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子昂登幽州台歌教案
余年寄山水
708次浏览
2021年01月19日 18:35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玉洁冰清的意思-居安思危的名言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教案
【篇一:市评优课登幽州台教学设计】
《登幽州台歌》教学设计
黄土梁子初级中学秦桂红
教学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理解诗歌的意思。
2
、能从不同的角度对诗歌的语言进行赏析,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有感情的朗读古诗,体会诗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
情感。
一、导入(轻音乐)
“
登高
”
作为古典诗歌的 一个传统题材,千百年来被历代的文人反复
吟咏描写。王之涣在登上鹳雀楼后高唱
“
欲 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杜甫在《登高》里低吟:
“
万里悲秋长作客,百年 多病独登台。
”
李
白在登上金陵凤凰台后感慨
“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 安不见使人愁。
”
唐代有一位文学家陈子昂,他登上了幽州台,又有什么样的感慨呢?
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登幽州台歌》。
提醒学生注意州字的写法。幽州台,即黄金 台,又称蓟北楼,是燕
昭王为招纳天下贤士而建造的。
二、读诗韵
1
、学生分组展示朗读。
2
、学生评价,再朗读。
3
、读了这首诗,你体会到了诗人内心有一种什么样的感受?(悲伤,
孤独,难过)
怎样才能读出那种悲伤、孤独呢?听听名家的朗读,
播放视频。
4
、再试着深情的读一遍,读出那种悲伤和孤独。学生配乐朗诵。
三、释诗意
1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诗句的表面意思。
2
人描述。
3
、古代圣贤之君,具体指的是哪个君王呢?学生讲燕昭王筑黄金台
的故事
学生介绍写作背景
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
(696)< br>,契丹李尽忠、孙万荣等攻陷营州。武则
天委派武攸宜率军征训,陈子昂在武攸宜幕府担任参谋, 随同出征。
武为人轻率,少谋略。次年兵败,情况紧急,陈子昂请求遣万人作
前驱以击敌,武不 允。稍后,陈子昂又向武进言,武不听,反把他
降为军曹。陈子昂内心无比痛苦,他独自一人来到附近的 幽州台上,
登楼远眺,凭今吊古,写下了这首传世名作。
衔接:当年的幽 州台还在,可是招揽贤士的燕昭王却早已不见。自
己空有满腹才华,却报国无门,壮志难酬,怎能不让人 心生感慨,
落泪伤悲呢?请一位同学再来读一下这首诗,一起去体会诗人内心
的悲伤。
四、品诗味
1
、过渡:其实每一首诗字里行间中都隐藏着作者 别样的情怀,让我
们走进陈子昂的心里,一起去感受他的悲情。
2
、幻灯 片:说说你喜欢的句子,并谈谈喜欢它的理由。(提示:可
以从炼字,内容、情感、意境、描写角度、语 言风格等方面谈)学
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
提示:展示时,先把你喜欢的句子深情的 朗读出来,再说说你喜欢
的理由,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展示。也可以独自展示。
3
、学生汇报对
“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
的赏析
< br>小结:陈子昂
活了
41
岁,他既看不到
1000
年前的招贤的 英王,又看不见后世求
才的明君,真是生不逢时,怀才不遇啊!
4
、学生汇报对
“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
的赏析
小结:时空无穷,人生有限。怀才不遇的诗人,面对辽阔的山河,
前思古人,后念来 者,独立于悠悠天地间,壮志难酬,怎么能不
“
怆
然涕下
”
?让我们 把诗人的情感宣泄出来吧,生齐读古诗。
五、悟诗情
同学们感悟了这么多,这首诗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呢?
(怀才不遇、壮志难酬)
六、写作训练:
如果陈子昂就站在你的面前,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
学生展示
——
评价
七、拓展延伸:
曹操的《观沧海》,崔颢的《黄鹤楼》,都是登高抒怀之作,试比
较一下这两首诗抒发的情感与 《登幽州台歌》有什么不同。
八、小结
这些沉郁苍 凉的登高望远悲歌,是千百年来文人墨客反复吟咏的结
晶。陈子昂是不幸的,他怀才不遇,壮志难酬。但 又是幸运的,为
我们留下了璀璨的篇章,诗歌中表达出的对理想的不懈追求至今熠
熠生辉。让我 们熟读精思,让这些美好的古诗成为滋养我们精神的
营养,让我们在这些诗人的带领下乘风破浪,扬帆起 航,实现自己
的人生理想。
【篇二:《登幽州台歌》教学设计
(
语 文版七年级必修教
案设计
)
】
18
登幽州台歌
教学目标
1
.
感受诗的阔大而悲凉的意境,品味诗人的悲叹,并通过此诗初
步感受盛唐气象。
2
.
背诵这首诗。
说明:
《登幽州台歌》是一首广为传唱的经典诗作,读经典就要读出经典
中的文化。传承民 族优秀文化是语文课一项重要的任务。唐朝是悠
悠历史中一座奇峰,唐诗是诗歌王国的奇葩。读唐诗,品 唐朝之气
象,会滋润我们年轻的心灵,丰富我们的精神家园。
《登幽州台 歌》是体现陈子昂诗歌主张的代表作。它的出现,标志
着齐梁浮艳、织弱诗风的影响已一扫而空,盛唐诗 歌创作的新潮即
将涌现。韩愈《荐士》诗云:
“
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
”
指出了
他对唐诗的开启作用。读《登幽州台歌》不仅要读出陈子昂的怀才
不遇的悲慨, 还应该读出盛唐的端倪来。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
重点:感受诗的意境,品味诗人的悲叹。
2
.
难点:通过此诗初步感受盛唐气象。
说明:诗歌 是情绪的抒发,读诗的重点首先是读出诗人的情绪情感。
当然,诗无达诂,教师不要强求统一答案。另外 ,为了更好的读懂
诗歌,也应该注意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
盛唐气象是我 们民族的精神财富,但是,从初唐诗歌中读出这点来
对于一个六年级的学生是有难度的。教师适当讲解, 让学生有初浅
的感受也就可以了,不必急于求成。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初步感受诗人的情怀。
范读,或者放录音;
指导齐读。
在听读中感受;
在朗读中沉浸。
带动学生积极的主体体验,更好、更快地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