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诗歌中的意象

温柔似野鬼°
604次浏览
2021年01月20日 02:39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祖海的歌-小狗踢足球

2021年1月20日发(作者:燕肃)
李白诗歌中的意象










































————————————————————————————————

作者:

————————————————————————————————

日期:




李白诗歌中的意象———月
1 < br>意象,
作为中国古典诗歌的审美范畴之一
,
是由主观与客观结合交融
,
即外物形象和诗人
的情意相结合而形成
,
它是诗人根据抒情言志的需要
,
对种种现实生活现象进行艺术概括
,

而创造出来的具有一定思想内容和 艺术感染力的具体的审美图像。

月亮本是自然界的一个纯客观的物体
,
但自 从人类意识到它的存在,它便成为原始神话
或传说的内容之一
,
如中国人耳熟能详的神 话故事
:
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由此可见
,
月亮这
一物象早已进入了 人的审美视野,当诗人将月亮作为寄寓诗人主观感情的载体后
,
“月亮”
这一意象便有 了复杂的思想内蕴
,
起到了一般词语难以替代的传情达意的作用。

一、在李 白的诗作中
,
“月亮”这一意象有什么样的精神内核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
方面来认 识
:
1
、月亮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理想人格的追求。

漆黑的 天幕下
,
月与夜互相辉映、
互相衬托
,
这种美丽的自然景象往往勾起 诗人对美好事
物的向往,皎洁的月光更使人联想到月亮的高洁,在这种情况下,诗人的文思如泉涌。《宣
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
“俱怀逸兴壮思飞,
欲上青天揽明月。< br>”
一个
“上”
字和一个
“揽”
字就表达了对高洁理想境界的向 往与追求。《赠孟浩然》
: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
用“醉月”
意象
,
表现浩然不慕名利、
自甘淡泊的高致
,
描绘其超群脱俗、< br>风流儒雅的高人形
象,表达了诗人的敬慕之情。

2
、月亮是孤独与失 意的象征
,
寄托着诗人思乡和相思的深情,及仕途失意的苦闷。

月亮与故乡 有着一种天然的联系
,
人一旦离开故乡,
便会感觉到一种深沉的孤独和感伤
,
诗人往往借望月来寄托对故乡的思念
,
以缓解远离故乡的孤苦无依感。李白在《静夜思 》中

:
“举头望明月
,
低头思故乡”。

李白的 高明之处在于他不仅仅以月寄思乡之情,更将其阐发到对亲人、友人、家国的
思念。《闻王昌龄左迁龙标 遥有此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诗中“明
月”
是多情的富有同情心的知心 人,
诗人通过它将自己的关切与同情带到遥远的夜郎西,

给不幸的友人王昌龄。又如 《峨嵋山月歌》:
“峨嵋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青
溪向三峡
,
思 君不见下渝州。”
“峨嵋山月”的意象寄托着作者“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时
,
对故国 故人的深深依恋之情。

3
、月亮是宇宙永恒的象征
,
寄寓了诗人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思考。

月亮是亘古不变的,象征永恒的月亮常常作为生命有限的对照物出现在诗人的构思中,
它唤起了 人们苍茫浩渺的宇宙与历史意识
,
唤起了面对广大时空的人生喟叹
,
触发起悠 远荒
古的文化原始意象
,
因此月亮意象的出现总伴随着阔大苍凉的宇宙情怀、浩渺悲壮 的天问意
识和雄浑高古的审美境界。

以《把酒问月》为例
,
“今人 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
月皆如此。”月亮以其永恒的存在阅尽历史沧桑 ,因而引发对人事匆匆、宇宙无穷、人生有
限的思考。

李白对明月的描写
,
贯穿了他的一生。
月亮始终照着诗人的身影,
照着诗人的足迹
,
照着
诗人的心灵,
伴着诗人走过了曲折的一生。
李白创造的符合中国人深层文化心理的富有 文化
内涵和情感意蕴的“月亮”意象,成为古典诗词审美领域的明珠。

二、“月”激发了诗人的灵感
,
诗人也以各种方式亲近“月”。

1、泛月——体现圣洁与柔情

李白描写月,常常有水相伴。诗人喜欢在月光照射的水 面上
,
泛月而行。
《东鲁门泛舟》
“轻舟泛月寻溪转,疑是山阴雪后来”。月 亮皎洁明媚
,
水色晶莹澄澈
,
月光水光交织无间,
相映成趣。水和月 都具有柔婉的性情
,
李白也圣洁如月,柔情似水,因而,月光之下,波光
之上
,
泛舟而行,闲适快意,一片柔情蜜意完全清融在这水月一色之中。

2
、醉月——体现浪漫与超脱

李白喜欢在月下饮酒
,
“人 生得意须尽欢
,
莫使金樽空对月”

酒后看月,
月也与之同醉。于是“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功名富贵不能长在,不如纵酒放诞
,
与月
同醉,暂脱世俗。“醉月”是李白的夫子自道,表现出他思想中傲然出世的一面。

3
、邀月——体现孤独与寂寞

孤独是诗人玄妙的灵感和内心的吟唱,
孤独是哲人超凡绝俗的大智慧。
李白在孤独中独
守着心灵的月亮,于是就有邀月的行为。《月 下独酌》:“花间一壶酒
,
独酌无相亲。举杯
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将明月和身影作 伴
,
既歌且舞。表面看来,诗人自得其乐,好像是
不孤独的,
可是背后却有无 限的悲凉。
孤独到了邀月与影
,
那是找不到共饮之人
,
所以只能与< br>月光身影永远结游
,
并且相约在那遥远的上天仙境再见。

4
、揽月――体现豪迈与洒脱

李白常有触云近月之想。《登太白峰》:“西 上太白峰
,
夕阳穷登攀。太白与我语,为
我开天关……举手可近月
,
前行若无山。”
以“举手可近月”
的丰富想像力
,
极写出太白峰的
高 峻。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中,
诗人已经不是
“近月”了,
而是想
“揽月”

“长
风万里送秋雁
,
对 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
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
,
欲上
青天揽明月。

诗人登上谢朓楼
,
想起自己年华已逝,
而功名难就,
于是把酒临风
,
高楼酣醉
,
意气豪迈之时,神思飞越 ,他想乘风归去
,
他想拥月入怀。上天揽月
,
固然是一时兴到之语
,
但这飞动健举的形象却让我们分明感觉到诗人超越时空的想像,
诗人将遨游太空当作人生无穷乐趣。

5
、赊月——体现童心与纯真

在月的国度里
,
有着最真的李白。
《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
:
“南湖
秋水夜无烟
,
耐可乘流直上天
?
且就洞庭赊月色
,
将船买酒白云边。”清秋佳节,月照南湖,
在被月色净化的境界里
,
最易使人忘怀尘世 一切琐屑的得失之情。湖面清风
,
湖上明月
,
自然
美景,人所共适。 诗人要乘兴远游,直至九天
,
如果天光暗淡怎么办?去赊月吧!李白曾说

,
“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
,
“不用一钱买”是“赊”的最好注脚。月色岂能“赊”,然 而
著此一字
,
便将自然人格化
,
八百里洞庭俨然一位富有的人,拥有湖光山景月色清风等无价之
宝,面对取之不渴的月亮,他并不贪婪,只赊取一点
,便知足而乐
,
而既是“赊”,是要还或
是用钱兑付的
,
这又表现 出诗人的谦虚与可爱。

6
、问月——永恒的时空感

李白是一位诗 人,
有时又是一个哲人,
他向月叩问宇宙、
历史与人生之谜。
《把酒问月》< br>:
“青天有月来几时
?
我今停杯一问之。……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如
流水
,
共看明月皆如此。”劈头而来
,
便是一个千古万 世之问,是醉语,从而倍有诗味。月与
人的反复对照
,
来来往往,反反复复
,
无始无终,是对宇宙的遐想,又是对人生哲理的探求。
月亮亘古永存、
普照四方
,
于此相对
,
人生短暂,
其间有不尽的坎坷曲折、
孤独和寂寞。而 这
种孤寂
,
有明月作证,
“今人不见古时月
,
今月曾经照古 人”
,于是
,
李白式的痛苦
,
便有了穿
越时空的永恒感。< br>
他对月亮似乎情有独钟,
不仅生和月亮有缘
,
死也和月亮有关。生时,
其母梦见长庚星
(

称太白金星)入怀而生下李白
;死时,又传说他去捉月亮。

李白的月亮意象充分展示了他在诗歌领域无所不可的艺术表现 才能。
他在组象领域的表
现有两个基本点
:
一是将月亮作为最美的物象
;
一是最亲近的物象。由此构建意象
,
造就了一
个纯净、宁静的世界。

祖海的歌-小狗踢足球


祖海的歌-小狗踢足球


祖海的歌-小狗踢足球


祖海的歌-小狗踢足球


祖海的歌-小狗踢足球


祖海的歌-小狗踢足球


祖海的歌-小狗踢足球


祖海的歌-小狗踢足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