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完整版)部编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材分析
绝世美人儿
621次浏览
2021年01月19日 20:58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女鬼剑驭剑士刷图加点-我爱看电视
部编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材分析
一、单元主题:奇妙的世界
二、教材解析
(一)课文内容
本单元围绕探索“天地奥秘”编排了《我们奇妙的世界》
《 海底世界》
《火烧
云》三篇精读课文。另包括“口语交际”内容是如何正确地劝说同学不坐在楼 梯
的把手上往下滑。
“习作”是学会整合信息介绍国宝大熊猫。本组课文以问号带
领学 生了解更加奇妙的世界,让学生了解大自然的美,在普通的事物中发现美,
并学会带着问题在天地间遨游 。
(二)教学目标
1.
认识
25
个生字,会写
35
个生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了解三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把握单元主题“带着问号在天地间遨游”
。
4.
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把事物写清楚的。
5.
初步学习整合信息,介绍一种事物。
6.
劝说别人时要注意说话的语气。
7.
学会从别人的角度着想,让人更愿接受你的劝说。
8.
借助给出的信息并查找资料了解大熊猫。
9.
能根据所得信息把大熊猫介绍清楚。
10.
围绕中心把大熊猫的特点写具体。
11.
培养积累好词好句的习惯,并学会运用。
12.
培养学生仿写句段的能力。
13.
学写寻物启事,注意内容和格式。
14.
观察字的结构,练习书写。
15.
背诵经典句子。
(三)教学重难点
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把事情写清楚的。< br>《我们奇妙
的世界》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方式,从颜色、形状、尺寸等几方面介绍了存在于天
空和地球的宝藏、财富。天空的宝藏以一天的时间为顺序,介绍了日出、云彩、
雨、落日、繁星等。地 球的财富以四季的顺序介绍了植物、季节色彩、冰雪等。
启发读者从极普通的事物中发现美。
《 海底世界》围绕景色奇异、物产丰富两方
面介绍了海底世界,
2
—
6
自然段从海底的光线、海底的声音、海底的动物、海
底的植物和海底的矿产资源五个方面来分别介绍海底 世界,
相关自然段围绕中心
句把海底世界的相关方面介绍清楚。
《火烧云》描写的是晚 饭过后,火烧云从上
来到下去的过程中,
颜色和形状的变化。
作者充分运用了想象的手 法,
比如将火
烧云想象成马、
大狗、
狮子等动物,
将火烧云形象多变 的特点描写得生动、
形象,
使人如见其形,如临其境。
本单元的另一个教学 重点是初步学习整合信息,
介绍一种事物。
在
《我们奇
妙的世界》
和
《海底世界》
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明白如何围绕中心句介绍事物的
特点。如:
《海底世界》中第
3
自然段围绕声音作者写了哪些声音,是怎样描述
这些声音的,明白方法后进行说话练习。
并在习作中根据查找的资料介绍大熊猫,
学以致用。
本单元的教学难点:
1.
初步学习整合信息,介绍一种事物。
2.
围绕中心把大熊猫的特点写具体。
3.
培养学生仿写句段的能力。
4.
学写寻物启事,注意内容和格式。
三、教学建议
《海底世界》
(一)教材分析
《海底世界》
是一篇浅显 的知识性课文,
作者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
描绘了
一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海底 世界,文章以流畅自然语言为基调,没有华
丽的词藻,
不见雕琢的痕迹,
但是给人亲切 热情的感觉。
我们透过作者对海底世
界的描绘,可以感受到作者对整个自然、对生命的热爱。< br>
教学中若只让学生知道课本上的点滴动物、
植物,
在学生脑海中要形成广而< br>深,
并景色奇异、
物产丰富的海底世界是有难度的,
因此必须给学生设计了一个
“研究”的机会,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广博的海底世界。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
、
探究课文第
2
~6
自然段,
通过感受作者生动形象的语言,
了解海底是个
景色奇异、物产 丰富的地方。
2
、通过多样化的表达,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搜集信息、处理信 息等
综合实践能力。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
、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自然界奥秘的兴趣。
(二)设计理念
1
、过程开放,体现探究性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
在探究性的阅 读教学中,
倡导的是学生学习过程的
开放。它突破传统的限制,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 创设探究的背景,激
发学生探究的兴趣,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⑴情境的创设
在课堂中,
创设一定的情境,
能启发学生运用多维视 角去思考解决问题,
拓
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丰富学生的思维方式,
让学生参与 到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从
而满足他们的探究欲、表现欲。
在广阔的海洋里生 活繁衍着无数的生物,
神秘而又美丽的海底世界令无数人
为之倾倒,
为之赞叹。
学生乐于亲近海底世界,
因此创设
“大海深处是什么样的”
,
能使学生的心 灵与文本产生撞击,
使儿童既有经验与文本产生冲突,
寻找到孩子
心跳与文本心跳的合 拍点,
产生移情效应。
他们置身情境,
强烈地感受着无形之
“力”的作用,情 不自禁地关注、向往、投入。
⑵角色的转换
《课程标准》指出: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也就
是说,阅读课堂是由这三者之间的互动 形成的。在《海底世界》的教学中,课始
情境的创设,
教师是一个能激发学生思维的引导者—— 引导学生自己找到探究内
容进行探究;当学生就“大海深处是什么样的”问题进行研究、讨论的过程中,
教师则是一个能欣赏学生意见的倾听者、
能积极参加小组探究的参与者;
当学生
呈现探究成果时,
教师又是能判断学生认识正误的辨别者。
这实质上是一个师生
互动 、教学相长的动态生成过程。
⑶资源的拓展
儿童的内心是最无拘无束的,
他们渴望走向原野,
亲近自然,
渴望在广阔的
天地间放飞梦想。这就要求阅读 教学要彻底走出“课堂中心、书本中心、教师中
心”的封闭性,充分拓展空间,增强活力。一方面,我们 要鼓励学生在真实世界
的际遇中学习,
与现实对话,
为学生创造社会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到社会上去观
察、调查、访问。例如要求学生课外查询有关海底世界的知识,引导学生通过如
课外书籍、
图书馆、
网络等途径获得信息。
另一方面,
我们要把大世 界引入课堂,
在教学中充分挖掘各种各样的教育资源,
根据教育目标对资源进行重新组合与调< br>整,
沟通学生生活世界和书本世界的桥梁,
为学科课程提供广泛的感性背景,
为
课本知识的运用提供实践的平台。
例如在教学中播放海底世界的录像、
出示海底
世界的图片等。
2.
挖掘内涵,注重人文性
语文学科具有积淀 丰厚的人文魅力,
尊重学生生命价值、
尊重学生文化及其
多样性,
是小学语文 课程的应有之义。
语文教学必须实现学科顺应学生,
必须在
教学中尊重学生生命的本性 ,弘扬学生个性,激发学生保持和加强生命的力度,
使有限的生命具有无限的生命力。
⑴挖掘文本中的人文性
通过放录像,
把蓝色的海水、
凶猛怪诞的大 鱼、
美丽的珊瑚……这些奇妙的
东西尽情展现在学生的面前。
再加上配有优美音乐的解 说词,
学生们仿佛置身于
美丽神奇、千姿百态的海底世界,留下深刻的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热 情,画出
一幅幅美丽的海底世界。
另外如文中
“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
等的重点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