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中的·术语
余年寄山水
639次浏览
2021年01月19日 17:57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回家的诱惑所有歌曲-侏罗纪世界影评
书法中的术语
笔锋
:
指毛笔的尖部
.
中锋
:
又称
“
正锋
”.
指行笔时将毛笔的主峰保持在点画的中线
.
它是各种笔法中最基本 最重要
的一种
.
笔在运行中
,
主峰在笔画中间
,
这 叫中锋行笔
.
这样写出的线条才圆浑而有质感
.
侧锋
:
又称
“
偏锋
”.
指下笔时笔锋稍偏侧
,
落墨处即显 出偏侧姿势
.
起笔往往用侧锋
,
以侧锋取势
,
势成则转为中 锋
.
这样写出的点画显得潇洒秀丽
.
折锋
:
指 笔锋在运行过程中转换方向时
,
笔势折叠带方
,
以形成点画的方劲峻利之势< br>
藏锋
:
又称
“
裹锋
”,“
隐锋
”.
指书写点画时笔的锋头隐藏在点画中间而不外露
,
使笔势显得含蓄
内蕴
.
这种笔法通常是起笔呈反方向运行
,“
欲上先下
,
欲左先尤
”.
圆势用笔
,
多用藏锋
.
逆锋
:
“
藏锋
”
讲笔锋处理
,“
逆锋
”
讲笔锋运行方向
,
两者关系极为密切
.
采用逆锋行 笔
,
笔锋才能
藏而不露
.
所谓逆锋即以反方向行笔
,“欲下先上
,
欲右先左
”
的运笔技法
.
如书写横画是自< br>左向右运行
,
但落笔时
,
笔锋应落在稍离横画顶点的地方
,< br>先向左逆行
,
待笔锋到达横画左
边顶点是
,
再折转向右运行< br>.
又如
竖画是自上向下笔
,
但笔锋应落在稍离竖画顶点的下方
,
先向上逆行
,
至顶点后再转折向下行笔
.
用逆锋作字
,< br>可具苍劲老辣的意趣
.
回锋
:
指行笔至点画结 束时再回收笔锋的技法
.
如写横画
,
至收笔处转而向横画中心线回收笔
锋
.
回锋笔法可使点画显得浑厚遒劲
.
出锋
:
又称
“
露锋
”.
指点画开头或结尾处笔的尖锋显露于外
.
清冯班称:
“
出锋者
,
末锐不收
”.
如
起笔时不逆 锋
,
笔尖顺点画方向落纸然后顺向而行
,
叫起笔出锋
;有些撇
,
捺
,
钩的收笔处
笔锋顺势向终点送出并提锋离纸
,
叫收 笔出锋
.
出锋可以体现点画间和字与字间的呼应
,
承接关系
,
能产生
“
精神外露
,
风采焕发有神
”(
清蒋和
)
的效果
.
衄
(nv)
锋
:
指笔锋既下 行又往上
,
退而复进
.
与回锋不同之处在于:
回锋用转;衄锋用逆。 蒋
骥说:
“
衄者
,
即老芾
(
米芾
)'无垂不缩
,
无往不收
'
意
“.
筑锋
:
与
“
藏锋
”
相似
,亦指笔锋藏在点画中间而不显露
,
但笔力大于藏锋
,
行笔时似以锋头入纸
而使点画显得苍劲老辣
,
坚而不虚
.
故藏锋之力多虚
,筑锋之力较实
.
用筑锋于两画出入相
接之处
,
可取得紧密的效果
.
筑
,
捣的意思
,
如捣土使之坚实
.
圆 笔
:
笔画圆起圆收
,
转弯处不露棱角的用笔称圆笔
.
书写时 裹锋起笔
,
回锋收笔
,
转折处用提转
.
方笔
:
笔画的起笔处棱角
,
收笔与转折处成方形的用笔称方笔
.
渴笔
:
笔锋含墨较少
,
书写时点画间多有露白之处
,
所以也称
“
枯笔
”.
枯笔使点画有苍劲之美
.
悬针
:
写竖笔时
,
笔锋沿竖画的中心线下行
,< br>渐行渐提
,
形成竖画上端稍粗下端稍细
,
形似针状
,
故名悬针
.
悬针是出锋
,
要写得挺拔
,
有力
,下端尖细而不飘浮
,
笔锋虽出而力已送到
,
方见
功力
.
垂露
:
写竖画时
,
笔锋沿竖画的中心线下行
,< br>至竖画的下端稍顿驻
,
然后回锋收笔
,
则竖画下端
呈圆形,
形似露珠垂挂
,
故名垂露
.
垂露是回锋
,
要 写得圆润
,
浑厚
,
收笔处要燥湿湿度
.
顿笔
:
指在垂直方向上向下用笔的动作,其向下用笔的力度大于
“
驻笔
”
,所谓
“
力透纸背者
为顿
”.
颤笔
:
又作
“
战笔
”.
用笔时笔画呈颤 动状
.
用笔颤挚波发有笔道遒劲之效
.
筋书
:
指点画劲健遒丽
,
内含筋骨
.
东晋卫夫人谓:
“
善笔力者多 骨
,
不善笔力者多肉
,
多骨者谓
之筋书
.”
书法讲 筋
,
骨
,
是说笔力遒劲健挺
,
如称颜真卿
,
柳公权的书法为
“
颜筋柳骨
”.
一笔书
:
< br>指草书字间自始至终笔画连绵相续
,
如一笔连续书成
,
故称一笔书.
相传为汉代张芝首
创
.
张芝的草书
,
其势如一笔写成
,
全篇气通脉连
,
虽笔画偶有不连
,
而其势仍直贯到底.
内拽
:
指意在收敛的笔势
.
近人沈尹默认为:< br>“
大凡笔致紧敛
,
是内拽所成
.”
又说:
“
要用内拽法
,
先须凝神、静气
,
一心一意的注意到纸上的笔毫
,在每一点画的中心线上
,
不断地起伏顿
挫着往来行动
,
使毫摄墨
,
不令溢出画外
,
务求骨气十足
,
刚劲不挠
.”(
《书法论丛》
)
外拓
:
指意在纵放的笔势
.< br>沈尹默说:
“
外拓用笔
,
多半是在情驰神怡之际
,
兴 象万端
,
奔赴笔下
,
翰墨淋漓
,
便成此趣
,
尤于行草为宜
.”
又说:
“
内拽是基础
,
基础立定
,
外拓方不至于流于狂
怪
.”
牵丝
:
又称
“
丝牵
”,“
游丝
”,“
引牵
”,“
引带
”.
指书写点画时
,
由于笔势往来在先后笔画之间留有纤
细痕 迹
.
点画间有纤细如丝的痕迹
,
用笔则显得挺健利落
,
可产 生上下呼应
,
笔意贯通的艺
术效果
.
燕尾
:
< br>又称
“
雁尾
”.
指横画捺画出笔的挑脚
,
状如燕尾< br>,
故名
.
隶书有
“
燕不双飞
”
之说
,
即指一字
之中只宜用一次波挑
,
重复出现就会范笔画雷同
,字形拖沓的毛病
.
散水
:
俗称
“
三点水
”.
此偏旁写法因字体和书体不同各异
.
布白
:
指字的点画间架安排和字与字
,
行与行之间的空白 布置
.
字的点画与空白有繁简
,
长短之
不同
,
结体 也有大小
,
疏密
,
欹正之不同
.
书写时均因字生势
,
灵活多变
.
布白得当
,
可使字与
字
,
行 与行之间产生参差错落
,
呼应协调的艺术效果
.
折钗股
:
钗是古代妇女头上的金银饰物
,
质坚而韧
.
这里借以比喻笔画转折圆 润有力
.
宋姜夔
《续书谱
·
用笔》中称:
“
折钗股 欲其曲折圆而有力
.”
清朱履贞《书学捷要谓:
“
折钗股
者
,
如钗股之折
,
谓转角圆劲力均
.”
屋漏痕
:
原指破屋上雨水漏淌的痕迹
,
这里比喻用笔技法 弯曲顿挫有如漏水之痕
,
笔道凝重自
然
.
如竖画行笔不可直线而微微 左右弯曲顿挫
,
有如屋漏之水缓缓濡曲下淌
,
形成有节奏
性的缓降< br>,
故圆润有力
.“
屋痕漏
”
相传为唐颜真卿所言
(< br>唐陆羽《释怀素与颜真卿论草
书》
).
宋姜夔《续书谱
·
用笔 》云:
“
屋漏痕欲其横直匀而藏锋
.”
清朱履贞《书学捷要》
则解为 :
“
屋漏痕者
,
屋上天光透漏处
,
仰视则方圆斜正形象皎然
,
以喻点画明净
,
无连绵
牵制之状也
.”
锥画沙
:
原指以锥画沙
,
中道凹陷
,
两 侧沙子匀整凸起
,
痕迹中正
.
这里比喻用笔之法如以锥画
沙
,
书迹圆浑
,
形似中锋
,
起止无迹
,
有
“
藏锋
”
效果
.
印印泥
:
指印章印在封 泥上
,
深入而有力
,
印出的字不走样
.
宋黄庭坚《论书》云 :
“
王氏
(
王羲
之
)
书法
,
以 为如锥画沙
,
如印印泥
.
盖言锋藏笔中
,
意在笔前耳
.”
锥画沙
,
印印泥又合称
“
画
沙印泥
”.
浮鹅
:
即竖弯钩
,
因钩画的形状像浮游在水中的鹅
,
故又称
“
浮鹅钩
”.
墨猪
:
比喻字体笔画丰肥、臃肿而缺乏筋骨
,
好似墨团
.
东晋卫夫人《笔阵 图》称:
“
多骨微肉
者
,
谓之筋书;多肉微骨者
,
谓之墨猪
.”
笔画过肥而无力
,
又称
“
墨猪肉鸭
” .
意在笔先
:
又作
“
意在笔前
”.
即书 写前先要构思
,
胸有成竹
,
然后落笔
.
王羲之《题卫夫人后 》云:
“
夫欲书者
,
先干研墨
,
凝神静思
,
预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动
,
令筋脉相连
,
意在笔
前
,
然后作字
.”
欧阳询《八诀》云:
“
宁神静虑
,
端己正容
,
秉笔思生
,
临池志逸
.
虚拳直腕
,< br>指实掌空
,
意在笔前
,
文向思后
.
”
指实掌虚
:又称
“
指实掌空
”.
指执 笔时的指掌关系
.
韩方明《授笔要说》称:
“
夫书之妙在于执
管,
既以双指苞管
,
亦当五指共执
,
其要实指虚掌
.”< br>指实
,
便于臂腕之力由毫端发出;掌虚
,
便于手腕的互相结合
,
才能很好地用笔书写
.
万毫齐力
:形容作书时
,
笔毫一 齐着力
.
书写点画时
,
笔锋居于点画的中心线
,
即中锋用笔
,
其余
笔毫紧附于笔锋而力着纸面
.
清包世臣《艺舟双楫
·
论书
·
历下笔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