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口瀑布教案一等奖
巡山小妖精
897次浏览
2021年01月19日 07:12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最新党章-水葫芦喊冤
壶口瀑布教案一等奖
【教学目标】
1.
感受壶口瀑布的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2.
把握本文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
【教学重点】
感受黄河壶口瀑布壮阔、雄伟的气势。
【教学难点】
把握本文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课前准备:
1
、课件;
2
、在黑板上写好《凉州词》一诗。
3
、印有王之涣诗作的纸张。
课前预热:
1
、同学们,第一次来到你们 学校上课就有一种亲切感,知道为什么吗?
来,请你猜一猜。
(
陈老师在诸暨读过三年 书,这三年改变了我的人生道路,使
我走上了教师这个神圣的岗位。
我视诸暨为第二故乡,所以来到诸暨,
看到你们,
感到特别的亲切!
)
2
、今天咱们学的是古诗,谁先来给我们背几首助助兴?指名。
3
、能让陈老师开个头吗?看谁能接下去,好吗?
▲王昌龄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
飞 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的
《从军行七首》
其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翰《凉州词》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琶琵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
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你发现没有,这些诗都是反映什么的?(战争)是啊,唐诗 中,有很
大一部分诗歌是反映边疆地区自然风光和边地军民生活的,
这些诗我们称之为边
塞诗。(出示课件:边塞诗)
边塞 ,也就是边疆地区的要塞。如阳关、玉门关等就是著名的要塞。
在古代,以长城为界,长城以内称中原地 区,长城以外称塞外或塞北,主要指今
天的甘肃、内蒙古一带。唐朝与周边外族政权先后发生过许多战争 ,如与吐蕃,
东西突厥,奚族,契丹的多次战争,成了唐代边塞诗反映的内容,许多诗人或从
军 边塞,参与军幕,或去边塞(如幽蓟一带)旅行,诗人常常为戍边战士英勇杀
敌的爱国精神所感动,也深深地知道战士们痛苦而又寂寞的生活却而又无可奈何!
诗人将种种强烈的情感诉诸笔端,于是就 有了许多千古绝唱。
教学预设:
一、导入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凉州词》,就是这样一首。出示古诗《凉州词》,
课件自主朗诵。
(课件中的
flash
陈老师是网上下载 的。其中有两处错误,一是春风不
度玉门关的“渡”,课件中加了三点水,二是王之涣的涣,它写成了提 手旁。无
法更改,陈老师在这里说明一下,表示抱歉。)
1
、初读古诗。
师 :这首诗的作者大家都很熟悉,他就是《登鹳雀楼》的作者――王之
涣。王之涣留下来的诗很少,
《全唐诗》仅存
6
首,但一曲《登鹳雀楼》,一首
《凉州词》,已足以使王之涣跻身 于唐代一流诗人的行列。
2
、朗读。
(
1
)这首诗有两个子难认,跟老师读一遍。
(
2
)谁愿意为大家朗读这首诗千古绝唱?(指名二位学生读、 然后齐
读)
二、感悟诗意
过渡语:
熟读古诗,
是学习古诗的第一步,
而要深深地 烙印在自己的心
上,理解就很重要。让我们先来看前面两句诗: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
山。
(一)黄河远上白云间
1
、读一读:
首先我们来看诗的第一句:黄河远上白云间。
如果让你来读,你觉得该怎么读?
谁来读一下?(指多个学生读)
谁能读得气势更大一点。
(师:读得不够,我们仿佛觉得黄河像是一条潺潺的小溪。师:读得
不错,黄河有上百里了;师 :哦,有千里之势了!)
师:谁能读出黄河汹涌咆哮,奔腾万里的气势来!
好!让我们像这位同学那样读!
2
、看一看:想看看黄河吗?
播放黄河课件。
3
、想一想:读了诗,在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怎样的景象?
4
、说一说(描写黄河的诗):
你知道其他描写黄河的诗吗?如:
(
1
)、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入海“。(在古代,“河”特指黄河,“江”特指长江。)
(
2
)、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
3
)、刘禹锡《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
4
)、大诗人李白在《将进酒》一诗中 也有描绘:“君不见黄河之水
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的年纪比王之涣要小
13
岁,我想,他一定是
学了王之涣的这首诗,才有这样的想象吧。)
5
、读一读:
< br>师:为了读出这句诗的气势,我们最好能够站起来读,愿意的,请站
起来!好,让我们鼓足气势, 齐声朗读这一句――黄河远上白云间
(二)、一片孤城万仞山
过渡:放眼望去,黄河奔流着,远远地好像与白 云相接。诗人将目光
移到近处,看到的却是另一种景象:“一片孤城万仞山”。(出示图片)
1
、释“仞”:仞是什么意思?谁来念一下材料中的内容。
2
、理解:“孤城”指哪座城?(让学生知道玉门关的大概位置。课件出
示 中国地图〖标明凉州、黄河、玉门关〗,这些地方在我国荒凉的西北地区。)
想看看玉门关吗?出示课件:
玉门关故址位于甘肃省敦煌市城西北
80
公里的戈壁滩上。相传“和田玉”经此输入中原,因而得名。它是古“丝绸之路”北路必经的关隘。现存城垣
完整,
呈方 形,
东西长
24
米,
南北宽
26.4
米,
残垣高< br>9.7
米,
全为黄胶土筑成,
面积
663
平方米,西墙、北墙 各开一门,城北坡下有东西大车道,是历史上中
原和西域诸国来往必经之路。)
3
、落实之一:孤
再读读该句,你有什么感受?
(
1
)预设:你觉得本句中哪个字让你感受最深?为什么?
孤单单的一座城。
(仅仅只是城孤单单吗?哪里可以看出戍边战士
的心情?)
(
2
)看荒漠图景,感受玉门关的荒凉与寂寞:
看了图片,
你觉得玉门关处在一个怎样的地方?玉 门关在茫茫戈壁
滩上,显得那么荒凉、孤寂、冷清――这就是诗句中所说的――“孤”。
这样一座孤城,在万丈高山的衬托下,就更显得――孤单和渺小。
4
、落实之二:片
诗人这里为什么不用“座”而用“片”?(孤城的单薄,犹如树叶一
片)
(
1
)万仞高山的衬托下,显得单薄;
(
2
)在“黄河远上白云间”的广阔背景下更显得单薄和孤单。
5
、回读该两句。
小结过渡:
那奔腾的河水似乎从天际云空直泻而下,
气势雄伟,
意 境
开阔。
在苍茫辽阔的西北高原上,
崇山峻岭之中只有玉门关孤立其中,
显得 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