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玛丽莲梦兔
925次浏览
2021年01月20日 11:41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科学育儿网-
如何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教学内容的重要部分,但
是从听部分老师的课中发现在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 一环节就掉
了链,名曰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但结果还是唱读得厉害。归根到
底就是师生 都没有掌握朗读的技巧,把美文读丑,太遗憾了!那么,如何
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我想应该这样做 :
一、要教会学生朗读的技巧
什么是朗读技巧?朗读技巧,就是指为了准确地表达课文的思想内
容和感情而对有声语言所进行的设计和 处理。我想它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
面:
1
、语调。语调是用来表 达句意和感情的抑扬顿挫的调子,由声音的
高低、强弱和快慢来决定。不同的语调可以表达不同的情感, 文章的内容
不同,采用的语调也应不同。像《荷花》是一篇写景抒情的记叙文,写的
是“我”在 公园的荷花池边静静地观赏荷花被如诗如画的美景陶醉而浮
想联翩,环境这么静这么美(从文中的插图可 以看出只有“我”一个人)
,
语言的基调应该是轻轻的静静的。
2
、重音。重音包括语法重音、逻辑重音和心理重音。语法重音和逻
辑重音指词语中应重读的字 以及句中应重读的成分。
如三年级下册
《荷花》
中的“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其中“ 开了”要读重音。心理重音是表示
情绪或情感的重音,它一般落在句子中的修饰词上,如《荷花》的第二 自
然段“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中的重音应落在“挨挨
挤挤”、“碧绿”、 “大圆”。
3
、停顿。停顿也有语法停顿和逻辑停顿、心理停顿。心理停 顿是为
了吸引听者的注意而做的停顿。像《荷花》中的“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
起。”
4
、语速。语速也应根据文章的思想内容来决定。一般来说,朗读表
示叙述 或说明的内容用中速;
描写、
回忆、
抒情的内容或表示庄重、
沉痛、
宁静的句子,要读的稍慢些;表现急切心情和紧张情绪的句子,或表现兴
奋激怒的句子,读时应快速些。
二、要充分发挥教师主导的作用
1
、范读。范读就是教师为学生朗读做的示范,特别是当学生朗读不
到位时,教师就要发挥自己高超的范 读水平,以此来引导学生学会读书,
这是最直接的导读方法。如《荷花》中的第
1
自然 段。
。
。
。
。
。
这样的范读 ,至少有三点功能:一是可以引领学生怎样去读书,教
会读书方法,即要通过重音、语速的变化等读出自 己的理解;二是可以在
潜移默化中训练学生的“听”,有“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三是可以激发
学生读书的欲望。
2
、引读。引读就是教师根据课文的特点,恰当地引导 启发学生读出
蕴含于字里行间的情或意。像《荷花》的第
2
、
3
自然 段。
。
。
。
。
。此时的学
生就会随着老师的基调读得高低有 致,
轻重有别,
自然就把荷花形状的多、
姿态的美以及作者的赞美之情表达出来了。< br>
3
、问读。问读就是在学生已经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教师提
出问题,不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回答,而是把课文中能够回答问题的
语句读出来。在一读一问中, 让学生读懂内容,品味情感
。
如何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朗读是 体会文章情感的有效手段。
它不仅能以特有的声与情表达人的内心感受,
还具有传情
动 人的功效。朗读方式,除采用一般的范读、自由读、齐读等,如能再采用其他一些具有特
色的新形式,更 能激发学生读的兴趣,从而提高读的质量。
一、角色假想读
小学生自我表现欲极强,
让他们体悟到自己亲身参与表演的乐趣,
有利于对文中情感的体验。
如:让朗读的同学把自己假想成电台播音员,在朗读前,先说一句话:“下 面请欣赏课文
《
XXX
》
,朗诵人
XXX
。”促其全身心投 入到朗读中去。又如:在读写人纪事的课文时。让
学生把自己假想成当事人之一,
在读写景状物 的课文时,
则让学生把自己假想成导游,
用介
绍的口气读。
二、手势导读
教师范读后再让学生体会试读,这无疑是一种直接指导学生朗读的好办法。
教师在学生仿读
是时,
挥动手臂,像指挥合唱打拍子一样引导学生入情朗读,
教师示范读的基础上以手势导
读,
使学 生不仅耳闻其声,
而且目睹其形,
进而入情入境地朗读,
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br>
三、打擂台读
如:在读《水乡 歌》一文中描写水乡美景,我先用激励法提问:“谁能站起来,用最高水平
来读出水乡的美景?”当学生 读完后,
我又说:
“他已经站在‘领奖台’上了,
下面谁能比
他读得好就站起 来,
把他赶下‘领奖台’。
”接下来读的同学一个比一个好,
也就轮流当王,
最后我用齐读的方式把最后一个同学打下擂台,并适时进行“团结就是力量”的思想教育,
使坐下的同学 输的坦然,因为齐读中也有他们一份。
四、推荐读
如:朗读《有趣的发现》第三段时,我提出:“你们推荐班里读的最好的同学读。”被推荐< br>者这时成了公认的朗读明星,他自然要格外投入,
发挥最佳水平,
不负众望。也可以让学 生
毛遂自荐。
用激将法问:
“谁敢说自己是班里读的最好的?”或者“谁能站起来,< br>用最高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