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语文课本下册所有古诗词
别妄想泡我
694次浏览
2021年01月20日 10:40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新的一周-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课本下册所有古诗词
寒假期间, 有许多同学依然坚持每天自觉学习。假期学习,我们
除了复习上学期的知识,
还可以提前预习下 学期的内容。
小编在这里
整理了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助到您。
(
一
)
竹里馆
王
维
独坐幽里,弹琴复长。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译文:我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一 边弹琴一边高歌长啸。没人知
道我在竹林深处,只有明月相伴静静照耀。
赏析:以弹琴长啸,反衬月夜竹林的幽静
;
以明月的光影,反衬
深林的昏暗, 表面看来平平淡淡,似乎信手拈来,随意写趣,其实却
是独具匠心的大手笔。
前两句写诗人独自一人坐在幽深茂密的竹林之中,
一边弹着琴弦,
一边又发 出长长的啸声。其实,不论弹琴还是长啸,都体现出诗人高
雅闲淡、超凡脱俗的气质,
而这并非 常人可与之共鸣的。所以后两句
说: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意思是说,自己僻居深林之中,也并不为此感到孤独,因为那一轮皎洁的月亮还在时时陪伴着自己。
容易出现的错别字:篁
(
皇
)
啸
(
肃
萧
)
(
二
)
春夜洛城闻笛
李
白
第
1
页
共
6
页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情。
译文:夜深人静的时候,不 知从谁家响起了悠扬的笛声。这美妙
悠扬的声音,随着春风弥漫了整个洛阳城。在这静静的黑夜里,忽然
听到感人肺腑的折柳曲,有谁不为此勾起怀念故乡的情思啊
!
赏析:谁家玉笛暗飞声,谁家的玉笛,在静夜里悄悄地响起
?
诗
人或许正在读书、闲坐 ,或做着其他的事。一曲笛声不期而响,夜深
人静,清远而动听。他被吸引住了,循声望去,却辨不清笛 声来自哪
里。
玉笛,
指玉制的笛,
或是笛子的美称,
或是羌笛的代称 ,
不确定,
存疑。
散入春风满洛城,春风徐徐,笛声 飘散在风中,风又吹送笛声,
飘满了洛阳城,
让人想到此曲只应天上有。
这一句虽带有 艺术的夸张,
却衬出笛声的动人、夜的安静。唯其如此,才会在诗人的听觉与想象
中飘满洛城,
似乎其他的声音都不存在了,
似乎全城人都在凝神静听。
此夜曲中闻折柳,
今夜,
缥缈的笛乐中,
我听到了思乡怀亲的
《折
杨柳》
。笛乐飘飘,如此动人,究竟吹的是什么曲子呢
?
折柳,即《折
杨柳 》
,汉代乐府曲名,内容多写离别之情。柳谐音留。古人送别亲
友时,
折柳相赠,暗示留恋、
留念的意思。
古人还有折柳寄远的习惯,
是盼远游亲人早归的意思。< br>
何人不起故园情,听到这笛声,谁不会动思乡之情呢
?
联系第一
句看,这种游子怀念故园的感情,最初可能是隐藏的、莫可名状的,
因偶然听到的笛声 突然明朗、
强烈起来了。
笛声来自何处,
何人在吹
?
第
2
页
共
6
页
是 和自己一般的游子
?
是乐工
?
是歌妓
?
这些都让诗人和读者 去猜测。
而这些又都无须一一去分别,
因为思乡之情对游子来说,
都是共有的。
它绵绵不绝,弥漫在夜空中,缠绕在游子心头,抹不去,化不开。何
人一词概括性极强,实则是突出诗 人的思乡之情。
容易出现的错别字:园
(
圆
)
(
三
)
逢入京使
岑
参
故园东望路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译文:回头东 望故园千里,路途遥远迷漫
;
满面龙钟两袖淋漓,
涕泪依然不干。途中与君马上邂逅, 修书却无纸笔
;
唯有托你捎个口
信,回家报个平安。
赏析:故园东望路漫漫,写的是眼前的实际感受。诗人已经离开
故园多日,
正行进在去 往西域的途中,
回望东边的家乡长安城当然是
漫漫长路,思念之情不免袭上心头,乡愁难收。故 园,指的是在长安
的家。东望是点明长安的位置。
双袖龙钟泪 不干,
意思是说思乡之泪怎么也擦不干,
以至于把两
只袖子都擦湿了,
可眼泪 就是止不住。
这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表
现思念亲人之情,也为下文写捎书回家报平安做了一 个很好的铺垫。
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
这两句是写遇到入京使者时
欲捎书回家报平安又苦于没有纸笔的情形,
完全是马上相逢、
行者匆
匆的口气,写得十分传神。逢字点出了题目,在赶赴安西的途中,遇
第
3
页
共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