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 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设计

萌到你眼炸
526次浏览
2021年01月19日 08:51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缝隙-吸血鬼第五季剧情

2021年1月19日发(作者:夏爵一)
第四单元

两位数乘两位数

新知识点:

1


口算乘法:


1
)整十、整百的数乘整十数。


2
)估算。

2
、笔算乘法:


1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


2
)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


3
)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和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要求:

1

使学生会口算整十、
整百数乘整十数,< br>会口算两位数乘整十、
整百数
(每位乘积不满十)


2
、使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过程,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3
、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建议:

1
、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掌握计算方法。





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
只有扎起解决问 题的具体情景中才能真正体现出它的
作用。
教材为学生学习计算提供了相应的生活实例和问题情 景。
让学生把探讨计算方法的活
动与解决实际问题融于一体,
学习材料饱含生气,对学生很有吸引力,
容易激起学生学习的
兴趣。同时,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探讨计算方 法,可以使学生深刻理解为什么要计算,
切实体会到计算的意义和作用。

2
、让学生主动探索计算方法。





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是
《课程标准》倡导的重要改革理念之一。
本单元教材根
据学生已有基础,为学生提供了探索乘法口算、估算、笔算方法的具体问题情境,
同时也设
计 了自主探索、
合作、谈论鹅学习情境。
旨在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已有的计算方法,探
索新的计算方法。教学时,要留有充裕的时间,放手让学生尝试,探讨整十、整百数乘整十
数的口算方 法,
尝试、
探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恶化笔算方法。
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适时组织讨论、
交流,
以完善学生对计算过程与算理的理解。
给学生提供充分从事 数学活动
的机会,
让学生主动探索计算方法,
经历乘法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
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计
算方法理解,
在这个探索过程中学生也能逐步学会用数学手段去解决问题 ,
并获得成功的体
验。

3
、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

估算是
《课程标准》
中要加强的计算教学内容,
本单元教材不仅在口算乘法中 专门安排
了估算的教学内容,还在笔算的乘法中展示了估算方法。切实体现了“加强估算”
“提 倡算
法多样化”的改革理念。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扎扎实实地组织教学活动,让学生
学会估算的方法。
老师要有意识、
有计划地给学生提供估算是机会,
让学生运用估算解 决简
单的实际问题,
运用估算检查计算结果,
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学习估算的必要性,
逐步形成
估算的意识,提高估算的能力。



1
、口算乘法

第一课时

口算乘法

课题

口算乘法

课型

新课

教学目标

学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及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
(每位乘积不满十)

教学重点

1
、体验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及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的多种口算方法。

2
、能正确的进行口算。

1
、体验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及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的多种口算方法。

2
、能正确的进行口算。

教学难点

教具准备

课件









一、

学前准备

口算练习:

30
×
3

20
×
6

20
×
4

13
×
3

2
×
4

200
×
4








9
×
50

120
×
2

40
×
7

2
×
3

23
×
2

400
×
2
让学生任选两题说说口算的方法。

二、探究新知

1
、学习教材第
41
页例
1.
出示例
1.
观察,你知道了哪些信息?跟同伴说一说。

师:要求< br>3
筐草莓有多少盒,也就是求
3

15
是多少,
怎样 列式呢?

生回答,教师板书:
15
×
3
教师:怎样计算呢?同学们可以根据以前学过的乘法口
个性化设计及反思


算方法去想,也可以小组讨论,看看怎样得出得数,各
组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本组的各种口算方 法。

方法一:将
15
分成
10

5
,口 算
10
×
3=30.5
×
3=15.30+15=45.
方法二:根据竖式计算的方法,想
5
×
3=15
,个位上的
数相乘满 十,就向前一位进
1
,十位上的数
1

3
相乘
得< br>3
个十,加上个位上进上来
1
个十,就是
4
个十,口
算结果是
45.
教师对学生的口算方法给予归纳总结并板书,在黑板上
加以平价,方 便全体学生了解不同方法的口算过程。

教师:想一想,
150
×
3=




学生分组讨论计算方法,教师板书。

小结: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看,可以把两 位数分
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积与
一位数乘一位数的积相加,就可以 算出结果;还可以利
用竖式计算的方法进行口算,几百几十数乘一位数的口
算方法,
即 先口算几百几十数
0
前面的数与一位数相乘,
再在后面添一个
0.
2
、学习教材第
42
页例
2.
出示例
2.
师:观察图,你从中知道哪些信息?跟同伴说一说。

学生回答,老师板书:
6
×
10.
教师:怎样计算呢?同学们可以 根据以前学过的乘法口
算方法去想,也可以小组讨论,看看怎样得出得数,各
组代表向全班同学 汇报本组的各种口算方法。

学生总结口算方法,老师板书。

口算
10
×
6
时,
可以利用乘法口诀
“六九五十四
“求出
9

6
是多少由于算式中要求的是
10

6
是多 少,因此,
还要再加上一个
6
列式解答:
6
×
10=60
(个)

答:
10
盒有
60
个。

室:要求
20
盒有多少个苹果,怎样列式呢?

生答,师板书:
12
×
20
教师:应该怎样计算呢?同学们可以根 据以前学过的乘
法口算方法去想,也可以小组讨论,看看怎样得出得数,
各组代表向全班同学汇 报本组的各种口算方法。

学生总结口算方法,老师板书。

因为可以把20
看作
2
×
10
,所以口算
12
×
20
时,可以
先口算出
12
×
2
的积,
然后再用< br>12

2
相乘得积乘
10.
列式解答:
12
×
20=240
(个)

答:
20
盒有
240
个。

3
、指导学生完成“做一做“。

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做一做“,完成后集体 订正,每道
题各选几名同学说一说自己的口算方法。

教师提问:这几道题和我们前面 学过的题有什么区别?
引导学习探究计算方法,根据前面学习的经验,你能说
一说你想怎么计算 它们的结果吗?(先让学生说一说,
然后在教材上完成)

教师板书小结。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
、口算。

70
×
40

300
×
4

30
×
70

24
×
20
19
×
10

14
×
20

40
×
700

50
×
50
2
、送水的叔叔骑三轮车每分钟大约行
200
米,如果每
天用
2
小时 送水,他每天大约行多少千米?

四、思维训练

1
、李红买
20

6
角的练习本和
30

8
角鹅铅笔。

1
)一共要付多少元?(
2
)付出
50
元 ,应找回多少
元?

2
、动脑筋。

()×
30=900

40
×()
=2000

80
×()
=32000
五、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口算乘法的练习课

课题

教学目标

口算乘法的练习课

课型

练习

1
、巩 固复习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和两位数乘
两位数的估算方法。

2
、运用所学的知识灵活地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具准备

正确、熟练的进行口算和估算,逐步提高口算和估算的正确率

运用所学的知识正确解决问题。

口算卡片、红旗









一、学前准备

基础知识练习。

1

70
×
70

60
×
90

80
×
50

11
×
40



30
×
80

20
×
70

40
×
60

31
×
20
2










学生们完成后,选两行学生按顺序每 人一题订正结
果,教师要统计学生口算的正确率,对做得又对又快
的学生及时鼓励表扬,有错误 的学生要让其说出是哪
道题错了,教师给予板书,帮助学生改正。通过练习
让学生看到自己的问 题,能够从中了解到好的计算方
法,这样可以使自己的计算更准确、更迅速。

3、老师选两个学生当代表到前面比赛,其他学生在
教材上完成,到黑板上的学生按箭头的顺序分别把 答
案写在题目的两边,做得又对又快的学生夺得小红
旗。

个性化设计及反思


让学生一起订正,在教材上全部做对的学生都可以得< br>到一面小红旗。(通过比赛让学生明白看,一味只图
快,做的题不正确,是得不到红旗的)

二、探究新知

1
、运用口算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看 教材第
44
页的第
7
题,这是一道图文结
合的题。引导学生认真看题 中的文字,还要认真观察
图,看图中都告诉了我们哪些信息。说一说,你从题
中都知道了什么。

老师引导学生想:


1
)题中让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2
)解决这三个问题需要哪些数据信息?


3
)在充分分析题意之后,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
交流解答过程,订正结果。

例:
50
×
11=550
(千克)

答:李红家的蚕子可产蚕
550
千克。

50
×
80=4000
(千克)

答:李家村的蚕子可产茧
4000
千克。





18
×
50=900
(元)

答:

50
千克茧能卖
900
元钱。

2
、小象出生后, 体重平均每年增加
200
千克。
20

后这头大象重多少千克?

1
)让学生完整地回答出此题需解决的问题和解决
问题需要的信息数 据。
学生之间互相订正,
互相补充。


2
)引导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计算过程和结果。

例:
200
×
20=4000
(千克)

4000=100=4100
(千克)

答:
20
年后这头大象重
4100
千克
.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
、口算。

2
、小明要买
12
本书,每本书
19
元,小明大约要带
多少元钱?

3
、教材第
45
页的第
10
题。

四、思维训练

1
、不计算,把估算结果写在括号里。

100
×
24

200
×
30

32
×
10

74
×
100
20
×
40


60
×
50


6
×
100

10
×
700
12
×
30


34
×
4



40
×
6+8


57
×
0+57
2
、李叔叔平均每天组装
19
辆 自行车,
9
月份大约共
组装多少辆自行车?

3
、海龟出生 后,体重平均每年增加
100
克。
40
年后
它的体重将增加到
4080
克。小海龟刚出生时有多少
克?



2
、笔算乘法

第一课时

笔算乘法

课题

教学
目标

笔算乘法

课型

新课

1
、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不进位乘法的笔算方法。

2
、理解用第 二个因属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因数的多少个“十”,乘得的数的末位
要和因数的十位对齐。

教学
重点

教学
难点

教具
准备







一、

学前准备














及反思



1
主题图、彩色笔

解决乘的顺序和第二部分积的书写位置问题。

掌握笔算方法并正确计算。



1
、口算。

52
×
10

43
×
30

12
×
40

31
×
20

17
×
20


2
、笔算并说出计算过程。

41
×
7
二、探究新知

1
、学习教材第
46
页例
1.
出示图,让学生说一说,这幅图所展示的情景是什么。

(王老师去书店买书,买了< br>12
套,每套书有
14
本,她在想一共
买了多少本)

让学生说一说,
这道题如何列式。
引导学生去想这是一道什么样的
乘法算式。(两位 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算式)

指导:
你能不能运用以前学过的知识,
来探究今天 摆在我们面前的
这个问题呢?

组织学生用充足的时间进行讨论,把讨论的结果记录在 练习本上,
然后各组选代表说出本组的想法,展示各组不同的计算过程和结
果。

例:
14
×
10=140
(本)

14
×
2=28
(本)

140+28=168
( 本)或
14
×
12=168
(本)

有些学生会想到把12
看成
10

2
的和,先用
14
×
10
,再用
14
×
2
,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结果相加,
有些学生可能由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乘法,
想到两位数乘两位数
也可以用笔算,
但学生们在写竖式时不一定能写对,
或其中的道理
也不是很清楚,所以教师要在这里重点指导。

先让学生说他是如何写的,
在这过程中针对学生说得不对或不清楚
的地方, 教师要加以指导,也可以让写得对的组给同学讲一讲。

教师在指导分析过程中,要把每步板书详细列出。

教师归纳总结,板书强调每步难点。

在总结过程中提问:

1
)两位数乘两位数一种是口算方法,一种是笔算方法,你认为
哪种方法好?

(2)
笔算中乘了几层,为什么?乘得的结果怎么样?

(3)
十位 上的
1

14
乘完后,“
4
”为什么和十位对齐?

教师总结完后出示课题,
说明我们今天主要学习的是笔算两位数乘
两位数的乘法,而且 是不进位的。

2
、指导学习完成“做一做”。


1)让学生先独立完成这
4
道题,选
4
个学生板演。

完 成后由在黑板上做题的学生说出计算过程,
全班学生倾听,
互相
弥补不足,
教 师要把关键的第二层积用彩色笔描出,
引起学生们的
注意。


2< br>)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教材第
47
页练习十第
2
题的
4
道竖式计算题,集体订正。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
、笔算下列各题。

2 1





1 2




2 4




2 2
×
1 3



×
1 4


×
1 2


×
3 3

2
、列竖式计算。

33
×
33=



12
×
12=


11
×
26=


41
×
21=
3
、饭店买来
21< br>袋茶叶,每袋
23
元,买这些茶叶共用去多少元?

4
、每个 教室需要
11
米白纱布做窗帘,
17
个教室共需白纱布多少
米?
四、思维训练

1
、判断。(对的在括号里画∨,错的画×)

2 2






1 2








3 2
×
1 4




×
1 3






×
1 3


8 8






3 6








9 6



2 2








2








3 2

1 1 0






5 6






4 1 6


























2
、 长途电话的收费标准为每分钟
1

2
角,爸爸打长途电话共用
14
分钟,应付多少钱?

3

明明在做两位数乘两位数的题时 ,
把第二个因数
22
个位上的
2
看成了
5
,写错的 因数比第一个因数多出
11
这两个两位数的乘积
应是多少?

五、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笔算乘法复习课

课题

教学目标

笔算乘法复习课

课型

复习

1
、巩固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不进位),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
笔算。< br>
2
、运用所学知识正确、熟练地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具准备

正确、熟练地进行笔算和会解决实际问题。

正确、熟练地进行笔算和会解决实际问题。

计算题卡片









一、复习整理

1
、复习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

34
×
20


17
×

10



13
×
30

21
×
30


43
×
20








32
×
40


51
×

70



63
×
30

72
×
10



巩固复习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为复习笔算打好基
础。

2
、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12
×
44


32
×

13



42
×
11

21
×
23



指名四位同学到黑板上完成,其他同学在

练习本上
完成,完成后 每个同学说一说计算过程,指名学生任
选一题说出计算过程。

3
、教师小结: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乘法
个性化设计及反思


时,用第二个因数的每一位上的数分别去乘第一个因
数,再把两次乘得的结果加起来。

二、巩固练习

1
、笔算。

12
×
44


32
×

13


42
×
11


21
×
23


23
×
32


41
×

21


22
×
23


34
×
12



全体同学在练习本上完成,集体订正结果。

2

39
×
11


31
×

31



23
×
33

22
×
24


12
×
41
让同学们任选两题在练习本上完成(竖式计算),老
师 巡视,把完成既正确书写又好的同学的练习本进行
展示,让其他同学向他学习,并把这道题的卡片送给< br>这位同学,以示鼓励和表扬。

3
、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
47
页的第
4
、第
5
题,然
后指名学生回答,列式计算,写出计算过程 和结果。

这两道题是图文结合题,所以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题
和图,正确找出解决问 题的信息数据。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
、列竖式计算。

34
×
21

31
×

13



12
×
12

22
×
11


11
×
25
2
、每个胶卷售价
21
元,买
14
个交卷要用多少元?

3
、每箱苹果重
13
千克,
32
箱苹果共重多少千克?

4
、每个工人每天 挖树坑
11
个,
15
个工人一天挖树
坑多少个?

四、思维训练

1
、连一连。

18
×
10






860
31
×
12






605
20
×
43






180
55
×
11






372

缝隙-吸血鬼第五季剧情


缝隙-吸血鬼第五季剧情


缝隙-吸血鬼第五季剧情


缝隙-吸血鬼第五季剧情


缝隙-吸血鬼第五季剧情


缝隙-吸血鬼第五季剧情


缝隙-吸血鬼第五季剧情


缝隙-吸血鬼第五季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