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数概念及其运算—对数的概念
玛丽莲梦兔
553次浏览
2021年01月19日 21:48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性感的网名-哥哥摸妹妹
对
数
概
念
及
其
运
算
—
对
数
的
概
念
重庆市武隆中学
刘正宇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数学是一 门培养人的思维,发展人的思维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中,不
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而且要使学生“ 知其所以然”。所以在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的原则下,要充分揭示获取知识和方法的思维过程。因此 本节课
我以建构主义的“创设问题情境—提出数学问题—尝试解决问题—验证解
决方法”为主,
主要采用观察、
启发、
类比、引导、
探索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 手段上,则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将抽象问题形象化,使教学目标体
现的更加完美。
二、教材分析
“
对数
”
是高一新教材的内容,共分三个课 时完成。
第一课时为对数的概念,
第二课
时为对数的运算,
第三课时为换底公 式。
今天我要说的是第一课时
—
对数的概念。
对数
概念对于高一的同 学来讲是一个全新的概念,
在初中的学习里没有接触过。
此前,
学生
已学习了 指数及指数函数,
明白了指数运算是已知底数和指数求幂值,
而对数则是已知
底数和幂 值求指数,
二者是互逆的关系。
对数的概念的学习,
既加深了学生对指数的理
解,
又为后面对数的运算性质及对数函数的学习做了充分准备,
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
作用。
三、学情分析
大部分学生比较怕数学概念的学习,理解能力,逆向思维能力等方面参差不齐。
对数 概念对于高一的同学来讲是一个全新的概念,
在初中的学习里没有接触过。
在
教学过程 中,我从实际问题出发,不断创设疑问,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主动性,使
学生紧紧抓住对数 运算是指数运算的逆运算这一实质,
重视指数式与对数式的互化,
通
过教师的引导点拨 和学生的思考练习,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对数的概念及本质,
达到我们
预期的教学目标。
四、教学目标
1
、经历由指数式引入对数概念的过程,理解和掌握对数的概念;
2
、知道特殊对数的表示方法,会利用计算器计算常用对数值;
3
、通过对数式与指数式的互化,了解对数运算与指数运算互逆关系,养成类比、
分析、转化的思维习惯;
4
、通过对数概念的建立,树立事物的辩证发展和矛盾转化的观点,养成科学严谨< br>的思维品质。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对数的概念以及对数式与指数式的互化
难点:对数概念的理解
六、教学设计
(一)、情境引入:
今天,我们来做这 样一个实验,大家拿出一张纸,越大越好,现进行第一次对折,
再进行第二次对折,再进行第三次对折, 就这样继续折下去。
请问:(
1
)多次对折后叠起的纸的厚度可以超过珠穆朗玛峰吗?
(
2
)如果可以,需要对折多少次?
引例:假设
2002
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为亿元,如果每年平均增长,
请问
:
(
1
)
2009
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为多少?
(
2
)经过多少年国民生产总值是
2002
年时的
2
倍?
解:
(
1
)
(
2
)设 经过年国民生产总值为
2002
年时的
2
倍,
根据题意有,即
.
问题:已知底数和幂的值,求指数?该如何描述?
对数背景:对数的创始人是苏格兰 数学家纳皮尔(
Napier
,
1550
年
~1617
年) 。他
发明了供天文计算作参考的对数,并于
1614
年在爱丁堡出版了《奇妙的对数定 律说明
书》,
公布了他的发明。恩格斯把对数的发明与解析几何的创始、微积分的建立并称为< br>17
世纪数学的三大成就。
为了适应航海事业的发展,需要确定航程和船舶
的位置,
为了适应天文事业 的发展,
需要处理观测行星运动的数据,
就是为了解决
很多位数的数字繁杂的计算而产 生了对数
。
今天随着计算器的普及和电子计算机的广泛
使用以及航天航海技术的不断进 步,
利用对数进行大数的计算功能的历史使命已基本完
成,
已被新的运算工具所取代,
因此中学对于传统的对数内容进行了大量的删减但对数
函数应用还是广泛的,后续的教学内容也 经常用到。
(二)、新课
1
、定义:
记作:
a
叫底数,
N
叫真数
.
①底数
a
的范围为什么规定大于零且
2
、探究 (底数)①底数限制:
不等于
1
?②真数
N
的范围是什么?③对数< br>b
一定是正数吗?
3
、两个特殊的对数
(1)
通常将以
10
为底的对数叫做常用对数
为了简便将
写成
lgN.
(2)
在科学技术中常用以无理数
e =2.718281828…
为底数
以
e
为底数的对数叫做自然对数
。
为了简便将
写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