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新高考古典诗歌鉴赏专题

玛丽莲梦兔
602次浏览
2021年01月19日 07:16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公司名称变更-变废为宝手工小制作

2021年1月19日发(作者:彭伉)

专题古代诗歌鉴赏




鉴赏诗歌的形象

【复习目标】

1.
构建鉴赏诗歌形象的必备知识体系。

2.
把握鉴赏诗歌中各类形象考查方式
.
方法技巧。

3.
掌握诗歌各类形象题型的答题步骤并活学活用。

一、专题解读

诗歌形象,
是指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
.
寄寓了作者思想感情的艺术形 象,
包括人物形象
.
事物形象和景物形象。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就是把握其特征,品 味其内涵,探寻其象征意义或社
会意义,进而理解作者融注在特定形象中的思想感情。

形象分类:

1.
人物形象:

①主人公形象,即诗歌中描 写的人物形象,如《诗经·静女》刻画了一对青年恋
人的形象,男青年热烈痴情
.
淳朴 憨厚,女青年漂亮活泼
.
伶俐俏皮;
《氓》刻画了勤劳善良而又清醒
刚烈的女 主人公形象;
《孔雀东南飞》刻画了同封建家长制作斗争的刘兰芝
.
焦仲卿的形象。②

诗人
形象,即诗人“我”的形象也就是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2.
景物形象
(
包括画面
.
意象和意境
)

诗 人借以表达主观感情的载体,
如山川草木等客观物象
(意
象)

< br>3.
事物形象:咏物诗中描绘的能表现诗人的品格情操和思想感情形象或带有诗人主观色彩的物< br>象。
(多为咏物诗)


二、必备知识梳理

(一)思维导图(诗歌形象和情感密不可分)


(二)常见意象内涵:

梧桐:表示凄苦
.
寂寞
.
惆怅。温庭筠《更漏子》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更苦,一叶叶,一
声声,空阶滴到明”< br>,李清照《声声慢》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
了得。可 见秋雨打梧桐,别有一分愁滋味”


黍离:
《诗经·黍离》有“彼黍离离” 的句子,是说东周大夫过西周故都,看到故都长满黍,由
此悲叹宫室宗庙的毁坏。后来常用“黍离”表示 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如许浑《登洛阳
古城》

“禾黍离离半野蒿,昔人城 此岂知劳?水声东去市朝变,山势北来宫殿高。


桑榆:指日落时余光所照之处,后比喻垂老之年。


例诗:王勃《滕王阁序》

“东隅已逝,桑
榆非晚。

< br>柳絮
.
杨花:飘忽不定——离愁别绪——游子思妇,好友相别杨花,暮春时节,漫天飞舞 ,飘飘
洒洒给人一种飘忽不定
.
漂泊不归的感觉,最易引起离别者的愁绪。如李白《闻 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
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问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选“杨花”
“子
规”
点明时令,
其飘零之感.
流离之恨,
跃然纸上。
苏轼
《水龙吟》

“细看来不 是杨花,
点点离人泪。


孤雁(孤鸿
.
断鸿)
: 表达漂泊流离
.
孤凄忧虑的羁旅之情,或孤傲
.
孤高和受尽迫害等情感。杜甫
的《孤雁》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
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蝉:栖于 高枝,餐风露宿,不食人间烟火,比喻高洁的人品。咏蝉诗“三绝”
:骆宾王《在狱咏
蝉》“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余心?


,虞世南《蝉》“垂緌饮清露,流响
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李商隐《蝉 》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
碧无情”


霓裳 羽衣曲:相传是唐玄宗改编的乐舞曲,主要表现歌舞升平的景象。如:
“渔阳鼙鼓动地来,
惊破 霓裳羽衣曲。

(白居易《长恨歌》


梅花落:曲调名。如:“黄鹤楼上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
笛》< br>)由《梅花落》的笛声想象梅花满天飘落的景象,再由梅花的飘落产生凛然生寒的感觉,这正与
诗 人当时的心境切合。

羌笛:古代西部的一种乐器,它所发出的是凄切之音,唐代边塞诗中经常 提到,往往表示戍边
思归。如王之涣的“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李白的“谁家玉 笛暗飞声,

散入东风满
洛城”


浮云:
往往与 远行的游子相联系,
如李白
《登金陵凤凰台》
“总为浮云能蔽日,
长安不见使 人愁”

《送友人》
“浮云游子意,
落日故人情”

有时也 比喻一切阻碍历史前进的势力
.
小人,
如王安石的
《登
飞来峰》“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凭栏:意为“依靠着栏杆站着”
,但在诗词中使用“凭栏”
“倚栏”
“凭阑”等词语,却有多种不
同的意味。或者表 示怀远,或者表示凭吊,或者表示抑郁愁苦,或者表示慷慨激昂。如李煜的”独
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 时容易见时难”
,岳飞的“怒发冲冠,凭栏处辛弃疾”
,辛弃疾的“把吴钩
看了,栏杆 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杜甫的“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三)常见描写意境特点用词:

寥廓

雄奇
.
开 阔
.
旷远
.
悲壮
.
悲凉
.
凄清
.
阴冷
.
幽静
.
萧条
.
荒凉
.
冷落
.
衰败
.
孤寂
.
恬静
.
闲适
.< br>缠

.
清新
.
明丽
.
绚丽
.
壮丽
.
秀美
.
恬淡
.
朦胧

淡雅

雄浑壮阔


寥廓壮美


苍凉悲壮


闲适恬淡


清幽明净


清新明丽



孤寂冷清


恬静优美


幽僻冷寂


高远深邃


淡雅幽远


萧瑟凄凉

三、关键能力分解

分析诗歌形象的关键能力主要是在读懂诗歌内容的基础上,能够运 用相关的知识储备,紧扣诗
歌内容鉴赏分析诗歌形象的能力。具体表现为能够从以下几个角度分鉴赏分析 诗歌形象。

1.
知人论世,关注背景。寄托是古人赋诗的普遍现象,或借诗歌以抒写 怀才不遇
.
沉居下位之苦,
或感发其报国无门
.
不为当道所重之愤, 或抒其离愁别绪
.
物是人非之感,等等。因此,鉴赏诗歌中的
形象,无论是诗人形象, 还是诗中的人物形象
.
景物形象,乃至意境意象,都要结合诗歌的背景,了
解诗人生活 的时代。

2.
分析描写,抓住特征。诗歌塑造形象的手法很多,可以对人
.

.
物直接描写,也可以间接描写
;
既可以正面渲染,也可以侧面烘 托。无论是直接描写,还是间接描写,都必须准确地抓住形象的特
征,以此来体会形象的内在品质。因此 ,在阅读鉴赏诗歌
.
分析诗歌形象时,要注意抓住对形象的描
写手法,来分析其特征。

3
立足意象,聚焦对应。诗歌意象与诗人情感有着相对固定的对应关系。如
:
梧桐芭蕉常用来表
达凄凉悲伤
.
离情别绪
.
孤独忧伤等情 感。

4.
体察意图,合理联想。古人写诗时,常通用含蓄
.
双关< br>.
象征等手法,明言此而实言彼。所以,
我们在分析形象时,有时不能只就文字表面意思 进行分析,要注意体察诗人的写作意图,结合诗人
的身世际遇,展开联想
;
有些事物, 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形象定位,如松柏
.
寒梅
.
孤鸿等,这也为我们
分 析形象提供了依据。


典型例题解析


1.
(2017
全国卷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送子由使契丹





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沙漠回看清禁月①,湖山应梦武林春②。

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③。

[

]
①清禁:皇 宫。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②武林:杭州的别称。苏轼时知杭州。
③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 地
.
人物
.
文学皆当世第一”。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

问: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请加以分析。(
6
)分

答题思路:

第一步:品读诗句,结合对苏轼的了解(知人论世)概括出形象特点;乐 观
.
旷达,洒脱。

第二步:结合具体诗句分析形象,即从诗句中找“特点” 的依据。首联诗人化用王勃的诗句抒
情,所以了解王勃诗句传达的感情是关键。王勃原句“无为在歧路, 儿女共沾巾”,慰勉友人不要
象青年男女一样,为离别泪湿衣襟,而要心胸豁达,坦然面对。苏轼化用这 两句,显然也有此意。

组织答案:①首联表现了苏轼乐观
.
旷达
.
洒脱的性格特点。②诗歌化用了王勃“无为在歧路,
儿女共沾巾”之句,兄弟二人宦游四海,天 各一方已是常事,此次也不会因远别而悲伤落泪,从而
表现了苏轼性格特点。

总结答题步骤:

第一步:用两三个词概括形象特点(性格
+
身份)

第二步:结合具体诗句分析形象具有这些特点的依据

2.

2012
山东高考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吴松①道中二首
(
其二
)
晁补之

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

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

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

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

【注】

①吴松:即吴淞,江名。

问:开头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色?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答题思路:

第一步:
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第二步:
抓主要景物即
主要意象,如具体时间词“晓”,情境词“雨潇潇”
.
时令词“叶正飘”,
并能体会 这些意象共同营造的意境:冷清
.
凄凉
.
感伤等。

第三步:领会作者此时此地的心情:凄冷
.
孤寂等。

组织答案:① 描写了清晨起航时,江南水乡风雨萧萧
.
落叶飘飞的深秋景色,②营造了凄冷
.

伤的氛围,③表达了漂泊
.
思乡
.
孤寂之感。

总结答题思路:

第一步: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第二步:概括景物营造的氛围特点。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
.
恬静优美
.
雄浑壮阔
.
萧瑟凄凉
.
明净绚丽< br>.
幽静深寂
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第三步:分析作者表现的思想感情。

(切忌空洞,要答具体)

3.

2011
年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咏山泉



储光羲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

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

恬澹无人见,年年长自清。

问:这首诗中的“山泉”具有什么品格?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怎样的情怀?

答题思路:

第一步:品读诗文,总结概括出诗中山泉的特点。山泉虽平淡无名,却< br>得天地之声色,作飞雨
之声;虽无人能见,但能保持及自己的清澈,恬淡自守。

第二步:找出山泉和人物(或者作者)契合点,

第三步:
总结出
作者
运用托山泉要表达的志或感情或某哲理。
组织答案:①这首诗在表现山泉得天地之声色,具满涧平池之能的同时,又表现了山泉恬淡自
.
清高自守的品格。

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淡薄清高
.
任性自然 的情怀。

总结答题思路:

第一步:概括物象的特点

第二步:作者寄寓在物象中的志或情感抑或某哲理。


精题精练


1
、(
2013
年辽宁卷)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竹轩诗兴




张镃

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

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烟来。

暑天倦卧星穿过,冬昼闲吟雪压摧。

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

【注】篆烟:盘香的烟缕。

问: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的形象。

6
分)



2.
(河南名校高三上期中)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送裴判官自贼中再归河阳幕府








东郊未解围,忠义似君稀。

误落胡尘里,能持汉节归。

卷帘山对酒,上马雪沾衣。

却向嫖姚

幕,翩翩去若飞。


【注】①安史之乱期间,裴判官在洛阳落入叛军手中,出逃后,欲重归河阳幕府。

②嫖姚:指汉代名将霍去病,曾任嫖姚校尉。

问:本诗颈联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这样 写有什么用意?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6
分)




3.
(四川蓉城高三上期末)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问题。

江头五咏·丁香杜甫

丁香体柔弱,乱结枝犹垫。

细叶带浮毛,疏花披素艳。

深栽小斋后,庶近幽人占。

晚堕兰麝

中,休怀粉身念。

注:

兰麝:
shè
,指兰与麝香,是名贵的香料。
< br>问:“晚堕兰麝中,休怀粉身念”与“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同样写丁香,但抒
发的 情感不同,请简要分析。(
6
分)



4.
(中学联盟期中考试)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的题。

孤桐①

王安石

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

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

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

明时②思解愠,愿斫五弦琴③。

【注】①此诗写于王安石锐意改革
.
推行新法之际。②明时:政治清明的时代。③五弦琴:桐木
是造琴的上好材料。据《孔子家语》记载: 帝舜曾一面弹着五弦琴,一面唱“南风之熏兮,可以解
吾民之愠兮”


问: 诗人借“孤桐”的形象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6
)









课后巩固


1.

2019
年浙江卷 高考题)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的题。

早秋过龙武李将军书斋

(唐)王建

高树蝉声秋巷里,朱门冷静似闲居。重装墨画数茎竹,长著香薰一架书。

语笑侍儿知礼数,吟哦野客任狂疏。就中爱读英雄传,欲立功勋恐不如。

问:全诗是 如何运用多种手法塑造李将军的独特形象的?请结合诗句分析。(
6
分)


2.

2019
河南省实验中学高三期中)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的题 。

送裴判官自贼中再归河阳幕府①





东郊未解围,忠义似君稀。误落胡尘里,能持汉节归。

卷帘山对酒,上马雪沾衣。却向嫖姚②幕,翩翩去若飞。

【注】①安史之乱期间,裴判官在洛阳落入叛军手中,出逃后,欲重归河阳幕府。

②嫖姚:指汉代名将霍去病,曾任嫖姚校尉。

问:本诗颈联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这样 写有什么用意?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6
分)



3.

2020
北京丰台高三期末)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的题。

汴岸置酒赠黄十七【
1


[

]
黄庭坚

吾宗端居丛百忧,长歌劝之肯出游。黄流不解涴【
2
】明月 ,碧树为我生凉秋。

初平群羊置莫问,叔度千顷醉即休。

3


谁倚舵楼吹玉笛?斗杓寒挂屋山头。

4


注释:

1
】此诗为诗人离京赴太和县任时告别友人之作。黄十七:黄介,字几复。
2
】涴:污
染。

3
】初平:即黄初平,
《神仙传》曾 记其牧羊成仙事。叔度:即东汉黄宪,志向高洁,不应官府
征辟,时人赞其气度

汪汪 若千顷陂



4
】斗杓:指北斗星。

问:本诗 与《赠别几复》均运用了



这一意象,作者在两诗中运用该意象所抒发的 情感有何
不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6
分)

赠别几复

[

]
黄庭坚

风惊鹿散豫 章城,邂逅相逢食楚苹。佳友在门忘燕寝,故人发药见平生。

1


只今满坐且樽酒,后夜此堂还月明。契阔愁思已知处,西山影落暮江清。

注释:【
1
】发药:意为善言劝人以当药石。


4.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6
分)

劳歌

张耒


暑天三月元无雨,云头不合惟飞土。

深堂无人午睡余,欲动儿先汗如雨。


忽怜长街负重民,筋骸长彀①十石②弩。半衲③遮背是生涯,以力受金饱儿女。


人家牛马系高木,惟恐牛躯犯炎酷。天工作民良久艰,谁知不如牛马福。

注:①彀< br>(g
ò
u):
张满弓弩。②十石
(d
à
n):
极言费力之大。石,古代重量单位,一百二十斤为一
石。③衲
:
缝补,此指补过的破 衣服。

问:这首诗通过典型细节深情刻画了“负重民”的鲜明形象。请结合诗中第五至八句四 句诗具
体赏析。




鉴赏诗歌的语言

【复习目标】

1.
复习鉴赏诗歌语言常用的必备知识,掌握鉴赏诗歌语言的关键能力。

2.
掌握诗歌语言类题目的命题特点和解题方法

一、专题解读
< br>鉴赏诗歌的语言就是要求考生了解诗歌语言的特点,
通过想象
.
联想
.
比较等多种方法,
体会作者
的思想感情,领悟诗歌的精妙之处。分析诗歌语言的妙处, 除了理解诗歌语言的字面意义之外,还
要分析语言的表达效果,进而把握好诗歌表情达意的语言特色。从 历年的高考试题看,对诗歌语言
的鉴赏包括:品味关键词
(
炼字
).
赏析诗眼
.
赏析关键句
(
炼句
)
和赏析语言风格。

二、必备知识



三、关键能力

1.
赏析炼字的角度。


1
)看表意是否丰富凝练。诗歌 语言,贵在字约意丰,以少胜多。不少字词之所以用得好,就
在于它能用最少的语言传达最丰富的意蕴, 有的字词有表面意与暗指意
.
双关意等。赏析时,考生要
赏出其丰富意蕴,要读出其弦 外之音。


2
)看传情是否准确精妙。诗歌语言既注重生动形象
.
凝练传神,更要借助字词来表情达意。
考生要善于结合全诗揣摩它传达出作者什么样的情感意愿 。


3
)看是否精准而又生动形象地揭示了人、物、景的特点。诗歌语言往 往一字一词就能生动形
象地描摹出客观对象的特点。
考生赏析字词,
就是要看他怎样准 确而形象地揭示了人
.

.
景的什么特
点。如金昌绪《春怨》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一个“打”字用得
极好 。
“打”这个外部动作生动地表现了女主人公内心对黄莺鸣叫冲断自己美梦的怨怒,向读者敞开
了她无比思念远戍辽西的夫君的内心世界。一个“打”字便让一个生动活泼
.
娇憨纯情的妇人形 象跃
然纸上。

2.
寻找诗眼时,关注以下五条:

1
)内容上最能揭示作者情感的字(词)
,如“愁”
“思”
“忆”
“惊”
(这类字是直接揭示)和
“凉”
“冷”
“孤”
(这类字常常 语意双关,一方面指自然界中的凉
.

.
孤;另一方面指诗人或主人公
的心理感受)
,这类字(词)以动词或形容词为主。


2
)修辞 上,最生动传神的字(词)
,他们常常出现在描写句中,且常运用比喻
.
拟人等修辞手
法。这类字(词)以动词或形容词为主。


3
)最能统领全篇的字 (词)
,全诗都是或明或暗地围绕该字(词)来写,只是各有侧重。此
类字(词)以动词或形容 词为主。比如《闻泉》中的“闻”字就概括了诗歌的主要内容,是诗眼。


4
)词类上,具有“多重含义”
,以最小的面积表达最大的思想的动词往往是诗眼;临时改变
词 性的形容词往往是诗眼。


5
)位置上,五言诗一般是句子第三个字,七言诗一般是句子第五个字

3.
赏析诗眼时,应关注以下三点:


1
)理解诗眼的具 体内涵。首先要理解作为“诗眼”的字词
.
诗句的意思,以此来体会诗眼的
意蕴。比如 《闻泉》中,诗眼是“闻”
,首先要理解“闻”的意思,以及“闻”涉及的内容等,才能
体会诗 眼的具体内涵。


2
)把握诗眼的具体手法。从景物与景物的关系
.
景物与情感的关系
.
修辞等角度分析诗眼所使
用的具体手法等。比如宋祁的 《木兰花》中的“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是诗眼。因为“闹”
运用了通感,将春意写的有声有色, 写活了杏花绽放的情景。


3
)体会诗眼的表达效果和情感。从景物特征< br>.
画面特点以及抒发的情感等角度理解诗眼的表
达效果和具体情感。比如陆游《书愤》中 的“塞上长城空自许”一句,其中的“空”是诗眼。因为
它流露出作者虽有满腔报国热忱,却一直到老仍 报国无门的怅惘与悲愤之情。

4.
赏析关键句的步骤与技巧。


5.
赏析语言风格的技巧。


1
)了解相关知识。不同的 作者语言风格不同,同一作者不同时期的作品语言风格也不同,要
了解相关的语言风格。

2
)关注遣词造句。从命题形式上看,此类题目一般会指出某个被后人称道的句子,要求 考生
分析其妙处。鉴赏关键语句,包括分析这些语句的含意
.
色彩
.
效果等方面的内容。考生要结合语句中
的词语,
尤其要注意语句中动词
.
形容 词以及叠词
.
修饰语的运用,
另外还要注意语句中的语法现象以
及修辞手法等 。


3
)抓住关键词语。鉴赏语言风格,命题形式多为要求考生概括诗歌的 语言特色,或指出诗歌
的语言特色并加以评析。这类试题不是要求考生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之处,而 是要求考生要抓
住关键词语来品味整首诗歌呈现出的语言特点。


4
)联系诗歌主旨。语言是为主旨服务的,主旨决定风格,答题时切忌脱离诗歌主旨而空谈语
言风格。< br>

典型例题解析


1.(2017·
山东卷
)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早上五盘岭

岑参

平旦驱驷马,旷然出五盘
。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

苍翠烟景曙,森沉云树寒。松疏露孤驿,花密藏回滩。

栈道溪雨滑,畬田原草干。此行为知己,不觉蜀道难。

【注】

① 唐代宗大历元年
(766)
春,岑参作为僚属随剑南西川节度使杜鸿渐入蜀平乱,途经五
盘岭时作。五盘岭:秦
.
蜀交界处峻岭,其山道曲折盘旋,故名。②出五盘:攀越五盘山道登 上山巅。


问:
“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中的“斗”
“攒”两 字,生动传神,所写景物特征鲜明,请做
简要分析。


[
答题思路
]

第一步:释含义

根据语言基本 知识可知,
“斗”意为“相斗”

“攒”意为“积攒”



第二步:描景象


通读全诗,描绘出“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这两句诗 的景象:江流曲折回转,两岸石崖对
峙,太阳尚未出来,群峰聚在一起。


第三步:析特点



”“


都是运用 拟人手法,前者描绘出两岸崖石耸峙的景象,后者描绘出群峰相连,层次莫
辨的景象。


第四步:析作用


这首诗记录了诗人的所见所感,这种生动传神 的描写,渲染了山峰陡立
.
重重叠叠的气势。


[
形成答案
]

①“斗”
,相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描写两岸崖石耸峙欲错,犹如两兽相斗,
凸显了江崖陡峭
.
峥嵘之势。
②“攒”
,积攒,聚集。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描写群峰相连,层次莫辨,仿佛聚在一起,刻画了峰峦密集
.
重叠之态。


2.
(郑州
2 020
年高中毕业年级第一次质量预测)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14

15
题。

春雪晚晴出西村

范浚

步屐寻春犯雪泥,村南村北鹁鸠啼。

堕梅残白犹明树,着柳暗黄初映堤。

风景快晴云擘絮,江天未暮日悬规。

最怜碧涨侵沙尾,更傍横桥一杖藜。



问:你认为这首诗中哪个词语能够统领全篇?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6

)
答:全诗以“寻春”一词统领全篇。

分析:①首联写寻春之 路和寻春所闻。作者冒着泥泞,踏雪寻春,并从听觉角度写春天的鸟鸣,
表现了春天的生机;

②颔联
.
颈联写寻春所见。从视觉角度写春色,残梅(或“残雪”
)耀眼.
杨柳染黄
.
白云如絮
.
落日
如规,展现了初春景象的 多姿多彩;

③尾联写寻春所感。
“怜”字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杖藜傍于横桥,描绘 了诗人伫立桥边
.
沉醉
于春景的形象,寄托了爱春惜春之情。

(< br>6
分;答出“寻春”一词给
1
分,答出具体分析三点中的任意一点给
2
分,答出任意两点给
5
分。若将统领全篇的词语答成“怜”字亦可,评分标准同上。若 将统领词语答成“寻”
“春”等其他
字词,可酌情给分,总分不超过
3
分)< br>
3.(2017·
全国卷Ⅰ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问题。


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

欧阳修

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

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

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

问:本诗的第四句

下笔春蚕食叶声

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 的精妙之处。


[
答题思路
]

第一步:抓关键字词析句意


第四句紧承前句“无哗战士衔枚勇”

“下笔”就是题目中的“进士就试”
,整句话意思是:举子
们紧张肃穆地战斗,如同 衔枚疾走的士兵,只听见笔在纸上沙沙作响,仿佛是春蚕嚼食桑叶的声音。


第二步:明表达技巧析效果

本句“下笔春蚕食叶声”
,先点出其修辞手法< br>——
比喻,将考生们写字的声音比作春蚕嚼桑叶的
声音;再表述这样写的作用和表达效果 ,即生动地写出考生们应考的情形,以声音衬托考场的寂静
.
庄严。


第三步:点意境情感析作用


这句诗点出这样写所表现出的诗人的情感——
看到才华横溢的考生们内心流露出的喜悦之情。


[
形成答案
]

①用春蚕食叶描摹考场内考生落笔纸上的声响,生动贴切;
②动中见静,
越发见出
考场的庄严寂静;③强化作者充满希望的喜悦之 情。


4.(2018·
北京卷
)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题目。


满江红
·
送李正之提刑入蜀

辛弃疾

蜀道登天,一杯送绣衣
行客。还自叹中年多病,不堪离别。东北看惊诸葛表,西南更草相如檄



。把功名收拾付君侯,如椽笔。

儿女泪,君休滴。荆楚路,吾 能说。要新诗准备,庐山山色。赤壁矶头千古浪,铜鞮陌
上三更

月。正梅花万里雪深 时,须相忆。


【注】

①这首词作于宋孝宗淳熙十一年
(1184)
,当时辛弃疾闲居江西上饶。提刑,官名,主管
地方司法
.
监察 等事务。②绣衣:官服。③相如檄:指司马相如所作《喻巴蜀檄》
,主旨是安抚巴蜀
百姓。④铜 鞮陌:代指襄阳。

问:清人陈廷焯评论本词的艺术特色说:
“龙吟虎啸之中,却有多 少和缓。
”请谈谈你对上述评
论的理解,结合具体词句简要阐释。


[
答题思路
]

第一步:明特色


题 干要求中明确这首词的语言风格为“龙吟虎啸”
“和缓”
,只需通读这首词,弄清楚其实这正< br>是指词人用典的大气与情感的细腻。


第二步:列例证

这 首词上阕“东北看惊诸葛表”
,运用诸葛亮出师北伐曹魏,有《出师表》上蜀汉后主之事;而
“ 西南更草相如檄”则选用司马相如作《喻巴蜀檄》
,有安抚巴蜀百姓之意。两则典故的运用,大气
磅礴。全词中的“中年多病”
“儿女泪”更是感慨自身老病交加
.
怀才不遇,令人不 胜感怀。


第三步:析效果

对于用典,作者主要表达对友人的祝 愿和期许,而言说自身“中年多病”
“须相忆”
,既有对自
身遭遇的伤感,也表达出对 友人远行的不舍之情。


[
形成答案
]

①本词 整体风格豪放,但又收放自如,时有柔和(平和,缓和,细腻)之笔。②比
如上阕“东北看惊诸葛表,西 南更草相如檄”气势雄奇,下阕“要新诗准备,庐山山色”
“赤壁矶头
千古浪,铜鞮陌上三更月 ”意境宏阔,皆是典型的豪放之笔,堪称“友吟虎啸”
。③比如上阕“还自
叹中年多病,不堪离 别”低回宛转,下阕“正梅花万里雪深时,须相忆”清丽隽永,皆堪称“和缓”




精题精练


1.

2016
年高考新 课标Ⅲ卷】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后面题目。

内宴奉诏作

曹翰①

三十年前学六韬②,英名常得预时髦③。

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

臂健尚嫌弓力软,眼明犹识阵云高④。

庭前昨夜秋风起,羞见盘花旧战袍。

【注】①曹翰(
923

992

,宋初名将。

②六韬:古代兵书。


③时髦:指当代俊杰。


④阵
云:战争中的云气,这里有战阵之意。


1
)诗的颈 联又作“臂弱尚嫌弓力软,眼昏犹识阵云高”
,你认为哪一种比较好?为什么?请
简要分析。< br>(
5
分)




2.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望蓟门

祖咏

燕台①一去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②。

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③,论功还欲请长缨④。

【注】蓟门:在今北京西南,盛唐时属范阳道所辖,是唐朝屯驻重兵之地。

(1)

在开篇两联中作者触景生情,
其中哪一字起到了诗眼的作用
?
结合具体诗句分析作者为何产
生这种感受。



2
)诗歌开篇写客心之“惊”
,这个“惊”字是贯穿全诗吗?请谈谈你的理解。




3.
(南师附中

天一中学

海门中学

淮阴中学期初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忆旧游•别黄澹翁

吴文英

送人犹未苦,苦送春
.
随人去天涯。片红都飞尽,正阴阴润绿,暗里啼鸦。赋情顿雪双鬓,飞梦
逐尘沙。叹病渴凄凉,分香瘦 减,两地看花。

西湖断桥路,想系马垂杨,依旧欹斜。葵麦迷烟处,问离巢孤燕,飞过谁家。 故人为写深怨,
空壁扫秋蛇。但醉上吴台,残阳草色归思赊。

【注】此词作于淳祐九 年,词人在苏州仓台为幕僚。此词为词人在苏州送别友人黄澹翁时回忆
起杭州姬妾而作。
问:下阙“葵麦迷烟处,问离巢孤燕,飞过谁家”三句,历来为人称道,简要赏析其表达效果。
(< br>6
分)



4.
(成都七中
2020届高三“一诊”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4

15
题。

登柳州城楼寄漳
.

.

.
连四州刺史

柳宗元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

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粤文身
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

]
① 唐宪宗元和十年(
815
年)
,柳宗元与韩泰
.
韩晔
.陈谏
.
刘禹锡因同属革新派王叔文集团
而遭贬。这首诗就作于柳宗元初到柳州之时 。

②飐:吹动。

③文身:身上刺
花纹。古时南方少
数民族的一种习俗。

问:
本诗与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都表现了对友人的牵挂,
在语言风格上有什么 不同?




课后巩固


1.

2015
年高考湖北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8
分)





驿

欧阳修

孤舟转山曲,豁尔见平川。

树杪帆初落,峰头月正圆。

荒烟几家聚,瘦野一刀田。

行客愁明发,惊滩鸟道前。




【注】此诗为欧阳修被贬峡州夷陵令时作。劳停驿,驿站名。

简要分析第三联中“荒”
“瘦”二字的妙处。

4
分)






2.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问:请你说出这首诗的诗眼是什么?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3.
(湖南师大附中
2020
届 高三月考试卷
(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题目。

山行即事

王质

浮云在空碧,来往议阴晴。

荷雨洒衣湿,蘋风吹袖清。

鹊声喧日出,鸥性狎波平。

山色不言语,唤醒三日酲
[

]
[

]

:
酒醒后的困惫状态。

问:有 人说此诗的首联“浮云在空碧”句写得并不出色,而继之以“来往议阴晴”就境界全出。
请结合全诗简要 赏析。
(6

)


4.
(绵阳南山中学
2019
年秋季高
2017

12
月月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 答问题

题张仲隆快目楼壁

刘仙伦①

天上张公百尺楼,眼高四海气横秋。

只愁笑语惊阊阖②,不管栏杆犯斗牛。

远水拍天迷钓艇,西风万里入貂裘。

面前不着淮山碍③,望到中原天尽头。

[

]
①刘仙伦,吉州庐陵
(
今江西古安
)
人,南宋人
.
布衣终生。②阊阖,天门,天宫。③淮山,淮
南的

山。宋
.
金以淮河为界,从此中原被隔绝。

问:有人评论本诗“外豪放,内深沉”
,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6
分)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复习目标】

1.
构建诗歌表达技巧必备知识体系,并能准确辨识。

2.
了解常见诗歌表达技巧类题目的考查方式,掌握答题思路。

3.
掌握在具体情境中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关键能力。

一、专题解读

表达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
创造意境、
表达思想 感情时所采取的特殊的表现手法。
它的含义
非常广泛,既包括各种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的使用, 也包括各类表现手法和艺术构思上的巧妙运用。
对表达技巧的鉴赏,就是辨识诗歌中所使用的表达方式、 表现手法、修辞手法或艺术构思,分析其
本身的艺术效果,评价其对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所起到的作用。 从历年高考试题考查频次来看,本
专题应是古诗鉴赏的重中之重。

二、必备知识

(一)思维导图

(二)掌握几种重要关系:

1.
情景与哀乐的四种关系:

①以乐景写乐情。例如

黄四娘家花满面溪,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 恰
啼。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②以哀景写哀情。例如

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倚画阑东。蓼昏月,一
笛碧云风。
往事已成空。
梦魂飞不到,
楚王宫。
翠绡和泪暗偷封。
江南阔,
无处 觅征鸿。

(陈亮
《小
重山》)这首词的上片写景,一缕红、啼鸟、冷烟、黄 昏月、一笛风,创造出浓重的凄冷的气氛,
烘托出自己的心情,与下片曲折抒发的忠愤相呼应,构成了全 词的悲切婉转的情调。

③以乐景衬哀情。例: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杜甫《绝句》)
本诗作于广德二年(
764< br>),当时诗人客寓成都,亟思东归,因战乱道阻,未能成行,所以有后两句
的叹息。但诗的前两句 却勾画了一幅幅浓丽的春日画面,极言春光融洽。如此美景,何以思归?原
来这是以乐景写哀情。如此谋 诗,才能写出诗人归心殷切:以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的鲜明对照,反
衬诗人思乡之情更加浓厚。

④以哀景写乐情。例: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

采薇》)依依
杨柳,美好春色留人沉醉,却是黯然离别之际;霏霏雨雪 ,冰天坼地的寒冷,竟是征夫回乡之时!
以乐景写哀情或以哀景写乐情,可以起到一倍增其哀乐的效果。

2.
虚与实的关系。

所谓



是指诗词中表现的存在于人的思想意识之中的部分。
①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
诗 人往
往借助这类虚无的境界来反衬现实。这就叫以虚象显实境。例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仙境就是一< br>个虚象。诗云:

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 为马



虎鼓瑟兮鸾回车



仙之人 兮列如麻

。李
白描绘了一幅美好的图景,图景的美好反衬出现实的黑暗。②已逝之景 之境。这类虚景是作者曾经
经历过或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景象,但是现时却不在眼前。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李
煜《虞美人》)句中
“< br>故国



雕栏玉砌

存在,但此时并不在眼前,也 是虚象。作者将

雕栏玉砌



朱颜

对照着写,颇有故国凄凉,物是人非之感。③设想的未来之境。这类虚境是还没有发生的,
它表现的情将 一直延伸到未来而不断绝。故写愁,将倍增其愁;写乐将倍增其乐。

今霄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这是设想的别后的景物:一舟离岸,词人酒醒梦回,只见 习习
晓风吹拂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柳梢。

所谓



,是诗词中可以通过视觉、听觉等感觉捉摸到的部分;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
事、实境 。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黑暗现实,《虞美人》中的

春花秋月何时了



虚实关系的具体表现形式有
a
、虚实对比,以虚衬实


b
、以实写虚,化虚为实


c
、虚实结合,
虚实相生。

3.
动与静的关系

所谓“动与静”,是对事物特征做动态或静态的描写,两者互相映衬,形成一种情趣。在运用时
或以动衬静,或以静衬动,或化静为动,或化动为静,或一动一静相辅相成,下面我们可结合具体
诗歌略 做分析。

①动静结合。动静结合是指在诗歌中既有对动态的描绘,又有对静态的刻画,这两者 结合,往
往是作者笔下的景物显得丰富多彩,而且对比辉映,相得益彰。如王维的《山居秋暝》中“明月 松
间照,清泉石上流”。前一句写山上一尘不染的松树,皎洁的月光以及月光穿过树叶的缝隙在林间留下的班驳的影子,都给人以明净清幽的感受,这是通过静态描写来突出山中的静谧。后一句写山
泉 因雨后水量充足,流势增大,从石上流过,淙淙有声,这是动态描写,以动衬静,更反衬出山中
宁静。< br>
②以动衬静。以动衬静,属反衬手法的一种,即通过对动态的描写,渲染反衬出静态,也就是在
动态描写里显出静态。如王维的《鸟鸣涧》一诗
: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 山鸟,时鸣春
涧中。”这首诗以动衬静,以有声写无声,使人联想到春山的空旷,桂花的清新,月光的明 朗,鸟
鸣的悦耳,从而体会大自然的静美。

③化动为静。化动为静,
是将动 态之景化为静止之状,从而收到出人意料的新奇效果。
如李白的
《望庐山瀑布》一诗
: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一个
“挂”字,化动为 静,描绘出遥看瀑布飞泻时的景象。

公司名称变更-变废为宝手工小制作


公司名称变更-变废为宝手工小制作


公司名称变更-变废为宝手工小制作


公司名称变更-变废为宝手工小制作


公司名称变更-变废为宝手工小制作


公司名称变更-变废为宝手工小制作


公司名称变更-变废为宝手工小制作


公司名称变更-变废为宝手工小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