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文言文的断句
巡山小妖精
743次浏览
2021年01月19日 22:18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十字绣图纸大全-那年桃花开
关于文言文的断句
文言文断句的常用方法:
通读全文,把握大意。先易后难,寻找标志。读后检查,通顺合理。
1
、
找文言虚词
就是利用文言文中有断句功能的虚词 来断句。如用于句首的发语词:
夫、惟、盖、凡、窃、敬、请、苟、若、岂、且夫、无乃等,还用于句末
的语气词:者、也、矣、焉、乎、哉、与(欤)
、耶、耳、邪等。
例如: 于是余有叹
焉
/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
也
/
夫
夷以近
/
则
游者众 险以远
则
至者少
/
而
世之奇伟
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而
人之所罕至
焉
/
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
2006
北京卷】
周子曰:
“夫
赵
之
于
齐
楚
扞
蔽
也
犹
齿
之
有
唇
也
唇
亡
则
齿
寒
今
日
亡
赵
明
日
患
及
齐
楚
矣
且
救
赵
高
义
也
却
秦
师
显
名
也
不
务
为
此
而
爱
粟
为
国
计
者
过
矣。
”
根据文言虚词可以基本完成断句:
周子曰:
“夫
赵
之
于
齐
楚
//
扞
蔽
也
//
犹
齿
之
有
唇
也
//
唇
亡
则
齿
寒
//
今
日
亡
赵
//
明
日
患
及
齐
楚
矣
//
且
救
赵
//
高
义
也
//
却
秦
师
//
显
名
也
/
/
不
务
为
此
而
爱
粟
//
为
国
计
者
//
过
矣。
”
虚词断句标点歌:曰后冒、 哉后叹,夫、盖大都在句前,于、而一般在
句中,矣、耳后边画圆圈,耶、乎经常表疑问,也、者作用是 停顿,或句
或逗看情形,标点位置不能乱。
2
、找名词(或代词)
,定句读。
和现代汉语一样,名词或代词一 般也常常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
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可以确定停顿的位置。需要注意 的是,
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
例如《赤壁之 战》中,
“初,鲁肃闻刘表卒”
,先用全称,以下“肃径迎之”
“肃宣权旨”就不再提 姓了。
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族名、器物名、动物名、植物名、时间等。
代词
⑴人称代词:吾、我、予、余、朕、孤、寡人、臣、仆、妾等词,代说
话或写文章的人,即今之所谓第一人称代词。其中“我”字,不仅各时代
的文言皆用,而且一直用到现在 。其余的在现代汉语中都不用了。尔、汝、
女、若、乃、而、子、君、公、阁下、陛下、足下等,代受话 人,是第二
人称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你”
“您”
。其中“阁下”
“陛下 ”有外交用
语中还用。
⑵疑问代词——文言的疑问代词,问人的有“谁”
“ 孰”
“何”
;
“何”也
问事。问事的还有“奚”
“胡“曷”
“恶”
“安”
“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