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牧童》
别妄想泡我
897次浏览
2021年01月19日 09:54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梦到蛇-学校学期工作总结
基于年段有效教学的增强小课题研训有效性的行动研究
“加强读写结合,提高课堂实效的行动研究”
《牧童》教学设计(一课时)
【设计意图】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古诗 词当然也不例外。通过诵读,把学生带入诗境,让
他们身临其境地感知诗词中所表现的情景交融的境界, 是古诗词学习的有效手
段。除此之外,运用相类似的课程资源辅助教学,对学生读懂古诗,理解古诗会< br>产生非常大的帮助。如《牧童》一诗,主要表达了牧童无忧无虑,无羁无拌的生
活,既显示出古代 孩子天真烂漫的天性,也隐含了作者对心灵世界的一种追求,
对远离喧嚣、安然自乐的生活状态的一种向 往。这与唐代诗人栖蟾的《牧童》
,
在描写内容和表达主旨上,有异曲同工之妙。所以,在两首 诗相互交叉,相互融
合的基础上进行教学,
既能帮助学生明诗意,
更能使他们感受到美 好而完整的诗
境。
【教材分析】
《牧童》
是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组第五课
《古诗词三首》
中的一
首诗。为唐代诗人吕岩 所作,吕岩也就是民间传说中的八仙之一吕洞宾。草场、
笛声、牧童、月夜组成了一幅鲜活的儿童晚归休 憩图。整首诗描绘的是牧童
“
日
出而作,日落而息
”
,安然恬静的生 活和牧童无羁无绊的心灵。
“牛得自由骑,春
风细雨飞。青山青草里,一笛一蓑衣。
” 透过诗,我们看到的是作者对远离喧嚣、
安然自乐的生活状态的一种向往。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有较多的古诗学习经验,
他们能借助注释、< br>工具书、
想象画
面等多种方法来读懂古诗的大意。
也对学习古诗抱有一定的热情 ,
但对一些诗歌
背后所蕴含的深刻情感还比较难体会。
古诗所描绘的牧童生活对于在城 市里成长
的小孩而言距离较远,
特别是那种自然放松的生活状态
。
学生不太容 易能体会到,
所以,
要通过教师运用感性而直观的语言进行引导,
启发学生想象诗句描 绘的画
面。
【教学目标】
1
.认识
2
个生字,会写
2
个生字。理解“弄、蓑衣、卧”等词语在诗句中
的意思。
< br>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牧童》,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
诗中情景的方 法,感知诗词大意,能用自己的话表达诗词的意思。
3
.感受牧童生活的无忧无虑 ,自由自在,体会作者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和热
爱。
【教学重难点】
体会到诗中画面的优美意境,
并从中感悟到诗人对悠闲自在 、
安然自乐的生
活状态的向往。
【课时分配】
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
复习导入,说牧童
[
导语
]
今天我们学习第二组课文中 的第一篇《古诗三首》中的《牧童》
(师板
书题目)
,看着这个题目你想到了什么?或 者有什么想问的,想说的。
[
预设
]
生
1.
我想到了一年级学的古诗《所见》
师:你能给大家背一背吗?
(生背古诗
“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
如果学生在背的时候没有注意诗的停顿、节奏, 要及时纠正,让学生再背
一背或者全班齐背。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
然/闭口/立。
)
师:这是我 们一年级的时候学习的一篇描写牧童意欲捉蝉的五言诗,刻画出
了牧童活泼机灵、
无拘无束的可 爱情态。
相信同学们对于这个顽皮可爱、
天真烂
漫的小牧童形象一定记忆犹新,
那我们今天要学的这个牧童和之前的有什么不一
样呢?诶,老师这里可没有答案,相信等你们上完了这 堂课,自己就给解决了。
看着这个题目,还有谁想说说的吗?
[
预设
]
生
2
:我还想到了唐朝诗人杜牧的诗“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
村。
”
师: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那又是怎样的一个小牧童?
生:纯朴率真、自由自在的牧童。
师
:
那你就读出他的自由自在来。注意要在哪个词上下功夫。
(遥指)
(生背)
[
教师小结
]
其实,
古代有很多描写 牧童的诗,
再比如,
还有北宋诗人黄庭坚在
七岁的时候所写的《牧童》
“骑牛远远过前村,
短笛横吹隔陇闻。
多少长安名利客,
机关用尽不如君。
”
这首诗描写的是 一个无忧无虑,
怡然自得的牧童。
而今天我们要赏析的
《牧
童》是唐代诗人吕 岩写的。那他笔下的牧童又是怎样的呢?请同学翻开课本第
22
页,自由大声地朗读,在读的时 候,老师要求你们做到“三读”
(板书)
。一
读字正腔圆,要读准字音,读通诗句。二 读抑扬顿挫,根据你的理解,这首诗应
该读出怎样的节奏,
你就怎么读。
三读诗中意境 。
想象画面再读一读。
老师相信,
完成这三个要求的同学,已经可以做到熟读成诵了( 师板书)
。待会,老师和你
们做个小游戏,看看你们是不是已经达到这个境界了。
[
设计意图
]
建构主义指出:学习活动是通过一系列主动的建构过 程完成的,而这一建构又
是在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在学习过程中,如果能有效地促进学习材 料和学生
已有的知识经验的联系,将有助于学生对所学材料的学习和理解。所以,在新课之前,引
导学生复习学过的描写古诗中的牧童形象,既复习了所学习的古诗,又明确了牧童形象的
一般特点,为 理解牧童无忧无虑、怡然自得的生活打下基础。此外,通过背诵古诗,能促
使学生快速地进入到古诗的学 习氛围中去。有利于第二环节明诗意,悟诗情的学习活动的
开展。
二、由字及句,明诗意
[
导语
]
很多同学都已经完成了 ,老师现在来看看你们是不是真的已经做到了黑
板上的这四个字。今天老师换一种方法,这个方法叫作< br>“
点词成句
”
。如果你做到
了熟读,
那么你脑子里就会很快映 出带有这个诗词的诗句。
如果你知道了,
就马
上举手示意,可以吗?可以的话,我们就 开始吧。合上书。
师:弄
[
预设
]
生:笛弄晚风三四声。
师:读诗要有读诗的感觉,再来一次。
(生再读)
师:读完这句诗,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
预设
]
生:笛弄晚风
生
2:
笛子怎么会逗弄晚风呢?
师:这个问题说明你有在认真地读诗,笛弄晚风,这里的笛指的是笛声,
那笛声怎么会逗弄晚风呢?有没 有同学有自己的理解?
(如没有学生回答,
可以
引导提问是谁在逗弄谁?是谁中有谁? )
[
预设
]
生:风中有笛声,是风在逗弄笛声。
[
引导
]
师:风逗弄笛声,会怎么样?
[
预设
]
生:会时断时续。是笛声在风中时断时续。
[
引导
]
师:那时断时续的笛声听上去是怎么样的?你能给大家描述描述吗?
[
预设
]
生:一下子听得见,一下子听不见。
生
2
:一下高,一下低。
师:这就是晚风在逗弄笛声啊,听起来时 而高,时而低,时而长,时而短,
时而快,时而慢,时而有,时而无。就是“笛弄晚风三四声”
。
师:这里的三四声指的就是三、四声笛音吗?
生:不是,是虚指。
师:那就是悠扬的不间断的笛声,是吗?谁吹的?(牧童)在什 么时候,
什么情况下吹的?
[
预设
]
生:放牛回来的时候。
[
预设
]
生
2
:黄昏后。
师:你们是怎么知道的?(归来 饭饱黄昏后)哦。牧童放牛归来,黄昏里,
劳作了一天后的牧童骑在牛背上,
吹着笛子,
悠扬的笛声在晚风中时断时续。
笛
声时而高,时而低,时而长,时而短,时而快,时而慢,时 而有,时而无。就是
“笛弄晚风三四声”
,那作者为什么就用“弄”
,不用别的词呢?
[
预设
]
生:弄这个词,让人觉得笛声和晚风在玩游戏,像好朋友一样。
[
引导
]
师:你学过乐器吗?你吹笛子的时候和牧童吹笛子的时候一样吗? (不
一样)我们来看看牧童是怎么吹笛子的。
(出示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雷震
《村晚》
)
[
引导
]
师:他是怎么吹的?
[
预设
]
生:信口吹的,牧童吹笛的时候很随意。
[
引导
]
师:那横坐在牛背上,随意地吹着笛子,
这时候,牧童的心情怎样?
[
预设
]
生:牧童心情很舒畅,很悠闲。
师:是啊,一个悠闲,惬意的牧童!一个“弄”字, 不仅把风中笛声的时
断时续、悠扬飘逸和牧童吹笛嬉戏的意味,传达出来了。还让人感受到了牧童
愉快,舒畅的心情。把一种很悠闲很怡然自得的姿态展现在了我们面前。我们
再来读一读这句诗,注意 要读出一种悠闲,自得的趣味来。
(生读)
[
导语
]
师:这句诗看来同学们都会了,那下一句会不会难倒你们呢?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