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断句练习及答案2

萌到你眼炸
802次浏览
2021年01月19日 22:21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乾特商城-高中语文教学总结

2021年1月19日发(作者:李思欣)

文言断句

古文断句莫畏难,仔细琢磨只等闲。文段休问长与短,熟读精思 是关键,章法内容全理解,始可动手把句断。
联系全文前后看,先易后难细分辨。紧紧抓住“曰”、“云 ”、“言”,对话最易被发现。常用虚词是标志,更有
规律供参看。习惯句式掌握住,固定结构莫拆散。 词性词义要精研,语法结构协助判。排比对偶与反复,修辞提供
好条件;相同词语紧相连,一般中间要点 断。题目做完回头看,根据要求细检验。打牢基础看课本,培养语感读经
典;操千曲,观千剑,断句也要 反复练。


1.
文段休问长与短,熟读精思是关键,内容大意全理解,始可动手把句断


学生给文言文断句时,常犯的一个毛病是一边看一边点断,看完了文章,断句也结束了,待回头检查时, 又觉
得有很多不妥之处。其实这种“一步到位”的方法是行不通的。理解内容和断句是紧紧相关联的,熟 读精思,理解
大意是准确断句的前提,因为读不懂就点持续,不理解就点不好。马马虎虎不行,似懂非懂 不行,读一遍两遍、一
晃而过也不行。

我们拿到一篇没有标点符号的古文,首先要通 读全文,反复钻研,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遍数读多
了,其意义自然就理解了。然后根据文章 的内容,先断出几个大的段落或层次,把确有把握的地方断开来。比如北
京卷的试题,我们经过通读,就 能了解文意及层次:该段文字讲述了“近塞上之人”(塞翁)失马、得马和儿子堕
马的事,告诉人们不要 孤立地、静止地看待“得”与“失”。“好事”与“坏事”,“福”与“祸”,在一定条件
下它们之间是 能够互相转化的。基本上了解文章的大意之后,断句时,就可抓住“失马——得马——儿子堕马”这
个发 展过程,抓住人们的看法和“塞翁”的态度,去逐层、逐句点断。









































































(取材于《吕氏春秋·有始览·去尤》




2.
联系全文前后看,先易后难细分辨


给一段文章加标点,往往 有易有难。我们能够在大致掌握了文章的意思之后,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
缩小范围,然后再集 中分析难断的句子。这是一种先易后难的方法。比如今年北京卷的让我们给画线句子断句,也
就暗示了画 线部分前后能够断开,这就为我们理解文段内容和断句提供了很大的协助。我们也能够根据一些明显的
标 志
(
如下面讲到的虚词、对话等
)
,把容易分辨的句子先断开。


另外,我们还要有全文意识,对不易断开的地方,要联系上下文的意思,认真推敲,确定在适 当的地方断句。
比如学生在做北京卷文言文断句题时,①②句得分极低,这主要是受“胡人”、“归人” 的干扰,其实只要联系下
文的“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就很容易了——画线部分 后面应断开,“其父曰”前面也应
该点断,所以“人皆吊之”应该断在一起,再看①②句中的“人皆吊之 ”“人皆贺之”,形式与之相同,而且都是
写人们的看法,所以断句时就不会出错了。



3.
紧紧抓住“曰”、“云”、“言”,对话最易被发现


文言文在叙述人物的对话时,经常用“曰”“云”“言”等字,这为准确断句,提供了方便。 遇到“曰”“云”
“言”等字,我们很容易根据上下文判断出说话人以及所说的内容。如北京卷中的多次 出现的“其父曰”“此何遽
不为……乎”。


4.
常用虚词是标志,更有规律供参看


文言文中“之乎者也”之 类的虚词特别多,欧阳修的《醉翁亭记》通篇用了二十七个“也”字,几乎每句句末
都用了“也”字,传 为美谈。文言虚词的主要作用是表示语法关系和语气,往往是明辨句读重要标志。我们在学习
中熟悉各类 常见虚词的用法,尤其是它们在句中常处的位置有助于断句:


①句首的语气词“其 、盖、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前面
..
可断句,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
嗟乎、呜呼等,前后
..
都可断句;


②句末语气词“也 、矣、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后面
..
可断句;


③ 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如“苟”“纵”“是故”“于是”“向使”“不过”“无论”“至若”“是以”
“继而”“纵使”“然则”等前面大多
....
能够断句;


④ 常在句首的时间词,如“顷之”“向之”“末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等,也能够协助断句。

例如清人彭端淑的《为学一首示子侄》:“天下事有难易乎

?为之 ,则

难者亦易矣

;不为,则

易者亦难矣
.< br>。吾
资之昏不逮人也

,吾材之庸不逮人也

;旦旦而学之< br>.
,久而不怠焉

,迄乎成,而

亦不知其昏与庸也

。吾资之聪倍人也


吾材之敏倍人也

;屏弃而不用, 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然则
..
昏庸聪敏之用,岂

有常哉

?



这段文字相当典型。全段共有十七个句子,用了十七个标点符号。 其中成为断句标志的句末语气词共十一个
(
“乎”、“矣”、“也”、“焉”、“哉”
)
,连词和凝固结构共三个
(
“则”“而”“然则”
)
,代词两个< br>(
“之”
)

句首语气词
(
“岂”,也有人称之为情 态副词
)
一个。


当然,
我们在抓虚词标志断句时,也要注意灵活性,

“生乎吾前,
其闻道也,
固先乎吾,
吾从而 师之”

“乎”
用在句中,同“于”,是介词,词性变了。“也”,用在句中舒缓语气 ,可点断,也可不点断。


5.
特殊句式掌握住,固定结构莫拆散


记住下面几种文言文的习惯句式,
如:
“何……之有”
(
宋何罪之有
?)

“如……何”
(如太行王屋何?)



唯……
是……”(唯余马首是瞻);“非唯……抑亦……”(非唯天时,抑亦人谋。 );“不亦……乎”(不亦说乎?);

“何……之为”(秦则无礼,何施之为?);“无乃… …乎(无乃不可乎?);“可得……欤”(可得闻欤?);
“得无……乎”(得无异乎?)等,能够协助 断句。


记住文言文习惯上较为固定的词组,不要把它们拆散,能够减少断句失误。 如“有所”“无所”“有以”“无
以”“以为”“何所”“孰若”“至于”“足以”“得无”“无乃”“ 何以”“于是”“然则”等。


6.
词性词义要精研,语法结构协助判


古人不知道语法结构,仅 仅凭着模糊的语感去断句。我们能够利用语法知识,对文言文的句子实行语法分析,
根据语法分析确定该 如何断句。文章中有些词语是属上还是属下,有时难以断定,而当使用语法知识划分主、谓、
宾时,则容 易解决。


同现代汉语一样,文言文中主语和宾语一般由名词或代词充当,谓语绝大 部分是由动词充当,而谓语又是构成
句子的核心,我们只要抓住谓语动词,根据动词位置及和前后词语关 系,实行推断,就能提升断句准确率。比如北
京卷中的“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人皆贺之”两题,找到动词“亡”“入”“吊”“将”
“归”“贺”,根据语法知识,仔细分析,便不会 将“入”之后的处所“胡”断为“胡人”,将“将……而归”误
断为“归人”。

< br>另外,主语之后一般持续句(“……者……也”式判断句的主语之后应断句)。谓语之后如果没有宾语、补 语
就要断句;如有宾语、补语一般持续句,但“曰”“云”“言”等字作谓语时,要和它的宾语断开。宾 语之后一般
应断句,定语和其修饰的中心词之间一般持续句。文言文语序和现代文语序基本相同,即主语 在前,谓语、宾语在
后,修饰语—般在中心词前。如掌握了文言语序规律,就会为准确标点文言文奠定基 础。可见,语法分析能够协助
准确断句。


7.
排比对偶与反复,修辞提供好条件;相同词语紧相连,一般中间要点断


古人写文章,十分讲究对仗工整,讲究对应,讲究互相照应,好用对偶句、排比句、反复句,这也为我们 准确
断句提供了条件。我们利用这个特点实行断句,常常是断开一处,接着便可断开几处,收到事半功倍 的效果。比如
北京卷中的“其父曰此何遽不为……乎”反复出现了三次,对我们理解内容和断开文句都有 很大的协助。


古文中两个相同词语连用,如果不属于形容词、名词的重叠形式,一 般来说,它们分属两句话,理应从中间断
开。例如北京卷中的“故福之为祸

/


之为福”,又如《愚公移山》:“汝心之固

,固

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
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

,孙

又生子

,子

又有子

,子

又有孙,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8.
题目做完回头看,根据要求细检验


题目做完后,通读一遍,用语法分析或凭借语感,根据文言文断句的基本要求,来检验断句是 否准确合理。




文言断句的基本要求,即应该做到点断后的字 句都能讲得通,如果有的句子讲不通,那就可能有断句错误的地
方;做到点断后的每一句话的内容都符合 情理、符合逻辑。如果内容不合情理,就有可能点错。例如:“诸垒相次
土崩,悉弃其器甲,争投水死者 十余万,斩首亦如之。”(《资治通鉴》卷十六)这段话中,虽然每句话本身都讲
得通,但“争投水死者 十余万”一句有悖情理:营垒崩溃,打了败仗,弃甲逃命的兵士,为什么“争投水死”呢?
他们争着投水 ,是为了活命,而不是自杀。所以,准确的标点,应在“争投水”后加上一个逗号。


9.
打牢基础看课本,培养语感读经典;操千曲,观千剑,断句也要反复练


方法仅仅登堂入室的阶梯,有了它还不能确保走进科学的殿堂,因为进入本身是需要行动的,也就是需要 自身
的水平。水平从何而来?以课本为本,掌握实词、虚词,文言句法、词法,培养扎实的文言功底;熟 读一些典范的
文言文,培养语感;古人云“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多做一些专题练习。这 样,准确断句的水平就
会在阅读中形成,在实践中成熟,在使用中提升。


四、巩固练习:用斜线给下面两段文言文断句


1.
陈太丘与友期 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
去友人便怒 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 方入门不顾。
(
《世说新语·方正第五》,
1983
年高考语文文言标点题< br>))


2.
王黄门兄弟三人俱诣谢公子猷子重多说俗事子敬寒温既 出坐客问谢公向三贤孰愈谢公曰小者最胜客曰何以
知之谢公曰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推此知之
(
《世说新语·品藻第九》
)


3.
宋人有得玉者献诸司城 子罕子罕不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
宝若与我者皆丧宝也 不若人有其宝故宋国之长者曰子罕非无宝也所宝者异也今以百金与搏黍以示儿子儿子必取搏黍
矣以和氏之 璧与百金以示鄙人鄙人必取百金矣以和氏之璧与道德之至言以示贤者贤者必取至言矣其知弥精其取弥精
其 知弥觕其取弥觕子罕之所宝者至矣(《刘向新序·节士第七》)


参考答案:


1.
陈太丘与友期行
/
期日中/
过中不至
/
太丘舍去
/
去后乃至
/
元方时年 七岁
/
门外戏
/
客问元方
/
尊君在不
/
答 曰
/

君久不至
/
已去
/
友人便怒曰
/< br>非人哉
/
与人期行
/
相委而去
/
元方曰
/< br>君与家君期日中
/
日中不至
/
则是无信
/
对子骂父< br>/
则是无礼
/
友人惭
/
下车引之
/
元方入门 不顾。


2.
王黄门兄弟三人俱诣谢公
/
子猷子重多说俗 事
/
子敬寒温
/
既出
/
坐客问谢公
/
向三 贤孰愈
/
谢公曰
/
小者最胜
/


/何以知之
/
谢公曰
/
吉人之辞寡
/
躁人之辞多
/
推此知之


3.
宋人有得玉者
/
献诸司城子罕
/
子罕不受
/
献玉者曰
/
以示玉人
/
玉人 以为宝
/
故敢献之
/
子罕曰
/
我以不贪为宝
/尔以玉为宝
/
若与我者
/
皆丧宝也
/
不若人有其宝/
故宋国之长者曰
/
子罕非无宝也
/
所宝者异也
/今以百金与搏黍以示
儿子
/
儿子必取搏黍矣
/
以和氏之璧与百金 以示鄙人
/
鄙人必取百金矣
/
以和氏之璧与道德之至言以示贤者
/< br>贤者必取
至言矣
/
其知弥精
/
其取弥精
/
其 知弥觕
/
其取弥觕
/
子罕之所宝者至矣


断句练习

(朝一)
11.
用斜线(
/
)给下面短 文画横线的部分断句。

6
分)

尧不以帝见善绻,北面而问焉。尧 ,天子也;善绻,布衣也。何故礼之若此其甚也善绻得道之
士也得道之人不可骄也尧论其德行达智而弗若 故北面而问焉此之谓至公。非至公其孰能礼贤?

(崇一)
11
.用斜线(< br>/
)给下面文言文画线的部分断句。

5
分)














































矣。谏于未形者,
上也;
谏于已彰者,< br>次也;
谏于既行者,
下也。

























































稷。
《书》云:
“木

















圣。

(取材于《忠经·忠谏章第十五》
,汉·马融撰)

(东一)
11
.用斜线(
/
)给下面短文画横线的部分断句。
5
分)





























访

























































































酒,且莫猖狂爱作诗。今日捉将官里去,这回断送老头皮。

”上大笑

,放还山。

(取材于苏轼《东坡志林》

(丰一)
11< br>.用斜线(
/
)给下面短文断句。

5
分)





























































































































也?

——《郁离子·九头鸟》

(海一)
11
.在下面短文中用“/”断句。
(5分)













































使









吾醉





























































(取材于《韩非子·外储说左上篇》


(西一)
11.
用 斜线
(/)
给下面短文断句。
(5

)

凌云台楼观精巧先称平众木轻重然后造构乃无锱铢相负揭。台虽高峻常随风摇动而终无倾倒之
理魏明帝登 台惧其势危别以大材扶持之楼即颓坏蜊

(宣一)
11
.用斜线(
/
)给上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断句。

5
分)







































































(朝二)
11.
用斜线(
/< br>)给下面短文画横线的部分断句。

6
分)

古之立大事者, 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昔禹之治水,凿龙门决大河而放之海方其
功之未成也盖亦有溃冒 冲突可畏之患惟能前知其当然事至不惧而徐为之图,是以得至于成功。

(崇二)
11
.用斜线(
/
)给下面两段文言文画线的部分断句。

5
分 )

弹棋,二

























当,下呼上击之。

(取材于

晋·徐广《弹棋经》


弹棋,






























































使























帝。


(取材于

魏·邯郸淳《艺经·弹棋》


(东二)
11
.将下面文言文中画线的部分用斜线断句。

5
分)

西循崖可二里,连石若重楼,翼乎临于溪右。①石罅生大树荫数十人前出平土,可布席坐。


②南有泉明何文端公摩崖书其上曰媚笔之泉。泉漫石上,为圆池,乃引坠溪内。左丈学 冲于池
侧方平地为室,未就,邀客九人饮于是。③日暮半阴山风卒起,肃振岩壁,榛莽、群泉、矶石交鸣 。
游者悚焉,遂还。

(取材自清姚鼐《游媚笔泉记》


(丰二)
11
.用斜线(
/
)给下面短文断句。

5
分)

































《汉书·
艺文志》



《野老》








































































矣。

——《陔余丛考·野老》

(海二)
11
.在下面短文中用“/”断句。
(5分)

2010
崇文二模
10


用斜线
(/)
给下面画线句子断句。
(5

)






余乃穿涧水而西。得石壁,夷出天成,下拥石基 。余东下而立则水帘之泉泠泠出其左而桃柳数
十株蔚蔚绕其右余遂倚石壁为之亭亭悉以石石柱四直入石基 其深尺有咫上覆以石板令永久登泰山者
得憩息万祀矣。


(节选自明·万恭《高山流水亭记》


2010
丰台
11
.用斜线(
/
)给下面文言文断句。

5
分)

































































断句练习答案

(朝一)
11.

6
分)









乾特商城-高中语文教学总结


乾特商城-高中语文教学总结


乾特商城-高中语文教学总结


乾特商城-高中语文教学总结


乾特商城-高中语文教学总结


乾特商城-高中语文教学总结


乾特商城-高中语文教学总结


乾特商城-高中语文教学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