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断句八种方法与技巧

温柔似野鬼°
876次浏览
2021年01月19日 22:12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学海征途-6月26日国际禁毒日

2021年1月19日发(作者:邢崇智)
高考文言文断句八种方法与技巧

【要点提示】

(一)文言断句的基本概念。

文言文断句,传统上称之为“句读”。明辨句读,是阅读古文
最基本的能力。

例:夔一足也

(二)文言断句的基本原则:

1.
要通读全文,仔细体会词、短语以及句子之间的联系。

2.
要 先易后难,把会断的句子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直到把
所有的句子都断开。

3.
要重视内容,断完后根据句子的含义、文章的内容再核对一
遍。

例: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试一试】


1
)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

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


2
)“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
?
留。”



3)七十老翁产一子,人曰非是也。家业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
干预。


七十老翁产一子,人曰“非”,是也。家业尽付与,女婿外人,
不得干预。


【断句具体方法】

一、名词断句法。

通读全文,找出人名、地名 、事物名、朝代名、国家名、官职
名等。这些名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然后考虑:什么人,办
什么事情,采用什么方式,取得什么结果等。

(找动词)文言句式中,主谓结构居多,但主 语常省略。借助
句子成份,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
确定主干,从而 断开句子。

⑴人称代词

吾、我、予、余、朕、孤、寡人、臣、仆、妾等词,代说话或
写文章的人,即今之所谓第一人称代词。其中“我”字,不仅各
时代的文言 皆用,而且一直用到现在。其余的在现代汉语中都不
用了。

尔、汝、女、若、乃、而 、子、君、公、阁下、陛下、足
下等,
代受话人,是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你”“ 您”。
其中“阁下”“陛下”有外交用语中还用。

之、其、彼
,代谈话或为 文所及的第三者,是第三人称代词,
今作“他”或“它”,不仅代人,还可以代事代物。



”相当于现代汉语“有的人”,“有时”;



”,相当于“没有谁”,是无定指的代词;


”作互指代词,相当于“相互”“彼此”,也可以偏指,
代“你”“我”“他”。与“相”的偏指现 象极相似的还有“见”
字,多代“我”,即《辞源》所谓“表示他人行为及于己”。

⑵疑问代词——
文言的疑问代词,
问人的有










“何”也问事。问事的还有“
奚< br>”“



”“


“安”


等。

⑶指示代词——
文言常见的指示代词有
“< br>此








兹< br>”


”等,另“

”“

”“

”除作人称代词外,还常作指示
代词。

我们把这一步工作总结为
标名(代)词,定主宾


需要注意的是, 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
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例如《赤壁之战》中,“初, 鲁肃
闻刘表卒”,先用全称,以下“肃径迎之”“肃宣权旨”就不再
提姓了。

例:

1
、湖阳公主新寡
/
帝与共论
/
朝臣微观其意

2
、诸葛亮之次渭滨,关中震动,魏明帝深惧晋宣王战,乃遣辛
毗为军师。

2
、匡







/






/







/




/




/




/





/











/







/





/





/




(选自《白居易集·草堂记》)

3

(赵 困于秦)
齐人、
楚人投赵。
赵人乏食,
粟于齐,
齐王弗许。
周子曰:夫赵之于齐楚
/
扞蔽也
/
犹齿之有唇也
/
唇亡则齿 寒
/
今日
亡赵
/
明日患及齐楚矣
/
且救赵
/
高义也
/
却秦师
/
显名也
/
不务为此
而 爱粟
/
为国计者
/
过矣。

4
、刻


/




/



/




/




/




/




/




/






/





《韩非子·说林下》

译文:雕刻人的技巧往 往是,鼻子不如刻得大一点,眼睛不如刻
得小一点。鼻子刻大了,可以削小;雕小了,就无法加大了。眼
睛刻小了,可以修大;刻大了,就无法改小了。办任何事情都是
这个道理,对于那些不能恢复挽 回的,开始就得特别谨慎小心,
那么,失败的可能性就会减少了。

4





/




/







/







5
匡衡
勤学而无烛
/
邻舍
有烛而不逮
/

乃穿壁 引其光
/
以书映光
而读之。



二、虚词断句法。

①文言文中常见放在句首的发语词有:夫、盖、焉、惟、斯等
等;

②放在句尾的语气词有:也、矣、乎、哉、与(欤)、焉、耶
(邪)等等;


以、于、为、则、而
,往往用于句中,在他们的前后一般就
不断句;
“而”
表转折而且后面为一个比较长和完整的句子时,
“而”字前面要断开)
< br>④有些复音虚词大体上都位于一句话的开头,这些词前一般要
断句。比如:且夫、若夫、乃夫、已 而、至若、于是、虽然、至
于、是故、向使、纵使等等。

⑤疑问语气词
:< br>何、胡、安、曷、奚、盍、焉、孰、孰与、何
如、奈何、如之何、若之何
等词或固定结构 之后,一般可构成疑
问句,只要贯通上下文意,就可断句。

⑥复句中的关联词:虽、 虽然、纵、纵使、向使、假使、苟、
故、是故、则、然则、或、况、而况、且、若夫、至于、至若、已而、于是、岂、岂非,
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

【例子】

1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
往往有得∕以其求 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
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 远∕
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游褒禅山记》)

2
、襄子 曰:“不及纣二日耳,不亡何待?”优莫曰:“桀纣之亡
也∕遇汤武∕今天下尽桀也∕而君纣也∕桀纣并 世∕焉能相亡∕
然亦殆矣!”(《新序
8226;
刺奢》)

3、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
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 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枵
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庄子曰:
“夫子固拙于用大矣!”< br>
4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
书未发,
威后问使者曰:
“岁亦无恙耶?
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
今不问王而先 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

5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
:
“儵鱼出游从容
,
是鱼之乐

?
”惠子曰
:“子非鱼
,
安知鱼之乐
?
”庄子曰
:
“子非我
,
安知我
不知鱼之乐
?
”惠子曰
:
“我非子
,固不知子矣
;
子固非鱼也
,
子之不
知鱼之乐
,
全矣。”


三、对话标志断句法。

文言文中对话、引文常常用“ 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
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出现人名,
以后就只用
“曰”

而把主语省略。
遇到对话,根据上下文判断对话双方,来断句。

【例】

1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
忌不自信
/
而复问其妾曰
/
吾孰与徐
公美
/
妾曰
/
徐公何能及君也
/
旦日客从外来
/
与坐谈
/
问之
/
吾与徐
公孰美
/
客曰
/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2

沛公曰
/
孰与君少长
/
良曰
/
长于 臣
/
沛公曰
/
君为我呼入
/
吾得兄
事之

3
、或谓:
“郊岛谁贫?”曰:
“岛为甚也。”曰:
“何以知之?”
“以其诗知之。郊曰:
‘种稻耕白水,负薪斫青山。’岛曰:
‘市
中有樵山, 客舍寒无烟。井底有甘泉,釜中尝苦干。’孟氏薪米
自足,而岛家俱无,以是知之耳。”
4
、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
乎?”王曰:“否。”“ 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
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
矣。”

4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 也惠子
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
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 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
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四、语序句式断句法
.

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和格式对文言文句读有着非常大的帮助。

①判断句、被动句、疑问句等特殊句式。

“……者,……也”是典型判断句式;

“不亦……乎”
“孰与……乎”“其……乎”
“安……哉”
“何……
为”等反问句式;

“为……所……”“受……于……”“见……于……”等被动
句式;

②倒装句的语序最值得注意。

③其他的一些固定格式。
“如……何”
“况……乎”
“何
(以)
……
为”等固定句式。

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

例: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

【例】

1
、 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今谓人曰:‘予子冠履,而断
子之手足,
子为之乎?’
必 不为,
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
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 故?则
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一言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故曰,万
事莫贵于义也。”

2
、晏平仲婴者,莱之夷维人也。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
俭力行重于齐。既 相齐,食不重肉,妾不食帛。


五、修辞方法断句法。

文言文也 是讲究修辞的,顶真、排比、对偶、对称、反复是文
言文中常见的修辞方法。句式整齐,四六句多,又是 文言文的一
大特点。利用这两大特点,我们就可以比较好地断句。比如:

①顶真:

子又生孙
/
孙又生子
/
子又有子
/
子又有孙”

【例】具告沛公沛公大惊

【例】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
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

②对称:

例:中山君喟然而仰叹曰:“与不期众少其于当厄怨不期深浅
其于 伤心吾以一杯羊羹亡国以一壶餐得士二人。”

③反复:

例: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吾孰与徐公美”
“我与徐公孰美”

(《邹忌讽齐王纳谏》)

这几句在文章中间隔反复出现,抓住这一特点,自然有助于断
句。

【练】

1
、鱼我所欲也
/
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
/
舍鱼而取熊掌
者也
/
生亦我所欲也
/< br>义亦我所欲也
/
二者不可得兼
/
舍生而取义者


2
、臣闻贫贱之交不可忘
/
糟糠之妻不下堂。

3
、光召尚书玺郎
/
郎不肯授光
/
光欲夺之。
< br>4






/

之< br>妾


/





求< br>于

/






< br>5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
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 ,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
而不舍,金石可镂。

6














































































西





7
、宋人或得玉
/
献诸子罕
/
子罕弗 受
/
献玉者曰
/
以示玉人
/
玉人
以为宝也
/
故敢献之。

8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 难
矣。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久而
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 昏与庸也。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
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然则昏庸聪敏
之用,岂有常哉
?

9
、君子之学也
/
入于耳
/
臧于心
/
行之以身
/
君子之治也
/
始于不
足见
/
终于不可及也。

【另外】
文言文中的文史知识,
包 括人物的名、
字、
号、
谥号、
年号、
地名、
官名等。
了解这些知识对文言文的断句也会有帮助。

汉六年正月,封功臣。良未尝有战斗功,高帝曰 :“运筹策帷
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户。”良曰:“始臣
起下邳,与上会留 ,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
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乃封张良为留侯,与萧何 等俱
封。



六、总分关系断句法。

依据总分关系可以比较方便地进行断句。

【例】

1
、孔 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
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 。

2
、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
胜;上下 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

3


老 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
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


七、再回首,细检验——题目做完回头看,根据要求细检验。




题目做完后,通读一遍,用语法分析或凭借语感,根据文言
文断句的基本要求,来检 验断句是否正确合理。

文言断句的基本要求,即应该做到点断后的字句都能讲得通,
如果有的句子讲不通,那就可能有断句错误的地方;做到点断后
的每一句话的内容都符合情理、符合逻辑 。如果内容不合情理,
就有可能点错。

【例】
诸垒相次土崩,悉弃其器甲, 争投水死者十余万,斩首
亦如之。(《资治通鉴》卷十六)

这段话中,
虽然 每句话本身都讲得通,

“争投水死者十余万”
一句有悖情理:营垒崩溃,打了败仗, 弃甲逃命的兵士,为什么
“争投水死”呢?他们争着投水,是为了活命,而不是自杀。因
此,正 确的标点,应在“争投水”后加上一个逗号。

那么,如何衡量断句的正确与否呢?下面两条方法可供参考。

⑴断句后,意思是否讲得通。

例如《师说》中的几句话,有人这样标断: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
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这句的毛病在于把句中表提顿的“也”误为现代汉语中得副词
“也”了。错断之后,
“也固先乎吾”如果还勉强说的过去的话,
“也亦先乎吾”就根本讲不通了

又如,《察今》在“刻舟求剑”故事后有一句总结性的话,有
人给断为:

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

把“以故”看作“因此”,还可以理解,但后面的“法为其 国
与此同”又该如何理解呢?

⑵断句后,内容是否合理。

《师说 》最后一段说:“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
传皆通习之。”如果断为“……好古文六艺经传, 皆通习之。”
意思也能通,
但仔细推敲,
就不够合理了。
因为韩柳的古文运动 ,
提倡的是先秦两汉的散文,“六艺经传”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如
果仅仅好六艺经传,是不值得 韩愈这样褒奖的。更何况只有“六
艺经传”才分科,才能称为“通习”,这里说的李蟠“通习”的
是六经的经文和传文,
这些在当时是必读书目,
所以才要
“通习”
之。


八、重平时,需勤练——打牢基础看课本,培养语感读经典;操
千 曲,观千剑,断句也要常实践。




方法只是登堂入室的阶梯, 有了它还不能确保走进科学的殿
堂,因为进入本身是需要行动的,也就是需要自身的能力。能力
从何而来?以课本为本,掌握实词、虚词、句法、词法,培养扎
实的文言功底;熟读一些典范的文言文, 培养语感。此外,就像
古人说的“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要适当做一些
专题练习 。这样,正确断句的能力就会在阅读中形成,在实践中
成熟,在运用中提高。


文言文断句技巧全攻略

一、读文段,通文意


拿到一篇 没有标点符号的古文,首先要通读全文,反复钻研,俗
话说

书读百遍,
其义 自见


遍数读多了,
其意义自然就理解了。
然后根据文章的内容, 先断出几个大的段落或层次,把确有把握
的地方断开来。


具体来说,就是走

四步路




(< br>1
)先通读全文,了解文意,分析情节。
此时切勿动手标点,如
一遍读完不能理 解,可连续读上二至三遍,直至理解。



2
)根据文章的内容或 层次,先断出几个大的段落或层次,
此时
注意句首、句末虚词,这样凭借段落、层次或句首、句 末虚词,
把确有把握的地方断开来。



3
)对每一段落 或层次按照前后顺序,从头到尾地进行解剖,

出若干个句子,加上恰当的标点。



4
)通读全文,进行检查,对个别疑难之处,可根据上下文给以
推断。


【例】

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共论朝臣微观其意主曰宋公威 容德器群臣莫及
帝曰方且图之后弘被引见帝令主坐屏风后因谓弘曰谚言贵易交富
易妻人情乎弘曰 臣闻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帝顾谓主曰
事不谐矣


这样,我们对上 文经过通读,就能了解文意及层次。本文是讲湖
阳公主新寡,帝为他物色丈夫之事。主要分两层:一是< br>“
微观


阳公主之意,
了解女方的意向;
二是询问 宋弘,
了解男方的态度。
基本上了解文章的大意之后,便可按照从大到小,逐层、逐句标
点。


【答案】

湖阳公主新寡,
帝与共论朝臣,微观其意。
主曰:

宋公威容德器,
群臣莫及。

帝曰 :

方且图之。

后弘被引见,帝令主坐屏风后,
因谓弘曰:

谚言:

贵易交,富易妻

,人情乎?

弘曰 :

臣闻


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帝顾谓主曰:

事不谐矣。



【例 】
(北京)将下面文言文中画线的部分用斜线断句。

5
分)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①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
为福乎居数月②其马 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
祸乎家③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 为
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④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
以跛之故父子相保⑤故福之为 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深不可测也


我们经过通读,就能了解文意及层次:该段文字讲 述了

近塞上之


(塞翁)失马、得马和儿子堕马的事,告诉人们 不要孤立地、
静止地看待









好事



坏事









,在一定条
件下它们之 间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基本上了解文章的大意之后,
断句时,就可抓住

失马
——
得马
——
儿子堕马

这一发展过程,
抓住人们的看法和

塞翁

的态度,去逐层、逐句点断。


【答案 】
①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②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
皆贺之③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 其髀④丁壮者引弦而战/
近塞之人死者十九⑤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深不可
测也< br>

二、标名(代)词,定主宾


在阅读中,要随时标出文 段中的名词和代词,如人名、地名、官
名、族名、器物名、动物名、植物名、时间等。因为名词一般为< br>文章陈述、描写、说明或议论的对象,名词(代词)一般用作句
子的主语和宾语,在它们的前后往 往要进行断句。因此,找出文
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基本上可以断出句读了。


我们在文言文阅读中常见代词基本有下面三种:



1
)人称代词:

吾、我、予、余、朕、孤、寡人、臣、仆、妾等 词,代说话或写
文章的人,即今之所谓第一人称代词。其中



字 ,不仅各时代
的文言皆用,
而且一直用到现在。
其余的在现代汉语中都不用了。

学海征途-6月26日国际禁毒日


学海征途-6月26日国际禁毒日


学海征途-6月26日国际禁毒日


学海征途-6月26日国际禁毒日


学海征途-6月26日国际禁毒日


学海征途-6月26日国际禁毒日


学海征途-6月26日国际禁毒日


学海征途-6月26日国际禁毒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