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语文习作:看图画,写一写(教案)

巡山小妖精
747次浏览
2021年01月19日 16:20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分析性格-心急如焚造句

2021年1月19日发(作者:卢锦梭)
习作:看图画,写一写

本次习作是“看图画,写一写”,围绕“放风筝”这一主题展 开,要

求是“把图画内容写清楚”。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并展开合
动< br>理想象,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在写的过程中,注意把事情的经过叙



述清楚,描写要有画面感,还可以把图画中的内容和自己熟悉的人和事联
系起来。






1.
能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画,展开想象。

2.
能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写清楚。

3.
能与同学分享习作,并能根据同学的意见修改习作。

1.
运用 正确的方法观察图画,准确
把握图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图文

转换的能力。

2.
围绕主题,引导学生通过角色体



验的方式展开想象,细致刻画人物的动
作、心理、语言等,把事情写具体、清
楚、完整。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
出示风筝的图片,教师激趣引入话题。

导语:
同学们,你们放 过风筝吗?还记得当时的情景吗?有没有什么经验跟大家分享一
下?

2.
学生自由交流,教师指名说一说放风筝带来的乐趣。

3.
教师过渡,引入话题。

过渡:
放风筝是一项很有意义的活动, 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还可以怡情养性。放风筝不但
带来了欢笑,也带来了幻想,令我们回味无穷。是啊, 放风筝是一项有趣的活动,适合一群人
一起玩。
看,
这里也有一群小朋友正在放风筝呢 !
今天我们习作的任务就是
“看图画,
写一写”

联系我们放风筝的 情形,把图画上的内容写成一篇作文。

4.
出示习作主题:看图画,写一写。

二、明确主题,观察图画

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看图的方法。

1

教师:
多媒体课
件。


学生:
认真回顾

2


自己放风筝的体验,



备< br>
回忆以往看
图写话




的经验,
设想自己会
怎么写。

过渡:
我们写看图作文首先 要观察图画,
观察图画要有一定的顺序,
你们知道观察图画有
哪些顺序吗?(由远到近 、由人到景、由整体到局部、由主体到细节等。)

2.
再看图画,按顺序观察图画。


1
)指导学生先从整 体上来观察,对图画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把握。这幅图可以指导学生
观察:图上是什么天气?在什么地方? 有哪些人?在干什么?


2
)指导学生再观察局部。可以按一定的顺序,由 近及远、从地面到天空指导学生观察。

①先看地面:
画面近处有哪些人?在干什么? 他们的动作是怎样的?远处还有哪些人?在
干什么?他们的动作又是怎样的?边观察边想象画中人物会说 些什么,想些什么。

②再看天空:天空中有哪些风筝?这些风筝是什么形状的?什么颜色的?

③回归整体 。观察局部后,再引导学生把各部分内容联系起来,比如,整幅图画让你感受
到什么?你有什么想法?对 图意有一个整体的感受。

三、联系实际,想象画面

过渡:
刚才同 学们观察得很仔细,你们都知道了画面的内容了。但这还不够,如果我们能
让这幅画动起来,
如 电影一样,
精彩纷呈,
那该多好!
要让它动起来,
就得靠我们的一项本领,< br>那就是——想象。

1.
引导学生想象放风筝时遇到的困难或趣事。

过渡:
我们是一开始就知道怎么放风筝吗?在将风筝放上天的过程中,
我们有过怎样的 尝
试?最后是怎么成功的?有什么具体步骤?

2.
想象画面上人物的行为、心理等。

过渡:
刚刚我们观察了画面 上小朋友的动作、表情。联系自己的经历想一想,他们的心情
是怎样的?可能说了什么话?

3.
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将画面连贯起来想一想。


1
)事情发生在什么时间?在哪儿发生的?有哪些人物参与活动?可以给主要人物起个
名字吗?


2
)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由远到近还是由近到远?从地面到天空还是从天空到地面?


3
)他们是怎么放风筝的?每个人有什么动作?可能说了哪些话?中间会 出现什么状
况?大家的心情怎样?问题最后是怎么解决的?


4

风筝飞上天后,
整个天空变成了什么样?人物的心情怎样?会有什么感受或启示呢?

四、范文引路,化图为文

2

分析性格-心急如焚造句


分析性格-心急如焚造句


分析性格-心急如焚造句


分析性格-心急如焚造句


分析性格-心急如焚造句


分析性格-心急如焚造句


分析性格-心急如焚造句


分析性格-心急如焚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