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二年级语文《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板书
别妄想泡我
624次浏览
2021年01月20日 12:48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查英语四级成绩-
【小学语文】二年级语文《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板书
教材特点
(一)教材简析:《小蝌蚪找妈妈》这是一篇童话故事
;
讲的是几只天真活
泼的小蝌蚪在寻找妈妈的过程中
;
了解了妈妈的样子特点
;
在不知不觉中自
己的身体也发生了变化
;
最后变成了小青蛙
;
并和妈妈一起捉害虫。
(二)教学重、难点:了解小蝌蚪在生长过程中的几次形体变化;
和小蝌蚪
在鲤鱼妈妈和乌龟的帮助下
;
怎样找到青蛙妈妈的经历
;
并从中培养学生的
阅读理解能力和想象力
;
这是本课的重点
;< br>也是难点。教学时应通过多种方
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感悟
;
积累和运用语 言。
课时内容预设:
第
1
课时重点读通课文
;
认识本课“我会认”中的
13
个生字
;
学习课文第
1
节
;
了解小蝌蚪的特点。
第
2
课时学习课文第
2
~
6
节
;
了解大青蛙的特点以及小蝌蚪找妈妈的经历
;< br>学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第
3
课时学习课文
;
了解小 蝌蚪是怎么变成青蛙的
;
朗读课文总结导行
;
完成
书面作业
;
会用“已经”说话。
教学目标
(一)
认知目标:
1
.通过细读课文
;
了解小蝌蚪在找妈妈的历 程中
;
逐渐发育成青蛙的几次形
体变化和几经曲折最后找到青蛙妈妈的经历。
2
.通过小组交流讨论
;
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小蝌蚪、大青蛙的外部特征
;
培养
学生全面认识事物的能力和朗读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
.知道青蛙是有益动物
;
会捉害虫。我们要保护小蝌蚪和小青蛙
;
做环保小< br>卫士。
4
.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动作技能目标:
借助手指玩具
;
分角色演一演
;< br>使学生在朗读表演中
;
进一步理解词句的意思
;
充分开发学生的多元智 能。
(三)情感目标:
1
.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科学知识的热情< br>;
能自觉保护小蝌蚪和青蛙
;
争做环保
小卫士。
1 / 9
2
.通过小组合作
;
培养学生协作学习的精神和自主学习的意识。
3
.通过质疑、解疑
;
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教学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 br>方式
;
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有活力的。”本课以建构主义理论为依据
;
构
建信息环境下“主体参与”教学模式。
(一)教法:
1
.采用变序教法
;
可抓住学生提出的问题
;
学生想深入了解哪 个问题就学习
哪一部分。这样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
提高学生的阅读思 维
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
培养他们边读书边思考的良好习惯。
2< br>.多元智能驱动法:引导学生通过比较感悟、朗读表演、唱一唱、画一画
等多种方式
;< br>充分调动各类情感因素
;
促使学生形成最佳的情绪状态
;
从而积
极、有效地投入学习。
(二)
学法:
重 视学生的个体参与
;
尊重学生的学习意愿
;
我为本课预设的学法是:
1
.探究法:学生可以围绕课题提出问题
;
在阅读过程中自行发现、自行建< br>构知识
;
获得成功的愉悦。
2
.合作讨论法:在解决问题时 先自己找答案
;
再在四人小组里交流
;
最后小
组代表发言
;
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合作。
(三)教具、学具准备:
1
.教师准备青蛙和小蝌蚪的贴图。
2
.学生准备鲤鱼、乌龟、小蝌蚪、青蛙的手指玩具。
(四)板书设计:
采用贴图式板书
;
直观、形象
;
符合儿童心理特征
;
调动学生积极性。
(五)课外学习资源搜集与处理:
1
.课前请学生搜集有关小蝌蚪与小青蛙方面的常识与图片。
2
. 提供小蝌蚪生长过程的图片一组
;
让学生按顺序贴图并进行说话训练。
3
.自制拇指玩具一套
;
准备自己分角色朗读。
4
.课后提供课外相关学习资料三份
;
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
提高语文综合素
养。
教学流程:
第
1
教时
2 / 9
(一)出示课题:小蝌蚪找妈妈
1
.读题
< br>2
.质疑:①小蝌蚪长什么样?②它的妈妈是谁?长什么样?③小蝌蚪是怎
么找到妈妈的 ?
(二)读通课文
1
.自由读。(碰到不认识的字可以请教同学或生字表二中的拼音老师)
2
.读给同桌听
;
互相正音。
3
.看连环画
;
找到相应的小节
;
一起读一读。
4
.自由选择文中的一个小节读给大家听。
(三)学习生字
见
PPT
会认字
塘、脑、袋、灰、哇、教、捕、迎、阿、姨、宽、龟、顶、披、鼓
会写字
两、哪、皮、跳、就、肚、孩、
生字组词
塘
t
á
ng
鱼塘
y
ú
t
á
ng
池塘
ch
í
t
á
ng
脑
n
ǎ
o
大脑
d
à
n
ǎ
o
脑袋
n
ǎ
o dai
头昏脑涨
袋
d
à
i
袋子
d
à
i zi
一袋
y
ī
d
à
i
酒囊饭袋
灰
hu
ī
灰色
hu
ī
s
è
灰心
hu
ī
x
ī
n
万念俱灰
哇
w
ā
好哇
h
ǎ
o w
ā
哇啦
w
ā
l
ā
教
ji
à
o
教室
ji
à
o sh
ì
教育
ji
à
o y
ù
因材施教
捕
b
ǔ
捕鱼
b
ǔ
y
ú
捕蝉
b
ǔ
ch
á
n
捕风捉影
迎
y
í
ng
迎接
y
í
ng ji
ē
欢迎
hu
ā
n y
í
ng
曲意逢迎
阿
ā
阿姨ā
y
í
阿婆ā
p
ó
刚正不阿
姨
y
í
阿姨ā
y
í
姨妈
y
í
m
ā
宽
ku
ā
n
宽阔
ku
ā
n ku
ò
宽大
ku
ā
n d
à
宽大为怀
龟
gu
ī
乌龟
w
ū
gu
ī
海龟
h
ǎ
i gu
ī
龟年鹤寿
顶
d
ǐ
ng
头顶
t
ó
u d
ǐ
ng
山顶
sh
ā
n d
ǐ
ng
灭顶之灾
披
p
ī
披衣
p
ī
y
ī
雨披
y
ǔ
p
ī
披红挂绿
鼓
g
ǔ
敲鼓
qi
ā
o g
ǔ
打鼓
d
ǎ
g
ǔ
一鼓作气
3 / 9
两
li
ǎ
ng
两岸
li
ǎ
ng
à
n
两岸
li
ǎ
ng
à
n
一刀两断
哪
n
ǎ
哪座
n
ǎ
zu
ò
哪儿
n
ǎ
er
皮
p
í
皮袄
p
í
ǎ
o
牛皮
ni
ú
p
í
皮开肉绽
跳
ti
à
o
跳高
ti
à
o g
ā
o
跳远
ti
à
o yu
ǎ
n
上窜下跳
就
ji
ù
就是
ji
ù
sh
ì
就来
ji
ù
l
á
i
一挥而就
肚
d
ù
肚子
d
ù
zi
肚子痛
d
ù
zi t
ò
ng
小肚鸡肠
孩
h
á
i
孩子
h
á
i zi
孩童
h
á
i t
ó
ng
填空过渡:(有)一群小蝌蚪(在)池塘里游。
(四)学习课文第一节
1
.小蝌蚪长什么样的呢?出示第一节课文
;
自由读、指名读读。
2
.根据课文内容同桌合作画一幅画。
3
.对照课文
;< br>评一评画得对不对
;
为什么?(检测学生理解句子的能力)
4
.朗读课文
;
表现小蝌蚪的活泼可爱。
5
.仿 照《小蜻蜓》的曲调
;
学唱歌曲《小蝌蚪》(小蝌蚪真可爱
;
黑灰身
子大脑袋
;
甩着长尾水中游
;
游来游去多快活!)
(五)课后延伸
1
.你们知道小蝌蚪的妈妈是谁吗?(大青蛙)
2
.小 蝌蚪是怎么找妈妈的
;
我们下节课再学。课后请去搜集关于青蛙
方面的知识。
第二教时
(一)复习导入
;
引出问题
1
.鼓励学生用不同形式展示 上节课的学习成果。(如:读生字说说记字好
方法
;
读课文说出小蝌蚪的样子
;
展示自己所画的小蝌蚪在池塘里游的图画
;
唱上
节课教的儿歌等等)
2
.我们已经知道了小蝌蚪可爱的样儿
;
那这节课
;
你 们还想知道什么?
学生质疑
;
构建问题情景。这节课就围绕这些学生想知道 的问题进行学习、
研究。(二)围绕问题
;
探究学习
学生想先深入了解哪个问题
;
就先学习哪一部分。
问题
1
:小蝌蚪的妈妈长得怎么样?
4 /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