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答案

玛丽莲梦兔
656次浏览
2021年01月20日 09:22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大学迎新晚会新闻稿-

2021年1月20日发(作者:陆克平)
【甲】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
对曰:
“臣未尝闻也。


何至于此!
寡人谕矣:
夫韩、
魏灭亡,
而安陵 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乙】
郑同北见赵王。
赵王曰:“子南方之传士也,
何以教之?”
郑同曰:“臣南方草鄙之人也,何足问
?
虽然,王致之于前,安
敢不对乎
?
臣少之时,
亲尝教以兵。
”赵王 曰:
“寡人不好兵。

郑同因抚手仰天而笑之曰:“兵固天下之狙①喜也,臣故意大王
不好也。
臣亦尝以兵说魏昭王,
昭王亦曰:
‘寡人不喜。
’臣曰:< br>‘王之行能如许由②乎
?
许由无天下之累,故不受也。今王既受
先王之传;欲宗 庙之安乎?’王曰:‘然。’‘今有人持万金之
财,时宿于野,内无孟贲③之威,外无弓弩之御,不出宿 夕,人
必危之矣。’今有强贪之国,临王之境,索王之地,告以理则不
可,说以义则不听。王非 战国守圉之具,其将何以当之
?
王若无
兵,邻国得志矣。”赵王曰:“寡人请奉教。”



(《战国策·赵策三》,有删改)


注:①狙:狡猾,文中指狡猾的人。

②许由:尧舜时代的贤
人。

③孟贲(bēn):战国时期卫国人,是古代著名的武士。


10.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4
分)



①长跪而谢之
_______


②寡人谕矣

________

③亲尝教以兵
_______


④许由无天下之累
___________
1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





今王既受先王之传

B
.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臣亦尝以兵说魏昭王

C
.休祲降于天











时宿于野

D
.若士必怒













王若无兵

1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
分)

①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王非战国守圉之具,其将何以当之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请分别概括唐雎和郑同的性格特点。(
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14
.同为劝谏君王,唐雎和郑同劝谏方式有何不同?(
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4
分)答案:①道歉


②明白,懂得


③兵法


④牵累


评分:每小题
1
分。


11.
2
分)答案:
C12.

4
分)答案:①而安陵国却凭借五十< br>里的土地幸存下来,只是因为有先生啊。


②大王您如果没有争战之国所具有的防御装备,
又将用什么去
抵御他们呢
?

评分:每小题
2
分。意思对即可


13.
2
分)答案:唐雎:有勇有谋、不畏强暴、敢于献身、正
气凛然


郑同:有谋有略、善于辞令、机智聪慧,谦虚文雅


评分:每个 人物
1
分,答出
1
点得
0.5
分,答出两点得
1< br>分。
意思对即可。


14.

3
分)答案:唐雎:针锋相对,直言相谏。


郑同:迂回曲折,委婉劝谏。

评分:答对一个人物得
2
分,全部答出得
3
分。意思对即可


【甲】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敢易!

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
于 秦。

秦王谓唐雎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安陵君受地于
先王而守之,虽千里 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

【乙】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

晏婴,齐之习辞者
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
?”
左右对曰:

为其来也,臣请
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

何为者也
?’对曰:

齐人也,
王曰:



?
曰 :

坐盗”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
王曰:

缚者曷为音也
?”
对曰:

齐人也,
坐盗。

王 视晏子曰:


人固善盗乎
?”
晏子避席对曰:

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
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
?
水 土异也。
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
王笑
曰 :

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l
)故不错意也:___

(2
)以大易小:____



3
)吏二缚一人诣王:____


4
)叶徒相似:____


22
、下列各组词句中加点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日


太守谓谁

B


秦王不悦


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C


安陵君其许寡人


潭中鱼可百许头

D


安陵君因使唐雎


晏子将使楚

2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个句子。(
4
分)


1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____________


2
)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______________

2 4
、晏子的反驳,体现了一个外交家的风范,请指出晏子外交语
言的特点。
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25
、《论语》中说:

出使四方,不辱君命。

上面所列举的是我
国历史两位杰出的外交使节,请选择一位并 作出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21
、(
1
)错通



,置 意。(
2
)用。(
3
)捆绑。

4
)仅仅。
22

B23

(1)
今天,我用安陵十倍的土地,让安陵君扩大领土。

(2)
酒喝得正畅快的时候,两个小官吏捆绑着一个人
到楚 王面前。
24
、晏子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运用比喻、类比等反
驳方式反击了楚王的无礼 和无理。
25
、唐雎:临危不惧、机智勇
敢、从容镇定、不畏强暴、凛然正气
……
晏子:头脑机敏、能言
善辩、态度决然、随机应变
……

【甲】

唐雎不辱使命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
安陵君曰:

大王加...

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
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


【乙】

读《孟尝君传》

世皆称孟尝君能 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

其力以脱于虎豹

之秦。
嗟乎
!
盂尝君特

鸡鸣狗盗之雄

耳,岂足以言得士
?
不然,擅齐之强,
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

,尚何取鸡呜狗盗之力哉
?
夫鸡鸣狗盗之
出其门,此士之所以

不至也。

【注释】< br>①
赖:依仗,依靠。

虎豹:像虎豹一样,

特:只、仅仅。

雄:首领。

南面而制秦:南面称王制服秦国。

所以:
……
的原因。

1.
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4

)

(1)
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__
(2)
臣未尝闻也____

(3)
休祲降于天_____

(4)
长跪而谢之日___

2.
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

士以故归之

B.
受地于先王而守之

学而不思则罔

C.
聂政之刺韩傀也

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

D.
安陵君其许寡人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3.
翻 译
(1)
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2

)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2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请为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
划两处
)

(2

)























5.
结合【甲】【乙】两文,谈谈你对



的理解。
(5

)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4

) (1)
交换

(2)
曾经

(3)
吉祥
(4)
道歉
2. (2

) C

3. (4

)(1)
平民发怒, 也不过是摘掉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
((2)
安陵国凭借着方圆五十里的土地存活 了下来,
只是因为有先生你在啊。
4. (2

)






/







/







5.(5

)
开放性题,
只要能
结合
[

][

]
两文答出对



的 合理的理解,即可得分。示例:我认为



是战国时期的一个特殊阶层,他 们都有一技之长,但能力却有强弱之分。
如孟尝君门下的鸡鸣狗盗之徒,有的只是小本事
;像唐雎这样的士是忠君
爱国,有勇有谋的英雄,有大本事。

【甲】亮答曰:
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
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 克绍...百姓孰敢不
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
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br>”
















(选自陈寿《隆中对》)

【乙】亮少有逸群之才,容貌甚伟,时人异焉。遭汉末扰乱 ,随
叔父玄避难荆州,躬耕于野,不求闻达。时左将军刘备以亮有殊
量,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 亮深谓备雄姿杰出,遂解带写诚,厚
相结纳。及魏武帝

南征荆州,刘琮举州委质
,而备失势众
寡,无立锥之地。亮时年二十七,乃建奇策,身使孙权,求援吴


。权既宿服仰备又睹亮奇雅,甚敬重之,即遣兵三万人以
助备。备得用与武帝交战, 大破其军,乘胜克捷,江南悉平。后
备又西取益州。益州既定,以亮为军师将军。备称尊号,拜亮为丞相,录尚书事。



(选自陈寿《进〈诸葛亮集〉表》,有
删改)

【注释】

魏武帝:曹操。

举州委质:氢整个荆州作为见面
礼送给曹操。

吴 会:吴国。

8.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利尽南海,东连吴会

尽:完全

B
.信义著于四海

著:闻名

C
.身使孙权,求援吴会

身:亲自

D
.大破其军,乘胜克捷

破:打败

9.
下列各组句子中,
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
.曹操比于袁绍

躬耕于野,不求闻达

B
.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益州既定,以亮为军师将军

C
.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刘琮举州委质,而备失势众寡

D
.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

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

10.
下列对两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甲文中诸葛亮分析政治形势认为刘备不可与曹操较量,也不
可谋取孙权。

B
.甲文中诸葛亮除了分析政治、军事、地理因素外,还特别强
调要爱民和用贤。
C
.乙文中写诸葛亮

乃建奇策

,这里的奇策就是 甲文中

外结好
孙权,内此伏彼起政理



D< br>.
乙文中孙权因为一向心服刘备,
又敬重诸葛亮的奇才和儒雅,
所以派兵帮助刘 备。

11.
百姓孰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翻译此句)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亮少有逸群之才,容貌甚伟,时人异焉。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请结合文章内容,比较甲乙两文刻画的诸葛亮形象的异同。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A


9.D
10.C11.
(< br>1
)老百姓谁尖摇头晃脑和箪盛饭用壶盛浆
来迎接将军呢?


2
)诸葛亮年轻时就表现出超群的才华,容貌非常英俊,当时
的人都认为他很奇特。

评分:(
1




,谁;

箪 食壶浆

,用箪直盛饭用壶盛汤;



……
乎< br>“
,反问语气。每点
1
分,共
3
分。(
2


逸群

,超群;



,英俊,高大;



,以
……
为异,感到奇特。每点
1
分,共
3
分。

12.
相同点:两文都写出了诸葛亮的政治远见与军 事才能。不同
点:乙文还表现了诸葛亮淡泊名利的性格和容貌伟岸的气质。

评分:相同点、不同点各
1
分,共
2
分,意思对即可。

【甲】亮躬耕陇亩
……
凡三往,乃见。《隆中对》

【乙】班超字仲 升,扶风

平陵


,徐

令彪之少子也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有口辫,
而涉猎书传永平

五年,兄固

被召诣校书郎

,超与母随至
洛阳家贫,常为官佣书以 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

大丈
夫无他志略,扰当效傅介子

、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
能久事笔研间乎?

左右皆笑之超曰:
小子安知壮士志哉!



注释:

扶风:汉朝郡名< br>②
平陵:汉朝县名

徐:徐县.汉朝县名

永平:汉明帝年号

固:班超的哥哥班固,《汉书》的作者


书郎:官名.

傅介子:西汉冒险家,以计斩楼兰王闻名于世

17.
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具体含义
(2
分)


1
)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

__


2
)由是先主遂诣亮___


3
)不耻劳辱

___


4
)尝辍业投笔叹曰____

18
.乙文中有一个句子 与甲文中的

时人莫之许也

有同样的表达
效果,找出这个句子写在 下面的横线上
(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1
)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下面的句子 中有一个通假字,
试推测是哪一个字并写出本字
(2
分)


大丈夫无他志略,
犹当效傅介子、
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
安能久事笔研间 乎?


通假字是_____本字是___

21.< br>刻画人物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比较两文在这方面有何异
同,试结合原文加以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
……
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

]
亮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器。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时人异
焉。遭汉末扰乱,随叔父玄避难荆州。躬耕于野,不求闻达。时
左将军刘备以亮有殊量,乃三顾亮于草庐 之中。
亮深谓备雄姿杰
出,遂解带写诚,厚相结纳。及魏武帝南征,荆州刘琮举州委质
而备失势,众寡无立锥之地。亮时年二十七,乃建奇策,身使孙
权,求援吴会。权既宿服仰刘备,又睹亮 奇雅,甚敬重之,即遣
军三万以助备。备得用与武帝交战,大破其军,乘胜克捷,江南
悉平。< br>后备又西取益州。
益州既定,
以亮为军师。
将军备称尊号,
拜亮为丞相 ,录尚书事。

15.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具体含义。(
4
分)


A.
自董卓已来(



B.
利尽南海(




C.
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



D.
益州既定(



16.
将下面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3
分)

A.
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_________

B.
躬耕于野,不求闻达。_______________

17.

乙文中写隆中对策过程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阅读甲文,隆中对策的主要内容是:(
3
分)

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①
甲文中,
诸葛亮在对前景的分析中,
反复强调

人谋

的重
要性,请从文中任举一例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
17.①
器重;

去拜访



……
为耻辱
(认为
……
是耻辱)


停止

18
。左右皆笑之

19.

1
)诸葛孔明,是一条卧龙。
将军难道不愿意见风他吗?(
2)家中贫寒,常被官府雇佣抄书
来谋生(供养家庭)

20.
通假字:研

本字:砚。

21. 相同之
处:两文都有对人物的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甲文除开头的正面
描写外,均为侧面描 写。乙文大部分都属正面描写,

左右皆笑


是侧面描写。不同之 处:甲文以侧面描写为主,乙文以正面
描写为主。

(二)
15.A.
已,



” B.
物资

C.
拜访

D.
已经

16. A.
老百姓
谁敢不用竹筐盛着食物,用壶装着水酒来迎接将军你呢?
B.

自在田野耕种,不希求闻名显达

17.
亮深谓备雄姿杰出,遂解带写诚,厚相结纳。

18.A.
夺取荆益二州,作为

霸业

的根基;
B.
外结孙权,内修政
理,与西南少数民族和睦相处;
C.
联吴抗曹,并从荆、益二州
出兵。

19.①
曹操
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孙权

贤能为之用

,刘备

总揽英雄

。(
1
分)

阅读甲、乙两选文,回答题目。
(13

)

【甲】
亲贤臣,
远小人,
此先汉所以兴隆……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乙】伏念臣赋性拙直,遭时艰难,兴师北伐,未获全功,何期
病在膏肓,命垂旦夕伏愿陛下清 心寡欲,约己爱民,达孝道于先
君,存仁心于寰宇,提拔隐逸以进贤良,屏黜奸谗,以厚风俗。
臣家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孙衣食,自有余饶臣身在
外,别无调度,随时衣食,悉仰于官,不 别治生,以长尺寸,臣
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盈财,以负陛下也

2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4
分)

①躬耕于南阳___②先帝不以臣卑鄙___

③约己爱民____

④悉仰于官

____











22
.翻译下列句子(
2
分)

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盈财,以负陛下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
.选出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








A
.先帝/不以臣卑鄙












B
.咨臣/以当世之事





C
.提拔隐逸/以进贤良










D
.臣身/在外

24
.甲、乙两文体现了诸葛亮的哪些可贵品质?(
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
.甲、< br>乙两文中诸葛亮反复向后主刘禅提出了一条什么建议?
这条建议在当今有何现实意义?(
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ujj

答案:
21.
①躬:亲自,亲身②卑鄙:出生卑微,身份低贱③约:
克制

④悉:全部,都

22.
我将来去世的时候,不允许家人收受财物,在外有盈 余的钱
财,而辜负了陛下的恩德啊


23.D

24.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忠心耿耿,尽职尽责,公正廉洁

25.
亲贤臣,远小人,选贤任能。对于当今的领导干部来讲有非
常重要的借鉴意义,只有选拔有才能的人,善 于听取意见,才能
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为百姓办实事,如果只是一味任人唯亲或量
“财 ”而用,那只会祸国殃民,违法乱纪,被人民所唾骂,成为
国家的罪人。

阅读甲、乙两选文,回答题目。
(13

)

【甲】臣本布衣……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乙】初,亮自表后主曰:“成都有桑八百 株,薄田十五顷,子
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
,
随身衣食
,
悉仰于

,
不别治生
,
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 余帛,外有赢财,
以负陛下”及卒,如其所言。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8.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4
分)


1
)臣本布衣


布衣___(
2
)先帝不以臣卑鄙


卑鄙:__


3
)遂许先帝以驱驰



驱驰:__



4
)悉仰于官

仰:__









9
.解释下列句子中“以”字的含义(
2
分)


1
)咨臣以当世之事(








)(
2
)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
财,以负陛下(








10
.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
分)


1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2
)及卒,如其所言




















































11
.(甲)文中,包含一个成语,这一成语是




















1
分)

12


(乙)
文中诸葛亮的一番肺腑之言可以看出他的什么品质?
你知道后人对诸葛亮是如何评价的吗?说出其中一点即可。(
3
分)

13< br>.你对诸葛亮不留遗产给儿孙(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有
什么评论?(
3
分 )

答案:
8
、(
1
)平民百姓(
2
)地 位低下,学识浅陋(
3
)奔走效
劳(
4
)依赖、依靠
9、(
1
)把(
2
)以至
10
、(
1
) 在军事失利
时我接受重任,在危急关头接受使命(
2
)到诸葛亮死时,情况
果 然如他说的一样
11
、三顾茅庐或临危受命
12
、尽心为国

,不
谋私等;一代贤相为蜀汉政权鞠躬尽瘁、死而后己;对刘备父子
忠心耿耿;写一篇《出师 表》被陆游赞为“出师一表真名世,千
载谁堪伯仲间”杜甫《蜀相》“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 br>襟”等等
13
、褒贬不论,言之成理即可。

阅读甲、乙两选文,回答题目。
(10

)

选文文同上篇。

9.
解释词语的意思(
2
分)


1
)先帝不以臣卑鄙


卑鄙:












2
)悉仰于官


悉:









10
、下列例句中与“恐托 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中的“以”字
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
先帝不以臣卑鄙











B.
不别治生
,
以长尺寸


C.
咨臣以当世之事











D.
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
以负陛下

11
.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
分)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12


(乙)
文中诸葛亮的一番肺腑之言可以看出他的什么品质?
你知道后人对诸葛亮有何评价吗?举出一例即可(
4
分)

答案:
9.

1
)身份低微,见 识短浅(
2
)全部


10.D

11.

在战事失败的时候我接受了任命,在危机患难期间我受到委


12.

围绕“勤俭,清廉”答题即可评价:陆游:出师一表真名世,
千载谁堪伯仲间

杜甫: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潮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
英雄泪满襟

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

阅读甲、乙两选文,回答题目。
(12

)

【甲】
侍中侍郎郭攸之、
费祎、
董允等,
此皆忠良,
志虑忠纯……
优劣得 所。

【乙】晏子为齐相,出其御①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为相御,拥大
盖,策驷马②, 意气扬扬,甚自得也既而归,其妻请去③夫问其
故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④齐国,名显诸侯今者 妾观其
出,志念⑤深矣,常有以自下⑥者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
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 去也”

其后夫自损抑⑦晏子怪而问之,
御以实对⑧晏子荐以为大夫

注释:①御:马夫

②驷马:四匹马拉的车

③去:离开,这里指
离婚

④相:担任国相⑤志念:志向和思考的东西⑥自下 :谦虚
⑦自损抑:克制自己,保持谦卑⑧对:回答

16
.解释下列短语(
2
分任选
4
个作答)


1
)简拔:
















2
)裨补阙漏:




























3
)优劣得所:












4
)意气扬扬:


























大学迎新晚会新闻稿-


大学迎新晚会新闻稿-


大学迎新晚会新闻稿-


大学迎新晚会新闻稿-


大学迎新晚会新闻稿-


大学迎新晚会新闻稿-


大学迎新晚会新闻稿-


大学迎新晚会新闻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