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之涣的思乡诗词《凉州词二首·其一》阅读

巡山小妖精
967次浏览
2021年01月19日 06:53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狼居胥山-大国崛起日本

2021年1月19日发(作者:邬惠乐)

王之涣的思乡诗词《凉州词二首·其一》阅











凉州词二首·其一



唐代: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译文一



黄河好像从白云间奔流而来,玉门关孤独地耸峙在高山中。


1


将士何须哀怨那柳树不发芽,春风根本吹不到玉门关外。



译文二



纵目望去,黄河渐行渐远,好像 奔流在缭绕的白云中间,就在
黄河上游的万仞高山之中,
一座孤城玉门关耸峙在那里,
显得孤峭冷
寂。



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 迟不来呢,原来
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



注释



凉州词:又名《出塞》
。为当时流行的一首曲子(
《凉州词》< br>)配
的唱词。



原题二首,此其一,郭茂倩《乐府诗集》 卷七十九《近代曲词》
载有《凉州歌》
,并引《乐苑》云:

《凉州》
,宫调曲,开元中西凉府
都督郭知运进”
。凉州,唐陇右道凉州治所在姑臧县(今甘肃省武威
市凉州区)




远上;远远向西望去。
“远”一作“直”


2



黄河远上:远望黄河的源头。



孤城:指孤零零的戍边的城堡。



仞: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相 当于七尺或八尺
(
等于
231cm

264cm,
约等于< br>2.3m

2.6m)




羌笛:古羌 族主要分布在甘、青、川一带。羌笛是羌族乐器,
属横吹式管乐。属于一种乐器。



何须:何必。何须怨:何必埋怨。



杨柳:杨树的柳条,又指的是《杨柳曲》




度:吹到过。不度:吹不到



玉门关:汉武帝置,因西域输入玉 石取道于此而得名。故址在
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
,
是古代通往西域的要道。六朝时 关址东移
至今安西双塔堡附近。



3






鉴赏



首句“黄河 远上白云间”抓住远眺的特点,描绘出一幅动人的
图画:辽阔的高原上,黄河奔腾而去,远远向西望去, 好像流入白云
中一般。次句“一片孤城万仞山”
,写塞上的孤城。在高山大河的环
抱下 ,一座地处边塞的孤城巍然屹立。这两句,描写了祖国山川的雄
伟气势,
勾勒出这个国防重镇的 地理形势,
突出了戍边士卒的荒凉境
遇,为后两句刻画戍守者的心理提供了一个典型环境。


在这种环境中忽然听到了羌笛声,
所吹的曲调恰好是
《折 杨柳》

这就不能不勾起戍卒的离愁。古人有临别折柳相赠的风俗。
“柳”与
“留”
谐音,
赠柳表示留念。
北朝乐府
《鼓角横吹曲》

《 折杨柳枝》

歌词曰:
“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
”歌
中提到了行人临去时折柳。
这种折柳赠别之风在唐代极为流行。
于是,
杨柳和离别就有了密切的联系。
现在当戍边士卒听到羌笛吹奏着悲凉
的《折杨柳》曲调时,就难 免会触动离愁别恨。于是,诗人用豁达的
语调排解道:
羌笛何须老是吹奏那哀怨的
《折 杨柳》
曲调呢?要知道,
玉门关外本来就是春风吹不到的地方,哪有杨柳可折!说“何须怨”< br>,
并不是没有怨,也不是劝戍卒不要怨,而是说怨也没用。用了“何须
4

狼居胥山-大国崛起日本


狼居胥山-大国崛起日本


狼居胥山-大国崛起日本


狼居胥山-大国崛起日本


狼居胥山-大国崛起日本


狼居胥山-大国崛起日本


狼居胥山-大国崛起日本


狼居胥山-大国崛起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