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丽水市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A卷

巡山小妖精
725次浏览
2021年01月20日 10:02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汉语大赛-

2021年1月20日发(作者:纪钜维)

浙江省丽水市
2020
年(春秋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A


姓名
:________
班级
:________
成绩
:________
一、

选择题
(

7
题;共
14

)

1.

2
分)
(2017
九上·崆峒期末
)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
禁锢(ɡù)



栖息(xī)




谀词(yú)





趱行(zǎn)





B .
喑哑(àn)



亵渎(xiè)



恣睢(suī)




面面相觑(qù)





C .
庖官(páo)


灵柩(jiù)



狡黠(jié)




细丝锭子(dìng)





D .
静谧(mì)



绰刀(chāo)


朴刀(pō)





气吞斗牛(dǒu)



2.

2
分)
(2017
七上·永定期中
)
下列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
嘹亮



翻来覆去



疲惫不堪



人声鼎沸





B .
发髻



美不甚收



自做主张



花枝招展





C .
静谧



油然而生



淅淅沥沥



咄咄逼人





D .
酝酿



花团锦簇



截然不同



喜出望外





3.

2
分)
(2017
七下·博罗月考
)
下面的词语,从词性上看,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①管理

②治理

③昨天

④推测

⑤汉语

⑥应该

⑦清楚

⑧宽阔

⑨减少

⑩懒惰

A .
①②⑤/③⑥⑦⑧/④⑨/⑩





B . ③⑤/①②④⑥⑨/⑦⑧⑩





C . ①③⑤⑦/②④⑥⑧/⑨⑩





D . ①②⑤⑥⑨/③⑦⑧/④⑩





4.

2
分)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
酝酿(liáng)



黄晕(yùn)




发髻(jì)






碣石(jié)

B .
棱镜(líng)




粗犷(guǎng)


嘹亮(liáo)




贮蓄(zhù)


C .
卖弄(lòng)




池畦(qí)





莅临(lì)






草垛(duǒ)
D .
花苞(bāo)





竦峙(sǒng)



窠巢(cháo)




静谧(mì)


5.

2
分)

下列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
俄而:不久、一会儿。





B .
期行:相约同行。





C .
差可拟:大体可以相比。





D .
尊君:尊贵的君王。





6.

2
分)

下面语句用现代汉语表达,不准确的一项是(




A .
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不仅是时机有利,而且也是人的谋划得当。




1




11






















B .
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这方面可把他结为外援,而不可谋取他。

C .
此殆天所以资将军——这完全是上天拿它来资助将军的。

D .
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百姓谁能不用箪盛饭,用壶装酒来迎接您呢
?

7.

2
分)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白杨礼赞》是茅盾先生写的一篇借物抒情的优美散文。

B .
《囚绿记》是一篇以对绿的感情为线索的咏物抒情散文,抒发了作者对光明与自由的向往之情。

C .
《草莓》的作者是俄国作家伊瓦什凯维奇。

D .
象征是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含蓄的表现手法。

二、

句子默写
(

1
题;共
10

)

8.

10
分)
(2017
七下·民勤期末
)
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


1


念天地之悠悠,
________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2



莫笑农家腊酒浑,
________< br>。
(陆游《游山西村》



3



________
,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4



________
,散入春风满洛城。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5



《己亥杂诗》中表明作者造福人类、为国效力的 诗句是:
________

________



6



赵师秀的《约客》一诗写出了江南雨季特别景致 的诗句是:
________

________


三、

名著阅读
(

1
题;共
2

)

9.

2
分)
(2019
七上·灌阳期中
)
名著阅读积累。



1


在鲁迅深情 的笔下,我们认识了那位“给哥儿买来‘三哼经’”的保姆长妈妈(阿长)
,我们记住了那
位正 直善良的异国老师
________




2


《白洋淀纪事》是
________
创作 的小说、散文的结集,主要表现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冀中、冀西
地区人民的斗争和生活。



3


《湘行散记》以还乡历程为“线”,以
________
为“点”,点线相连,徐徐向我们展开了一幅湘西山水
长卷。



4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2




11



他们都等候着;太阳也升得更高了。我忽然似乎已经很有把握,便即站 了起来,拿书走进父亲的书房,一气背
将下去,梦似的就背完了。

“不错。去罢。” 父亲点着头,说。大家同时活动起来,脸上都露出笑容,向河埠走去。工人将我高高地抱起,
仿佛在祝贺 我的成功一般,
快步走在最前头。
我却并没有他们那么高兴。
开船以后,
水路 中的风景,
盒子里的点心,
对于我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直到现在,别的完全忘却,不留一点 痕迹了,只有背诵《鉴略》这一段,却还分明
如昨日事。我至今一想起,还诧异我的父亲何以要在那时候 叫我来背书。

选段文字节选自《
________

(填写书名) 中的《
________

(填写篇目名)


四、

现代文阅读
(

3
题;共
35

)

10.

10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说“笑”

杰斯·贝林

①那个夏天,我跟一只名叫“金”的大猩猩 待在一起,每当我抓住它的脚趾轻轻一捏,它就会抖着肩膀,爆发
出一阵刺耳的大笑。十五年来,那笑声 常回响在我的耳畔。除了人类,其他动物有幽默感吗?从某种意义上看,答
案是肯定的;
从另一 个层面上看却是否定的。
过去十年里,
比较领域里的一些重大发现显示,
大鼠也会笑,
贾克·潘
克塞普的研究提供了大量证据。他研究的课题是啮齿类动物“在玩闹行为中是否产生愉 悦的社交体验,其原始形式
的笑是否为一种重要的、增进社交的情感交流成分”。首先发现的是大鼠真正 的笑声和人类差别很大:从一个吸气
声开始,每隔相同时间爆发出一系列
5
千赫兹的超 声波“吱吱”声;而人发笑是呼出气体,从一个“h”音开始,
紧接一个元音“a”,且喉咙能产生强烈 共振。

②潘克塞普和助手系统地开展了多项实验,结果发现,在功能性和表达方式上,大鼠都 和人类儿童的笑声有显
著共性。大鼠似乎很怕痒,越怕痒的大鼠,通常也是群体里最爱玩的;挠痒能增进 与大鼠的联系:被挠过的大鼠会
主动寻找曾给它挠痒的手。如果面临恶劣的环境条件,大鼠的笑会明显减 少。如果有两只“性格”不同的成年鼠,
那么幼鼠待在喜欢吱吱发笑的成年鼠身边的时间会更长。这些显 然不能只归结于愉悦的生理体验了。但潘克塞普对
实验结果的解读,遭到了其他科学家的质疑,但他坚信 :“我们有证据和理由提出这一谨慎假设:幼鼠打闹时发出
的吱吱声和人类婴儿的笑声,在进化上有某种 联系。”

③不但某些动物会笑,
而且笑也是它们的天性。
不过,
潘 克塞普也承认,
它的发现并不表示大鼠也有“幽默感”。
大鼠发出的吱吱笑声就如同婴儿被母亲 抚摸身体时的咿呀声或被挑逗时的咯咯笑声,
不能与人的“幽默感”同日而
语;尤其成人的幽默 感,作为高级的社交体验和增进社交的情感手段,似乎是人类独有的特质,需要一定的认知能
力。其他动 物是否具备这种能力还有待研究,但他认为证实这个问题并不难:“如果说猫是鼠一生的痛,那么当猫
发 生意外时,比如当猫掉入陷阱,或被揪着尾巴扔出去时,大鼠会不会心花怒放,会不会‘吱吱’地笑出来呢?”< br>有人真做了这样的实验,大鼠目睹后却无动于衷。

④哺乳动物发笑之所以会有差异,主 要是因为不同物种的脑区结构及其运行机理的不同。神经心理学家马



3




11



丁·梅尔 曾的实验表明,大脑成像的结果显示,让人类受试者观看滑稽动画片或听讲笑话时,不仅在进化上古老的
脑区如杏仁核和伏隔核会更加活跃,进化上较晚出现的高级区域也会活跃起来,其中包括前额叶皮层的广泛区域。
而当给大鼠受试者挠痒时,其并不发达的大脑皮质却处于静止或微动状态。所以尽管非人类灵长类动物也 会笑,但
人类的笑似乎还需要其他物种不具备的、更加特殊的认知神经网络的参与。

⑤各种各样的社交刺激,
甚至负面情绪都能使人发笑,
并激起其丰富的情绪。
心理学家 斯查梅塔特的研究证明,
仅凭笑的声音特征,听者就能察觉出发笑者的心理意图,有时还会作出相应反应 。他录制了传达不同情绪的笑,如
愉悦、嘲讽、幸灾乐祸以及被挠痒等笑的录音,又组织多名受试者辨“ 笑”。尽管这些笑的差别十分细微,但受试
者均能准确区分各种笑声。受试者对于幸灾乐祸之笑的判断尤 其有趣:发笑者占主导地位,但不像嘲讽者那样居高
临下;对被笑者既不友善也不敌对……
< br>⑥可以肯定,有许多灵长类哺乳动物已经在表达不同情绪的笑和笑以外的其他情绪,只是人类还没有发现和
“听”懂而已。随着动物的不断进化和跨物种社交的不断扩大和深入,将来也许会出现猫追捕大鼠撞树身 亡而大鼠
狂笑不已的情景。因此,目前我们对动物各种情绪表现的研究就像井底之蛙之于天,盲人摸象后 之于大象的认识,
甚或就如猴子捞月。但我相信,在动物“吱吱”发笑的背后,应该隐藏着奇妙的神经运 行机制和动物间进化的相关
联系。许多科学家对此课题的研究乐此不疲。当我们更多地听懂了人以外的更 多生物的“笑声”,就会结交更多的
“异类”朋友,人类就会创造新的地球文明。


1



根据文意,概括说明某些哺乳动物和人类的发笑在生理方面的主要差别。


2



关于动物是否具有“幽默感”,
作者认 为“从某种意义上看,
答案是肯定的;
从另一个层面上看却是否定的”,
对此你怎样理 解?


3



举例说明本文运用的一种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4



“许多科学家对此课题的研究乐此不疲”,你认为这样做的价值何在?

11.

10
分)
(2017
七下·平顶山期末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

父亲的斧头

一把斧头完成的最后一道工序是淬火①。

父亲的习惯 是把一把刚刚淬过火的崭新斧头钳起来,将斧头对准砧子后的那尖角,在那上面用力啃一啃,看这
把斧头 的钢口如何,它能否吃得动这铁。

正因为这样,那只砧子的尖角斧痕累累,刚刚削过的新痕泛 着银白。而那把父亲才试过后用力抛在地上的斧头
还很烫手,新斧头发着蓝光。




4




11



这时候,父亲瞅一眼躺在前面的斧头,一只脚踩在砧墩上,端起那只水烟锅,

咕嘟咕嘟抽起烟来。而此时,
我就能歇歇手,赶快离开打铁铺,跑到大门外边去。
< br>我始终想远离这丁当作响的日子,跑到外面的世界闯荡。那
时候我像一把刚刚打造好的斧头,准备 磨快刃子,等待机会,狠狠砍生活两斧头。

一次,放暑假,父亲要我给他搭下手,打造一批镰 刀。满山遍野的庄稼都黄了,都在等待镰刀来收割。人们需
要镰刀,庄稼更需要镰刀,金黄的麦子都张了 口,
几乎要叫出声来。父亲心里很着急。
我不在乎这些,我想我的事。

我对 父亲说,我不想打镰刀,我想去采药。我想像着采到了一大麻袋药。那时候我们那里的秦艽②正在卖着好
价钱,我想自己挣回自己的学费。我觉着打镰刀挺费事的。

父亲并没有反对我去采药。他说,去吧,去干你爱干的事。

其实,我不知道什么是我 爱干的事。比如说父亲,打一把斧头,打一张镰刀,然后抽一锅水烟,睡时喝二两烧
酒。这些他都肯定爱 干,而且每样都干得从容不迫。我呢?截止那一个秋天,还没有干成一件事。我总喜欢想入非
非。

我打定了主意去采药。我在离家二十里的山上转悠了三天就没有耐心了。别人总在低头

工作,而我却怎么也
找不到药,那些长在灌木中的药材总是与我擦身而过。

二十里外我似乎听到父亲锻打镰刀的声音。我想,那些刚刚打好的镰刀正被它的主人磨得锋利无比,一张张镰刀正伸向成熟的麦子。

父亲打完了镰刀,紧接着又开始打造斧头。父亲的斧头总是供不应求。

我垂头丧气地 站在父亲面前,父亲一声不吭,他钳起一把刚淬过火的斧头,在砧子上狠狠啃了两下。

这时候 ,我确实该为我自己羞愧了。我不能眼看着自己这把刚出炉的斧头就这样白白地锈掉,然后当废铁处理
掉 。我总得好好用上两下子,砍出两道新印子。父亲打造了大半辈子钢口很硬的斧头,不能败在我这把斧头上。
【注】①淬
cuì
火:把金属工件加热到一定温度,然后浸入冷却剂
(
油、水等
)
急速冷却,以增加硬度。②秦艽
“jiāo
草本植物,可 入药。


1



本题“父亲的斧头”在文中有哪两层含义?


2



中的“父亲”给人印象很深。结合全文,说说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3



中的语言富有表现力,试从下列两句中任选一句,结合上下文作简要品析。

①金黄的麦子都张了口,几乎要叫出声来。

②父亲一声不吭,他钳起一把刚淬过火的斧头,在砧子上狠狠啃了两下。


4



章结尾说“我确实该为我自己羞愧了”,“我”为什么羞愧?”我”今后会怎么做?




5




11

汉语大赛-


汉语大赛-


汉语大赛-


汉语大赛-


汉语大赛-


汉语大赛-


汉语大赛-


汉语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