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全国中考语文诗歌鉴赏的综合中考真题汇总及详细答案

绝世美人儿
572次浏览
2021年01月20日 05:53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超实惠-惊蛰吃什么食物

2021年1月20日发(作者:牛凤及)


一、中考语文诗歌鉴赏

1

阅读《渔家傲·秋思》,完成后面小题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

观察下面图画,简要说明这幅图画表现了诗歌中所描绘的怎样的景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这首诗描写了边塞 秋景及身处边塞的征人的艰苦生活,抒发了将军与征夫
_______
的复
杂而又矛盾 的情绪。

3
.这是一首边塞诗。在我国古代诗词中,还有许多表现边塞生活的诗句, 其中,你读过的
两句诗是“①
______
”和“②
_____
”。
(
每句诗中允许有一个不会写的字用拼音替代
)


【答案】

1
.崇山峻岭之中,只有一座孤城静默在黄昏里。

2
.思乡却渴望建功立业

3


①秦时明月汉时关

②归雁入胡天


【解析】

1
.本题考查描绘诗中展现的画面。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抓住画面中 的主要景物“群山”“孤
城”“落日”,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 联想和想
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2
.考查对诗歌抒发作者思想感情 的理解。这首边塞词既表现将军的英雄气概及征夫的艰苦
生活,也暗寓对宋王朝重内轻外政策的不满,爱 国激情,浓重乡思,兼而有之,构成了将
军与征夫思乡却渴望建功立业的复杂而又矛盾的情绪。

3
.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如,王昌龄
(

)
的《从军行》: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
终不还。王翰
(

)
的《凉州词》: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2

阅读下面古诗词,完成小题





[宋]文天祥

淡烟枫叶路,细雨蓼花时。

宿雁半江画,寒蛩
四壁诗。

少年成老大,吾道付逶迤。

终有剑心在,闻鸡坐欲驰。

(注)①此诗写于起兵勤王之前。宋恭帝即位后,国家艰 危,各地将官大都观望,只有文
天祥和张世杰两人,召集兵马,起兵勤王。②蛩,蟋蟀。
文天祥《夜坐》的尾联与陆游的“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有异曲同工之妙,
请结合诗歌 内容作比较赏析。

【答案】陆游的诗通过虚写自己睡梦中在战场上激烈厮杀的场面,抒发了诗 人有心报国却
遭排斥而无法杀敌的无奈;文天祥的诗借“闻鸡起舞”的典故,抒发了诗人在国家危亡之< br>际,要力挽狂澜、忠君报国,但自己年华不再、前途渺茫的沉重悲凉。两首诗都体现了诗
人矢志报 国、壮心不已的情怀。

【解析】

【详解】

尾联一扫沉 郁悲凉,转为仰天浩歌,率直地发出“丈夫壮气须冲斗”式的呐喊。运用祖逖
闻鸡起舞这一常典,抒发了 诗人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要力挽狂澜,表达了立志报国,壮
心不已的真实情感。如今眼看家国飘摇,山 河破碎,虽已病痛缠身,保家卫国的理想不
渝,爱国激情始终在胸膛内涌荡,铁马冰河的梦想会在病痛的 头脑中出现,“夜阑卧听风
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诗人在风雨洒落的夜晚,做梦都在想着,一身戎装 ,骑着战
马,跨越北国冰封的河流,同敌人在疆场厮杀。对于一个伤病缠身的老人,在将近古稀之
年,犹有如此豪迈的梦想,真是可歌可叹。两首诗都体现了诗人矢志报国、壮心不已的情
怀。



3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

]
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注释)①断肠天:令人销魂的春天。

全诗写柳,句句写景,又句句抒情。请结合全诗内容分析作者所写之景、所抒之情。

【答案】首句中,诗人追想了“柳”在春日的样子,“逐东风”“拂舞筵”,好似与宴会
上的舞女融为一 体,婀娜多姿,翩然起舞。后两句中,作者看见了“清秋”“斜阳”“秋
蝉”,点染了环境的凄凉,也写 出了所处凄凉环境下柳条的枯凋。春日愈是繁华得意,愈
显出秋日之柳的零落憔悴。诗人正是通过这种强 烈的对比,表达了对秋柳稀疏衰落的悲叹
之情。

【解析】

【详解】

对比手法
1.
诗写的是写秋日之柳,但诗人不从眼前写 起,而是先追想它在春日的情景,然
后再回到眼前的柳上来。你看,在士女如云的乐游苑上,在繁华似锦 的春日,婀娜多姿的

春柳和飘然起舞的舞女在热闹的舞筵上结合了起来,分不清谁是舞女,何 为柳枝,意境是
何等的优美!而眼前的秋柳,却是完全相反的另一种景象。“清秋”“斜阳”“秋蝉”点
染了环境的凄凉,春日之柳的繁盛,正反衬出秋日之柳的枯凋;春日愈是繁华得意,愈显
出秋日 之柳的零落憔悴。诗人正是通过这种强烈的对比,表达了对秋柳稀疏衰落的悲叹之
情。全诗句句写柳,却 不着一个“柳”字。句句写景,又句句抒情。诗人年轻时充满幻想
和信心,怀有远大抱负,正如洋溢着勃 勃生机的春柳。然而由于党争倾轧,诗人一直过着
一种沉沦的生活,诗中经历荣枯悬殊变化的秋柳,正是 诗人自伤迟暮、自叹身世的真实写
照。
2.
以春柳作比,来写秋日之衰柳,春日之柳 的繁盛,正反衬出秋日之柳的枯凋;春日
愈是繁华得意,愈显出秋日之柳的零落憔悴。李商隐青年时就中 进士,怀有“欲回天地入
扁舟”的远大抱负,然而由于党争倾轧,长期沉沦下僚,此时悼念亡妻,悲叹前 路,其心
情之惨苦可想而知,诗中经历今昔荣枯悬殊变化的秋柳,不正是诗人自伤迟暮、自叹处世
的生动写照?


4

阅读欣赏

醉著

韩偓




万里清江万里天,一村桑柘

一村烟。

渔翁醉著无人唤,过午醒来雪满船。

注:①韩偓:晚唐诗人。②桑柘(
sāng zhè
):指桑木与柘木。
< br>1

前代诗论家曾指出“唐人忌重迭用字”,但是本诗前两句却重迭使用“万里”“一村 ”
两词。请结合诗句谈谈你的理解。

2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 br>1
.这两处是诗人的有意重复,更能达到一定的表达效果。连用两个“万里”,更能突出清
江的开阔绵长和天空的广阔无边;连用两个“一村”,则表现了平野的广阔和村落的连续
不断。

2
.旷达超脱、平淡闲适,同时也流露出一些迷惘、孤独(悲凉)之情。

【解析】

1
.考查重迭使用“万里”“一村”两词的作用。一定要把词语放 入诗句或具体的语境中去
解读。“万里清江万里天,一村桑柘一村烟”:乘船行驶在万里的清江之上,天 空辽阔。
清江两岸的村落一个接着一个,炊烟袅袅升起。两个“万里”突出宽广的天空下也是同样
宽广的江水。两个“一村”,则表现了平野的广阔和村落的连续不断。由此描绘了一幅安
静的乡间冬日 风景。“万里”“一村”两词,以白描手法勾摹广阔的天地,构图明晰,设
色疏淡,宛如一幅幅饱含诗意 的水墨画卷。

2
.考查对诗歌思想感情的把握。作者在诗中描绘了两幅画景。第一幅 :宽广的天空下也是
同样宽广的江水,清净明亮的静静流淌;在江边的村落里可以看到许多桑树柘树,有 的人
家已经升起炊烟,袅袅升起树间,一树轻烟。第二幅:江边的渔翁在静谧中睡着了,虽然
到 了中午却还不曾转醒,也没有人来唤醒他,却在午后漫天雪花的清冷中醒来。这两幅画
的前后组合,在短 暂的时间联系和强烈的对比中,流露出了诗人的内在情绪。从最末一句
“过午”二字看来,这首诗在时间 上只写了半天,上午还是清江万里,风光明丽,而中午
却降下一天纷纷扬扬的大雪来,风云变幻如此之快 ,真有些出人意外。这不单单是指自然
风云。联系作者生活的晚唐和五代初期的情况看,那正是沧海桑田 ,朝野混乱之际,形势
瞬息万变,这当中包含着作者对政治风云变幻莫测的深沉感叹。关于对这剧烈变化 的政治
风云作者的态度,作者又巧妙地从渔翁形象中作了暗示。渔翁是旷达的,他喝醉了酒睡
着 ,也没有人唤醒他,安闲自在,无忧无虑。直至寒气逼得冻醒了,他看着满船积雪,对
这突如其来的变化 ,诗中流露的情绪虽然令人惊讶,但主要仍是平静、安详,处之泰然,
这是十分超脱的态度。作者写此诗 而以《醉著》为题,也暗中透露了这个消息。当然,其
中也多少流露出一些迷惘和孤独感,甚至有“一切 皆空”的意味,似乎暗示着作者处境的
艰难和心情的悲凉。按以上分析整理答案即可。

【点睛】

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 在的问题主要
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 br>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
主语诗歌 的抒情方式,根据抒情方式分析情感。还要注意一般诗歌的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
分析,答题时不要只答出 情感而放弃诗句。


5

阅读下面的诗,完成各题

蝶恋花

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1< br>.
“无言谁会凭阑意”中的“意”在词中指“
______________
” 。

2
.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
“残”字表达了主人公忧愁沮丧之意。

B.
“黯黯”写出夕阳残照之下景色的灰暗。

C.
上阕情景交融,描写主人公登高望远春愁顿生之状。

D.
下阕直抒胸臆,抒写主人公苦中求乐情深志坚之意。


【答案】

1
.春愁

2

B

【解析】

1
.要求学生在理解词句内容的基础上分析。“无言谁会凭阑意” 意思是:默默无言谁理解
我靠在栏杆上的心情。意,指的“愁情”。结合“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 黯黯生天
际。”的意思“我长时间倚靠在高楼的栏杆上,微风拂面一丝丝一细细,忘不尽的春日离
愁,沮丧忧愁从遥远无边的天际升起。”得出:“愁情”是指“春日离愁”。即:春愁。

2

B
项错误。通读全词可知,“黯黯”、“春愁”、“强乐”等词都表现出作者描写的 春
景不能让人感觉到盎然生机,而是愁肠百转。故选
B



6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



...
A.
这首诗属于词,其词牌是“南乡子”,它与《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一样,
均属于辛弃疾的“壮词”。

B.
上阙前两 句用设问的手法,写词人站在北固楼上,极目远眺,由满眼风光兴起对祖国大
好河山的赞美之意。

C.
下阙歌颂了孙权的不畏强敌、坚决抵抗,并战而胜之的英雄壮举,反衬出南宋文武之辈
的庸碌无能、怯懦苟安。

D.
该词与《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都 表达了作者渴望金戈铁马,收拾旧山河,
为国效力的壮烈情怀,以及因报国无门而产生的愤懑之情。
2
.这首词中的加线句富有表现力,请作简要赏析。


【答案】

1

B

2
.该句借用杜甫《 登高》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不但写出了江水奔腾
而去的雄壮气势,还将词人的愁思 和感慨,比作常流不息的江水,委婉含蓄地表明了朝代
兴起和衰亡的漫长历史。

【解析】

1

B.
“由满眼风光兴起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 美之意”错误,作者俯瞰日夜奔流的长江;追
思像江水东流、一去不返的“千古兴亡”事,咏古叹今,抒 发自己对中原故土的深切眷
念,把难以言表的复杂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故选
B

2
.考查对诗句的赏析。“不尽长江滚滚流”,借用杜甫《登高》诗句:“无边落木萧萧
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句话在说千古兴亡事总在那里变化着,而只有长江滚滚流,永
远不变 。词人胸中倒来倒去的不尽愁思和感慨,犹如长流不息的江水。委婉含蓄地表明了
朝代兴起和衰亡的漫长 历史。


7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各题。

赠别

杜牧

多情却似总无情,

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

替人垂泪到天明。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

杜牧《赠别》诗中,体现与友人送 别场景的词语是:
________________


2
.结合两首诗中画线的诗句,具体说说其抒发感情的方式和感情基调有什么不同。


【答案】

1
.樽前

2
.杜牧的《赠 别》诗,以物喻人,通过“蜡烛有心”和“垂泪到天明”表现友人离别之时
的深深的忧伤之情。而王勃的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则用朴素的语言直抒胸臆,认为只要
真情在,即使远隔天涯,也犹如近在咫尺,并 劝勉友人要心胸豁达,坦然面对,而不能像
普通儿女一样为离别泪湿衣巾。就感情基调而言,前者黯然销 魂、极度伤感,后者乐观豁
达、积极昂扬。

【解析】

1
.“唯觉樽前笑不成”意思是只觉得酒筵上要笑却笑不出声,“樽前”点明了送别的地
点。

2
.考查对诗歌的分析比较。甲诗,“蜡烛有心还惜别,

替人垂泪到天明” 这句明显是把
蜡烛当人了,借物达情,连蜡烛都有心都会流泪啊,何况是人呢。两句没有一个愁和伤字,却恰如其分表达了同所爱不忍分别,又不得不分别的复杂心境。感情基调:黯然销
魂、极度伤感 ;乙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境界又从狭小转为宏大,情调
从凄恻转为豪迈。“海内存知 己,天涯若比邻。”远离分不开知己,只要同在四海之内,
就是天涯海角也如同近在邻居一样,一秦一蜀 又算得什么呢。一洗往昔送别诗中悲苦缠绵
之态,体现出诗人高远的志向、豁达的情趣和旷达的胸怀。感 情基调:乐观豁达、积极昂
扬。


8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1

对这首词有关句子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

. ..
A
.“天接云涛连晓雾”写天上翻腾的云像涌起的波涛,与清晨弥漫的雾相连相接的美景。

B
.“星河欲转千帆舞”写银河涌动,好像要倒转过来,许许多多船帆在狂 风中摇摆起舞。

C
.“学诗谩有惊人句”写词人自幼学诗,但少有佳句,没有“语不 惊人死不休”的境界。

D
.“九万里风鹏正举”化用《庄子》中的名句,词人希望能 像大鹏一样尽情地施展才
能。

2
.这首词中哪两个字,巧妙衔接上下片、使之一气呵成?请找出并写下来。


【答案】

1

C

2
.问



【解析】

1
.赏 析古诗词,从作者入手,联系已知作者的生活经历,风格知识理解内容;借助于诗词
的标题、注释、写作 背景,理解诗人写作意图。
C
项中“少有佳句”错,“谩有”是“空
有”的意思;“没 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境界”理解有误。

2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的理解。“闻天 语,殷勤问我归何处”的意思是“她听着天帝在对
她说话,殷勤地问她要回到哪里去”。李清照南渡以来 ,一直飘泊天涯,备受排挤与打
击,尝尽了人间的白眼,如今天帝这么关照她,使她感到多么温暖啊!“ 我报路长嗟日
暮,学诗谩有惊人句”的意思是“我告诉天帝,我所走的路程很远,现在已到了黄昏,还< br>没有到达。即使我学诗能写出惊人的句子,又有什么用呢”,表现出她徬徨忧虑的神态。
“闻”和 “问”把上下片衔接了起来。


9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还山宅


杨师道

暮春还旧岭,徙倚玩年华。芳草无行径,空山正落花。垂藤扫幽石,

卧柳碍浮槎

。鸟散茅檐静,云披涧户斜。依然此泉路

,犹是昔烟 霞。

(注)①《还山宅》是诗人重回华阴旧居的见闻和感受,是一首纪行之作。
< br>②槎:读
chá
,指小舟。③泉路:可指流着山泉的路,也可指山泉或山中之路。泉,水 也。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
的两项是
(

)

...
A
.《还山宅》描写芳草茂盛遮蔽山路小径,但是作者仍 旧走入山中,回到山宅,表明了
诗人很熟识道路,太久没回家的思归之情。

B
.首联对起,总写还山宅之行。“徙倚”意为徘徊流连,“玩年华”是指尽情享受美好春
光。

C
.第二联借景抒情,通过描写暮春芳草弥漫,空山寂静,落花飘零的衰败景象,抒发诗人春光易逝的感慨。

D
.第四联展示山宅风貌,明写“鸟散”,暗传人去屋空。“ 云披涧户斜”是自然景物,
又是今昔所同。

E.
第五联诗人想象回到山宅 之后,看到烟霞如昔,这是诗人对山宅的认同,山宅既不负旧
主,主人亦不负旧宅。此行像偿还了一笔不 大的宿债,得到的是一种恬静的满足。

2
.第三联“垂藤扫幽石,卧柳碍浮槎”中“ 扫”和“碍”这两个字用得好,请结合诗句赏
析其妙处。


【答案】

1

CE

超实惠-惊蛰吃什么食物


超实惠-惊蛰吃什么食物


超实惠-惊蛰吃什么食物


超实惠-惊蛰吃什么食物


超实惠-惊蛰吃什么食物


超实惠-惊蛰吃什么食物


超实惠-惊蛰吃什么食物


超实惠-惊蛰吃什么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