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初中文言文常见字词及解释

余年寄山水
663次浏览
2021年01月20日 09:19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望天门山诗配画-

2021年1月20日发(作者:闵惠芬)
初中文言文常见字词及其解释

文言文虚词用法





一、代词


1
、人称代词,译作









他 们


①公与人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②陈胜佐之,并杀两尉。(《陈涉世家》)


③孔文子何以谓之



也?(《
<
论语
>
十则》)


④醒侯故使之问之。(《扁鹊见蔡醒公》)


2
、指示 代词,指代事物,译作





它们

或直译事物名称。


①学而时之,不亦说乎?(《
<
论语
>
十则》)


②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狼》)


③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 人不倦。(《
<
论语
>
十则》)
④鬼问:

汝复谁 ?

定伯诳之。(《宋定伯捉鬼》)


⑤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狼》)


二、助词:


1
、结构助词,译作




①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扁鹊见蔡桓公》)


②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


③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


④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读孟尝君传》)


⑤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2
、结构语气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①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


②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扁鹊见蔡桓公》)


③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愚公移山》)


④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观沧海》)


⑤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3
、语气助词,凑足音节。


①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②久之,目似暝,意暇甚。(《狼》)


③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④顷之,贼二十余骑四面集,步行负弓矢从者百许人。(《大铁椎传》)


4
、结构助词,提前宾语的标志。


①菊之爱,陶后鲜有闻。(《爱莲说》)


②何陋之有?(《陋室铭》)


③宋何罪之有?(《墨子
.
公输》)






一、连词


1
、表示并列关系的 连词,可译为


”“
而且
”“


等, 有时也可不译。


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论语
>
十则》)


②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③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2
、表示承接关系的连词,译作

然后
”“



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
论语
>
十则》)


②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


③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


3
、表示转折关 系的连词,译作

但是
”“
然而
”“

”“
可是




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论语
>
十则》)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


③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马说》)


4
、表示递进关系的连词。译作

而且
”“
并且

或不译。


①以三保勇而多艺,推为长。(《冯婉贞》)


②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


③敏而好学。(《
<
论语
>
十则》)


5
、表示修饰关系,可译为


”“


或不译。


①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


②吾恂恂而起,视其缶。(《捕蛇者说》)


③睨之,久而不去。(《卖油翁》)


6
、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译作

因此
”“
所以
”“
因而




①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醉翁亭记》)




②刘备天下枭雄,与操有隙,寄寓于表,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他。(《资治
通鉴
.
赤壁之战》)


③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黄生借
书说》)






一、介词


1、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可译为


”“


等。


①介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
……
至于泰安。( 《登泰山
记》)


2
、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

因为
……”“
由于
……”



①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岳阳楼记》)


②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土,士以故归之。(《读孟尝君传》)


③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④而吾以捕蛇独存。(《捕蛇者说》)


3
、介绍动作行为所凭借 的条件,可译为

凭、用、按照

等。


①不用则以纸贴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马说》)


②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


③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
子》二章)


④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愚公移山》)


二、连词


1
、表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






①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


②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出师表》)


③故为之说,以俟夫人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


④诚直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出师表》)


2、表结果,可译作

以至
”“
因而




①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3
、表并列或承接,因果关系。


①属予作文以记之。


三、动词:译为

认为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出师表》)





文言文实词用法



1
、人不知而不愠(怨恨)《论语十则》


2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迷惑)(疑惑)(同上)


3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教导)(同上)


4
、择其善者而从之(长处;优点)(同上)


5
、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渐渐地)《扁鹊见蔡桓公》


6
、醒侯故使人问之(特意)(同上)


7
、使人索扁鹊(寻找)(同上)


8
、桓侯遂死(于是就)(同上)


9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胁迫,攻击)《狼》


10
、顾野有麦场(回头看,看见)《同上》


11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放松,这里指卸下)(同上)

12
、蜀之鄙有二僧(边境)《为学》


13
、吾欲之南海,何如(往,到)(同上)


14
、富 者曰:

子何持而往?

(凭借,依靠)(同上)


15
、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得(还,尚且)(同上)


16
、西蜀之去南海(距离)(同上)


17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难道)(同上)


18
、旦辞爷娘去(早晨)《木兰诗》


19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只)(水流的声音)(同上)


20
、屋舍俨然(整齐的样子)《桃花源记》


21
、阡陌交通(交错相通)(同上)


22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与世隔绝的地方)(同上)


23
、后遂无问津者(探访)(同上)


24
、芳草鲜美(鲜嫩美丽)(同上)


25
、不足为外人道也(不值得)(同上)


26
、会宾客大宴(适逢)《口技》



27
、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但)(同上)


28
、妇抚儿乳(喂奶)(同上)


29
、一时齐发(同一时候)(同上)


30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夹杂)(同上)


31
、宾客意少舒(稍稍)(同上)


32
、虽人有百手(即使)(同上)


33
、方七百里(面积)(愚公移山)


34
、年且九十(将近)(同上)


35
、杂然相许(赞成)(同上)


36
、寒暑易节(交换)(同上)


37
、虽我之死(即使)(同上)


38
、惧其不已也(停止)(同上)


39
、斯是陋室(这)《短文两篇
.
陋室铭》


40
、惟吾德馨(指品德高尚)


41
、可爱者甚蕃(多)《短文篇
.
爱莲说》


42
、亭亭净植(树立)(同上)


43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应当)(同上)


44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奔跑)《短文两篇
.
三峡》


45
、良多趣味(真、实在)(同上)


46
、林寒涧肃(寂静)(同上)


47
、遂至承天寺(于是)《短文两篇
.
记承天寺夜游》


48
、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明察秋毫:形容视力好。秋毫:秋天鸟兽身
上新长的细 毛)《闲

情记趣》


49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舞空(自己把它比作)(同上)


50
、果如鹤唳去端,怡然称快(愉悦)(同上)


51
、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祸害)(更加厉害)《周处》


52
、而年已蹉跎(过时)(同上)


53
、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体会书上的意旨)《五柳先生传》


54
、造饮辄尽,期在必醉(就)(同上)


55
、环指萧然,不蔽风日(冷清的样子)(同上)


56
、简箪飘屡空,晏如也(安然自若的样子)(同上)


57< br>、
不戚戚于贫贱,
不汲汲于富贵
(忧愁的样子)
(心情急切的样子)< br>(同
上)


58
、水尤清洌(清凉)《小潭石记》


59
、怡然不动(愣往的样子)(同上)


60
、叔尔远逝(忽然)(同上)


61
、往来翕忽(轻快敏捷)(同上)


62
、犬牙差互(互相交错)(同上)


63
、悄怆幽遂(深)(同上)


64
、不可久居(停留)(同上)


65
、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当
……
时)《观潮》


66
、仅有

敌船

为火所焚,随波而逝(去、往)(同上 )


67
、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急隐忽现)(同上)


68
、起于齐(出发,动身)《公输》


69
、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坚持合宜的道德,情理)(明白事理)

(同上)


70
、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虽是这样)(同上)


71
、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入侵)(同上)


72
、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无不,都)《核舟记》


73
、其两膝相比者(挨着)(同上)


74
、神情与苏,黄不属(相类似)(同上)


75
、细若蚊足,钩画了了(清清楚楚)(同上)


76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日(道歉)《唐睢不辱使命》


77
、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


(忙碌的样子)(有时)《短文两篇
.
山市》


78
、又间令足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去,往)《陈涉世家》


79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编次)(同上)


80
、虽有千里之能(即使)《马说》


81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驱策,用马鞭子打)(依据,按照,顺着)


(规律,此处指马的习性、特征)


82
、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未曾)《始得西山宴游记》


83
、攒蹙累积(重叠)(同上)


84
、游于是乎始(从此)(同上)


85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靠近)《醉翁亭记》


86
、云归而岩穴暝(昏暗)(同上)


87
、至于负者歌于途(背着东西)(同上)


88
、杂然而前陈者(摆列)(同上)


89
、若脱笼之鹄(天鹅)《满井游记》


90
、麦田浅

寸许(曾颈上的长毛,这里形容不高的麦苗)(同上)


91
、委 而去之(放弃)(离开)《孟子二章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92
、或民不民封疆之界(界限,这里意思是限制)(同上)


93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被起用)(被举用)(同上)


94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征验)(了解)(同上)


95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于是)(规模)《岳阳楼记》


96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因为)(同上)


97
、是进亦忧,退亦忧


(在朝廷上做官)(不在朝廷上做官)(同上)


文言文(一词多义)



(按音序排列)



1.
安:
1
、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


2
、养(衣食所安)


2.
卑:
1
、低下(非天质之卑)


2
、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


3.

: 1
、周全、详尽。(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


2
、具备。(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


3
、准备。(犹得备晨炊《石壕吏》)


4.
被:
1
、影响(被于来世)


2
、同



,穿(皆被绮绣)


5.
鄙:
1
、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

2
、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
鄙《曹刿论战》)

3
、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6.
毕:
1
、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

2
、全部(群响毕绝《口技》)
7.
薄:
1
、迫近,接近。(薄暮冥冥《岳阳楼记》)

2
、轻视。(不宜妄
自菲薄《出师表》)

3
、厚度小。(薄如钱唇《活板》)


8.
策:
1
、马鞭。(执策而临之《马说》)

2
、鞭打、驱使。(策之不以
其道《马说》)

3
、记录。(策勋十二传《木兰诗》)

4
、计谋。(成语

束手无策




9.
长:
chá
ng 1
、长度。(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2
、与



相对。(北市买长鞭《木兰诗》)

3
、长久,健康。(但愿人长久《明月
几时有》)

4
、永远。(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5

zhǎng< br>,排行最大
(木兰无长兄
(
《木兰诗》
) 6

zh ǎng

头领。
(吴广皆次当行,
为屯长
《陈
涉世家》)< br>

10.
称:
1
、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
/
不能称前时之闻)
2
、称赞(先帝
称之曰能)


11.
诚:
1
、诚心(帝感其诚)
2
、的确,实在(此诚 危急存亡之秋也)
3

果真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诚如是,
则霸业可成,
汉室可兴)


12.
惩:
1
、苦于(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

2
、惩罚


13.
驰:
1
、骑(愿驰千里足)

2
、驱车(追赶)(公将驰之)


14.
出:
1
、发、起(方其出海门)

2


在边疆打仗(出则方叔、召虎)

3
、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

4
、产生(计将安出)


15.
辞:
1
、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

2
、语言(未尝稍降辞色)


16.
次:
1
、编次。(吴广皆次当行《陈涉世家》)

2
、旅行或行军在途
中停留。(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17.
箪:
1

用箪装着
(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
2

古代装饭的圆形竹筐
(一
箪食,一豆羹)


18.
当:
1
、承当,承受。(当之无愧)

2
、应当。(当奖率三军《出师
表》


3

将要。
(今当远离)

4

对着,< br>向着。
(木兰当户织
《木兰诗》


5
、值,正在。
(当时此,诸郡县苦秦吏者《陈涉世家》)

6
、抵挡。



不可当




19.
道:
1
、道路。(会天大雨,道不通《陈涉世家》)

2
、道义。(伐
无道,诛暴秦)

3
、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4
、说,讲。(不
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20.
得:
1
、能够(二者不可得兼)

2
、得到、获得(故不为苟得)

3





,感激(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望天门山诗配画-


望天门山诗配画-


望天门山诗配画-


望天门山诗配画-


望天门山诗配画-


望天门山诗配画-


望天门山诗配画-


望天门山诗配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