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难点突破
萌到你眼炸
525次浏览
2021年01月19日 18:27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鸠集凤池-带鼎字的成语
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难点突破
综观
2005
年全国十 六套高考语文试卷的文言文试题,
与往年相比最明显的变化就
是:翻译分值提高。尤其是全国卷 ,三套试题中文言文翻译都是
10
分,这不能不
引起考生的高度重视。更何况,其它选 择题也是以翻译为基础。那么,在翻译过
程中遇到障碍该怎么办?在此,
笔者针对不同情况为大 家提供了相应思路和办法,
希望能帮你突破难关。
遇到难以理解的词语
一、善于联系,做到知识迁移
1.
联系课文。考试中遇到的词语,大多在 课文中出现过,因此,遇到词义不理解,
首先想到的便是相关的课文内容。如
2005
年广东卷第
13
题
“
遽以白就
”
中
“
白< br>”
的意思,
联系《孔雀东南飞》中
“
便可白公姥
”
一 句,可以推知是
“
禀告
”
之意。再如
2003
年高考
题第
11
题
“
讽帝大征四方奇技
”
中
“
讽
”
的意思,联系《邹忌讽齐王纳谏》,就可以推知是
“
劝告
”的意思。
2.
联系成语。文言词的某些义项,在现代汉语中也许很少见到,但 在一些成语中却
依旧保留着。
如
2005
年重庆卷第
14
题 翻译
“
发椟出券归其主
”
,
句中
“
椟
”< br>字联系成语
“
买
椟还珠
”
便可推断出是
“
木 匣
”
之意。再如《宗泽治兵严而有方》中
“
谓仲祖胁从,贷之
”一句,
“
贷
”
字的解释联系成语
“
严惩不贷
”
,就不难推知是
“
宽恕
”
之意。
3.
联系诗句。文言语段中的一些疑难词语,可能就在你熟悉的诗句中出现过,适当
的联系,
也许就 能帮你解决问题。
如
2004
年全国卷Ⅲ中翻译
“
郡不产谷实,而海出珠宝,
与交阯比邻
”
,其中
“
比
”
字之 意联系诗句
“
天涯若比邻
”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可
推知是
“
交界,相邻
”
之意。再如
2004
浙江卷文言文中
“
金骑之来,正坐断河梁耳
”
一句,
“
坐
”
字的 用法联系
“
停车坐爱枫林晚
”
(杜牧《山行》)便可推知是
“
因为
”
的意思。
二、考虑全面,注意文言词的特殊用法
1.
通假字。高考所考查的通常是在理解基础上的通假,所以,根据上下文内容大多
可推断出来。如
“
责家闻者皆惭,争往偿之
”
(《后汉书
·
樊宏列传》)一句,
“
责
”
字的义
项中没有适于本句的用法,
根据上下文推断出是通
“
债
”
字。
再如
“
秦兵逼 肥水而陈
”
(
《资
治通鉴
·
肥水之战》
一句中的< br>“
陈
”
字,
它本身各个义项在本句中也均不适宜,
而根据上下
文考虑到与
“
阵
”
相通,为
“
布阵
”之意,语意就畅通了。
2.
偏义词。偏义词的考查通常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 但在翻译中也不容忽视。如
2
003
年安徽卷文言文中
“
刺诸县短长
”
一句,
“
短长
”
只有
“
短
”< br>的意思。
再如课本中出现的
“
但
欲求死,不复顾利害
”
(《
<
指南录
>
后序》)中
“
利害
”
只 有
“
害
”
的意思。
3.
词类活用。包括使动、 意动、为动、名词做状语、动词做名词等等,文言词语在
特定的语境中会改变词性,
这种现象平 时一直作为重点掌握的知识,在考试中也要充分
考虑到。如
2005
全国卷Ⅱ第
11
题解释
“
使群臣丧之
”
,
“
丧
”< br>字就是为动用法,即
“
为
……
治丧
”
。再如
“
吾腰千钱,重,是以后
”
(《哀溺》)一句中,
“
腰
”“
后
”
都是名词做动词,
译为
“
腰缠
”“
落 在后面
”
。
遇到解释不通的句子
在翻译中常常会遇到这 种情况:每个词语的意思都能理解,但连缀在一起,句意却
不通。这时应考虑到以下两种情形:
一、修辞手法的运用
如果文言文中使用了比喻、借代、婉曲、互文、用典等修辞,就 不宜直译,应结合
上下文进行意译。如
“
东曦既驾,僵卧长愁
”
(《 促织》)译为
“
太阳已经升起,(他)还
直挺挺地躺着,
长时间发愁。
”
再如
“
我所主张将军喜下士,
可往见之,
无虚死沟中
”
(
《新
唐书
·
列传九》)最后一句为借代,译为
“
没有必要枉死
”
。
二、特殊句式
1.
倒装。 常见的有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主谓倒置。如
2005
年天津卷
第
15
题中
“
赵国何求而不得也
”
即是典型的宾语前置句,译为
“
赵国想要什么得不到呢
”
。
再如课本中
“
缙绅而不能易 其志者
”
(《五人墓碑记》)是定语后置句,调整为
“
不能易其
志之 缙绅
”
,句意就明确了。
2.
省略。
补充省略部分,< br>常常就是命题考点。
如
2005
上海卷第
19
题解释
“
及至任,
略不加礼,课其职甚急
”
,要求必须把省略的部分译出,即:到了 (鞠咏)上任后,
(王
代基对他)一点儿也不加以礼遇,而是非常急切地考核其公务。再如2005
年湖南卷第
15
题解释
“
因乞李氏以归
”,
“
乞
”
的后面省略了代词
“
之
”
( 代指
《昌黎先生文集》
这部书)
,
翻译的时候也必须补出。
3.
被动。这种句式虽较为常见,但如果忽视,也很容易被扣分。如
2005
年广东卷
第
13
题中
“
晖刚于为吏,见忌于上,所在多被劾
”
,即为典型的被动句,译为
“
朱晖做官
很刚直,被上司嫉恨,所任职之处 ,他都被人弹劾。
”
再如
2005
福建卷第
9
题
“
吴王困
于姑苏之上,
而求哀请命于勾践
”
,译为
“
吴王被困在姑苏城上,向勾践哀求饶他性命。
”
总而言之,考试中文言文翻译遇到疑 难问题时,应沉着冷静,充分调动所学知识,
灵活应对,必能攻克难关,顺利应答。
从
2002
年起,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语句不再采用选择题的形式,改用直接用文字翻译
的表述形式。怎样正确地翻译文言文?
一、文言文翻译的要求
翻译文言文要做到
“
信、达、雅
”
三个字。
“
信
”
是指译文要准确 无误,就是要使译文
忠于原文,如实地、恰当地运用现代汉语把原文翻译出来。
“
达< br>”
是指译文要通顺畅达,
就是要使译文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及用语习惯,字通句顺,没有 语病。
“
雅
”
就是指译文
要优美自然,就是要使译文生动、形象,完 美地表达原文的写作风格。
二、文言文翻译的原则
在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
“
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
”
的原则。
这就要求 我们,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
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翻 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
的现代汉语,
使字不离词,
词不离句。
如果直译后语意不畅,
还应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
使句意尽量达到完美。< br>
三、文言文翻译的失误形式
(一)不需翻译的强行翻译。在文言文中凡是国名、地名,人名,官名、帝号,年
号、器物名、度量衡等,在翻译时,可以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不用翻译,因为这些词
一般都无 法与现代汉语对译。如: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
译成:晋国侯王和秦国霸主包围郑国,因为郑国对晋国无礼。
(二)
以今义当古义。
有的词语随着社会的发展,
意义已经变化了 ,
有的词义广大,
有的词义缩小,有的词义转移,有的词感情色彩变化,有的名称说法改变。因 此,要根
据原文的语境确定词义,且不可以今义当古义。下面几例翻译均是不妥的。
1
、是女子不好
……
得要求好女。
《西门豹治邺》
译成:这个女子品质不好
……
应该再找个品质好的女子。
2
、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
《苏武传》
译成:使者听了很高兴,按照常惠说的来辞让单于。
3
、
(虎)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译成:老虎咬断驴子的喉咙,吃完驴子的肉,才到树林中去。
4
、先帝不以臣卑鄙。
译成:先帝(刘备)不认为我卑鄙无耻。
这四句翻译均犯了以今义译古义的毛病。例
1
的
“
好
”
属于词义扩大。在古代是指女
子相貌好看,而现在指一切美好的性质,对人、对事、对物都可以修饰限制 。译句应改
成
“
这个女子长得不漂亮
”
。
例
2
的
“
让
”
属于词义缩小 ,
在古代汉语中既可以表
“
辞让、
谦让
”
之意,
又 可表
“
责备
”
之意,而现在只用于
“
辞让、谦让
”
的意思。译句中的
“
辞让
”
应改为
“
责备
”
。
例
3
的
“
去
”
是词义转移,由古义
“
离开某地
”
的意思,后来转移 为
“
到某地去
”
。意义
完全相反。译句中的
“
才到 树林中去
”
,应改为
“
才离开
”
。
例
4
的
“
卑鄙
”
属于感情色 彩变化。
在古代这个词是中性词,
指地位低下,
见识浅陋。
现在是贬义词,指 人的行为或品质恶劣。译句中的以今义当古义,应改为古义。
(三)该译的词没有译出来。例如:
以相如功大,拜上卿。
译成:以蔺相如的功劳大,拜他为上卿。
译句没 有把
“
以
”
译出来,应当译成
“
因为
”
, 也没有把
“
拜
”
译出来,应当译成
“
任命
”
才算正确。
(四)词语翻译得不恰当。例如: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译成:不爱惜珍珠宝器肥田沃土。
译句中把“
爱
”
译成
“
爱惜
”
不当,
“
爱
”
有爱惜之意,
但在这个句子中是
“
吝啬
”
的 意思。
(五)该删除的词语仍然保留。
例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译成:从师学习的风尚也已经很久不存在了。
译句中没把原句中的
“
也
“
删去,造成错误。其实原句中的
“
也
”
是句中语气助词,起
到舒缓语气的作用,没有实在意义。在翻译时,完 全可以去掉。在文言文中有些只表示
停顿、凑足音节,或者起语气作用的助词,或者起连接作用的虚词, 它们没有实在的意
义,虽然在原文中是必不可少的,但在翻译时,因为没有相当的词可以用来表示它,应
该删除不译。比如表示判断的
“
者
”
和
“
也
”
或
“……
者也
”“
者
……
也
……”< br>,在翻译时应该
从译句中去掉,并在适当的地方加上判断词
“
是
”。
(六)省略成分没有译出。文言文中,有的省略成 分没有必要翻译出来,但也有的
省略成分必须翻译出来语意才完全。如:
权以〈
〉示群下,莫不响震失色。
(司马光《赤壁之战》
)
译成:孙权给群臣看,没有谁不吓得改变了脸色的。
句中的
“
以
”
后面省略
“
之
”
,指代曹操的书信,而译句中没有译出来,应该在
“
孙权
”
的后边加 上
“
把曹操的书信
”
,语言才显得清晰完整。
(七)该增添的内容没有增添。在翻译时,有时为了文句符合现代汉语习惯,必须
增添一些内容,才算恰当,如:
今刘表新亡,二子不协。
译成:现在刘表刚刚死亡,两儿子不团结。
在数 词
“
两
”
后边加上量词
“
个
”
,语气才显 得流畅。再如: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译成:因此, 先主刘备就去拜访诸葛亮,总共去了三(次)
,才见到他。译句中在
数词
“
三
”
后加上量词
“
次
”
字。
(八)无中生有地增添内容。一般说来,文言文翻译必须要尊重原文的内容,不能
根 据个人的好恶增添一些内容,以至违背原文的意思。否则,就会造成失误,例如: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译 成:很多人在一起走,肯定有品行高洁,学有专长,乐于助人并且可以当我老师
的人在里面。
译句中的
“
品行高洁、学有专长,乐于助人的人”
原句中没有这个内容,是翻译者随
意加进去的,应删去,才符合原句的意思。
(九)
应当译出的意思却遗漏了。
没有把全句的意思 说出来,
只说出了一部分意思。
例如:
子曰:
“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
译成:孔子说:
“
学习后要复习,不也是很高兴的事吗?
”
译句把
“
时
”
的意思漏掉了,应该在
“
复习
”
前加上
“
按时
”
二字 ,
才是意思完整的译句。
(十)译句不符合现代 汉语语法规则。在古代汉语中,有一种倒装句,这种句子在
翻译时,一般说来,要恢复成现代汉语的正常 句式,例如:
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译成:寻找人可以出使回报秦国的,没有找到。
这个句子翻译的不妥,
因为原句是定语后置,
在翻译时必须把定 语放回到中心词前
边,正确的翻译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