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教学设计
萌到你眼炸
660次浏览
2021年01月19日 06:59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88年属什么的-母亲节英语作文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教学设计
单位:番禺区石碁镇韵琴小学
执教:陈锦添
教学内容
: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p80-83
页
教学目标
: 1
、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动手实践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
计算公式,理解和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能正确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
、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经历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通过操
作、观察、比较活动,初步认 识转化的方法,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分析 、综合、抽象、概括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 用意识,体验
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
探 究、推导和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
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
通过学生动手操作,
用割补的方法把一个平行四边形转化为一个 长方形,
找
出两个图形之间的联系,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学生分析:
在生活中,
学生按触过形形色色的平面图形。
那么新旧 知识间有怎样的联系;
图形中的边与边之间有不成直角的情况时,
该怎样计算面积,
学 生还没有接触过。
因此要注重引导学生在探索活动中,循序渐进、
由浅入深地进行操作与观察,
从
而体会到决定图形面积大小的因素不是图形的形状,而是图形的底与高的长度,
从而 进一步认识计算方法的本质特征。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学习,
要求学生在掌握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以及长方形、
正方形面
积计算的基 础上进行的,
学好这节课同时又是进一步学习三角形面积、
梯形面积、
圆的面积和立体 图形表面积计算的基础。很显然
,
这节课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教材在编写时注意培养 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教材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为重
点,
先用数方格方法计算图形的面积,< br>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面积和面积单位的含
义
,
为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提供感性材料。再是通过割补实验,把一
个平行四边形转化为一个与它面积相等的长方形,
把新 旧知识联系起来,
使学生
明确图形之间的内在联系,
便于从已经学过的图形面积计算公 式推导出新的图形
面积计算公式,使学生明确面积计算公式的意义和来源。
教具、学具准备
:
多媒体课件、平行四边形纸片、剪刀、三角板等。
教学过程
: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
、
出示课件,同学们看这幅图,找一找图中有哪些是我们以前学过的图形。
2
、
请问校门口的两个花坛什么形状?(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
。猜猜它们的
面积一样大吗 ?
3
、以前我们学习了长方形的面积,知道怎样求长方形的面积吗?在最初的
时候,人们只会用最原始的方法拿一个个面积单位去铺去摆,如果面积单位是
1cm
2
,如:下图的长方形一共铺了
12
个,面积就是
12 cm
2
,这种直接铺直接数
的方法,叫直接测量。
(动画演示)
4
、你们觉得这种方法怎么样?(比较麻烦)人们经过实践找到另一种求 长
方形面积的方法,还记得这个公式吗?(长方形面积
=
长×宽)
(板书:长 方形面
积
=
长×宽)
(课件:小精灵声音:这个长方形长
4
厘米,宽
3
厘米,长方形面积
=
长×宽,
4
×
3= 12 cm
2
。
)
5
、
有了这个成果,人们也会 以此类推求出其他平面图形的面积,出示课件,
比如说,
这个 花坛,它是什么形状?(平行四边形)它的面积怎么求呢?这节课我
们就来研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板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
、 猜一猜:
先来猜猜它的面积可能怎么求?
(
边×边)
。
哦 ,他的意思是用一条边×另一条边,也就是边×邻边(板书)
。同意这个
猜想的同学举手。如果 要求它的面积,
你想知道哪些数据?好,
老师给你这两个
数据:一条边长
6m
,一条边长
5m
。请你计算它的面积。哦,
6
×
5=30 m
2
。
还有别的猜想吗?(底×高)
(指一指底和高在哪里)
同意这个猜想的同学 举手。
如果要求它的面积,你想量出哪些数据?好,老
师也给你两个数据:底
6 m
,高
4m
,请你计算它的面积。哦,
6
×
4=24 m
2
。
4
米
5
米
6
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