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意象

绝世美人儿
957次浏览
2021年01月20日 02:54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yellow的歌词-经典爱情格言

2021年1月20日发(作者:萧明生)
江城子


秦观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 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
水空流。


韶 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
许多愁。


[

]
①韶华:青春年华,又指美好的春光。②变做:纵使。


问题:

1
)概括“杨柳”
“飞絮”意象的内涵。

答案:
“杨柳弄春柔”中的“杨柳”
,通常能使人感到春天的易逝,又可以使人感春伤别。< br>“弄”字则有故
作撩拨之意,寓拟人之法于无意中。
“杨柳弄春柔”的结果,便是惹得人 “动离忧,泪难收”

“飞絮”表
明暮春时节,
“杨柳”
“飞絮”< br>,既表春景逝去,又表漂泊无依、离愁别绪。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西城的
杨柳
逗弄着春天的柔情,让我想起离别时的
忧 伤
,眼泪止不住的流。还记得当年你为
我拴着归来的
小舟
。绿色的
原 野
,红色的
小桥
,是我们当时
离别的情形
。而如今
你不在< br>,只


在独自流淌。

美好的
青春
不为少 年时停留,
离别
的苦恨,什么时候才能停止?等到
柳絮飘飞、落花满地
时候,我登上楼台。即使这
满江春水
都化作眼泪,也流不尽,依然有愁苦在心头。

注释

江城子:词牌名,又名“江神子”“村意远”。唐词单调,始见《花间集》韦庄
词。宋人改
为双调,七十字,上下片都是七句五平韵。

弄春:谓在春日弄姿。

离忧:离别的忧思;离人的忧伤。

多情:指钟情的人。

归舟:返航的船。

韶华:美好的时光。常指春光。

飞絮:飘飞的柳絮。

春江:春天的江。

赏析

首句“西城杨柳弄春柔”貌似纯写景,实 则有深意。因为这
柳色,通常能使人联想到青
春及青春易逝,又可以使人感春伤别。
“ 弄春柔”的
“柔”
字,便有百种柔情,
“弄”
字则
有故作撩拨之意。 赋予无情景物以有情,寓
拟人
之法于无意中。“杨柳弄春柔”的结果,便
是惹得人“动 离忧,泪难收”。以下写
因柳而有所感忆
:“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
当日事, 人不见,水空流。”这里暗示,这杨柳不是任何别的地方的杨柳,而是靠近水驿的
长亭之柳
,所 以当年
曾系归舟
,曾有
离别情事
这地方发生。那时候,一对有情人,就踏过红
色的板桥,眺望春草萋萋的原野,这儿话别。一切都记忆犹新,可是眼前呢,风景不殊,人
儿已 天各一方了。“

空流”三字表达的
惆怅是深长的


过片 “韶华不为少年留”是因为少年既是风华正茂,又特别善感的缘故,所谓说
“恨悠
悠,几时休? ”
两句无形中又与前文的
“泪难收”、“水空留”
唱和了一次。“
飞絮落花< br>时
节一登楼”说不登则已,“一登”就这杨花似雪的
暮春
时候,真正是“便做春 江都是泪,流
不尽,许多愁。”这是一个极其巧妙的
比喻
,它妙就妙一下子将从篇首开 始逐渐写出的泪流、
水流、恨流挽合做一江春水,滔滔不尽地向东奔去,使人沉浸感情的洪流中。这比喻 不是突
如其来的,而是逐渐汇合,水到渠成的。

此词写柳,妙
“弄春柔”< br>一语,笔意入微,妥贴自然,把
拟人手法
于无意中出之,化无
情之柳为多情之物 ;此词写愁,妙引而不发,语气微婉,最后由景触发一个巧妙的
比喻:清
泪、流水和离恨融汇成 一股情感流,言尽而情不尽。


吴松道中二首(其二)

晁补之

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

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

注:吴松:即吴淞,江名。

请结合全诗分析“孤舟”这一意象的作用。

5
分)

< br>【答案】孤舟联结者雁、鸟、鱼、霜月、枫桥等意象,把航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想贯穿在
一起,是全 诗的线索;作者融情于景,表达了漂泊、思乡、孤寂之感。

【注释】


吴松:即吴淞,江名。

枫桥:桥名,在苏州城阊门外十里枫桥镇,原本称“封桥”< br>,因唐代张继《枫桥夜泊》诗
而得名“枫桥”


【翻译】


刚破晓,

又起航,
秋雨
霏霏,
风声
萧 萧;
江南水乡
便满天飘舞着木叶。深
秋天寒,时时听到
空中大雁,鸣声惶急< br>,向着南方飞去而无留意;一年将尽,旅程却还遥远
着呢。
水鸟们
“啾啾”鸣叫 着随在后面,有时船身猛一倒退,鸟儿们便急急地避了开去;

儿们
聚游在船的两侧, 船家一起一落地摇动着双桨,便惊得鱼儿慌不迭地散了开去。天已黑,
今夜,这艘
孤舟
该宿于何处(何许)呢?放眼望去,一轮
霜月
下,我看见了那久负盛名的




【赏析】


《吴松道中》共有两首,是诗人行船在吴 淞江上时所写。诗人写这两首诗,
原本无一定题旨,他在吴淞道上一路行来,身与境遇,便随兴而发,随 感而咏,或写景或怀
古,富有当时当地色彩。遣词用语,不事雕饰,浅近自然,与诗人随意挥洒的诗情相 合。这
里选的是第二首。吴松,即“吴淞”
,江名,太湖最大的支流。

这一 首写泊舟后第二天的行程。诗中的
“天寒”

“叶飘”

“雁声急”

“岁晚”

“霜月”
诸语,点明季节已是
晚秋


前三联描写了由盘门到枫桥的一路景色,兼及诗人自己的心情。

刚破晓,

又启航。
头天傍晚下了一场
大雨
,这一天
清晨
依 旧是
秋雨霏霏
,兼以
风声萧萧

江南水乡
便满天飘舞
着木叶。
深秋天寒
,时时听到
空中大雁,鸣声惶急
,向着南方飞去而无留意 。诗人不由得又
低头思量自己:
“大雁急急归去,顷刻使能回到南方,可我自己呢?一年将尽, 旅程却还遥远
着呢。


为了排遣乡思,诗人便留心观看
船的四周< br>,发现了
两个极有意思的景象
,其一是
“鸟避
征帆却”
:他所 乘坐的这艘远行之船,在湖面上一摇一晃地前进着,
水鸟们
“啾啾”鸣叫着随
在后面, 有时船身猛一倒退,
鸟儿们
便急急地避了开去;其一是
“鱼惊荡桨跳”
鱼儿们
聚游
在船的两侧,船家一起一落地摇动着双桨,偶尔声音响了一些,便惊得鱼儿慌不 迭地散了开
去。

看着有趣,不知不觉间,夜已来临,尾联便写
夜宿枫桥
枫桥
在苏州城闻门外十里枫桥
镇,原本称“封桥”
,因唐代张继《枫桥 夜泊》诗而得此名。天既已黑尽,诗人便盘算着:今
夜,这艘孤舟该宿于何处(何许)呢?放眼望去,一 轮霜月下,他看见了那久负盛名的枫桥。
南宋诗人范成大编纂的
《吴郡志》
说,
枫桥
“自古有名,
南北客经由未有不憩此桥而题咏者”

因此,诗人一见到 枫桥,便兴致勃勃地嘱咐船家将船系在桥下,决定这天晚上夜宿于此处,
以一抒幽思。


葛溪驿鉴赏

王安石

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灭照秋床。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

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

【注释】皇 祐二年
(
公元
1050

)
秋天,诗人从故乡江西临川赴杭 州,途经弋阳葛溪驿,
写下这首诗。这时,诗人正患着病,身体十分虚弱。

①漏,古 代计时器。②未央,未尽。③明灭,或明或暗。④归梦,梦中回乡。⑤坐,因
为。⑥岁时,秋日。⑦疏, 叶子稀疏。

这首诗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答案】① 作者借缺月、孤灯、风露、鸣蝉、疏桐等残衰的景象,②描绘了一幅孤寂、
凄凉的意境,③表达了作者羁 旅行役的困顿、思乡的愁苦以及忧时忧国的情怀。

【注释】

皇祐二年(公元
1050
年)
秋天,
诗人从故乡江西临川赴杭州,
途经弋 阳葛溪驿,
写下这首诗。

yellow的歌词-经典爱情格言


yellow的歌词-经典爱情格言


yellow的歌词-经典爱情格言


yellow的歌词-经典爱情格言


yellow的歌词-经典爱情格言


yellow的歌词-经典爱情格言


yellow的歌词-经典爱情格言


yellow的歌词-经典爱情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