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法结合律教案(3则)完整版
别妄想泡我
593次浏览
2021年01月20日 05:10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甜点食谱-经典狗名
《加法结合律教案》
加法结合律教案(一)
:
教学目标:
1.
理解和掌握加法结合律,并应用加法结合律使计算简便。
2.
培养观察、归纳、概括的潜力。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加法结合律。
教学难点:加法结合律的推导。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20+34=
()
+
()
36+
()
=64+
()
A+700=+
二、新授
1
.出示准备题:
37
+
26
+
63
、
37
+(
2 6
+
63
)
59
+38
+
732
和
59
+(
38
+
73 2
)
讨论:比较两式题的异同。刚才的两个例子说明了什么?
< br>2
.
上述两题贴合猜想,
可能是偶然。
请同学们自己来找一找贴合猜想 的式题。
(
学生自由举例,小组交流结果。汇报结果,找到许多式题贴合猜想。
3
.能证明猜想正确,还有我们身边的一些生活实例。
请同学们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李叔叔骑车旅行第一天骑了< br>88
千米,
第二天
骑了
104
千米,第三天骑了
96
千米,这三天李叔叔一共骑了多少千米?
三、小组展示
1.
学生先汇报
A.
口头列式:
(
88
+
104
)+
96
88
+(
104
+
96
)
B
.分别说说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C
.决定,得数会相同吗?(相同)
D.
计算结果。得出(
88
+
104
)+
96
=
88
+(
104
+
96
)
2.
提问:以上几个加法算式中,每个算式等号的左边和右边有什么相同和不
同的地方?
3.
用字母表示加法结合律。
(1)谁能用符号(任意选
3
个符号)表示加法结合律?如:
(□+△)+○=
□+(△+○)
(2)
如果用字母
a、
b
、
c
分别表示
3
个加数,怎样表示加法的结合律呢 ?
三、练习
1.
下面哪些等式贴合加法结合律?
a< br>+(
20
+
9
)=(
a
+
20
)+
9
15
+(
7
+
b)=(
20
+
2
)+
b
(
10
+
20
)+
30
+
40
=10
+(
20
+
30
)+
40
2.
简便计算。
273
+
352
+
648
64
+
36
+
81
+
19
3.
五(
1
)班有学生
51
人,四(
1
)班有学生
47
人,四(
2
)班有学生
41
人,< br>三个班共有学生多少人?(用两种方法解答)
板书设计:
加法结合律
37
+
26
+
63=37
+(
26
+
63
)
59
+
38
+
732=59
+(
38
+
732
)
(
88
+
104
)+
96
88
+(
104
+
96
)
加法结合律:
(a+b)+c=a+(b+c)
加法结合律教案(二)
:
加法结合律
教学目标
(
一
)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
(
二
)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加法交换律与的异、同点,及其特点.
(
三
)
能正确、灵活地应用加法交换律和进行简便运算.
(
四
)
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的潜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使学生理解 并掌握,能正确、灵活地应用加法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这是教
学的重点,
引导学生透过讨论,
计算从而自己发现并总结出的过程是学习的难点.
教学过程设计
(
一
)
复习准备
1
.口答.
(1)
根据运算定律在下面的
(
里填上适当的数.
46
+
(=75
+
(
+
38=(
+
59
24
+
19=(
+
a
+
67=(
+
(
要求学生说出根据什么运算定律填数.
(2)
根据每组第一个算式直接说出第二个算式的结果.
632
+
85=717304
+
215=519
85
+
632=215
+
304=(
2
.板演:
四年级一班有48
人,二班有
50
人,四年级一共有多少人?
3
.在多位数加法竖式计算中,已经学过一种简便算法,如
引导学生回忆说明,
从个位加起,
先把每个数位上能够凑成10
的两个数加起
来,再和另一个数相加.
(
二
)
学习新课
1
.新课引入.
教师指出:刚才那种计算 方法实际上就是应用.那么什么叫做呢?这就是我
们这天要研究的课题.
(
板书课题:
)
教师指出,
如果把刚才板演题再加上一个条件三 班有
49
人,
就是我们这天要
研究的例
2
.出示例
2
.
四年级一班有
48
人,二班 有
50
人,三班有
49
人.四年级一共有多少人?
学生读题后,明确已知条件和问题、师生共同画出线段图.
让学生用两种方法,独立做在本上.
板书:
(48
+
50)
+
4948
+
(5 0
+
49)
=
98
+
49=48
+
99
=147(
人
)=147(
人
)
答:四年级一共有
147
人.
提问:
(1)
这两种解法有什么不同点?
启发学 生说出:第一种解法是先把一班、二班的人数加起来,再加上三班的
人数,也就是先把
48和
50
相加,再加上
49
;第二种解法是先把二班、三班的人
数 加起来,再加上一班的人数,也就是先把
50
和
49
相加,再和
48
相加.
(2)
这两种解法有什么相同点?
启发学生说出两种解法的计算结果相同.
(3)
这两个算式有什么关系?
透过比较明确这两个算式是相等的关系,因此能够写成.
< br>(48
+
50)
+
49=48
+
(50
+< br>49)
(4)
观察下面两组算式,每组的两个算式有什么样的关系?○里应填什么?
(32
+
40)
+
19
○
32
+
(40
+
19)
(75
+
25)
+
40
○
75
+
(25< br>+
40)
启发学生明确:每组的两个算式是相等的关系,○里应填上
=
.
(5)
继续观察这三个等式,
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等号左边 算式和等号右边
算式各有什么共同点?
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归纳:
①这三个等式中,每组算式两边都有三个加数,加数不一样.
②三个等式中,等号左边算式加的顺序相同,都是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同
第三个数相加.
③三个等式中,等号右边的算式加的顺序也相同,都是先把后两 个数相加,
再同第一个数相加.
(6)
那 么等号左、右两边加的顺序一样吗?它们的和怎样呢?
(
不变
)
引导学生总结发现的规律.
教师明确: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或者先把
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一个数相加,它们 的和不变.这一规律就叫做.
(7)
怎样用比较简 单的形式表示呢?如果用字母
a
,
b
,
c
表示三个加数,那 么
的字母公式是什么?
学生阅读课本第
49
页结论.
板书:
(a
+
b)
+
c=a(b
+
c)
3
.教学和加法交换律的异同点及它们的特点.
教师启发学生讨论:在加法运算中,加法交换律和有什么异同点?从而得出
相同点:加法交换律和都是加法的运算定律.其计算结果――和不变.
不同点:加法交换律是变换了加数的位置,如
a
+< br>b=b
+
a
;不改变加数的位
置,而改变了加数的运算顺序,如
a
+
b
+
c=(a
+
b)
+
c=a+
(b
+
c)
.
特点:
应用加法交换律改变加数的位置后,计算时 仍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
算;应用改变运算顺序后,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4
.教学的应用.
在加法中应用运算定律能够使计算简便.
(1)
教学例
3
:计算
480
+
325
+
75
.
提问:
这道题怎样算比较简便?为什么?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在讨论的基础上明确,因为
375
和
25
相加能得整百数
(400)
,再算
480
+
400
比较简便,那里应用了.
板书:
(2)
教学例
4
.
计算
325
+
480
+
75
怎样算简便?应用了什么定律?
启发学生想出
325
和
75
相加能够得到整百,先用加法交换律交换
480
和
75
的位置,再计算
325
加
75
,那里又应用了.
板书:
(3)
比较例
3
、例
4
在应用运算定律方面有什么不同?
在比较中使学生明确,例
3
只应用了,而例
4
是先用加法交换律把
7 5
和
480
交换位置,再应用把
325
和
75
相加 才能使计算简便.
教师概括:
在加法中应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有时要用到交换律,有时要用到
结合律,有时既要用到交换律还要用到结合律.无论如何应用,在计算时为使计
算简便应思考,哪些数 相加能够得到整十、整百、整千的数,要先用加法交换律
把这些数移在一齐,再应用把这些数结合起来先 算,最后求这几个数的和.
练一练
完成课本第
50
页做一做的题目.说明怎样算简便,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提问:
过去哪些知识应用了?
例如,做口算加法
36
+
48
,透过讨论使学生明确,把
36
+
48
先改写成
36
+
(40
+
8)
,然后算
(36+
40)
+
8
这就是应用了.
(
三
)
巩固反馈
1
.根据运算定律在下面的□里填上适当的数.
< br>369
+
258
+
147=369
+
(
□+
147)
(23
+
47)
+56=23
+
(
□+□
)
6 54
+
(97
+
a)=(654
+□
)
+□
2
.下面哪些等式贴合?
a
+
(20
+
9)=(a
+
20)+
915
+
(7
+
b)=(20
+
2)
+
b
(10
+
20)
+
30
+
40=10
+
(20
+
30)
+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