
。抓住特征、指导描述。
2.
每组推选两名代表上台交流,学生相互评议,教师相机点拨。
(
1
)外形主要讲:身子、头、耳朵、鼻子、眼睛、嘴、舌头、脖子、尾巴、腿等。
(
2
)说说动物的脾气、活动情况(如捕食、嬉戏、休息的情况)
。
(
3
)还可以写你和它之间发生的事情。
四、习作指导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各种动物的特点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类动物,也有不同的特点。 例如同样是猫,
有的调皮活泼,有的懒惰,有的温顺,有的凶猛,各有各的特点,因此,观察时一定要认 真仔细,找出它
们各自的特点,弄清它们的生活习性,了解它们对人类的用处。
五、范例引路,指导写作。
六
点拨写法习作交流
七、概述习作的情况。
八、进行习作交流。
1
.选出初稿中描写动物外形较精彩的片断,由小作者 自己朗读,大家欣赏后讨论:这段好在哪里?
2
.挑选初稿中对动物生活习性或动作情态描写不具体的片断让学生集体修改。
3
.学生根据老师的评改建议,修改自己的文章并誊写。
四
.
我喜爱的小动物教学设计
习作要求:
本组教材围绕
“
作家笔下的动物
”
这一专题,编排 了中外作家写的四篇文学作品,前两篇《白鹅》
《白公
鹅》
,是不同作家写同一种动物 ;后两篇《猫》和《母鸡》
,是同一作家写不同的动物,学习要点是感受作
家笔下栩栩如生的动 物形象,比较不同的表达特点。口语交际和习作是说说写写自己喜欢的动物,学习通
过具体的事例把动物 的特点写具体,并学习运用一定的手法表达自己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
第一阶段:留心观察,提出任务。
(
习作准备,随堂布置和检查
)
1
.提前两个月
(
开学初
)
就布置学生饲养一种小动物,有 目的地、细致地观察它的外形、脾气、进食、
嬉戏、睡觉等情况,做好观察笔记。每两周检查一次写观察 笔记的情况。
(
教师抽检,小组长检查
)
学习提示:同学们可以根据家庭情况和个人爱好,
选择合适的小动物来饲养:
条件允许的,
可 以养小狗、
小猫这类比较费时费力的;条件不允许,也可以养小乌龟、小金鱼、蚕虫等比较容易照顾的。
2
.课外阅读有关写小动物的文章。可结合人教版的同步阅读《千 纸鹤》
,阅读描写动物的一组课文。
3
.搜集所饲养的动 物的有关资料。途径有查书报、看电视、上网等;也可通过与人交流、访谈后记录
整理有用的资料。
设计说明:只要学生有了饲养小动物的生活经历,有了观察体验,写什么的问题就迎刃而解。由于 这次作
文准备的周期比较长,所以要增加定期检查的环节,把任务落实到位。在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 历后,
再通过搜集资料和阅读相关文章来丰富和充实体验,习作之
“
炊
”就不仅有
“
米
”
,而且有
“
鱼
”
有< br>“
肉
”
。
第二阶段:读中取法,读中学写。
(
单元阅读课,
8
课时
)
1
.读中取法,摘抄笔记。
学习提示: 本单元四篇课文内容都与动物有关,从不同的角度写出了动物的生活习性、外形等特点。同
样写动物,观 察角度不同,心理体验不同,运用的表达方法就不同,语言也就各具特色。同学们要注意学
习这些课文是 怎样具体地写出动物的特点以及怎样表达自己喜爱之情的。
在学习课文的过 程中,
要做好读书摘抄笔记,
把每篇课文的好词佳句和饱含作者感情的词句抄在工作纸
上。
下面整理本单元课文的表达特点,供读写训练和摘抄笔记作参考:
《白鹅》主要写了鹅的叫声、步态和吃相,突出了鹅高傲的特点。语言风趣幽默,运用对比的手法刻画
鹅 的形象,如鹅与狗的叫声对比,鹅与鸭的步态对比。运用反语,明贬实褒,透露自己对鹅的喜爱之情。
《白公鹅》用拟人的手法写白公鹅走路的姿态和平时的活动,突出了鹅的
“< br>海军上将
”
派头,用调侃的语
言表达对鹅的喜爱之情。
《猫》通过细致的观察,用具体的事例、形象的描写,把猫的古怪性格和小时候的活泼可爱的形象描绘< br>得淋漓尽致。在平实细腻的字里行间透露出对猫的喜爱之情。
《母鸡 》以作者的感情变化为线索,描写了自己对母鸡看法的变化,描写了母鸡负责、慈爱、勇敢、辛
苦的特点 。语言亲切自然。
2
.读写结合,迁移练写。在这四篇文章中选择 你最喜爱的,模仿其中的写法写一个片断。
学习提示:可以写你饲养的小动 物,也可以根据不同文章的写法,选取你熟悉的其他小动物来练写,例
如仿照《白鹅》
,可以试 着写写大公鸡,写出它的故作姿态,悠然自得;仿照《白公鹅
)
,可以用上拟人手
法写 写善通人性的狗;仿照《猫》和《母鸡》
,可以学习细节描写,运用具体的事例,写写你家的猫,你养的小乌龟等。
不管你写哪种小动物,都要注意抓住它的外形、性格、生活习性等某一方面写具体。
附:工作纸
姓名:
饲养动物名称:
饲养时间:
观察内容:
观察结果:
我喜欢
仿写片断:
从课文摘抄的好词佳句:
从课外摘抄的好词佳句:
课外阅读文章篇目:
搜集的资料名称及来源:
观察日记情况:
共计写了
篇,
共计写了
字。
从习作指导课上学到的:
(
习作指导课上填写
)
设计说明:教材的 每一篇课文都应该成为学生语言学习模仿的例子,从中学习怎样遣词造句,怎样布局谋
篇,怎样表情达意 。如果每一课能够学到一招,练习一回,学生的习作水平就能切实有所提高。
此外,工作纸的设计,方便直观综合地检查学生持续性的、灵活性的、类别不同的作业。
第三阶段:交流分享,指导成文。
(
口语交际与习作指导课,
2
课时
)
1
.竞猜激趣。我们来做个一人叙述、一人猜 的游戏。用两三句话说出你喜欢的小动物的特点,让对方
猜猜是哪种小动物。猜对了双方都将得到一颗小 星星。
2
.分组交流。
(1 )
把喜欢或饲养同一种小动物的同学分为一组,相互交流动物的特点、饲养心得、自己和小动物之间的故事。
(2)
拿出工作纸,比一比谁做得最好。
(3)
说说你准备给你的作文起什么题目,把你想到的题目写下来。
3
.汇报分享。
汇报形式:推荐一名代表作整体汇报,或整组分工依次汇报。
汇报内容:饲养的动物的特点、最优秀的工作纸、最有创意的作文题目。
4
.教你几招。
(1)
一种小动物,可写的内容 很多,但要结合你观察的重点和感受,集中笔墨,选择一两个重点,举几
个例子详细写,其他特点或情况 可略写。要把自己的感情写进去。
(2)
要把你搜集到的资料写进去。
(3)
注意 借鉴学习本单元课文的写法,把文章写生动。如对比、拟人等手法,具体细致的描写等。
5
.个人写作。
设计说明:这一环节通过同伴的交流,整 理习作材料和思路,既是口语交际,也是习作指导的过程。这
种交流既能互相检查,又能互相借鉴。
第四阶段:多元评改,修改完善。
(
习作评析课,
1
课时
)
1
.朗读自改自评。
学习提示:你来当 自己文章的第一位读者,朗读自己的习作,拿起手中的红笔,为文中的精彩生动处画
上波浪线,把错漏的 地方悄悄地改过来。再为自己的文章定个级别吧
!(
级别有金奖、银奖、铜奖
)
2
.小组互评。
学习提示:把写同一种 小动物的同学分为一组,互评互改。评改要求:第一,用波浪线画出文中精彩生
动的地方。第二,圈出错 别字。第三,定级别。
3
.各小组推荐精彩佳作或片断,师生共同赏析。
赏析重 点:有个好题目,写出了动物的特点,表达了自己的真情实感,语言通顺连贯,学用了本单元课
文的表达 手法。
4
.学习借鉴同学的佳作,第二次修改自己的习作。
5
.请爸爸妈妈写几句评语。再改一改自己的习作。
6
.誊清修改好的作文,上交给老师批改、定级。
设计说明:
“< br>好作文是改出来的。
”
设立自改、他改、师长改三个步骤,目的是让学生慢慢习得修改作 文的
习惯,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
第五单元创编导游词教学设计
习作要求:
长城 、颐和园、秦兵马俑
……
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我国的
“
世界遗产
”
,我们来
写写介绍
“
世界遗产
”
的导 游词。
先确定自己要介绍的景点。
可以讲景点风光,
也可以讲与景点有关的故事、传说,还要提示参观游览的注意事项。写好以后,可以根据所写的导游词,模拟导游进行讲解。
课前准备:
1
.学生搜集有关我国
“
世 界遗产
”
的资料;
教学目标:
1
.学习导游词的格式和写法,会写导游词。
2
.培养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
.体会“
世界遗产
”
的魅力,感受中国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
教学重点:导游词的格式及写法。
教学难点:将资料中的语言,转化为导游词中的实用性语言。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了解
“
导游词
”
,理解习作要求。
1
.播放一段录像
——
北京天坛公园导游员迎接游客时的情景。
导游:
“
各位广东来的朋友,你们好
!
欢迎大家来 到首都北京,我姓张,大家叫我小张就可以了。非常高
兴今天能够陪同各位一起游览从前皇帝祭天的地方
——
天坛。现在就让我们沿着当年皇帝登坛的路线开始
游览,请大家跟我走。
”
2
.谈话:录像短片中的小张是干什么的
?
师: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导游员越来越多,已经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职业。导游员引导游客游览时的
讲解词,
称为
“
导游词
”
。
(
板书:
导游 词
)
刚刚同学们听到的那几句今天,
我们就来学习
“
导游词
”
的写法。
(
板
书:学写
)
谁来读一读这次习作的要求
?
设计意图:尽管家庭旅游越来越时尚 ,但很多学生对
“
导游员
”“
导游词
”
还是没有更多具体的 认识。录像
短片的播放,能够创设情境,帮助学生了解或回忆曾经听过、见过的情景,对
“导游词
”
产生直观感知。
3
.演示文稿:
《语文园地五》习作要求。
话,就是导游词的开场 白,也称
“
前言
”
。
(
板书:前言
)
指名读,认真听,说一说本次习作有哪些要求。
4
.教师讲解习作要求:
(1)
确定自己要介绍的
“
世界遗产
”
。
师:我国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
“
世界遗产
”
的 景观共有
29
处,在第五单元的学习中,同学们已经有
所了解。可以从中选择一处,作 为自己介绍的对象。
(2)
选取最有特色的内容向大家介绍。
师:一个景点,可以介绍的东西很多,要选取最有特色的内容。
(
3)
提示参观游览的注意事项。
师:可以适时 提醒游览时的注意事项,或提出
“
当文明游客
”
的要求。
二、范文引路,学习写法。
1
.出示范文《天坛导游词》
(
附后
)
师:导游词的题目,一般都是景点的名称,这样可以使人一目了然。按照本次习作的要求,同学们可以
选 取景点中最有特色的内容写,不一定面面俱到,因此题目也可以是:
“×××
导游词
” “××
风光简介
”“××
的传
说
”
等
2
.学生自行阅读,思考:
(1)
导游词有哪些内容
?
(2)
导游词在语言上、写作顺序上有什么特点
?
3
.交流讨论,教师指导写作方法:
(1)
导游词的具体内容,一般有前言、总述、分述、结尾四个部分。
前言 ,是导游员在陪同游客参观、游览前,向大家表示问候、欢迎和自我介绍的话,如录像中小张讲的那
几句 ,既简短、亲切,又有引出下文的作用。
(
例文中的第
1
自然段
)
总述,是对游览景点的一个总的介绍。
(
例文第
2
、
3
自然段
)
分述部分是导游词的重点,要按游览顺序, 对所选景观逐一进行生动、具体的解说,使游客尽情饱览景
点风光,领略世界文化遗产的艺术魅力与风韵 ,留下美好回忆。
(
例文
4
—
14
自然段
)
结尾,在游览结束后,应对游览的内容作一小结,并向游客表示感谢和告别。
(
例文的最后一段
)(
适时板书:前言、总述、分述、结尾
)
(2)
导游词的特点:内容真实,语言生动,按游览顺序叙述,适时对游客提出注意事项。
为了使导游词更加真实、生动、有条理,同学们应收集有关这个景点的资料。因为是向游客作介绍,所< br>以引用的数据、资料必须真实,不能道听途说、添枝加叶。当然,涉及到的一些故事、传说、笑话,可以< br>另当别论。
(
板书:内容真实、语言生动、言之有序、适时提示
)
三、运用写法,口头编写《颐和园导游词》
。
师:本单元 我们学习了
3
篇描写名胜古迹的文章,
其中大家最熟悉的是北京的颐和园,根据课文内 容和
课前收集的资料,请同学们想一想,如果我们编写一篇《颐和园导游词》
,该怎样写
?
学生小组讨论,研究有关颐和园的资料。
集体汇报、讨论。
教师分别请每个小组出一名代表,就
“
前言
”“
总述
”“
分述
”“
结尾
”
部分进行口头作文。教师评点,适时组
织全班学生讨论该怎样写。
设计意图:口头 编写同一篇导游词,可以体现较强的训练功能。第一可使学生在小组交流中相互学习,相
互促进;第二通 过集体汇报和教师的即兴评改,可使学生进一步感悟导游词的写作方法;第三,通过同一
内容的不同汇报 ,可使学生找出自己的差距,从同伴那里学习多角度表达。另外,
“
颐和园
”
是本单元的精
读课文,学生对其语言已较为熟悉,选它作为训练内容,有利于本次习作难点的突破。四、教师小结口头编写中的问题,布置本次习作。
师 :导游词是游览时的讲解词,是为口头表达而写的,因此语言要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另外,风
景是 可以直接看到的,而景点名称的由来,风景背后的神话、传说、故事等等,却鲜为人知。因此,在导
游词 中加入这些内容,也能增加旅游的神秘感。
你打算介绍哪一处世界遗产,介绍其中的哪些有特色的内容呢
?
指名学生说一说,教师适时给予选材方面的指导。
师:同学们,拿起笔,写下 你独具魅力的导游词,并用你生动的讲解,向人们展示祖国优秀的
“
世界自然、
文化遗 产
”
吧。相信这些自然文化景观定会因为你的解说,更加绽放异彩,妙趣横生。
设计意图:
教师的小结针对学生口头练习中的问题进行,
是 对习作的进一步指导,
能够强化学生的认识。
由于每个学生习作内容不同,因此教师的指导除了 共性之外,还要有一些个性。个性化的指导可以体现在
对习作主体
——“
有特色内容< br>”
的选择上,不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教师便可当堂进行点拨,帮助学生选好
习作材料。
五
.
学写导游词教学设计
习作要求:
长城、颐和园、秦兵马俑
……
给我们 留下深刻的印象。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我国的
“
世界遗产
”
,我们来
写写介绍
“
世界遗产
”
的导游词。
先确定自己要介绍的景点。
可以讲景点风光,
也可以讲与景点有关的故事、
传说,还要提示参观游览的注意事项。写好以 后,可以根据所写的导游词,模拟导游进行讲解。
课前准备:
1
.学生搜集有关我国
“
世界遗产
”
的资料;
2
.教师撰写范文《天坛导游词》
,制作录像短片。
教学目标:
1
.学习导游词的格式和写法,会写导游词。
2
.培养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
.体会“
世界遗产
”
的魅力,感受中国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
教学重点:导游词的格式及写法。
教学难点:将资料中的语言,转化为导游词中的实用性语言。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了解
“
导游词
”
,理解习作要求。
1
.播放一段录像
——
北京天坛公园导游员迎接游客时的情景。
导游:
“
各位广东来的朋友,你们好
!
欢迎大家来 到首都北京,我姓张,大家叫我小张就可以了。非常高
兴今天能够陪同各位一起游览从前皇帝祭天的地方
——
天坛。现在就让我们沿着当年皇帝登坛的路线开始
游览,请大家跟我走。
”
2
.谈话:录像短片中的小张是干什么的
?
师: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导游员越来越多,已经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职业。导游员引导游客游览时的< br>讲解词,称为
“
导游词
”
。
(
板书:导游词
)
刚刚同学们听到的那几句话,就是导游词的开场白,也称
“
前言
”
。
(
板书:前言
)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
“
导游词
”
的写法。
(
板书:学写
)
谁来读一读这次习作的要求
?
设计意图:尽管家庭旅游越来越时尚 ,但很多学生对
“
导游员
”“
导游词
”
还是没有更多具体的 认识。录像
短片的播放,能够创设情境,帮助学生了解或回忆曾经听过、见过的情景,对
“导游词
”
产生直观感知。
3
.演示文稿:
《语文园地五》习作要求。
指名读,认真听,说一说本次习作有哪些要求。
4
.教师讲解习作要求:
(1)
确定自己要介绍的
“
世界遗产
”
。
师:我国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
“
世界遗产
”
的 景观共有
29
处,在第五单元的学习中,同学们已经有
所了解。可以从中选择一处,作 为自己介绍的对象。
(2)
选取最有特色的内容向大家介绍。
师:一个景点,可以介绍的东西很多,要选取最有特色的内容。
(
3)
提示参观游览的注意事项。
师:可以适时 提醒游览时的注意事项,或提出
“
当文明游客
”
的要求。
设计意图:
习作前明确写作要求很重要,
是对学生良好审题习惯的培养。
教师 对每一条要求进行适当的
解释,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写作要求,了解撰写导游词的基本方法。
二、范文引路,学习写法。
1
.出示范文《天坛导游词》
(
附后
)
师:导游词的题目,一般都是景点的名称,这样可以使人一目了然。按照本次习作的要求,同学们可以
选 取景点中最有特色的内容写,不一定面面俱到,因此题目也可以是:
“×××
导游词
” “××
风光简介
”“××
的传
说
”
等。
2
.学生自行阅读,思考:
(1)
导游词有哪些内容
?
(2)
导游词在语言上、写作顺序上有什么特点
?
3
.交流讨论,教师指导写作方法:
(1)
导游词的具体内容,一般有前言、总述、分述、结尾四个部分。
前言,是导游员在陪同游客参观、游览前,向大家表示问候、欢迎和自我介绍的话,如录像中小张讲的< br>那几句,既简短、亲切,又有引出下文的作用。
(
例文中的第
1
自然段
)
总述,是对游览景点的一个总的介绍。
(
例文第
2
、
3
自然段
)
分述部分是导游词的重点,要 按游览顺序,对所选景观逐一进行生动、具体的解说,使游客尽情饱览景
点风光,领略世界文化遗产的艺 术魅力与风韵,留下美好回忆。
(
例文
4
—
14
自然段)
结尾,在游览结束后,应对游览的内容作一小结,并向游客表示感谢和告别。
(
例文的最后一段
)
(
适时板书:前言、总述、分述、结尾
)
(2)
导游词的特点:内容真实,语言生动,按游览顺序叙述,适时对游客提出注意事项。
为了使导游词更加真实、生动、有条理,同学们应收集有关这个景点的资料。因为是向游客作介绍,所< br>以引用的数据、资料必须真实,不能道听途说、添枝加叶。当然,涉及到的一些故事、传说、笑话,可以< br>另当别论。
(
板书:内容真实、语言生动、言之有序、适时提示
)
设计意图:导游词是应用文的一种,是学生首次接触,给出一篇符合本次习作要求,格式较为标准的范< br>文是很有必要的。学生可以从阅读中直接感悟写法,并将写法灵活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三、运用写法,口头编写《颐和园导游词》
。
< br>师:本单元我们学习了
3
篇描写名胜古迹的文章,
其中大家最熟悉的是北京的颐 和园,根据课文内容和
课前收集的资料,请同学们想一想,如果我们编写一篇《颐和园导游词》
,该怎样写
?
学生小组讨论,研究有关颐和园的资料。
集体汇报、讨论。
教师分别请每个小组出一名代表,就
“
前言
”“
总述
”“
分述
”“
结尾
”
部分进行口头作文。教师评点,适时组
织全班学生讨论该怎样写。
设计意图:口头编写同一篇导游词,可以体现较强的训练功能。第一可使学生在小组交流中相互学习,
相互促进;第二通过集体汇报和教师的即兴评改,可使学生进一步感悟导游词的写作方法;第三,通过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