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
萌到你眼炸
930次浏览
2021年01月19日 17:30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dnf狂战士转职-正比例应用题
第六单元
教材解析
本单元以“童年的百花园”为主题。选编了三 篇精读课文《童年的水墨画》
《剃头大师》
《肥皂泡》和一篇略读课文《我不能失信》
,课文内容反映的是童年
生活的快乐和无忧无虑。本单元还安排了“习作”和“语文园地”
,其 中“语文
园地”
包括
“交流平台”
“识字加油站”
“词句段运用”< br>和
“日积月累”
几个部分。
教学时,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童年 中高兴的、有趣的事情,再
走进课文,了解课文中描写的童年生活,进而感受课文所表达的情感。
《童年的水墨画》
本文是一组儿童诗,
摄取了溪边钓鱼、
江上 戏水、
林中采蘑菇这三组儿童生
活的镜头,表现了孩子们童年生活的快乐无忧。
《剃头大师》
本文讲述的是怕剃头的表弟小沙让
“我”
给他剃头,
结果害他去理发店剃成
了光头,并且把姑父的睡衣弄得满是碎发的闹剧,表现了儿童的天真烂漫 。
《肥皂泡》
本文是当代著名作家冰心的作品,
作者在文中回忆 了自己小时候玩吹肥皂泡
的游戏的经过,表现了孩子们的童真、童趣,反映了童年生活的快乐和美好。< br>
《我不能失信》
课文通过讲宋庆龄小时候为履行对朋友小珍的承诺,
放弃到伯伯家看鸽子的
故事,赞扬了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
教学目标
1.
认识本单元的
36
个生字,会写
3 5
个生字,正确读写“水墨画、葫芦、透
明”等词语。
2.
正确、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人物的表情、动作和心理活动感受
人物的特点,感受童年生活的丰富多彩 。
3.
能在阅读中拓展想象,训练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学重点
1.
学习本单元的生字、新词,积累好词佳句。
2.
熟读课文,
抓住人物的表情、
动作和心理活动感受人物的特点,
感受童 年
生活的丰富多彩。
教法与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
引导学 生整体感知课文,
还要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童年走进作
者的童年,
感受童年生活的丰富多 彩,
与文中的同龄人进行心与心的体验和交流。
18
童年的水墨画
设计说明
本文是一组儿童诗,
摄取了三组儿童生活的镜头,
表现了 孩子们童年生活的
无忧无虑。
教学中,
我主要是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
想象诗歌中描写的
意境,欣赏诗歌的语言美、画面美,感受童年的快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认识“墨、染”等
6
个生字,会写“墨、染、竿”等
11
个生字,正确读
写“水墨画、葫芦、蘑 菇”等词语。
2.
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背诵喜欢的诗歌,感悟儿童诗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1.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
2.
联系上下文理解诗句的意思。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
教学重点
1.
理解诗句的意思,感悟诗歌表达的情感。
2.
体会诗歌特有的表达方式,感诗“情”
、悟诗“境”
。
教学难点
通过想象、体悟判断诗句的意思,从而完整理解诗意。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认识本课
6
个生字,会写
11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表中的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3.
学习《溪边》
,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感受童年生活的快乐。
教学重点
读写生字、词语,想象《溪边》描绘的意境。
教学难点
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理解重点诗句意义,初步体会诗歌所描摹的画面。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出课题。
1.
童年是一幅画,
画里有我们五彩的 生活,
童年是一个梦,
梦里有我们的想
象和憧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童年的水墨画》
。
(板书:
童年的水墨画
)
2.
孩子们回忆童年中的趣事,讲给大家听听,一起分享快乐
3.
让我们走入诗歌,感受“我”童年的快乐吧!
二、初读全文,认识生字。
1.
初读课文。
初读诗歌,我们不仅要读准确,还要用心去感受。请同学 们自由读课文,不
添字,不漏字,把字音读准确,还要把声音放轻一些。
【课件出示】
要求:
①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
②边读边思考,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2.
检查读书情况。
(
1
)
【课件出示】
生字,读生字。
m
ò
r
ǎ
n
ɡā
n t
é
ng su
ì
b
ō
l
à
n
ɡ
h
ú
shu
ǎ
n
ɡ
m
ó
ɡū
墨
染
竿
腾
碎
拨
浪
葫
爽
蘑
菇
自己练读,指名读。
师生共同正音:
注意读准:
平舌音
“碎”
翘舌音
“染
爽
”
,
前鼻音
“竿”
,
后鼻音“腾
浪”等。
“蘑菇”在一起时,
“菇”读轻声。
(
2
)
【课件出示】
词语,读词语。
水墨画
染绿
浪花
溅起
清爽
打碎
自由读,小组读,指名读。
注意读准:前鼻音“溅”
,后鼻音“爽”
。
(开火车读,齐读)
3.
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一读这几首儿童诗(可以独自读,
也可以和同
座合作读)
,
看看哪些地方使你受到印象深刻 ,
做做记号,
再有感情地朗读体会。
4
.组长汇报,全班交流,师 引导学生评价所提出的问题,并解决疑问。
(相
机进行词句训练和朗读指导)
5.
朗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1)
学生查字典自学生字,理解不懂的词语,并做好笔记。
(2)
教师检查自学情况。
6.
识记生字
看看这些字,你是如何识记这些字的?
(
1
)形声字识字:竿
浪
葫
蘑
菇
碎
腾
(
2
)熟字比较。如:黑一墨
醉一碎
(3
)猜谜语:
“飞刀投向人靶子:夺夺夺夺!
”谜底是“爽”
“八点九点十点”谜底是“染”
。
7.
开火车读,一边读一边说说怎样写好会写的字。
大家一起读一读,记住每个字的字形。
8.
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三、学习《溪边》
。
1.
再次自读,小组讨论。
(
1
)大声朗读并思考:你在 溪边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溪边有哪些景物?
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
2
)将诗中出现的景物归纳出来,同时圈出不明白的地方,与小组同学进
行交流。
2.
汇报交流,合作探究。
(
1
)指名学生说说自己在这幅画中看到了哪些景物画面。
(2
)出示课件“溪边钓鱼图”
,呈现有垂柳、山溪、人影、钓竿、红蜻蜓、
鱼儿等 景物,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将图中的这些景物描绘出来。
(
3
)聚焦重点诗 句“人影给溪水染绿了”进而“忽然扑腾一声人影碎了”
,
结合前后文梳理全诗意义。
预设:
“人影给溪水染绿了”是一幅静态画面,还可以说成“溪水把人影染
绿了”,我们由此可以想象出,春天的小溪是多么的清澈、干净,连倒映在溪水
上的人影都变成了碧绿碧绿 的;
“忽然扑腾一声人影碎了”
,
静静的水面被这突如
其来的“扑腾一声”给 打破,
“人影”为什么会“碎”呢?是因为鱼儿上钩了,
水面动了起来,人影也就因水面的震荡 而裂开。
(
4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总结诗歌画面,组织学生交流,感受 情绪,走
进诗歌意境。
人影被打碎的那一刹那,
草地上都蹦跳着欢笑声。< br>假设现在你就是溪边的作
者,
看到眼前的景象,
你会如何用文字将它描绘出来呢 ?此时你的心情又是怎样
的呢?
预设:
平静的溪水,
高大的垂柳、
立着的红蜻蜓、
钓鱼的孩子、
蹦跳的鱼儿、
欢快的笑声……。
这幅< br>“溪边钓鱼图”
在一静一动之间向我们展现了童年生活的
有趣,风景是多么的美好,钓上 鱼来的心情又是多么欢快。
3.
赏析诗歌,体会诗歌语言美。
(
1
)
引导学生自读诗歌,
画出自己觉得写得好的句子,
说说喜欢它的 理由,
与同桌交流。
(
2
)解读重点诗句,进行赏析品悟。
句
1
:垂柳把溪水当作梳妆的镜子,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
思考: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它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预设:①运用比喻的修辞 手法,把溪水比作镜子,把山溪比作绿玉带,生动
形象地写出了溪水平静、清澈、色绿的特点。
②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垂柳当作人来写,
“垂柳”用“溪水”作为镜子来梳
妆,这种拟 人化的手法使得句子有了人的情味,更富感情和画面感。
句
2
:人影给溪水染绿了,钓竿上立着一只红蜻蜓。
思考:这句话中哪个字用得最妙?这个字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预设:抓住“染”字 来回答。
“染”字表现了溪水绿得就像颜料一样,连倒
映在水中的人影都被“染”绿了,更突显 了溪水之绿。
句
3
:忽然扑腾一声人影碎了,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
思考:体会“碎”和“蹦跳”的表达效果。
预设:人影“碎了”
,画面由静 转动,
“蹦跳”一词表现出了孩子钓鱼后无比
兴奋和激动的心情。
四、总结回顾,布置作业。
1.
总结学习诗歌的方法,指导未来学习。
读诗歌:大声诵读诗歌,体会诗歌节奏,对诗歌内容进行初步把握。
描画面:根据诗歌描摹发挥想象力,想象诗歌表现的画面。
明诗意:根据画面入“境”
,感受诗歌独特的意境美。
悟语言:逐句分析,感受诗歌语言的独到之处。
体诗情:回顾整诗,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2.
布置作业。
(
1
)背诵《溪边》
。
(
2
)巩固本课学习的生字新词。
五、板书设计
18
童年的水墨画
《溪边》
溪边钓鱼:小溪、垂柳、人影、钓竿、蜻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学习《江上》
《林中》
,发挥想象,走进诗 境,体会两首诗表达的画面和感
情。
2.
进一步感知诗歌独特的语言美、意 境美,融入诗歌充满童趣的生活画面,
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
教学重点
理解《江上》
《林中》
,体会诗歌的意境。
教学难点
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理解重点诗句意义,初步体会诗歌所描摹的画面。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
抽查背诵《溪边》
,齐背。
2.
回顾上节课学习《溪边》的方法。
(读诗歌、描画面、明诗意、悟语言、体诗情。
)
3.
教师过渡,引入新的学习。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观赏了“溪边钓鱼 图”
,这节课,让我们再跟随诗
人的脚步,去江上戏水,到林中采蘑菇。
二、学习《江上》
。
1.
齐读诗歌,注意读出感情,然后自主默读并思考以下问题。
(
1
)
《江上》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
< br>(
2
)圈出文中最吸引你的句子,结合上节课分析诗句的方法说说这些句子
好在 哪里。与同桌交流。
2.
分析诗句,领悟诗情。
句
1
:像刚下水的鸭群,扇动翅膀拍水戏耍。
思考:谁像“刚下水的鸭群”?想象一下“鸭群”是如何“拍水戏耍”的。
预设:孩 子们像“刚下水的鸭群”
。将孩子们比喻成“刚下水的鸭群”能够
突显孩子们的灵活。我想到的 画面:孩子们在水中追来追去、拍动水面、挥舞着
手臂……整个画面都变得活泼跃动了起来。
句
2
:一双双小手拨动着浪花,你拨我溅笑哈哈。
思考:读到这句诗,你脑海中浮现出什么样的画面?体会到了什么感情?
预设:看到孩子们在水中欢快地游来游去,
一双双小手在水里溅起浪花,
还
在水中互相追 逐、泼水,四处都是他们的笑声。
句
3
:是哪个“水葫芦”一下钻入水中,出水时只见一阵水花两排银牙。
思考:
“水葫芦”为什么打引号?“两排银牙”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预设 :
“水葫芦”本义是多年生草本植物,而诗中的水葫芦打上了引号,并
不是指真的水葫芦,而是指出水中游泳嬉戏时将头露出水面像水葫芦一样的孩子。
“两排银牙”
代指从水中钻出 来的孩子调皮地笑着,
露出两排洁白的牙齿,
这样
描写使得画面感十足,欢乐感也跃然 纸上。
3.
联系上下文,总结画面。
刚才我们一起探讨了句子的 妙处所在,
现在请同学们说说这幅
“江上戏水图”
的整体画面是什么样子的,
并假设一下你也在江上戏水,
心情是什么样的,
与同
桌交流交流。
4.
带着自己的感受再读诗歌《江上》
,指名读,齐读。
三、学习《林中》
。
1.
小组合作,运用方法,自主学习。
出示自学要求:
(
1
)明诗意:按照之前教学的方法,先单独理解重要的诗句,再在小组内
说说自己对 诗意的理解。圈画出不太明白的地方,和同学一起讨论讨论。
(
2
)想画面 :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说一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
么。
(
3
)悟诗情:从诗歌中描写的事和景,能体会到诗歌表达的感情。
2.
聚焦学习诗句“只见松林里一个个斗笠像蘑菇一样”
。
(
1
)出示诗句,理解“斗笠”和“蘑菇”的指向。
预设:可联系 上一句出现“斗笠”的诗句“小蘑菇钻出泥土戴一顶斗笠”
,
比较两处提到的
“斗笠”
意思有什么不同,
明确第一个
“斗笠”
是指蘑菇的菌盖,
好像一顶斗 笠;后面一个“斗笠”是指孩子们头上戴着的真正的斗笠。
(
2
)感受诗句的表达效果。
预设: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体会:一 阵阵“清清爽爽”的雨过后,小蘑菇钻
出地面,吸引了山里的孩子们上山采摘。他们呼朋引伴,一路欢歌 笑语,一个个
小斗笠不正像雨后冒出的一个个小蘑菇吗?
3.
教师引读、小结。
引读:
注意引导学生想象画面,
用 心感受诗歌表现的意境,
读出诗歌的情感
美、画面美。
小结:溪边钓鱼、江 上戏水、林中拾蘑菇,这些童年画面都是多么的有趣,
而诗歌这种体裁,更是巧妙利用了文字、句式,将 这些趣味又放大了许多倍,营
造了一种令人回味无穷的意境。
在阅读诗歌的时候,
一定 要注意想象,
慢慢去体
会诗歌想要表达的意境、情感。
四、总结延伸
童年,有太多值得我们记忆、收藏的场景,请大家课外多阅读其他儿童 诗,
丰富我们对童年生活的记忆,或者仿照课文写法,记录下自己童年的精彩片段,
与大家分享 。
五、板书设计
18
童年的水墨画
《江上》
江上戏水:鸭子、孩子戏水
《林中》
林中采蘑菇:蘑菇多多,人影绰绰
19
剃头大师
设计说明
课文讲述的是怕剃头的表弟小沙让
“我”
给他剃头,
结果害他去理发店剃成
了光头,
还把姑父的睡衣弄满了碎发的闹剧。
在教学设计中,
我会通过谈话导入,< br>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读、
画、
议,
引导学生理解
“我”
给表弟剃头的过程,
体会孩子们的天真、
自由和快乐。
最后让学生讲述自己童 年有趣的事,
对学生的
语言进行训练。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会认本课“剃、执”等
10
个字,会写 “表、胆”等
12
个字,理解相应的
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我”给小沙剃头的过程和感受。
过程与方法:
1.
学生反复诵读,通过品读,抓住重点词句,用多种方法来 理解句子,体验
情感。
2.
展开小组讨论,分析总结“我”和老剃头师傅剃头的不同之处。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我”给小沙剃头的内心感受。
教学重点
理解文章主题,感受童年生活的童真、童趣。
教学难点
1.
理解“剃头大师”题目的意义。
2.
把握老剃头师傅和“我”给小沙剃头的不同之处。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认识“剃、执、否”等
13
个生字,学会“表、胆、鬼”等
13
个生 字,会
写“大师、表弟”等
15
个词语。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
划分课文层次,把握故事情节,初步体会人物感情。
教学重点
认识生字,正确读写文中的重点词语。
教学难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认识“我”给小沙剃头的过程和感受。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
师生交流童年趣事,引出课文。
同学们,
你们有做过一些有趣的
“傻”
事吗?我听说有同学在冬天的时候害< br>怕鱼缸里的金鱼被冻坏了而往鱼缸加开水,
也有同学将鸡蛋放进暖烘烘的被窝里
想孵出小 鸡。大家仔细回忆回忆你们有过这些经历吗?
(学生自由交流。
)
今天
我们要 学习的课文,描述的也是这样一件有趣的“傻”事,有人可能要问了,既
然是傻事,为什么又会有趣呢? 让我们一起进入今天的故事课堂。
2.
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板书:
剃头大师
)
3.
读了课题,你们的头脑中产生了哪些想法?
预设:剃头大师是谁?课文为什么要以“剃头大师”为题目?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
介绍作者。
【课件出示】
秦文君
1954
年生于上海,
儿童文学作家,
现任上海市作家协 会副主席、
《中
国儿童文学》主编。出版了《男生贾里全传》
《女生贾梅全传》
《宝贝当家》
《一
个女孩的心灵史》
《调皮的日子》
《逃逃》
《小 丫林晓梅》
《小香咕系列》和《会跳
舞的向日葵》等
50
多部作品,先后50
多次获得国内外大奖、
10
余次被改编成
影视剧,
10多篇作品被收入中小学语文课本,还有
10
多部作品被译成日文、英
文、德文、韩 文、荷兰文等在海外出版。
2.
检测自读情况,教学生字新词。
(
1
)课件出示生字新词,指名认读;教师纠正字音,学生识记生字。
1.
师:
同学们自由读课文,
并标段,
遇到不认识的字,
可以借助拼音朋友,
也可以请教老师或同组同学,争取把课文读正确。
3.
听范读课文的录音,要求学生听准字音。
4.
试着读课文。
【课件出示】
展示阅读要求和提示:
(
1
)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
2
)画出文中不认 识的字,借助汉语拼音品读,并反复多读几遍。把课文
中读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做到正确朗读课文。< br>
5.
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在学生读课文的过程中,
【课件出示】
剃头
执木尺
否则
骂人
仇人
习惯
受刑
厘米
摸耳朵
指名读这些词语,注意读准:翘舌音“受、仇、执”
,前鼻音“惯”
。
6.
学习生字。
(
1
)
(
【课件出示】
:生字田字格课件
:
)
表
胆
鬼
理
夺
骂
仇
差
付
倍
虽
件
自由读,指名读,师生纠正读音:
注意读准:平舌音“虽”
,翘舌音“差、仇”
,前鼻音“胆、件”
。
(
2
)学生写生字。
识记生字
你是如何识记这些字的?
(
1
)形声字构字规律识字:胆
理
骂
仇
倍
(
2
)熟字比较。如:麦一表
兔一鬼
奇一夺
着一差
(
3
)组词扩展:虽然
一件
文件
付钱
付出
7.
同桌互相听读课文,巩固生字、新词的认识。
三、再读课文,理清顺序。
1.
轻声朗读课文,要读准字音,查 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用生字卡
片检查)
【课件出示】
噩梦:做内容恐怖的梦
,
并引起焦虑恐惧为主要表现的睡眠障碍。
监督:察看并加以管理。
发誓:庄严地说出表示决心的话。
冤家:一般指仇人,或者死对头的意思。
耿耿于怀:有心事的样子。不能忘怀,牵萦于心。
时髦:新颖符合时势潮流。
2.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要求读得正确 、
流利,
并思考每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内
容?
【课件出示】
第一部分(
1
自然段)表弟小沙胆小,什么都怕,尤其是怕剃头。
第二部分(
2
~
6
自然段)老剃头师傅给小沙剃头的情况。
第三部分(
7
~
18
自然段)
“我”给小沙剃头的经过。< br>
(板书:
小沙怕剃头
剃头师傅给小沙剃头过程
“我”
给小沙剃头的经过
)
3.
出示课件填空,引导学生整体感知全文。
【课件出示】
胆小的小沙十分害怕剃头,
他每次都是被姑父押进理发店的。
每次都是一位
老师傅 给小沙剃头,剃头的过程十分痛苦;为了逃避老师傅,小沙央求“我”给
他剃头,结果,
“我” 随意乱剪,给他把头发剃得坑坑洼洼。
4.
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一读这个故事 。
可以独自读,
也可以和同学合
作读。
5.
思考:文中有哪些你比较难懂的句子或者比较吸引你的句子?做上记号。
四、课堂回顾,交流收获。
1.
教师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
10
个会认的字,会写了
12
个字,了解了“我”给小沙剃头的过程,下节课 我们将继续品读这篇课文,去解
决课文里的另外一些问题。
2.
布置作业。
(
1
)复习生字,抄写词语。
(
2
)自主阅读课文,思考课后习题。
五、板书设计
19
剃头大师
小沙怕剃头
剃头师傅给小沙剃头过程
“我”给小沙剃头的经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文中语言的生动有
趣。
2.
体会文中孩子的天真、自由和快乐,感受童年的美好。
教学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