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数乘两位数小学数学三年级
余年寄山水
766次浏览
2021年01月19日 08:46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局域网共享文件-读书的体会
两位数乘两位数
【教材与学情分析】
“两位数乘两位 数”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的内容,是两位数乘一
位数的继续,
是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起始,< br>是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基
础,所以这部分内容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设计理念】
计算教学的核心是处理好算理和算法的关系。
⑴算理和算法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算法主要解决“怎样计算”的问题,算理主要回 答“为什么这样
算”的问题。算理是计算的依据,是算法的基础,而算法是依据算理
提炼出来的 计算方法和规则,
它是算理的具体体现。
算理和算法是计
算教学中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的两个方面。
⑵处理好算理与算法的关系对于突出计算教学核心,抓住计算教
学关键 具有重要的作用。
造成学生理解算理过繁,掌握算法过软,形成技能过难,教学走
向 “重算理、轻算法”的另一极端。
⑶要正确处理好算理与算法的关系,就应引导学生在理解算 理的
基础上自主地生成算法,在算法形成与巩固的过程中进一步明晰算
理。
教学目标
1.
通过学生小组合作、自主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口算
和笔算方法的活动,使学生经历理解算理的过程,以逐步掌握算法。
1
2.
通过交流不同的计算方法,
感受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
(不进位)
方法的多样性,同时在算法优化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算理。
3.
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 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
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交流合作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树 立学
习的信心。
【教学重点】
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
(不进位)的算法,
理解算理,
初步形成计算技能。
【教学难点】
理解“用十位去乘”时得数的写法及道理。
【教学准备】
点子图
彩笔
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1)
出示一盒 彩笔,这是什么?小明买了
12
盒这样的彩笔,你能
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一共多少枝?
这个算式和和以前学的有什么不一样?
板书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
二、理解算理,探索算法
1.
估算
⑴让学生先估一估
24
×
12
的得数。
(学生估算的结果可能是
200
或者
240
。)
⑵引导学生想一想:
24
×
12
的实际得数比估算出来的数大还是< br>小?为什么?
2.
口算
⑴师:这道题的准确得数到底是多 少?请同学们开动脑筋,看能
不能利用以前学过的知识计算出这道题的得数?
2
把计算的过程简要写到练习本上,遇到困难时,可以利用老师给
你提供的图(24
行
12
列的点子图)圈一圈、想一想,也可以和小组
同学交流一下。
⑵师巡视指导。(个别学生可能想不出如何转化,老师可个别启
发引导:
2 4
×
12
表示
12
个
24
,
我们能不能把
12
个
24
分开来算呢?
先算
10
个
24
再算
2
个
24
,然后再合起来)
⑶交流算法。
学生可能会出现的算法:
A
:
24
×
10=240
24
×
2=48
240+4=288
B
:
20
×
12=240
4
×
12=48
240+48=288
……
在交流的过程中,
引导学生利用点子图圈一圈,
每个算式算的
是哪部分?
⑷找算法的共同点,初步理解算理。
请学生说一说这些算法的共同点。
< br>⑸小结:同学们真善于动脑筋,我们遇到了一个两位数乘两位数
的算式,
是以前我们没学 过的,
大家想到了把它转化成我们学过的两
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整十数的算式,
并 且将所得的结果进行相加
,
从而解决了新的问题。
看来遇到新的问题的时候,
想办法把它转化成
我们以前学过的旧知识,的确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法。
3.
笔算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