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高中语文文言文断句题解题六大技巧

玛丽莲梦兔
649次浏览
2021年01月19日 23:09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无与伦比英文-大雪节气图片

2021年1月19日发(作者:朱宣人)


高考语文高中语文——文言文断句题解题六大技巧


(一)读文段:文言文断句,传统上称之
为“句读”
。明辨句读,是阅读古文最基本的能力。平 时教学中,我们就重视文言文的诵读,目
的就在于能通过熟读培养学生文言文学习的语感。而文言文断句 的基础在于对通篇文章的领会,
因此诵读就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碰到断句篇段,
不要急 于答题,
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
通过诵读,
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
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
逐步缩小范围,
然后再集中精力
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 难的原


则。


(二)找虚词:刘勰在《文心雕龙》中 提到:
“至于夫
惟盖故者
,
发端之首唱,
之而于以者,
乃札 札句之旧体,
乎哉矣也者,
亦送末之常科。

由此可见,
文言虚词< br>(特别是语气词)

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
文言文中常见放在句首的发语词有:
夫、
盖、
焉、惟、斯等等;放在句尾的语气词有:也、矣、乎、哉、与(欤)
、焉、耶(邪)等等;出现
在句中的虚词有:
于、
为、
则、
而、以等等。
当然,
还有些复音虚词
(包括一些复句中的关联词)
也是我们的 好“帮手”
。它们大体上都位于一句话的开头,这些词前一般要断句。比如:且夫、
若夫、

乃夫、已而、至若、于是、虽然、至于、是故、向使、纵使等等。例〔
1
、于是余有
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 而无不在也∕夫
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



《游褒禅山记》
)之观∕
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 也。
我们通过熟读语段可知,
本语段中可置于
句末的虚词有:焉、也、焉、也;置于句 首的

有:夫;分句首的有:以、则、则、而、而、故。
这一语段,
共有18
处标点,
可依据虚词来断句的就有
11
处之多,
如果不考虑 中间两处并列词语
“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与“奇


伟∕瑰怪∕ 非常之观”
,这道断句题基本上可以根
据找虚词的方法一次性解决了。例〔
2

、襄子曰:
“不及纣二日耳,不亡何待?”优莫曰:
“桀纣
之亡也∕遇汤武 ∕今天下尽桀也∕而君纣也∕桀纣并世∕焉能相亡∕然亦殆矣!



《新序
?
刺奢》


这一语段中的位于句首的虚 词有:而、焉、然;句末的虚词有:也、也、也。找出这些虚词,本



差不多就解决了。


(三)察对话:文言文中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
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出现人


名,以后就只用 “曰”
,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根据上下
文判断对话双方,来断句。例〔
3

、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
∕吾得兄事之





《鸿门宴》



(四 )依总分:例〔
4

、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
之善 ∕乐多贤友∕益矣∕乐骄



《论语
?
卷八》
)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
熟读这句话,我们可发现句中提到了“益者三乐”
“损者三乐”这两个总说的句子,继而


分别
阐述各是哪三乐,也就是说这是一种总分关系,这样问题就好办了。


(五)据修辞:

文言文也是讲究修辞的,
顶真、
排比、
对偶、
对称、
反复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修辞方法。
句式整齐,
四六句多 ,
又是文言文的一大特点。利用这两大特点,我们就可以比较好地断


句。
比如:



真:



《鸿门宴》


例〔
5

、具告沛公∕ 沛公大惊。例〔
6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
秦王∕秦王大喜,传以 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



《廉颇蔺相如列传》
)万岁。




这两个例句中都有紧密相连的相同的词语,我们就可以根据顶真这一修辞来考虑句读。



称:例〔
7

、中山君喟然而仰叹曰:
“与不 期众少∕其于当厄∕怨不期深浅∕其于伤心∕吾以



《战国策
?
中山策》
)一杯羊羹亡国∕以一壶餐得士二人。


例句中出现了 多个对称句。
“与不期众少”与“怨不期深浅”

“其于当厄”与“其于伤心”

“以
一杯羊羹亡国”

“以一壶餐得士二人”

我们只 要注意到了这些对称句,



句就迎刃而解了。

反复:


8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吾 孰与徐公美”
“我与徐公孰美”


《邹忌讽齐王纳


谏》



这几句在文章中间隔反复出现,抓住这一特点,自然有助于断句。


(六) 辨句式:文言文中
的句式特别是文言文的固定结构可以帮助我们断句。比如:
“……者,……也 ”是典型的判断句
式(有些省略“者”

或“也”的判断句,或表示判断关系的词,如 “为、乃、即、则”等,都
可以为我们断句提供帮助)

“不亦……乎”
“孰 与……乎”
“其……乎”
“安……哉”
“何……为”
等反问句式;
“ 为……所……”
“受……于……”
“见……于……”等被动句式;还有“如……何”
“ 况……乎”
“何(以)……


为”等固定句式。这些都是我们断句时很好的 “帮手”
。例〔
9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 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



《论语》

乎?




句子中的
“不……乎”
这一句式显而易见地帮我们做好了这一题。



《祭十二郎文》




10


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


这个句子中的“其……邪”句式很清楚地为我
们解答了问题。


当 然,
这些所谓的断句方法并不能孤立运用,
而应该是多管齐下,
综合运用,
才 能奏效。例〔
11

、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今谓人曰∕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 ∕子为之
乎∕必不为∕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 br>

∕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一言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
这段话可 断为十六句。
其中借
助语末助词
“也”

“乎”
可断五句;
借助表示对话关系的
“曰”
可断三句;
借助疑问语气词
“何”
可断两句;借助“子”放在句首作主语可断两句;借助前后相似的对偶句可断两句;借助先总后
分再总 的论述方式,又可断两句。至此


可以断完十六句。




北京天地精华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400-650-7766
咨询电话:


二、高中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下面小题。
2


论词

李清照




乐府声诗并著,
最盛于唐。
开元、
天宝间,有李八郎者,能歌擅天下。时新及第进士开宴曲江,榜中一名士,先召李,使易服隐姓
名,衣冠故敝,精神惨沮,与同之宴所。曰:

“表弟愿与坐末。
”众皆不顾 。既酒行乐作,歌者
进,时曹元谦、念奴为冠,歌罢,众皆咨

嗟称赏。名士忽指李曰:
“请表弟歌。
”众皆哂





有怒者。及转喉发声,歌一曲,众皆泣



“此李八郎也。下。罗拜曰:




自后郑、 卫之声日
炽,流糜之变日烦。已有《菩萨蛮》

《春光好》

《莎鸡 子》


《更漏子》

《浣溪沙》

《梦江南》< br>、
《渔父》等词,不可遍举。




五代干戈,四 海瓜分豆剖,斯文道息。独江南李氏君臣尚文雅,
故有
“小楼吹彻玉笙

也。

之词。
语虽甚奇,
所谓
“亡国之音哀以思寒”

“吹皱一池春水”





至本朝,礼乐文武大备。又涵养百余年,始有柳屯田永者,变旧声作新声,出《乐章

集》
,大得
声称于世;虽协音律,而词语尘下。又有张子野、宋子京兄弟,沈唐、元绛 、

晁次膺辈继出,
虽时时有妙语,而破碎何足名家!至晏元献、欧阳永叔、苏子瞻, 学际天人,作为小歌词,直如
酌蠡水于大海,
然皆句读不葺之诗尔。
又往往不协音律,
何耶?盖

诗文分平侧,
而歌词分五音,
又分五声,又分六律,又分 清浊轻重。且如近世所谓《声声慢》

《雨中花》

《喜迁莺》
,既 押平
声韵,
又押入声韵;
《玉楼春》
本押平声韵,
有押去声,
又押入声。
本押仄声韵,
如押上声则协;
如押入声,则不可歌矣。王介甫、曾子
固,文章似西汉,若作一小歌词,则人必绝倒,不可读
也。




乃知词别是一家,知之者少。后晏叔原、贺方回、秦少游、黄鲁直出,始能知之。 又晏
苦无铺叙。贺苦少重典。秦即专主情致,而少故实。譬如贫家美女,虽极妍丽丰逸,而终

乏富
贵态。黄即尚故实而多疵病,譬如良玉有瑕,价自减半矣。


















)下列划线词
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1

顾:顾惜众皆不顾
















易:改变





















B.




A.
先召李,使易服隐姓名




葺:修饰






D.
然皆句读不葺之诗尔或有怒者,









哂:讥笑






















众皆哂
C.

























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词的创作始
于唐,到了五代的时候,
《菩萨蛮》

《春光好》

《莎鸡子》

《更漏

子》

《浣溪沙》
《梦江南》

《渔父》等曲调,开始流传。
B.
李清照在批评张先、宋祁等人作品时,指出这些人虽然时时有
妙语传世,但却整篇破

碎,不能称为名家。
C.
在《论词》中,李清照力主要严格区分词与诗的
界限,提出了词”别是一家”的著名观


”句读不萁之诗点,她批评苏轼的词是“

李清照认为
诗只有较为简单粗疏的声律要求,而词则特别讲究音律、乐律之规则。
D.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3①逮至本朝,礼乐文武大备。又涵养百余年,始有柳屯田
永者,变旧声作新声,出《乐章

集》
,大得声称于世。②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
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 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

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对词创作,
李清照提出了哪些审美要求?

4

B



1
【答案】

A

2

3

①到了宋朝,
礼仪、
声乐、
文章、
武功都已经齐备了,又休息生养了百余年,才有柳屯田柳永,变乐府旧声为新声,有《乐章集》
传世,
在世上获得大的声名
(确立了他在宋词大家中的地位。
②当这个时候< br>(决定从洞内退出时)

我的体力还足够前进,火把还能够继续照明。我们出洞以后(已 经)
,就有人埋怨(责备)那主
张退出的人,我也后悔

跟他出来,而未能极 尽游洞的乐趣。

4
)①浑成,不满张先、宋祁诸家
“有妙语而破碎”
;②协乐,即特别讲究音律、乐律之规则,要分别无音六律和清浊轻重,不满
晏殊、欧阳修、苏轼的词 只是“句读不葺之诗”
;③典重,不满贺铸的“少典重”
。④铺叙,不满
晏几道的“无 铺叙”
。⑤故实,不满秦观“专







,黄庭坚“尚故实而多疵病主情致,而少
故实

B
顾”
,应是注意,在意的意思。故选“
B
项,
“顾 :顾惜”错误。
1
【解析】
【分析】
()


2< br>)
A
项,
“到了五代的时候……开始流传”
错误。
原文第2
自然段紧承第
1
自然段,
《菩萨蛮》

《春光好》< br>、
《莎鸡子》

《更漏子》

《浣溪沙》

《梦江南》

《渔父》等


A
曲调在唐时就有了。
属于信息错位。故选


3
)本题翻译赋分点:①逮,到了;涵养,休息生养;声称,声名;大得
声称于世,状

明,照明;或,有人;咎,埋怨;极,尽享。语后置句。②


4
) 此题答题区间
在四、五段。文中作者主要用否定方式提出自己的观点。摘出相关内容,
推出正面 观点即是作者
的审美观。一,勿“破碎”
,是在批评张先、宋祁等人作品时提出来的,这表面看 来是对语言的
要求,实则包含着对词的意象的要求,要求作品应该有完整的、
浑然的意象结构, 给人以整体的
审美感受。二,要有“铺叙”
。她批评晏几道的作品“苦无铺叙”
。主张 词要展开些,尽可能写的
曲折、细腻、有渲染,讲层次,起伏跌宕,前后呼应,这是对以柳永词为代表的 长调词的肯定和
总结。三,讲“故实”
,她批评秦观词说其“专主情致,而少故实。
” 故实即前代、前人的文化掌
故,这反映了李清照对词人文化修养的要求。四,要求词的格调高雅、典重。 她批评柳永词说:
“虽协音律而词语尘下”
,批评贺铸词说:
“苦少典重。
” 这种典雅美的追求,也可以看作是李清
照词学观的综合的体


现。


;⑵
A
故答案为:⑴
B
⑶①到了宋朝,礼仪、声乐、文 章、武功
都已经齐备了,
又休息生养了百余年,
才有柳屯田柳永,
变乐府旧声 为新声,

《乐章集》
传世,
在世上获得大的声名(确立了他在宋词大家中的 地位。②当这个时候(决定从洞内退出时)
,我
的体力还足够前进,火把还能够继续照明。我们 出洞以后(已经)
,就有人埋怨(责备)那主张
退出的人,我也后悔跟

他出来,而未能极尽游洞的乐趣。



⑷①浑成,不满张先、宋祁 诸家“有妙语而破碎”
;②协乐,即特别讲究音律、乐律之规则,要
分别无音六律和清浊轻重, 不满晏殊、欧阳修、苏轼的词只是“句读不葺之诗”
;③典重,不满
贺铸的“少典重”
。④铺叙,不满晏几道的“无铺叙”
。⑤故实,不满秦观“专主



“”
,黄庭
坚尚故实而多疵病情致,而少故实【点评】

1
)此题 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能力。文言
实词的理解,重在平时积累,但也不能死记硬背,记忆时要结 合句意,注意归纳通假字、一词多
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对课文注释中有明确注明的字词要加强记 忆。答题的方法有“结构
分析法”
“语法分析法”
“形旁辨义法”
“套用成语 法”
“套用课本法”
,但这些方法都需要一定的
文言功底,最

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看语意是否通顺来确定答案的正确与否。

(< br>2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文本重要信息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翻译理解文言内容,
特别是侧重于对文章要点的具体把握,
这是解答本段文字

的关键所在,
在解答的时候要突出这一点内容。


3
)此 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的能力。
翻译题是区分度较大
的题目,一定要注意直译,注意重点字,还 要注意文言句式,如果有考纲规定的“判断句”
“被
动句”
“宾语前置句”
“ 定语

,在翻译中一定要有所体现。


“”
“介宾短语后 置句省略句后置句


4
)此题考查把握文章要点,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解答这类题目一要注意从原文中寻找
对应信息,二要认真比较,不漏过任何字眼。命题者往往在转述中 变换一些信息对

答题者进行
干扰,故解答这类题重在细心。

【附参考译文】




乐府的曲调和歌词都很有名。唐开 元、天
宝年间,有一位歌者叫李八宝,唱歌妙绝天下。有一次,刚刚及第的进士们在曲江大开宴席,其< br>中有一位及第的名士,吩咐李八宝故意穿一身旧衣,戴一顶旧帽子,隐瞒自己的真实姓名,
并装< br>成神情惨淡的样子,一同参加宴席。然后对众人说:这是我的表弟,让他坐末席吧。参加宴会的
众 人都对他毫不在意。众人边喝酒边听歌,
许多歌者轮流唱歌,
其中只有曹元谦、念奴二人歌唱< br>得最好。唱完后,大家对二人的歌声称叹赞赏不绝。这时,那位名士忽然指着李八宝对大家说:
请 让我表弟为大家演唱一首歌吧。
众人都晒笑起来,
甚至还有人生气起来。
等到李八宝一 曲歌唱

完后,却引得众人都哭了起来。团团拜伏在李八宝周围,都说:你肯定就是李八郎啊。




从此
以后,郑地和卫地的乐声在当时更加流行起来,这些声乐 的柔糜之处、
音节变化也更见烦琐。

朝时已经有《菩萨蛮》

《春 光好》

《莎鸡子》

《更漏子》

《浣溪
沙》

《梦江南》

《渔父》等曲
调,不能一一枚举。




到了五代的时候,各路诸侯纷纷建国,中华大地战乱不断,斯文扫地,
更无人作新曲沿途传唱了。这时只有南唐李璟、冯延巳等君臣温文尔雅,
时有新作问世,其中有
名的作品有李璟的《浣溪沙》
、冯延巳的《谒金门》

“小楼吹彻玉笙寒”< br>、
“吹皱一池春水”更是
其中的名句。
句子虽然很奇特、
很优美,但是要灭亡的国家所唱出来的歌声也带着很深的哀

伤,
就不能算曲子词中的上品了。




到了宋 朝,礼仪、声乐、文章、武功都已经齐备了,又休息生
养了百余年,才有柳屯田柳永,变乐府旧声为新声 ,有《乐章集》传世,确立了他在宋词大家中
的地位。
但柳永的词虽然非常适合于音律,
但词句却俗不可耐。
又有张子野
(张先)

宋子京
(宋
祁 )
宋公序
(宋庠)
兄弟以及沈唐、
元绛、
晁次等人辈出,
虽 然时时有妙语传世,
但却整篇破碎,

不能称为名家。到了晏元献(晏殊)
、 欧阳永叔(欧阳修)
、苏子瞻(苏轼)这些人,他们学究天
人,
填这些小歌词,
应该就象是拿着葫芦做的瓢去大海里取水一样容易,
但是实际情况并不如此,
细细琢磨他们的 词,
句子都嫌雕琢得不够。
而且他们的词又往往不协音律,
这是为什么?这是因
为诗和文章只分平仄,但词却要分五音(宫商角徵羽)
,又分五声(阴平、阳平、上、去、入)

又分六律(黄钟、太簇、姑洗、蕤宾、夷则、无射)
,还要分发音的清、浊、轻、重。比如 当世
(北宋后期)的那些词牌名叫《声声慢》

《雨中花》

《喜迁 莺》的,既可以押平声韵,又可以押
仄声韵。
《玉楼春》本押平声韵,有押去声,又押入声。本 来是押仄声韵的,如果押上声韵则与
音律协调,但如果押入声韵,就不能作歌唱了。王介甫(王安石)< br>、曾子固(曾巩)
,他们的文章
有西汉时风格,但如

果他们作词,只怕会让人笑倒,因为这样的词读不下去。



< br>这样我们就
知道了,词别是一家,但知道的人却不多。后来晏叔原(晏几道)
、贺方回( 贺铸)
、秦少游(秦
观)
、黄鲁直(黄庭坚)一出,才得词中三味。但是晏几道的词短 于铺叙,贺铸的词短于用典。
秦观的词却致力于婉约、情深一片,词中却少了实际的东西,就像一个贫穷 人家的美女,虽然长
得很漂亮,
打扮也很时尚,
但骨子里却始终缺乏那种与生俱来的富 贵气态。
黄庭坚的词内容倒是
充实,却有些小毛病,就象一块美玉,却有

些斑点,所以价值自然要打些折扣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3




周山图,字季寂,义兴义乡人也。少贫微,佣书自
业。有气干,为吴郡晋陵防郡队主。宋孝武伐太初 ,山图豫勋,赐爵关中侯。泰始初,为殿中将
军。四方反叛仆射王彧举山图


将领呼与语甚悦使领百舸为前驱与军主佼长生等攻破贼湖白赭
圻二城镇军将军张永征薛安
< br>都于彭城,山图领二千人迎运至武原,为虏骑所追,合战,多所伤
杀。虏围转急,山图结阵死战, 然后突围出,虏披靡不能禁。众称其勇,呼为“武原将”
。豫章
贼张凤,
聚众康乐
庞嗣厚遗凤,
要出会山,
断江劫抄。
明帝遣山图讨之。
山图至 ,
先羸兵偃众,
遣幢主


聚,听以兵自卫。凤信之,行至望蔡,山 图设伏兵于水侧,击斩凤首,众百余人束首
降。

元徽三年,迁步兵校尉,加建武将军 。盗发桓温冢,大获宝物。客窃取以遗山图,山图不
受,簿以还官。太祖辅政,山图密启曰:
“ 沈攸之久有异图,公宜深为之备。
”太祖笑而纳之。攸
之事起,世祖为西讨都督,启山图为军副 。世祖留据盆城,众议以盆城城小难固,不如还都。山
图曰:
“今据中流,
为四方势援 ,
大众致力,
川岳可为城隍小事,
不足难

也。

世祖使参军刘皆、
陈渊委山图以处分事。山图断取行旅船板,以造楼橹




立水栅,

旬日皆办。世祖甚嘉之。攸
之既败,世祖谓 山图曰:
“周公前言,可谓明于见事矣。
”世祖践阼,迁竟陵王镇北司马,以盆城
之旧 ,出入殿省,甚见亲信。山图于新林立墅舍,晨夜

往还。上谓之曰:
“卿罢万人都督 ,而轻
行郊外。自今往墅,可以仗身自随,以备不虞。


及疾,上手敕参问,遣医给药。永明元年,
卒,年六十四。诏赐朝服一具,衣一袭。


周山图传》

(节选自《南齐书·

幢主,南北朝及隋
朝时期的武官。
【注】















1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
正确的一项是






A.
四方反叛
/
仆射王彧 举山图将领
/
呼与语
/
甚悦
/
使领百舸为前
/驱与军主佼长生等攻破贼湖

/
赭圻
二城
/


B.
四方反叛
/
仆射王彧举
/
山图将领
/
呼与语
/
甚悦
/
使领百舸为前
/
驱与军主佼长生等攻破贼 湖

//
赭圻二城白
C.
四方反叛
/
仆射王彧举 山图将领
/
呼与语
/
甚悦
/
使领百舸为前驱
/与军主佼长生等攻
破贼湖

//
赭圻二城白
D.
四方 反叛
/
仆射王彧举
/
山图将领
/
呼与语
/
甚悦
/
使领百舸为前驱
/
与军主
佼长生等攻破贼湖

//
赭圻二城白














2
)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






关中侯,一种始自曹魏建安年间的爵位称号,侯是封建时代等级最高
的爵位。
A.


在文中指城池。

指没有水的护城壕。
“城隍城”的本义是城邑四周的墙垣;
“隍”
B.
城隍,



橹,古代军中用以瞭望、攻守的没有顶盖的高台,建造于地面或车船之上。
C.


手敕,即手诏,是指皇帝亲笔写的命令,不同于一般的文书,常有非常意义。
D.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A.
周山图才能
超卓,临敌有勇有谋。他在武原勇猛突围, 被称为“武原将”
;在豫章,他用

计使张凤放松警
惕出山会面,最终将其击杀。
B.
周山图心有主见,善处不义之财。盗贼盗掘桓温墓获得大量宝
物,门客盗取宝物来赠送

给山图,山图没有接受,而是登记入册后上交官府。
C.
周山图见识过
人,
准确判断事势。
他看出沈攸之有反叛图谋,
提醒太祖早做防备:
作世

祖军副,
他力排众议,
陈明留守盆城的意义。
D.
周山图诚心事主,受到世祖恩宠。他因为罢免了另一人统领万人的都
督而得罪了人,轻

装简行到郊外存在危险,因此世祖准许他带侍卫以防不测。



)把文中画
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

山图至,先羸兵偃众,遣幢主庞嗣厚遗凤,要出会聚,听以兵
自卫。


迁竟陵王镇北司马,
以盆城之旧,
出入殿省,
甚见亲信。


C1

【答案】



A2



D3



4

①山图到了豫章,先用羸弱士兵掩藏军队声势,派遣幢主庞嗣馈赠张凤优厚的礼物,邀请
他 出来聚会,听凭他带士兵保卫自己。②山图升任竟陵王镇北司马,因为盆城的




)亲近信
任。
“老交情,进出宫廷与台省,很受(或被”
【解析】
【分析】

1

“举”是举荐的意思,宾语为
“山图”不应 该断开,排除
B
项、
D
项。
“前”修饰“驱”

“ 前驱”是先头部队的意思,不应该
断开,结合句意内容分析,排除
A
项。句意:各处发 生叛乱,尚书右仆射王彧举荐山图领兵,
皇上叫来山图和他交谈,
很满意,
派山图带领 一百艘战船作为先头部队。
山图和军主佼长生等人
攻克贼寇占领的湖白、赭圻

。两城。故选
C

2

A
项“侯是封建时代等级最高的爵 位”错误。
应为封建时代五等爵位中的第二等。故选


A

3

D
项原文“罢万人都督,轻行郊外”应翻译
为“放下统领万人的都督身 份,轻装简行到


。故选
D
郊外”②是听凭之意。
”听“ ,邀请;

邀“通”要“,馈赠;
”遗“,掩藏军队声势;
”偃众“中①)< br>4
(.

中补充句首主语
“山图”

“竟陵王镇北司 马”
保留,
不译;
“迁”

升迁;
“以”

介词,
因为;
“之”

助词,的;
“旧”
,旧交;
“进出”前面补充主语“山图”

“省”
,台省;
“见”
,表被动 ,

(被动
句)


,亲近信任;
“甚见亲信被;
“亲信”


D
;⑵
A
;⑶故答案为:⑴
C
⑷①山图到了豫章,先
用羸弱士兵掩藏军队声势,
派遣幢主庞嗣馈赠张凤优厚的礼物 ,
邀请他出来聚会,
听凭他带士兵
保卫自己。②山图升任竟陵王镇北司马,因为盆城的 老交


)亲近信任。被”情,进出宫廷与
台省,很受(或“
【点评 】

1
)此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文言文断句是翻译的另一种形式,
如果 不能翻译则采用文字标志断句和语法断句。
一般来说名词代词常作主语或者宾语,
因此出现名词或代词就在此前或后断句,
还有就是出现的一些虚词,
表示语气常

句尾,
可在此后断句,


果是发语词,常在句首,可在此前断句。

2
)此题考查文化常识的能力。重要的文化常识是一个
高中生必须具有的基 本常识。
复习中要注意突出重点,
不纠缠于细枝末节,
注意构建完整的知识
网 络和体系,建立知识树,

同时加强积累,注重归纳,分类记忆。

3
)此题考查综合分析的能
力。综合分析题,需要学生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对选项逐一排查,设误常常 有时间与发生的事
与原文不同,人和事不同,地和事不同,学生在这些方

面要注意; 在选项中也可考查某些古今
异义词、词类活用等文言现象。

4
)此题考查文 言文翻译的能力。做翻译题时,一定要先回到语
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 能确定的赋分点,遵循“信、达、雅”
的三字原则,运用

的五字方法进行翻译。留、删、替、补、调“”

【附参考译文】




周山
图,字季寂,是义兴郡义乡县人。山图少年时贫穷微贱,靠受雇抄书 自谋生计。有气魄和才干,
担任吴郡晋陵的防郡队长。宋孝武帝讨伐太初,山图参与立功,赐予爵位关中 侯。泰始初年,担
任殿中将军。各处发生叛乱,尚书右仆射王彧举荐山图领兵,皇上叫来山图和他交谈, 很满意,
派山图带领一百艘战船作为先头部队。山图和军主佼长生等人攻克贼寇占领的湖白、赭圻两城。
镇军将军张永在彭城讨伐薛安都,
山图率领两千士卒到武原接应,
被敌寇骑兵追赶,< br>与敌兵交战,
杀伤很多人。敌兵围困加紧,山图结成阵势拼死战斗,随后突破围困杀出,敌兵溃败 不能阻挡。
众人称赞山图勇猛,称他作武原将。豫章郡贼寇张凤,在康乐山聚集人众,拦江抢劫掳掠。明 帝
派遣山图讨伐他。
山图到了豫章,
先用羸弱士兵掩藏军队声势,
派遣幢主庞 嗣馈赠张凤优厚的礼
物,邀请他出来聚会,听凭他带士兵保卫自己。张凤相信了庞嗣。行进到望蔡,山图 在水边安排
了伏兵,
出击砍掉了张凤的首级,
(张凤的)
随从一百多人俯首投 降。
元徽三年,
调任步兵校尉,
加封建武将军。
盗贼发掘了桓温墓冢,
获得大量宝物。
门客盗取宝物来赠送山图,
山图没有接受,
登记后上交官府。太祖辅 佐治理政事,山图秘密启奏说:
“沈攸之长久蓄有反叛的企图,您应该
加强对他的防备。
”太祖笑着听取了他的建议。沈攸之发动叛乱,世祖担任西讨都督,启用山图
担任军副。世祖留守盆城 ,众人议论认为盆城城池太小难于固守,不如回都城。山图说:
“现在
据守中游,可以作各方后 盾,众人尽力,凭仗河流、山岳都能有所作为。城池小的事,不值得为
难啊。
”世祖派参军刘皆 、陈渊跟随山图来处理事务。山图截取行旅船的船板,用来在船上建造
瞭望台,设置水中栅栏,十天时间 都办好了。世祖十分赞

许他。
沈攸之兵败后,
世祖对山图说:
“您 之前说的话,
可以说识别事势眼光高明啊。

世祖即位,
山图升任竟陵王镇北 司马,因为盆城的老交情,进出宫廷与台省,
很受亲近信任。山图在新林建
立别墅,清晨黑夜来 回。皇上对他说:
“爱卿放下统领万人的都督身份,轻装简行到郊外。从现
在开始再到别墅去,
可以带卫士跟随自己,
来防备意外的事。

等到患病,
皇上亲笔写诏 书询问,
派遣医生送药。永明元年,去世,享年六十四岁。皇上下诏

赐给他朝服一套,敛衣一套。

其忧颜子不改其乐私以为虽不
可自养而不害于 学何至困辱贫窭自苦如此?及来筠州,勤劳盐米之间,
虽欲弃尘

无一日之休,
垢,解羁絷,自放于道德之场,而事每劫而留之,然后知颜子之所

以甘心贫贱,不肯求斗升之
禄以自给者,良以其害于学故也。

(节选自苏辙《东轩记》




6
处)
)用斜线“
/
”给下面文
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
(限

1
















































可自




















苦何







贫窭

2

颜子箪食瓢饮,
不改其乐,
出自

___ _____


作品名)

后来有成语

____ ____







容颜回这一品质。





3

作者举颜回的事例有何作用?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答案】


1
)人不堪其忧
/
颜子不改其乐
/
私以为虽不欲仕
/
然抱关击析
/
尚可自养
/
而不害

何至困辱贫窭自苦如此
/
于学

)论语;安贫乐道
2


3
)用颜回的箪食瓢饮、甘居陋巷与自己的疲累现状对照,揭示做官忙碌奔波的 处境会妨




害学习的道理。
【解析】
【分析 】

1
)本题画线句子的意思是:连旁人都忍受不了那样一种愁苦,
而颜回始 终不改变他认为快乐的生活方式。
我暗自认为,
即使不想当官,
但做个守门打更的小吏 ,
至少可以自给自养生活,
也不致于对治学有所妨碍,
何必弄到这样贫穷、
这 样自苦的地步呢。
“颜
子”做主语,此前应断开;
“私以为虽不欲仕”省略主语“我”
,此前应断开;

,连词,引出下
一话题,此前应断开。而”尚”


“然”




2
)本题中,要求掌握关于《论语》的文学常识,





阅读文言文,完成小题。
4




余昔少年读书,窃尝怪颜子以草食瓢饮居于陋巷,人不堪

欲仕然抱关击柝尚
知道“颜子箪食瓢饮,不改其乐”出自


”此书,然后根据这一句话找出相应的词语,即“安
贫乐道

(< br>3
)本题中,作者举颜回的事例,从手法上看,是为了与下文“及来筠州,勤劳盐米之
间 ,无一日之休,虽欲弃尘垢,解羁絷,自放于道德之场,而事每劫而留之”相对比,从效果上
看,为了揭 示本段文末的道理“然后知颜子之所以甘心贫贱,不肯求斗升之禄以自给


,即:< br>做官忙碌奔波的处境会妨害学习。者,良以其害于学故也”故答案为:⑴人不堪其忧
/
颜 子不改
其乐
/
私以为虽不欲仕
/
然抱关击析
/
尚可 自养
/
而不害于

何至困辱贫窭自苦如此学
/

⑵论语;安
贫乐道


⑶用颜回的箪食瓢饮、甘居陋巷与自己的疲累现状对照,揭示做官忙碌奔波的处境会妨害



学习的道理。
【点评】⑴此题考查文言文的断句能力。文段休问长与短, 熟读精思是关键。内
容大意全理解,
始可动手把句断。
联系全文前后看,
先易 后难细分辨。
紧紧抓住
“曰”
“云”
“言”

对话

最易被发现。常用虚词是标志。

⑵本题考查把握作家作品的能力。这类题目的解答需 要
学生在熟悉并掌握相关名著内容及情节的前提下,
根据题目要求作答。
学生平时学习 中应该多读
名家名著,一方面扩展知识

面,提高文学修养;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解答题目。

⑶本题考查学
生把握文章 内容要点,
筛选文本重要信息的基本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文章
的 核心内容,特别是侧重于对文章要点的具体把握,这是解答本文的

关键所在,在解答的时候
要突出这一点内容。

【附参考译文】




我年少读书时,曾暗暗奇怪:颜回箪食瓢饮,住在陋
巷,连旁 人都忍受不了那样一种愁苦,而颜回始终不改变他认为快乐的生活方式。我暗自认为,
即使不想当官,但 做个守门打更的小吏,至少可以自给自养生活,
也不致于对治学有所妨碍,

必弄到这 样贫穷、这样自苦的地步呢。
等到我来了筠州,
在管理盐米事务之间勤来苦去,没有一
天的休息。虽然想抛弃世俗,解脱束缚,自由放任于道德修炼的地方,但是,办一件事,每每遭
受阻碍而 滞留任上。
这样以后,
我才懂得颜回为什么甘心贫贱,
不肯做一名追求斗米薪俸而糊口

的人,确实是因为他害怕对治学有所妨碍啊!





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5


《论语》记录了孔子与弟子间的许多对话,如《先进》篇:


“有父兄在,
如之何其闻斯行之?行诸?闻斯①”
子曰:
子路问:



“闻斯行之。
闻斯行诸?”
子曰:
“冉有问:


'
;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
‘闻斯行之公西华曰:
“由也问闻斯行诸,子 曰,
‘有父兄在
'

”②,故退之。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赤也惑,敢问。
”子曰:


兼人:勇于
作为。斯:就。②注释:①

请简要概述孔子三次回答的内容,并 说明短文反映了孔子怎样的思
想。
【答案】

概述:
孔子对子路和冉 有同样的问题,
给出了不同答案
(一个是听到不能马上去做,
要询问父兄;一个是听到 就去做)
,通过回答公西华解释了原因(二人性格进退有




别)

(括
号里的内容可有可无)

思想:反映了孔子因材 施教的思想。
【解析】
【分析】此题要求概括回答
的内容,
注意根据文中的句 子用自己的话作答,
同一问题,
根据学生的不同性格做出不同的回答,
体现的因材施教 的思想。
对不同性格的学生回答不同自然有原因的。
关于合于义理的事,
孔子三
次回答不同:要求子路要向父亲兄长请教,因为子路胆大,需要约束。主张冉立刻做到,因为冉
求做事 易退缩,
需要鼓励。
通过孔子向公西华做出的解释,
考生明白了为何同样的事不同的人 问
会有不同回答。而孔子


的回答恰恰反映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思想。故答案 为:概述:孔子对子
路和冉有同样的问题,给出了不同答案
(一个是听到不能马上去做,要询问 父兄;一个是听到就
去做)
,通过回答公西华解释了原因(二人性格进退有.


别)

(括号里的内容可有可无)

思想:反映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思想。

【点评】本题考查文言
文的理解能力与 概括能力,作答的关键是理解文本内容。题有两问,属于递进关系,
第一问的答
案是作答第二问 的基础。
作答第一问关键是在于对材料的理解,
材料主要是孔子对两个学生同一
个问题 不同的回答,对于子路,孔子要求他不要冒进,对于冉求则鼓励他不要退缩。
据此进行概
括即可 。
第二问在第一问的基础上再结合公西华和孔子的对话,
可知孔子是针对不同的学生的特
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因此可以概




。括为“因材施教

【参考译文】


“有父兄在,怎么
能听到就做?“听到就做吗?”孔子说:子路问:


“听到就做。
“听到就做吗?”孔子说:冉

无与伦比英文-大雪节气图片


无与伦比英文-大雪节气图片


无与伦比英文-大雪节气图片


无与伦比英文-大雪节气图片


无与伦比英文-大雪节气图片


无与伦比英文-大雪节气图片


无与伦比英文-大雪节气图片


无与伦比英文-大雪节气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