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高考语文考点集训传统文化经典阅读含答案
绝世美人儿
705次浏览
2021年01月20日 10:08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如何提高自己的口才-
传统文化经典阅读
(
时间:
120
分钟
满分:
127
分
)
(67
分
)
1.(2015·浙江卷
)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
(1)
~
(2)
题。
(5
分
)
知言者,尽心知性,于凡天下之言,无不有以究极其 理,而识其是非得失之所以然也。
浩然,盛大流行之貌。气,即所谓体之充者。本自浩然,失养故馁,惟 孟子为善养之以复其
初也。盖惟知言,则有以明夫道义,而于天下之事无所疑;养气,则有以配夫道义, 而于天
下之事无所惧,此其所以当大任而不动心也。
(
选自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孟子集注》
)
(1)
根据材料可以判 断,朱熹这段话是对《孟子》中“我知言,我善养吾
___________
”一句
的 注释。
(2
分
)
(2)
从画线句中概括“知言”和“养气”的功能。
(3
分
)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2
.(2015·福建卷
)
阅读下面的《孟子》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
(6
分
)
尧以不得舜为己忧,舜以不得禹、皋陶为己忧。夫以百亩之不易
[
注
]
为己忧者,农夫也。
分人以财谓之惠,教人以善谓之忠,为天 下得人者谓之仁。是故以天下与人易,为天下得人
难。
(
《孟子·滕文公上》
)
【注】
易:修治,耕种。
(1)
尧、舜的“忧”与农夫有什么不同?请简述。
(3
分
)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2)
为什么说“为天下得人难”?请根据选段谈谈你的理解。
(3
分
)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3
.(2015·北京卷
)
《论语·侍坐》篇,子路、曾 皙、冉有、公西华分别讲述了自己的志向,
孔子对子路的话不以为然。
篇末是曾皙与孔子师生二 人的对话,
这一对话存在两种不同的标
点,其中一种标点如下。
(6
分
)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
“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 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
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 之小,孰能为之大?”
另一种标点如下。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
)
“唯求则非邦也与?”
(
)
“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
)
“唯赤则非邦也与?”
(
)
“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1)
请在括号内写出本句的说话人。
(1
分
)
(2)< br>不同的标点源于对文本不同的解读,请简要说明第二种解读与第一种的不同之处。有人
认为第二种 解读优于第一种,你赞成哪一种?请说明理由。
(5
分
)
答: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2014·浙江卷
)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
(1)
~
(2)题。
(5
分
)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 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
佞,损矣。”
(
《论语·季氏》
)
子曰:“孰谓微生高
直?或乞醯
焉,乞诸其邻而与之。”
(
《论语·公冶长》
)
【注】
①微生高:春秋时鲁国人。②醯(xī):醋。
(1)
第一则材料主要体现 了孔子的
________
观。
(1
分
)(2)
孔子为什么 说微生高不直?对孔子
这种评价,你怎么看?
(4
分
)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5
.(2013·浙江卷
)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
(1)~
(2)
题。
(5
分
)
子贡曰:
“贫而无谄 ,
富而无骄,
何如?”
子曰:
“可也。
未若贫而乐,
富而好 礼者也。
”
(
《论语·学而》
)
①
②
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
《论语·宪问》
)
箪食瓢饮,不改其乐;子路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皆所谓不耻
者。
(
宋·真德秀《西山读书记》
)
(1)
补出上面材料的空缺部分。
(2
分
)
(2)
根据上面的材料,简析孔子的观点。
(3
分
)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6
.(2015·杭州市二检
)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
(1)
~
(2)
题。
(5
分
)
(1)
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国之所以废兴存亡者亦然。
(
《孟子·离娄上》
)
(2)
故治民无常,唯治为法。法与时转则 治,法与世宜则有功。故民朴而禁之以名则治,世
知维之以刑则从。时移而治不易者乱,能治众而禁不变 者削。故圣人之治民,法与时移而禁
与能变。
(
《韩非子·心度》
)
(1)
对于治国,孟子主张
________
,韩非子主张
________
。
(2
分
)
(2)
针对孟子和韩非子的观点,结合现实谈谈你的看法。
(3
分
)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7
.(2015·浙东北三校高三四模
)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
(1)
~
(2)
题。
(5
分
)
孟子曰:
“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汤以七十里,文王
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 心服也,力不赡
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
服孔子也。《诗》云:‘自西自 东,自南自北,无思
不服。’此之谓也。”
(
选自《孟子·公孙丑章句上》
)
②
①
【注】
①赡:足。②思:语助词,无实义。
(1)
孟子认为“王道”与“霸道”有何不同?
(2
分
)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2)
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材料中所体现的孟子的思想的看法。
(3
分
)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8
.(2015·宁波市高三模考
)
阅读下面的材料 ,完成
(1)
~
(2)
题。
(5
分
)
孟 子曰:“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言非礼义,谓之自暴也。
吾身不能居仁由义, 谓之自弃也。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弗居,舍正
路而不由,哀哉!”
(
《孟子·离娄上》
)
(1)
出自本段的成语是
____ ____
。
(1
分
)
(2)
概括本段的主旨,并谈谈你对 “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这句话的看法。
(4
分
)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9
.(2015·金华十校高三模考
)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
(1)
~
(2)
题。
(5
分
)
不闻不若闻之,闻 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
圣人也者,本仁义,当是非,齐言行 ,不失豪厘,无他道焉,已乎行之矣。
(
《荀子·儒效》
)
博学 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
弗知弗措也;有弗思, 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
也。
(
《中庸》
)
(1)
概括材料二“有弗学……行之弗笃弗措也”句 的主要观点。
(2
分
)
答: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两则材料的“知行观”有何异同?请简要说明。
(3
分
)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10
.(2015·温州市高三第二次适应性测试
)
阅读下面的材料, 完成
(1)
~
(2)
题。
(5
分
)
材料一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
《孟子·告子上》
)
材料二
舜让天下于子州支伯。< br>子州支伯曰:
“予适有幽忧之病,
方且治之,
未暇治天下也。
”
故天下大器也,而不以易生,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者也。……能尊生者,虽贵富不以养伤
身,虽贫贱 不以利累形。
(
《庄子·让王》
)
(1)
从以上材料中,分别概括孟子和庄子的观点。
(2
分
)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2)
结合材料,简要评析孟子和庄子的观点。
(3
分
)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11
.(2015·温州市高三第一次适应性测试
)
阅读下面的材料, 完成
(1)
~
(2)
题。
(5
分
)
齐人 伐燕,
胜之。
宣王问曰:
“或谓寡人勿取,
或谓寡人取之。
以万乘之 国伐万乘之国,
五旬而举之,人力不至于此。不取,必有天殃。取之,何如?”
孟子 对曰:“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取之而燕民不悦,
则勿取。古之人有行之 者,文王是也。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他
哉?避水火也。如水益深,如火益热 ,亦运而已矣。”
(1)
源自这段文字的成语除了“箪食壶浆”外,还有“____ ____”。
(1
分
)
(2)
简要概括孟子的战争观,并结合孟子 的思想谈谈对其战争观的看法。
(4
分
)
答: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2015 ·绍兴市
3
月诊断
)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
(1)
~
(2)
题。
(5
分
)
是故诸侯不相爱则必野战,
家主不 相爱则必相篡,
人与人不相爱则必相贼,
君臣不相爱
则不惠忠,父子不相爱则不慈孝, 兄弟不相爱则不和调。天下之人皆不相爱,强必执弱,富
必侮贫,贵必敖贱,诈必欺愚。凡天下祸篡怨恨 ,其所以起者,以不相爱生也。是以仁者非
之。
(
《墨子》
) < br>(1)
上述材料反映了墨子的
________
思想。
(1
分
)
(2)
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墨子的观点的看法。
(4
分
)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13
.
(
2015·丽水市高三下学期期末统考
)
阅 读下面的材料,完成
(1)
~
(2)
题。
(5
分
)
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
莫不 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
莫不因其已知之理 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
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 大用无不明矣。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
(
选自《大学·第六章》
) < br>(1)
通读文段后可知,成语
________
即源于此。
(2
分
)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60
分
)
14
.(2015·金华市名 校高三下二统
)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
(1)
~
(2)
题。
(5
分
)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 ;是非之心,人皆有
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 智,非
由外铄
【注】
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
《孟子·告子上》
)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
(
《孟子·公孙丑上》
)
人之生固小人,无师、无法,则唯利之见耳。
(
《荀子·荣辱》
)
君法明,论有常,表仪既设民知方,进退有律,莫得贵贱孰私王?
【注】
铄(shuò):从外部给予。
(1)
孟子和荀 子在政治上各自主张仁政与法治,它们的理论依据各是什么?
(2
分
)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2)
对于孟子和荀子在政治上的观点,你赞同谁的?请简要说明理由。
(3< br>分
)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15
.
(201
5·浙江省一级重点校
5
月联考
)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
(1)
~
(2)
题。
(5
分
)
子墨子言曰:
“今者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皆欲国 家之富、人民之众、刑政之治,然
而不得富而得贫,
不得众而得寡,
不得治而得乱,< br>则是本失其所欲,
得其所恶。
是其故何也?”
子墨子言曰:
“是在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不能以尚贤事能为政也。是故国有贤良之
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 寡,则国家之治薄。故大人之务,将在于众贤而已。”
(
《墨子·尚贤》
)
(
《荀子·成相》
)
(1)
请依据上述文段内容,解释“尚贤”的含义。
(2
分
)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2)
你赞同墨子“尚贤”的观点吗?为什么?
(3
分
)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16
.(2015·浙江六校联考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 1)
~
(2)
题。
(5
分
)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 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
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
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 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
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
(1)
王安石认为,
一个人实现他的目标要具备三个条件,
即
“志”
、
_ _________
和
__________
。
(2
分
)
(2)
根据王安石的这段话,结合你的求学和生活经历,在上述三者中选择你认为对实现理想< br>具有最重要意义的一点,谈谈你的看法。
(3
分
)
答: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2015·杭州市联谊学校高三下二联
)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
(1)
~
(2)
题。
(5
分
)
孟子曰:
“仁则荣,不仁 则辱。今恶辱而居不仁,是犹恶湿而居下也。如恶之,莫如贵
德而尊士,贤者在位,能者在职。国家闲暇 ,及是时,明其政刑。虽大国,必畏之矣。
《诗》
云:‘迨天之未阴雨,彻
彼桑土,绸缪
牖户。今此下民,或敢侮予。’今国家闲暇,及
是时,
般乐怠敖,
是自求祸也。
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
《诗》
云:
‘永言配命,
自求多 福。
’
《太甲》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此之谓也。”
(
《孟子·公孙丑上》
)
【注】
①彻:取。②桑土:桑杜,桑根之皮。③绸缪:缠结。
(1)
孟子认为,统 治者如果能够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就能使国 家避免内忧外患。
(2
分
)
(2)
孟子引用《太甲》里的话“天作 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是为了阐述什么道理?
(3
分
)
①
②
③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18
.(2015·浙江省高考命题专家原创卷二)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
(1)
~
(2)
题。
(5分
)
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
,退息必有居学
。不学操缦
, 不能安弦
;不学博依
,
不能安
《诗》
;
不学杂服,
不能安礼;
不兴其艺
,
不能乐学。
故君子之于学也,
藏焉修焉
,
息焉游
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兑命》< br>曰:“敬孙务时敏
,厥修乃来
。”其此之谓乎。
(
《礼记·学记》
)
【注】
①正业:古指大学中规定的 课业。②居学:在家休息时的学习。③操缦(màn):操弄
琴弦。④安弦:懂得音乐。⑤博依:各种比 喻。⑥艺:指各种技艺。⑦藏:收藏,存储,引
申为积累。修:练习。⑧游:闲暇。⑨孙:同“逊”,谦 虚。务,必须。时敏:时刻敏于学。
⑩厥修:他的修行。来:到达。
(1)
古人重视“艺”的学习,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2
分
)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2)
文段揭示了君子的学业成功之道,试根据文意概括出三点。
(3
分
)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19
.(2015·浙江省高考命题专家原创卷六
)
阅读下面的材料, 完成
(1)
~
(2)
题。
(5
分
)
子墨 子曰:“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
【注】
⑨
⑩
⑧
⑥
⑦①
②
③
④
⑤
,无法仪而其事能成者,无有。”
然则奚以为治法而可?故曰:莫若法天。天之行广而无私,其施厚而不德,其明久而不
衰,故圣王法之 。既以天为法,动作有为,必度于天,天之所欲则为之,天所不欲则止。然
而天何欲何恶者也?天必欲人 之相爱相利,
而不欲人之相恶相贼也。
奚以知天之欲人之相爱
相利,而不欲人之相恶相 贼也?以其兼而爱之,兼而利之也。奚以知天兼而爱之,兼而利之
也?以其兼而有之,兼而食之也。
(
选自《墨子·法
仪》
)
【注】
法仪:法度礼仪。
(1)
简要概括墨子对“法仪”的观点。
(2
分
)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2)
请联系文段内容,简要评述墨子的观点。
(3
分
)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20
.
(2015·浙江省高考名校联考信息优化卷一
)
阅读 下面的材料,
完成
(1)
~
(2)
题。
(5
分
)
晏元献公文章擅天 下,尤善为诗,而多称引后进,一时名士往往出其门。圣俞平生所作
诗多矣,
然公独爱其两联,
云:
“寒鱼犹着底,
白鹭已飞前。
”
余尝于圣俞家见公自书手简,< br>再三称赏此二联。余疑而问之,圣俞曰:
“此非我之极致,岂公偶自得意于其间乎?”乃知
自古文士,不独知己难得,而知人亦难也。
(
节选自欧阳修《六一诗话》
)
(1)
文段中晏公独称赞梅圣俞诗 歌中的某两联的事例,体现了什么道理?
(
用文中原句作
答
)(2
分
)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2)
晏公门下的名士众多的原因是什么?请根据文意加以概括。
(3
分
)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21
.(2015·浙江省高考名校联考信息优化 卷四
)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
(1)
~
(2)
题。
(5
分
)
予尝考前世文章政理之盛衰,
而怪唐太宗致治几乎三王之盛,而文章不能革五代之余习。
后百有余年,韩、李之徒出,然后元和之文始复于古。唐衰兵乱,又百余 年而圣宋兴,天下
一定,晏然无事。又几百年,而古文始盛于今。自古治时少而乱时多,幸时治矣,文章 或不
能纯粹,或迟久而不相及,何其难之若是欤?
(
节选自欧阳修《苏氏文集序》,有删改
)
(1)
文中提到的“五代之余习”具体指什么?
(2
分
)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2)
短文中表现出来的作者的文学观点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3< br>分
)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2
.
(2015·浙江省高考名校联考信息优化卷五< br>)
阅读下面的材料,
完成
(1)
~
(2)
题。
(5
分
)
武王克殷,召太公 而问曰:“将奈其士众何?”太公对曰:
“臣闻爱其人者,兼屋上之
乌;憎其人者,恶其余胥。 咸刈厥敌,靡使有余,何如?”王曰:“不可。”太公出,邵公
入,
王曰:
“为之奈何 ?”
邵公对曰:
“有罪者杀之,
无罪者活之,
何如?”
王曰:
“不可。
”
邵公出,周公入,王曰:“为之奈何?”周公曰:“使各居其宅,田其田,无变旧 新,惟仁
是亲,百姓有过,在予一人。”武王曰:“广大乎平天下矣。”
(1)
请根据这段文字写出一个成语。
(2
分
)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2)
周公认为平定天下的人应该怎样对待商朝的士人和百姓?请用自己的话概括。(3
分
)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23
.(2015·浙江省高考命题专家原创卷三)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
(1)
~
(2)
题。
(5
分
)
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孟子对曰:
“仲尼之徒无道 桓文之事者,
是以后世无传焉,
臣未之闻也。
无以,
则王乎?”
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
《孟子·梁惠王上》
)
(1)
上述材料反映了孟子的
_ _______________
观。
(1
分
)
(2)
请根据上述材料,简析孟子的观点。
(4
分
)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24
.(2015·浙江省高考命题专家原创卷八
)
阅读下面的材料, 完成
(1)
~
(2)
题。
(5
分
)
甘 戊
使于齐,渡大河。船人曰:
“河水间
耳,君不能自渡,能为王者之说乎?”甘戊曰:
“不然,汝不知也。物各有短长。
谨愿敦厚,
可事主,
不施用兵。< br>骐骥
,足及千里,
①
②
置之宫室,使之捕鼠,曾不如小狸。干将为利, 名闻天下,匠以治木,不如斤斧。今持楫而
上下随流,吾不如子;说千乘之君,万乘之主,子亦不如戊矣 。”
(
节选自刘向《说苑·杂言》
)
【注】
①甘戊:
战国时秦国下蔡人,
秦武王时为左相,
秦昭王时逃奔齐国。
②间:< br>通
“涧”
。
(1)
甘戊在反驳船人时所用的论证方法是____________
。
(2
分
)
(2)
上述文段阐述了什么道理?请简要概括。
(3
分
)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