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大典》公开课教案
别妄想泡我
973次浏览
2021年01月19日 23:44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英雄联盟策士统领出装-电力安全征文
三、抓重点段,感受“盛大”
。
1.
这节课,
让我们把目 光聚焦在开国大典的这些程序部分,
也就是课文的
5
至
10
自然段。
【
板
书;
(
5
至
10
)
】
(教师拿去“阅兵仪式”
、
“群众游行”
、典礼前、典礼后的卡片)
2.
课件显示:
快速浏览课文
5
—
10
自然段:
从什么句子或段 落感受到开国大典的隆重?在书上用横线划出来。
找完之后出声读,
试着用
朗读来体现 开国大典的隆重。
2.
抓重点段研读盛大。
(
1
)刚才大家划了很多句子,有很多同学都划出了第
7
自然段。
课件显示,指名学生读,读出盛大的感受:
这庄严的宣告,
这雄伟的声音,
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
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 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
2
)三十万
第一个句子中的哪些词让你们感受到了典礼的隆重、盛大?
①理解“三十万人”—— 金师附小晨会时有
2338
名学生,三十万人就相当于金师附小晨会
时的
12 3
个左右。请同学们想一想
123
个附小晨会时大家齐声欢呼的场面。看到了吗?
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的声音是多么的气魄雄伟,
简直是地动山摇。
——齐读第 一句,
读出
这种感受。
②课文中还有两处也是写到三十万人一齐发出的动作,请看。
课件显示,指名学生读:
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
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
师问:为什么作者要反复地出现三十万人呢?
(反复出现的三十万人使我们感受到人 数的众多,
而且他们的动作是一致的,
形成了强烈的
对比。
)
③作者使用反复的写法,写出了人数的众多、动作的一致、场面的盛大。
让我们共同合作来读读这三个句子,读出三十万人一致的动作。
师:当毛主席出现在主席台上时,三十万人的目光(生接:一齐投向主席台)
师:毛主席庄严的宣告,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生接:一齐欢呼起来)
师: 当国旗升起时,三十万人(生接: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
)
④课文的
9
、
10
自然段虽然没有讲到三十万人这个词语,
但是,
很多句子也是写三十万人同
时发出的动作。哪些句子?
课件显示,师生合作读后三个句子:
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
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
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 炮声,
只听见国旗和很多旗帜飘拂的声音,到后来,每一声炮响后
就响起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br>
接着,毛主席在群众一阵又一阵的掌声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
他读到
“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这个句的时候,
广场上的人们热爱领袖的心情< br>融成一阵热烈的欢呼。
⑤
“三十万人”
“全场”
“一齐”
“一阵”
这些词语的反复出现在强烈地传达给我们一个信息,
那就是这三十万 人的动作是一样的,
且是一齐发出的。
是有人在指挥吗?没有。
为什么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