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材分析及教学计划
巡山小妖精
704次浏览
2021年01月20日 01:11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贾蔷的平淡人生-流着眼泪唱情歌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材分析及教学计划
春节过后由于非典型肺炎的发生,
推迟开学。
开展了线上的教学
任务。六年级的学生迎来临近毕业的学期,学习任务较重。为了 使教
学工作能有计划、有步骤、
有目标地实施,为了线上和线下教学工作
能够更上一层 楼,特制定本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一、学情分析
通过五年多的的学习与训 练,孩子们学习的自觉性大都比较高,
学习意识较强,
能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
但有个 别的学生学习意识比
较差,不知道学习的重要性,受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学习情况参差不
齐。个 别学生的学习习惯还欠培养,书写马虎,学习懒惰,怕吃苦,
依赖思想严重,学习方法不够科学,特别是 习作能力有待提高。从整
体来说,
动笔前的构思还不够,
作文缺少创意。
行文 中,
出现不具体、
不生动,没有个性的张扬,公式化较严重。个别文章空洞无味,后进
生的习作语句不通、不连贯,作文水平还较低。因此,本学期将继续
对其进行思想教育、学习目标教育、 提高学习的自信心和兴趣等,教
给学生合理的学习与复习,
奠定良好的语文基础,
提高 语文素养和语
文学习的能力。
力求让全班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及各方面水平上一个
新台 阶,
尤其在写作方面努力拓展孩子的思维空间,
使学生的习作求
真、求实、求新。
为了更好地、有针对性地、有的放矢地培养教育好每一个孩子,
要充分挖掘他 们的潜力,注重能力培养和个性发展;金无足赤,人无
完人。每个人有每个人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再加 上生活背景、学习
环境、成长经历、世界观等的不同,造就了学生各方面的差异。我们
一定要注 意并重视这些不同,因人而异,个性发展。因此,要改革教
法,注重学法。教师加强学法指导,给学生学 习充足的时间与空间,
让学生充分体验学习的艰辛与喜悦。
教师适时加以点拨,
根据学 生不
同的类型,设计使用不同的学习方法,重视差异,使学生个性得到张
扬,各方面的才能得到 充分发展。
二、教材分析
新统编本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于
2020
年春期正式试行。
教材继 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六组,依次是
:
民风民俗、外国名
篇名著、人间真情、体会人物 品质、科学精神、难忘小学生活。本册
教材的综合性学习安排在第六组
“难忘小学生活”
。
这个专题包括
“活
动建议”和“阅读材料”两大部分。
本册共 有课文
17
篇,精读课文
12
篇,
略读课文
5
篇。 这六组教
材,每组基本由“导语”
“课例”
“口语交际”
“习作”
“ 语文园地”
五部分组成。课例包括有二至四篇课文,精读课文两篇,略读不定,
有的单元没有略 读课文,有的单元有
1
——
2
篇略读课文。其中,第
三单元安排了习 作例文,
所以没安排语文园地。
第六单元是综合性学
习单元,也未安排语文园地。精读 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
有连接语。部分课文后面安排了“阅读链接”。
全册安排
“阅读链接”四次,
未安排
“资料袋”。
“口语交际和习作 ”
依然作为一个独立的栏目。
整册共安排口语交际三次,
分别是同读一
本书、 即兴发言、辩论。
全册
6
个单元便安排了
5
次习作,除第六单元外,
其他每个单元
都安排了一次习作,另外还安排了两次小练笔。一次是学习了 《腊八
粥》一课后,让学生照样子写一种最喜欢的食物;第二次是在学习了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 问号之后》以后,让学生仿照课文的写法,用几
个具体事例说明一个观点。全册共安排“语文园地”四次 ,
“交流平
台”
“词句段运用”
“日积月累”
是固定栏目,
另有
“书写提示”
“快
乐读书吧”穿插安排,其中,“书写提示”在第一、五单元各安 排了
一次。在第二单元语文园地后安排了一次“快乐读书吧”,主要向学
生推荐世界名著。
另外,
与本套的其他各册教材不同,
古诗词并没有根据内容安排
在相应 的专题中,而是在六个单元之后,集中安排了一组“古诗词背
诵”。这
10
首脍炙人口 的古诗词中没有太多生字,意思也不艰深,
适合小学生读读背背。
这样的编排也体现了向初中教 材过渡的编写意
图,
在初中教材中,
古诗词背诵也是作为一个独立的部分安排在教材< br>后部的。
三、学期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是教学改革中重要的也是最艰 难的环节。
在备、
教、
改、
导、考、析等教学环节下功夫,加大力度,认真做 好培优补差工作和
学科竞赛辅导。在教学方法上,对不同课题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分
层次,分 类别训练,在预习、课堂活动、课后练习、检测中,围绕趣
学、乐学、学会、会学创设学生全身心参与。 让学生在参与中生动活
泼地发展,在发展中积极主动地参与。
总之,在深知教学是一 门艺术的原则下,奉行的是“教学有法,
教无定法,教要得法”的理念。
本册课文共 有六个单元,
全册包括
“导读”
“课文”
“读写例话”
“积累运用” (读读背背、阅读、口语交际、习作、实践活动)等内
容,书后还附有
10
篇古诗词诵 读内容。本册要求学会
120
个字,每
课要求学会的字,排在方格里。
1
、知识方面
(
1
)借助汉语拼音 识字,会写
120
个,了解在语言环境中的字义,
并能正确书写。
(
2
)背诵指定的课文和自己喜欢的文段。
(
3
)背诵
20
篇以上的优秀诗文,课外阅读不少于
15
万字(完成课
文配套课外阅读
30
篇)。
(
4
)学 习浏览,能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方法,根据需要
搜集相关的信息,并按一定的标准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