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经典到经验》阅读练习及答案
绝世美人儿
974次浏览
2021年01月19日 10:38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强军战歌-杨培安我相信
阅读
从经典到经验
①我至今仍然记得
1998
年左右的一次阅读噩梦。
当时我在读希腊
学者波朗查斯的《政治权力与社会阶级》中译本。我大 多时候完全不
知道作者在说什么,偶尔似懂非懂又觉得作者基本上是在胡说八道。
有时候枯坐俩 小时只能翻四页,速度相当于从沼泽里往外拽一辆马
车。等读到第三个小时的时候,就杀人的心都有了。
②在年少缺乏自信的时候,一旦不能读懂一本书或者读懂了但完
全不知道它好在哪里 ,多半会很心虚,觉得责任肯定都在自己身上:
这么经典的书,我都不知道它好在哪,肯定是我笨极了。 既然如此,
不但要接着读,还要在餐桌上不经意地讲。
③世上本没有经典,装得人多了,也就有了经典。
④而我现在主张的,是一种从经验 、从问题出发的读书态度,而
不是从“死去的古代白人贵族男子视角”出发的读书态度。
比如,
如
果现在困扰我的问题是“民主化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那我就老老实
实去读
Prezworski
、
Inglehart
、
Huntingt on
等做相关经验研究的
人,柏拉图、黑格尔等“大师”估计也帮不上多大忙。
⑤一切经典本质上都是基于那个作者对他所处的时代的问题的回
答与思考,
那么要真正读懂 它,
你就必须对他所处的时代及其问题有
相当的了解,
或者你认为他所处的那个时代与 你现在所处的时代有相
似性,
而且你能理解其相似性以及不同性在哪,
由此批判地理解 他的
思考对于当下的意义。但说实话,以我有限的历史知识,我往往不知
道很多“大师”的具体 问题意识是什么,
其思想的土壤到底是怎么回
事,
更不知道那个土壤和我今天所处的世 界有何异同,
那么我为什么
要去读呢?仅仅因为它们被放在了书店的名著架上?当然我如果一< br>定要绞尽脑汁去体会这些经典的深意,
肯定也能若有所悟,
但你要绞
尽脑汁去思 考任何东西,它都会有深意。电影《黑客帝国》里,先知
使劲盯着一把勺子,都能看出宇宙的秘密。
⑥而大多哲学和社科经典都写作于“实证”几乎不可能的时代。
比如,在二战之前,基本 上不存在大规模的民意调查、完整的宏观经
济和社会数据、
科学上严谨的统计技术等等,
所以大多数经典的写作
方式只能是从概念到概念,从推断到推断,从灵感到灵感。这种写作
方 式往往能创造出很多很漂亮很有启发性的理论框架,
但是很难校验
这些理论的有效性,又因为不 能校验它的有效性,即,没有“证伪”
它的可能性,
知识很难有效积累。
既然我们现在 有条件读很多更严谨、
更扎实、
更细化的经验研究作品,
为什么要拘泥于那些从概念到 概念
的东西呢?
⑦所以我的读书历程,基本上是一个不断从“经典”堕落为“经验”、
从“意识形态”下降为“实证主义”的历程。
不是说我对经典
失去了好奇心 ,
而是我希望引导我去读经典的,
是问题的箭头在不断
指引,而不是餐桌上的虚荣心。
⑧自从我的阅读品味大幅度“堕落”之后,我发现阅读对我来说
变成了一件快乐无比 的事情。
我现在读书并不指望醍醐灌顶,
更不觉
得书架上会有什么“神明”,
仅仅希望每一本书能推进一小点知识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