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学数学公式及知识点总结
萌到你眼炸
677次浏览
2021年01月19日 11:24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
精品文档
一、常用数量关系计算公式:
1
、
加数+加数=和
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2
、
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差+减数=被减数
3
、
因数
×
因数=积
积
÷
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4
、
被除数
÷
除数=商
被除数
÷
商=除数
商
×
除数=被除数
5
、
每份数
×
份数=总数
总数
÷
每份数=份数
总数
÷
份数=每份数
6
、
1
倍数
×
倍数=几倍数
几倍数
÷
1
倍数=倍数
几倍数
÷
倍数=
1
倍数
7
、
速度
×
时间=路程
路程
÷
速度=时间
路程
÷
时间=速度
8
、
单价
×
数量=总价
总价
÷
单价=数量
总价
÷
数量=单价
9
、
单产量
×
数量=总产量
总产量
÷
数量
=
单产量
总产量
÷
单产量
=
数量
10
、工作效率
×
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
÷
工效=时间
工作总量
÷
时间=工效
二、图形计算公式和线:
直线: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长。
射线:只有一个端点。可以向一端无限延长。
线段:有两个端点。射线和线段都是直线的一部分。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垂线、垂足
两条直线相交,有一个角是直角时,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 的垂线,其交点
叫垂足。从直线外一点到直线所画的线段中,垂线最短。
角: 锐角(小于
90
度的角)
、直角(等于
90
度的角)
、钝角 (大于
90
度而小于
180
度的角)
、平角(等于
180< br>度的角)
、周角(等于
360
度的角)
平行线:在同一平面内的两条不相交的直线,叫做平行线。
面积和地积:面积是用来表示一个物体的表面或者平面的大小。地积就是土地的面积。
体积和容积(容量)
体积:用来表示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体积。
容积:一个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做容积或容量。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
2
公式
S= a
×
h
÷
2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公式
S= a
×
a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公式
S= a
×
b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公式
S= a
×
h
梯形的面积=(上底
+
下底)×高÷
2
公式
S=(a+b)h
÷
2
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
180
度。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公式:
V=abh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公式:
V=abh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公式:
V=aaa
棱长总和:长方体棱 长和
=
(长
+
宽
+
高)正方体棱长和
=
棱 长
×
12
圆的周长=直径×
π
公式:
C
=
π
d
=
2
π
r
圆的面积=半径×半径×
π
公式:
S
=
π
r2
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
公式:
S=Ch=
π
dh
=
2
π
rh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
公式:
S=Ch+2S=Ch+2
π
r2
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
公式:
V=Sh
圆锥的体积=
1/3
底面×积高。
公式:
V=1/3Sh
1
、
正方形
C
周长
S
面积
a
边长
周长=边长
×
4
C=4a
面积
=
边长
×
边长
S=a×
a
2
、
正方体
V:
体积
a:
棱长
表面积
=
棱长
×
棱长
×
6
S
表
=a×
a×
6
体积
=
棱长
×
棱长
×
棱长
V=a×
a×
a
3
、
长方形
C
周长
S
面积
a
边长
周长
=(
长
+
宽
)×
2
C=2(a+b)
面积
=
长
×
宽
S=ab
4
、
长方体
V:
体积
s:
面积
a:
长
b:
宽
h:
高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1)
表面积
=(
长
×
宽
+
长
×
高
+
宽
×
高
)×
2
S=2(ab+ah+bh)
(2)
体积
=
长
×
宽
×
高
V=abh
5
、
三角形
s
面积
a
底
h
高
面积
=
底
×
高
÷
2
s=ah÷
2
三角形高
=
面积
×
2÷
底
三角形底
=
面积
×
2÷
高
6
、
平行四边形
s
面积
a
底
h
高
面积
=
底
×
高
s=ah
7
、
梯
形
s
面积
a
上底
b
下底
h
高
面积
=(
上底
+
下底
)×
高
÷
2
s=(a+b)×
h÷
2
8
、
圆形
S
面积
C
周长
π d=
直径
r=
半径
(1)
周长
=
直径
×π=2×π
×
半径
C=πd=2πr
(2)
面积
=
半径
×
半径
×
n
9
、
圆柱体
v:
体积
h:
高
s;
底面积
r:
底面半径
c:
底面周长
(1)
侧面积
=
底面周长
×
高
(2)
表面积
=
侧面积
+
底面积
×
2
(3)
体积
=
底面积
×
高
(
4
)体积=侧面积
÷
2×
半径
10
、
圆锥体
v:
体积
h:
高
s;
底面积
r:
底面半径
体积
=
底面积
×
高
÷
3
熟记下列正反比例关系
:
正比例关系:
正方形的周长与 边长成正比例关系;长方形的周长与(长
+
宽)成正比例关系。
圆的周长与 直径成正比例关系;圆的周长与半径成正比例关系;圆的面积与半径的平方成正比例关系
三、和差问题的公式:
总数
÷
总份数=平均数
(
和+差
)÷
2
=大数
(
和-差
)÷
2
=小数
和倍问题
和
÷
(
倍数-
1)
=小数
小数
×
倍数=大数
(
或
和-小数=大数
)
差倍问题
差
÷
(
倍数-
1)
=小数
小数
×
倍数=大数
(
或
小数+差=大数
)
四、植树问题:
1
、
非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形
:
⑴
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
,
那么
:
株数=段数+
1
=全长
÷
株距-
1
全长=株距
×
(
株数-
1)
株距=全长
÷
(
株数-
1)
⑵
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一端要植树
,
另一端不要植树
,
那么
:
株数=段数=全长
÷
株距
全长=株距
×
株数
株距=全长
÷
株数
⑶
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不要植树
,
那么
:
株数=段数-
1
=全长
÷
株距-
1
全长=株距
×
(
株数+
1)
株距=全长
÷
(
株数+
1)
2
、
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如下:
株数=段数=全长
÷
株距
全长=株距
×
株数
株距=全长
÷
株数
五、盈亏问题
(
盈+亏
)÷
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
大盈-小盈
)÷
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
大亏-小亏
)÷
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六、相遇问题
相遇路程=速度和
×
相遇时间
相遇时间=相遇路程
÷
速度和
速度和=相遇路程
÷
相遇时间
七、追及问题
追及距离=速度差
×
追及时间
追及时间=追及距离
÷
速度差
速度差=追及距离
÷
追及时间
八、流水问题
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静水速度=
(
顺流速度+逆流速度
)÷
2
水流速度=
(
顺流速度-逆流速度
)÷
2
九、浓度问题
溶质的重量+溶剂的重量=溶液的重量
溶质的重量
÷
溶液的重量
×
100%
=浓度
溶液的重量
×
浓度=溶质的重量
溶质的重量
÷
浓度=溶液的重量
十、利润与折扣问题
利润=售出价-成本
利润率=利润
÷
成本
×
100%
=
(
售出价
÷
成本-
1)×
100%
涨跌金额=本金
×
涨跌百分比
折扣=实际售价
÷
原售价
×
100%(
折扣<
1)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利息=本金
×
利率
×
时间
税后利息=本金
×
利率
×
时间
×
(1
-
20%)
十一、单位换算
:
高级单位与低级单位:计量单位较大的叫做高级单位,计 量单位较小的叫做低级单位。高、低级单位是相对的,
没有单个的高、低级单位的名数。
长度单位:
一公里
=1
千米
=1000
米
1
米
=10
分米
1
分米
=10
厘米
1
厘米
=10
毫米
面积单位:
1
平方米
=100
平方分米
1
平方分米
=100
平方厘米
1
平方厘米
=100
平方毫米
1
平方千米
=100
公顷
1
公顷
=100
公亩
1
公亩
=100
平方米
1
平方千米
=1000000
平方米
1
公顷
=10000
平方米
体积单位:
1
立方分米
=1
升
1
立方厘米
=1
毫升
1
升
=1000
毫升
1
立方千米
=1000000000
立方米
1
立方米
=1000
立方分米
1
立方分米
=1000
立方厘米
1
立方厘米
=1000
立方毫米
重量单位:
1
吨
=1000
千克
1
千克
=1000
克
时间单位:
一世纪
=100
年
一年
=
四季度
一年
=12
月
一年
=365
天(平年)
一年
=366
天(闰年)
一季度
=3
个月
一个月
= 3
旬(上、中、下)
一个月
=30
天(小月)
一个月
=31
天(大月)
一星期
=7
天
一天
=24
小时
一小时
=60
分
一分
=60
秒
一年中的大月:一月、三月、五月、七月、八月、十月、十二月(七个月)
一年中的小月:四月、六月、九月、十一月(四个月)
公历年的平年、闰年
平年:把公历年份除以
4
(这里不是整百的公历年份)有余数时 ,就把这一年叫做平年,计
365
天。其中二月
份有
28
天。
闰年:把公历年份除以
4
(这里不是整百的公历年份)余数 为零时,就把这一年叫做闰年,计
366
天。其中二
月份有
29
天。 如果年份是整百的,则除以
400
,再看余数。
时刻与时间:时刻表示一天 内某一个特指的时候,例如上午
8
时
30
分开会,这里的“
8
时
30
分”这是时刻。时间
表示两个是期或两个时刻的间隔。例如,做作业用去30
分钟,这里的“
30
分钟”就是时间。
特殊分数值:
=0.5=50%
= 0.25 = 25%
= 0.75 = 75%
= 0.875 = 87.5%
十二、算术
十进 制:
此计数法是世界各国常用的一种记数方法。特点是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
10< br>个较低的单位等
于
1
个相邻的较高单位。常说“满十进一”
,这种以“ 十”为基数的进位制,叫做十进制。
加法:
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其中两个数都叫“加数”
,结果叫“和”
。
减法:
已知两个加数 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其中“和”叫
“被减数”
,已知的加数叫“减数”
,求出的另一个加数叫“差”
。
乘法:< br>求
n
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叫做乘法。
其中相同的这个数及n
个这样的数都叫
“因数”
,
结果叫
“积”
。
除法:
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除法是乘法的逆运 算。其中“积”叫
做“被除数”
,已知的一个因数叫做“除数”
,求出来的另一个因数 叫做“商”
。
加、减法的运算定律
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叫做加法交换律。
加法结 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二个数相加,再加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二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一个数,其和
不变。这叫做加法结合律。
在减法中,被减数、减数同时加上或者减去一个数,差不变。
在减法中,被减数增加 多少或者减少多少,减数不变,差随着增加或者减少多少。反之,减数增加多少或者减少多
少,被减数不 变,差随着减少或者增加多少。
在减法中,被减数减去若干个减数,可以把这些减数先加,差不变。
乘、除法运算定律
乘法的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的交换律。
乘法的结合律:
三个数相乘,
先把前两个数相乘,
再乘以第三个数,
或者,< br>先把后两个数相乘,
再和第一个数相乘,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
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或差)与一个数相乘,等于 把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个数相
乘,再把两个积相加(或相减)
。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乘法的其他运算定律
一个因数扩大若干倍,必须把另一个因数缩小相同的倍数,其积不变。
除法的运算定律
---
商不变性质
两个数相除,被除数和除数同时 扩大或者缩小相同的一个数(
0
除外)
,商的大小不变。
乘法的意义
一道乘法算式一般有下面几个意义:
一、求几个相同 加数的和是多少?例如:
27
×
13
,表示求
13
个
27
的和是多少?也可以表示求
27
的
13
倍是多少?
二、求一个数的若干倍是多少?例如:
27
×
0.3
或者
? ?
的意义:求
27
的十分之三是多少?
除法的意义
一道除法算式,一般有下面几个意义:
1
、一个数里有几个除数。简称“包含除法”
。
例如,
2 4
÷
3
表示
24
里面包含有几个
3
。
2
、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多少倍。例如:
24
÷
3
,表示
24
是
3
的多少倍?
3
、把一个数平均分成若干份,每份是多少?简称“等分除法”
。
例如:
24
÷
3
,表示把
24
平均分成
3
份,每份是多少?
4
、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例如:
??
,表示:已知一个数的三分之一是
24
,求这个数。
整除与除尽
整除:甲数除以乙数(甲、乙为自然数)
,商是整数,余数为零 。就说甲数能被乙数整除。
除尽:甲数除以乙数(乙数不为零)
,商是有限数。就说甲数能被乙数除尽。
整除可以说是除尽,但除尽就不能说一定叫整除。
例如:
1
÷5
=
0.2
,叫除尽,但不叫整除。因为商是小数。
又如:< br>10
÷
3
=
3
……
1
,既不叫整除,
(因为余数不为零)也不叫除尽。
1
、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
、加法结合律:
a + b = b + a
3
、乘法交换律:
a ×
b = b ×
a
4
、乘法结合律:
a ×
b ×
c = a ×
(b ×
c)
5
、乘法分配律:
a ×
b + a ×
c = a ×
b + c
6
、除法的性质:
a ÷
b ÷
c = a ÷
(b ×
c)
7
、除法的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O
除以任何不是
O
的数都
得
O
。
简便乘法:被乘数、乘数末尾有
O
的乘法,可以先把
O
前面的相乘,零不参 加运算,有
几个零都落下,添在积的末尾。
8
、有余数的除法:
被除数=商
×
除数
+
余数
十三、方程、代数与等式
等式:
等号左边的数值与等号右边的数值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
等式的基本性质: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
一个相同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方程式: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式。
一元一次方程式: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
数是一次的等式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式。
学会一元一次方程式的例法及计算。即例出代有
χ
的算式并计算。
代数式:
用字母表示的式子叫做代数式。如:
3x =ab+c
代数
就是用字母代替数。
分数:
把单位
“1”
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分的数
,
叫做分数。
分数大小的比较:同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分子大的大,分子小的小。异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先通分然后再比较 ;若
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反而小。
分数的加减法则:
同分母的分 数相加减,
只把分子相加减,
分母不变。
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
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