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中考语文修改病句练习题及解析
绝世美人儿
999次浏览
2021年01月20日 13:23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萝卜咸菜的做法-
部编人教版中考语文修改病句练习题及解析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修改病句
1
.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康德曾说过:
“
这世界上只有两种东西能引起人心深深的
zhèn
dòng
________
。一个是我
们头上灿烂的星空,另一个是我们心 中崇高的道德。
”
而今,我们仰望苍穹,天空依然
cuǐ
càn
________
明朗,而俯察内心那些崇高的道德法则,有些却需要我们再次呼唤。比如诚
信 。诚信是什么?农民说,诚信是秋天结出的
fēng
shuò________
果实
A______
老师说,诚
信是师生间白玉般的感情。简而言之,诚信是民族的存亡之 根,是个人的立身之本。
(
1
)根据拼音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
(
2
)请在
A
处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
3
)划线句子有语病,请作修改。
【答案】
(
1
)震动,璀璨,丰硕
(
2
);
(
3
)诚信是个人的立身之本,是民族的存亡之根。
【解析】
【分析】(
1
)本题考查字形书写。注意用
“
形体方正, 笔画平直
”
的正楷依次认真
书写,注意
“
震
”“
璀 璨
”“
硕
”
等字的写法,不要写错别字。
(
2< br>)
“
农民说,诚信是秋天结出的丰硕果实
”
和
“
老师 说,诚信是师生间白玉般的感情
”
是并
列关系,中间应该用分号。
(
3
)语序不当。把
“
民族的存亡之根
”
和
“个人的立身之本
”
互换位置。
故答案为:
⑴
震动,璀璨,丰硕;
⑵
;;
⑶
诚信是个人的立身之本,是民族的存亡之根。
【点评】
⑴
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掌握和书写能力,答题时应注意,正确的书写词
语,应从汉字的音、形、 义入手,读准字音,辨明字义形,弄清字义,要适当拓宽阅读范
围,多积累词语丰富自己的词汇量,就可 以避免读错写错了,注意字的偏旁部首,要正确
书写;
⑵
本题考查标点符号 的用法。本题要结合标点符号的知识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了解
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如问号、引号 、顿号等。注意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
⑶
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学生要学会从不 同的角度分析病句原因。可以从内容角度分
析词义的不同理解病因,可从语法角度分析病因。更要掌握病 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
方法,
还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
2
.
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①
优秀传统文化是有灵气的、是有力量的。
②
它已经融人我们的文化性格里,启动着我们的心智,滋养着我们的心灵。
③
它要得到传承,就应融入公众生活。
④
一些优秀的文化类节目备受关注,说明很多人
对它缺乏热情,
缺少感受它的机
会。
(
1
)第
①
句标点符号使用有误,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
(
2
)第
②
句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
3
)第
④
句需补上一组恰当的关联词语,请写在下面。
【答案】
(
1
)应将
“
、
”
改为
“
,
”
(
2
)应将
“启动
”
改为
“
启发
”
或
“
启迪
”
。
(
3
)不是;而是
【解 析】
【分析】(
1
)顿号(、)用在并列词语或短语之间,而
“
是有 灵气的
”
和
“
是有力
量的
”
不属于并列词语或短语 ,因此它们之间不能用顿号(、),而应该用逗号(,)。
(
2
)这句话动宾搭配不当,应把
“
启动
”
改为
“
启发
”
或
“
启迪
”
。
(
3
)这句话是并列关系的复句,根据语境,这句话需补上的一组关联词语是:不是、而
是。
【点评】(
1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做这样的题,要求学生 熟练掌握常用的
标点符号及其用法。
(
2
)此题考查辨 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首先应熟悉病句的类型,最常用的辨别方法是划
分句子成分,先看主谓宾,再看定 状补,判断句子是否存在成分残缺赘余、搭配不当、结
构混乱、语序不当等问题。如果结构上没有问题, 可从逻辑意义上分析,看是否有表意不
明、句义关系不当等。
(
3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关联词语的能力。复句的类型有并列复句、条件复句、转折复
句、递进复 句、选择复句等,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掌握每种复句的特点及常用的关联词
语,答题时要在理解句意的 基础上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
3
.
下面这段文字,在标点使用、 语言结构、用词得体上各有一处不当,请加以修改。
青春,一个多 么美好的字眼!她像彩霞一样灿烂,像花儿一样芬芳,像大海一样澎湃,
它充满激情,充满希望,充满力 量。它是人生之书不可或缺的华彩篇章,是生活赐予极其
高贵的我们的礼品。站在青春的门槛上,我们懂 得珍惜、懂得奋斗,懂得感恩,让我们奔
放活力,展现魅力,朝着梦想指引的方向,现在就出发!
【答案】
把
“
懂得珍惜
”
后面的顿号 改为逗号;把
“
是生活赐予极其高贵的我们
”
改为
“
是生活
赐予我们极其高贵的
”
;把
“
奔放活力
”
改为“
释放活力
”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 ,学生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病句原因.可
以从内容角度分析词义的不同理解病因,可从语法角度分析 病因.更要掌握病句的常见类
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还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把
“懂得珍惜
”
后面的顿号改为逗
号;把
“
是生活赐予极其高贵的我 们
”
改为
“
是生活赐予我们极其高贵的
”
;把
“< br>奔放活力
”
改为
“
释放活力
”
【点评】修 改病句是一项综合能力训练,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分析判断能力。注意句
子的病因。改病句时要对症 下药。
4
.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国内第一套自主研发的高中传统文化通识教材即将出版,预计今秋开学正式进 入学校课
堂,开展大规模新课程实验。北京市通州、大兴全区以及海淀、丰台部分学校将使用这个
版本的教材。
记者从国家级传统文化课题研究小组获悉,由中国 国学文化艺术中心承担资源整合与编
著工作的这套教材共有
4
册,供高中一、二年级使 用。高一学习《论语》、《孟子》,高
二学习《大学
·
中庸》和《道德经》。其中《道 德经》为原文全本讲解,另外三册则是按主
题归类讲解。如《大学
·
中庸》一册,分为
“
慎独
”“
齐家
”“
格物致知
”“
中和< br>”“
为政
”
等章节。这
样的编排体例可以使学生更为深入清晰地把握经 典,也更能适应高中课堂实际教学的需
要。
(
1
)将材料的内容,概括为一句话新闻。
(
2
)材料中画线句有语病,请修改。
【答案】
(
1
)首套国学高中教材今秋走进课堂,将原文全本讲解《道德经》。
(
2
)宾语残缺。在
“
把握经典
”< br>后面添加
“
的思想内涵
”
。
【解析】< br>【分析】本题考查语病辨析修改能力。一句话新闻要抓住新闻的导语部分,用什
么人
+< br>做什么事的格式来回答。(
1
)首套国学高中教材今秋走进课堂,将原文全本讲解
《道德经》。(
2
)宾语残缺。在
“
把握经典
”
后面添加
“
的思想内涵
”
。
【点评】病句类型主要有< br>:
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前后矛盾。 辨析病句,一般来说,一看语法通不通,二看意思对不对,三看修
辞妥不妥。要想快速而准确地辨析病句 ,除了平时多阅读,增强语感外,还应该掌握一定
的方法,如语感审读法、枝干梳理法、逻辑分析法。< br>
5
.
下面文段中有一处语病,请写出病句的序号改正。
①
倡导环保理念的
“
地球一小时
”
活动得到了我 市市民的积极响应。
②
有的市民指出了一些
浪费资源的不良现象,
③
同时呼吁人们良好的节能习惯。
【答案】
序号:
③
改正:成分残缺,缺少谓语,在
“
良好
”
前加
“
养 成
”
或
“
培养
”
。
【解析】
【分析】序号:
③
改正:成分残缺,缺少谓语,在
“
良好
”
前加
“
养成
”
或
“
培养
”
。
【点评】常见的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
明、不合逻辑。如果遇到难以确定的选项,可以按病句类型一一衡量,也可以通过划分句
子的结 构来发现病因。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能力。修改病句不仅要求发现问题,更
要求作出相应的修改。 这就要求考生在平时的练习中,尤其是在选择题时,不能满足于找
出病因,而且要进行修改,多加练习。
6
.
下面这段文字的三个句子各有一处语病,请加以修改。
①生物学家布朗似乎对语言有一种天然的悟性,在研究基因时,他运用了类似语言学研究
的做法,发明 了
DNA
微阵列。
②
这大大加快了基因研究。
③
他认为如果 掌握和懂得基因
的
“
语言规则
”
,就可以修改这些笨拙的
“
句子
”
,许多人类疾病就能治愈了。
①
处:
__ ______
;
②
处:
________
;
③
处:
________
【答案】
“
做法
”
改 为
“
方法
”
(或将
“
运用
”
改为
“
采用
”
);
“
研究
”
后加
“
的 速度
”
;将
“
掌握
”
和
“
懂得
”
的语序互换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辨析能 力。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分析句子的
主干,看看各个部分是否搭配,是否有残缺,再做判断。句
①
搭配不当,将
“
做法
”
改为
“
方法
”
;句
②
缺少宾语,在句末加上
“
的速度
”
;句③
语序不当,将
“
掌握
”
和
“
懂得
”
交换位
置。
【点评】常见的病句类型:(
1
)搭配不当。 句子成分的搭配不当包括主谓搭配不当,动宾
搭配不当,定语、状语、补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及关联词搭 配不当。(
2
)成分残缺。成分
残缺,常见的有缺主语、缺谓语、缺宾语和必要的修饰 限制语。(
3
)重复多余。句子结构
完整,句意清晰,仍使用了不必要的词语作句子的 成分,也叫赘余。常见的情况有:第
一,语法成分重复;第二,语意堆砌。(
4
)语序 不当。语序不当是多种多样的,要结合语
意、语言结构等灵活分析。常见的情况有:词语的前后顺序排列 不当;修饰语和中心语的
位置颠倒;多层修饰语语序不当;不符合语言习惯;关联词语位置不当。(5
)句式杂糅。
句式杂糅指把两个意思或两种句式杂糅在一句之中,造成结构混乱,意思不 清。(
6
)句意
歧义。所谓有歧义的句子,是指失去了确定性,可以这样理解,也可以 那样理解的句子。
(
7
)不合事理。不合事理是指在表述中,或违反人们的逻辑思维, 或违背客观现实情况,
或前后矛盾,或顾此失彼等,造成不合事理。(
8
)用词不当。 用词不当包括词性使用不
当,词义使用不当,词的感情色彩使用不当等等。
7
.
家风,即门风,是一个家庭或者家族世代传承的为人处世的规则、规矩和风范。某校开< br>展
“
优良家风我传承
”
的综合性主题实践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需 要你参与解决。
(
1
)【寻家风】下面是活动搜集到的一些有关家风的材料。
材料一:勤俭,治家之本,和顺,齐家之本,谨慎,保家之本,读书,起家之本,忠孝,
传家之 本。
——
曾国潘
材料二:学父亲做人,学父亲做事,学父亲对信 仰的执着追求,学父亲赤子情,学父亲勤
俭生活。
——
《习近平家风》
材料三: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 验。母亲又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
一个勤劳的习惯,使我从未没感到过劳累。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 生产的知识和革命
的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
——
朱德《回忆我的母亲》
结合以上三则材料,说说我们将如何将优良的家风传承下来?
(
2
)【传家风】下面四则体现家风的内容,假如让你选一项请学校书法大师刘老师书写后
挂在学校阅览室, 你选择哪一项,并说明理由。
①
孝敬老人,严教子孙;尊老爱幼,亲穆存心。
②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③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④
欲高门第须为善,要好儿孙必读书。
(
3
)【赞家风】 下面是小明写的一段介绍自己家风的稿件,请你按要求帮助他修改。
< br>多交朋友、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是我家的家风。(
A
)爸爸妈妈总是鼓动我广泛交友,多
和不同年龄段的人交往。在与人相处时,又常常给我讲一些古今中外宽厚待人的故事。父
母让我 懂得:(
B
)只有以宽容之心对待别人,就能得到别人的真心相待。当我刚刚懂事的
时 候,妈妈就经常用孔子的话
“
不与小人同座
”
来教导我。妈妈还说不要和品德 不好的人交
朋友。孔子对待品德不好的人连坐在一起都不愿意,何况是交朋友呢?妈妈还告诉我
“
近朱
者赤,近墨者黑
”
,与品德不好的人交往会受到不好的影响,与品德高 尚的人交往,时间久
了,自己的品德也会得到提升。
①
文中有个错别字是< br>“________”
,正确写法是
“________”
。
②
(
A
)处画线句存在用词不当的语病,应将
“________”
改为
“________”
。
③
(
B
)处画线 句子关联词语使用不当,应将
“________”
改为
“________”
。
(
4
)我国有一个传统习俗,农历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要过
“
小年
”
,通常人们要吃(
)
A.
元宵
B.
饴糖
C.
腊八粥
D.
饺子
【答案】
(
1
)学习名人家风家训;从父母那儿学习和继承;从课本中学习;从生活中观
察 和学习。
(
2
)
③
或
④
。
(
3
)座;坐;鼓动;鼓励、支持;就;才
(
4
)
B
【解析】
【分析】(
1
)从材料一中,我们可以勤俭、和顺、谨慎、诗书、忠孝,这五条家
规,可以说是曾氏家族兴旺 的成功法则;材料二,胡适的叙述可见,上一辈人的好习惯,
我们可以通过学习的方式来传承;材料三, 习近平同志从父亲身上学会的五件事,都是日
常生活中的一些小细节,小规矩,可见遵守一些好规矩也是 传承家风的方法。据此整理出
答案。
(
2
)根据
“
阅览室
”
来选择句子,
①②
两项与
“
阅览室< br>”
的语境不符。
③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在读书、学习的 道路上,没有捷径可走,也没有顺风船可驶,如果你想
要在广博的书山、学海中汲取更多更广的知识,< br>“
勤奋
”
和
“
刻苦
”
是必不可少的。这句诗 可
以做为座右铭来激励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学习上哪怕不聪明,只有勤奋、坚持不懈,才
会有 所收获,走向成功。
④
欲高门第须为善,要好儿孙必读书。做善事要从心底做起,要
从 周围做起。人们在茶余饭后之间,亲朋好友之间都谈论你不错,你就会得到很多人的信
任,你就会达到欲 高门第的效果,这就要首先在周围人之间做善事,多做善事,常做善
事。要好儿孙必读书,现在的社会, 是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不读书就不能适应现在
时代的要求。没有文化的人很难做成大事业。
(
3
)
①
座:当位子讲,是个名词。座位。坐:是人 的一个动作,把身体下压,使臀部着
地或其他物体。是个动词。坐下。
②
鼓动:指以言 语或行为使他人有所行动。不合语境,
改为
“
鼓励
”
。
③“
只有
……
就
”
不搭配,改为
“
只有
……< br>才
”
。
(
4
)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 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
罚。因此送灶时,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 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后三样是
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备料。祭灶时,还要把关东糖用火融化,涂在在 灶王爷的嘴上。这样,
他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讲坏话了。糖瓜、饴糖、麻糖等吃食本为给灶王爷嘴上抹得吃 食,逐
渐演变成了小孩小年必吃的零食。故选
B
。
故答案为:
⑴
学习名人家风家训;从父母那儿学习和继承;从课本中学习;从生活中观察
和学习。
⑵
③
或
④
。
⑶
座;坐;鼓动;鼓励、支持;就;才
⑷
B
【点评】
⑴
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 文中,因此,及
时根据题干信息找到相关内容,总结概括即可。
⑵
本题要注意对联悬挂的场所。
⑶
病句类型主要有:
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
辑、前后矛盾。辨 析病句,一般来说,一看语法通不通,二看意思对不对,三看修辞妥不
妥。要想快速而准确地辨析病句, 除了平时多阅读,增强语感外,还应该掌握一定的方
法,如语感审读法、枝干梳理法、逻辑分析法。
⑷
相关的节日习俗要熟知
8
.
学校开展
“
亲近经典
”
读书活动, 请你参加。
(
1
)【我阅读
我朗诵】小明在朗诵叶赛宁的《夜》时,遇到一些困难,请你帮助解决。
河水悄悄流入梦乡,
幽暗的松林失去喧响。
夜莺的歌声沉寂了,
长脚秧鸡不再欢嚷。
①
请用
“/”
给下面的诗句标出两处停顿。
②
朗诵这一诗节,应采用的语调是(
)
A
.舒缓
B
.欢快
C
.激昂
D
.深沉
(
2
)【我阅读
我分享】下面是小明分享的一段阅读感悟,请你帮助修改。
活动中,【甲】我读了大量散文、诗歌、小说、戏剧和古典诗词
,
还写了读书心得。阅
读,让我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情感在潜移默化中得 到熏陶,思想在孜孜求索中变得深
邃。
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面对阅读中出现的 问题,【乙】我们要主动向同学、老师、家
长等身边的人不耻下问。最后,祝大家在阅读中遇见更好的自 己。
①
【甲】处画线句子有语病,应改为
“________”
。
②
【乙】处画线句子用语不得体,应将
“________”
改为
“__ ______”
。
(
3
)【我阅读
我创作】请你仿照示例,写两行小诗。
示例:每一缕晨曦
都是喷薄而出的希望
【答案】
(
1
)
①
幽暗的松林
/
失去
/
喧响
②A
(
2
)我读了大量散文、诗歌、小说和戏剧;不耻下问;请教
(
3
)每一朵小花
/
都是歌颂生命的乐章。
【解析】
【分析】(
1
)
①
本题要求标出两处停顿,这句话 中
“
幽暗的松林
”“
失去
”“
喧响
”
分< br>别是一个意义单位,据此可知这句话的停顿方法应为:幽暗的松林
/
失去
/喧响。
②
这首诗
的题目是《夜》,诗歌为我们营造了一个非常宁静的氛围,因此朗 读的时候应该用舒缓的
语调。
(
2
)【甲】不合逻辑,
“
古典诗词
”
也属于
“
诗词
”
,应把“
和古典诗词
”
删去。【乙】
“
不耻
下问
”< br>,
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这里不合语境,应该为
“
请教
”
。
(
3
)< br>“
每一缕晨曦,都是喷薄而出的希望
”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因此仿写的句子 也要
运用这种修辞手法,另外注意语言要精炼。
故答案为:
⑴
①
幽暗的松林
/
失去
/
喧响
②A
⑵
我读了大量散文、诗歌、小说和戏剧
不耻下问
请教
⑶
每一朵小花
/
都是歌颂生命的乐章。
【点评】
⑴
本题考查设计朗读脚本的能力。
设计朗读脚本要从感情 基调、朗读的语速、语
调、语气、节奏等方面对文章某个片段进行朗读设计。
结合此 题的关键是要理解语句的内
容,在此基础上再分析这种感情主要是通过哪些词语表现出来的,哪些词语就 应该重读。
⑵
此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能力。凡是违反语法结构规律或 客观事理的句子都是病句,
前者叫语法错误,后者叫逻辑错误。《考试大纲》中规定的病句的六种类型: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和不合逻辑。辨析病句要仔细分析选
项,注意句子的主干和修饰成分,抓住句中的一些关键词,如关联词、否定词、两面词、
连词
“
和
”
、介词、代词、谓语动词
“
是
”
、数量词、 并列词语和短语等。修改病句时,要注
意不能改变句子的意思,对句子的改动尽可能要小,改完后认真读 一读,看句子是否通
顺。
⑶
本题考查仿写句子的能力,句子仿写 必须做到四统一:
①
话题要统一;
②
句式要统
一;
③
修辞要统一。仿写句子的考查一般与对运用修辞的考查联系在一起,因此,仿写时
要仔细分析给定句子 所运用的修辞格,或比喻或排比,或对偶或比拟等;
④
色调要统一。
既指语境色彩也指 感情色彩,同时还包括仿句的创意和境界。
9
.
下面画线的两句话都有语病,请逐一写出修改意见。
我市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登记工作已于
2017
年
1
月
1< br>日全面启动。
①
此次经济普查能
否顺利完成,决定于每一个普查对象依法接受普 查登记
,
如实提供相关数据资料。
②
积极参加并响应经济普查工作是每个普查对象应尽的义务和社会责任。
第
①
句修改意见:
________
。
第
②
句修改意见:
________
。
【答案】
“
对象
”
后加上
“
是否
”
;
“
参加
”
与
“
响应
”
调换位置
【解析】
【分析】(
1
)属于两面与一面搭配不当。在“
对象
”
后加上
“
是否
”
即可。这样就两面对两面了。
(
2
)属于语序错误。
“
参加
”
与
“
响应
”
调换位置即可。要根据词义来断定顺序。
< br>故答案为:
“
对象
”
后加上
“
是否
”
;
“
参加
”
与
“
响应
”
调换位置
【点评】病句题历来是中考热点,复习中首先要熟悉高考常考的六种病句类型
——
搭配不
当、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积累经验,辨析时可
采用紧缩主干法,先审主干再审枝叶。
10
.
为迎接五四青年节 的到来,班级以
“
学习五四精神
”
为主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请
你参与进来。
(
1
)请你运用比喻或对偶的修辞手法,为本次活动拟写一则宣传语。
(
2
)你所在的班级准备在本周五下午第三节课举行
“
学 习五四精神
”
的主题班会,届时想要
邀请历史王老师到教室里来为大家讲一讲五四精神 。大家让你担任学生代表去邀请王老
师,你会怎么说?
(
3
)活动后,李明同学写了一份总结发言稿,他的部分发言稿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帮助修
改。< br>
今天,我们的祖国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甲】能否振兴中华的责任,已落 在我们
青年人的肩上。青年是祖国发展的希望,是民族前进的动力。我们要像初夏多姿多彩的鲜
花,开遍祖国的大地;要像初夏嫩绿的枝叶,努力撑起一片片绿荫,为我们伟大的祖国遮
风挡雨!【乙】 让我们在五四精神的指引下,发挥青年的智慧与风采,为祖国、为自己创
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①
【甲】处画线句子不合逻辑,修改意见:
________
。
②
【乙】处画线句中存在语序不当的问题,应将
“________”
和“________”
互换位置。
【答案】
(
1
)弘扬五四精神,争当青年先锋。
(
2
)王 老师,您好!我们班准备本周五下午第三节课在教室举行
“
学习五四精神
”
的 主题班
会,想请您为我们讲一讲五四精神,请问您到时候有时间参加吗?
(
3
)去掉
“
能否
”
;为自己;为祖国
【解析】
【分析】(
1
)此题要求运用比喻或对偶的修辞写一则宣 传语,答题时除了符合这
个要求外,还要注意紧扣活动主题,语言要凝练,要通俗,易读易记易传播。如 :弘扬五
四精神,争当青年先锋。
(
2
)邀请某人参加 活动,首先要有礼貌性的称呼,然后写清邀请的事由,活动举行的具
体事件和地点,最后有
“< br>恳请您的到来
”
(期待您的到来)等委婉诚恳的语言。
(
3
)【甲】前后不一致,前面是肯定加否定的形式,后面是肯定的形式,因此应把前后
改一致,可去掉
“
能否
”
。【乙】这句话语序颠倒,应把
“
为自己
”
和
“
为祖国
”
颠倒位置。
故答案为:
⑴
弘扬五四精神,争当青年先锋。
⑵
王老师,您好!我们班准备本周五下午第三节课在教室举行
“
学 习五四精神
”
的主题班
会,想请您为我们讲一讲五四精神,请问您到时候有时间参加吗 ?
⑶
去掉
“
能否
”
;为自己;为祖国
【点 评】
⑴
本题要求拟写一则宣传标语,这样的题虽然没有统一答案,但也要注意所拟写
的 宣传标语
①
内容要符合本次活动主题;
②
要易于传播;
③
最 后使用对偶的修辞手法,
要能吸引人。
⑵
此题考查口语交际的能 力。此类题目解答时要注意认真审明题意,搞清具体语境。具体
表达要有称呼,要有礼有节,要符合人物 身份,要合情合理,同时要把自己的意思表达明
确。
⑶
本题考查 病句辨析及修改。筋脉梳理法。所谓筋脉梳理法,就是划分句子成份法,即运
用语法手段,先理出句子的 主干,审查句子主干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或残缺等错误,再清理
句子枝叶,仔细审查修饰成分内部是否有毛 病以及与中心语的搭配是否得当。句子的病因
大概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逻辑错误、结构混乱、表意 不明、成分多余或残缺。修改
方法是补法,删法和换法,运用这些方法进行修改即可。
1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读一本好书,好似在和一位高尚的人谈话,神圣美好、不容亵
(dú)
。正襟危坐,心无
旁
(wù)
,让思绪飞入富丽堂皇的知识殿堂;让心灵汲取成长的养 料;让灵魂倾听圣者的箴
言。人生如书,断章取义破绽百出,附庸风雅徒有其表,言不及义遭人厌弃。杜 绝妄想、
摒弃浪荡,谨记成功的秘(
jué
):勤勤恳恳做事,踏踏实实做人。通过阅 读,将让成功的
喜悦走进你的世界!
(
1
)根据拼音,在词语空缺处填写汉字。
①
亵
(dú)________
②
心无旁
(wù)________
③
秘
(jué) ________
(
2
)给语段中加下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①
汲
________(A
.
jí
B
.
jī )
②
箴
________(A
.
zhēn
B
.
jiǎn )
(
3
)下列对语段中画线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A.“
富丽堂皇
”
在句中是
“
华丽雄伟
”
的意思。
B.“
杜绝< br>”
在句中是
“
遏制、彻底制止
”
的意思。
C.
言不及义:没有说出内心真实的想法。
D.
断章取义:不顾全 篇文章的内容,而只根据需要,孤立截取其中一段或一句的意思。
(
4
)语段中画线的句子是病句,请作修改。
【答案】
(
1
)渎;骛;诀
(
2
)
A
;
A
(
3
)
C
(
4
)去掉
“
通过
”
或去掉
“
让
”
,把
“
将
”
移到
“
走进
”
前。
【解析】< br>【分析】(
1
)考查对汉字字形的辨析与书写。亵渎:冒犯,不恭敬。
“
渎
”
不要写
成
“
读
”
,
“< br>心无旁骛
”
的
“
骛
”
不要写成
“
鹜
”
,
“
秘诀
”
的
“
诀
”
不要写成
“
决
”
。
(
2
)考 查对汉字字音的辨析。汲:
jí
,是指从井里打水,形容心情急切、努力追求。箴:
上 下结构,部首为竹,读作
zhēn
。
(
3
)
C.
言不及义:形容说话内容无聊或说不到问题的关键所在 。也指只说些无聊的话,
不涉及正经道理。不合语境。故选
C
。
(
4
)
“
通过阅读,将让成功的喜悦走进你的世界!”
缺主语,去掉
“
通过
”
或
“
让
”< br>。词语顺序
颠倒,把
“
将
”
移到
“
走进”
前。
故答案为:
⑴
渎;骛;诀;
⑵A
;
A
;
⑶
C
;
⑷< br>去掉
“
通过
”
或去掉
“
让
”
,把< br>“
将
”
移到
“
走进
”
前。
【点评】
⑴
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 这就要求平时
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 br>系整个词语的意思;
⑵
字音题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遇到多音多义字 时,要先弄清楚它们在词语或句子中的意
义,再根据音义对应的规律辨别读音,平时要注意积累,读准字 音,标准调号,拿不准的
字要查字典;
⑶
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 境中词语的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要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
对于遇到的词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 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方面
进行归纳;
⑷
本 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与修改的能力。解答此题,要逐项审读,从句意,用词,修辞,
标点,结构,词语搭 配等多方面去考虑,确定最后选项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
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 明、语言赘余等。
12
.
综合性学习。
2019
年以来,全国各地新华书店、大型连锁书店、新兴独立书店纷纷掀 起开店热潮。实
体书店,在和煦春风吹拂下,开始显现回暖迹象。请你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完成题目。< br>
(材料一)近年来,许多实体书店积极尝试与创新经营模式,从单一的卖书转向复合化经
营、多元化经营,不断开拓新的增长点。书店不止卖书,还经营着许多周边业务,(甲)
诸如销售各种 做工精致的文创产品,各式食品、甜品、饮品等;有的还邀请名人来开讲
座、分享会等。
(材料二)北京市市人民政府发布《北京市支持实体书店发展的实整见》(下文简称
“
《意
见》
”
)。《意见》中提出,北京将采取多项有力措施,大力推动实体书店建设发展, 到
2020
年,(乙)逐步在全市建立布局合理、层次分明、特色浓郁、多业融合的实体书店发
展新格局,为广大读者提供更加舒适、智能的阅读空间。
(
1
)阅读以上两则材料,概括实体书店回暖的两条原因。
(
2
)(甲)处划线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
3
)小明的邻居要开一家实体书店
,
请你为他的书店起一个有诗意的名 字,并简要说说它
的内涵。
【答案】
(
1
)书店自身的变革创新;政府的坚定扶持。
(
2)将
“
食品
”
或
“
甜品、饮品
”
去掉 ,或者将
“
各式食品
”
移到
“
等
”
后面。
(
3
)示例:东篱书屋,内涵:
“
东篱
”
取自陶渊明
“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的诗句,意在
为读者提供 最自然惬意的阅读体验。
【解析】
【分析】(
1
) 本题可依据材料一
“
许多实体书店积极尝试与创新经营模式,从单
一的卖书转向复合化 经营、多元化经营,不断开拓新的增长点
”
和材料二
“
将采取多项有力
措施,大力推动实体书店建设发展
”
这些内容,从
“
书店
”
和
“
政府
”
两个层面来概括作答。
(
2
)【甲】语句
“
诸如销售各种做工精致的文创产品,各式食品、甜品、饮品等
”分类标准
不统一,可去掉
“
食品
”
或
“
甜品、 饮品
”
。
(
3
)考查学生的应用能力。实体书店的名称的 拟写,既要注意文化意蕴,又要体现文化品
位,并结合相关内容阐述其内涵。可运用典故、典籍或经典中 的字词取名,如:雅博书
馆,
“
雅
”
指文人雅士;
“
博
”
指博取众长,用来形容知识渊博。答案是多元的。
故答案为:
⑴
书店自身的变革创新;政府的坚定扶持;
⑵
将
“
食品
”
或
“
甜品、饮品
”
去掉,或者 将
“
各式食品
”
移到
“
等
”
后面;
⑶
示例:东篱书屋,内涵:
“
东篱
”
取自陶渊明
“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的诗句,意在为
读者提供最自然惬意的阅读体 验。
【点评】
⑴
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作答此类题目,一 定要认真阅读材
料,结合材料中的关键语句,根据题目的要求,即可作答;
⑵
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学生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病句原因。可以从内容角度分
析词义的不同理 解病因,可从语法角度分析病因。更要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
方法,
还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
⑶
解答实体书店的名称的拟写,既要注意 文化意蕴,又要体现文化品位,并结合相关内容
阐述其内涵。可运用典故、典籍或经典中的字词取名。< br>
13
.
你所在的学校计划举行以
“
关注全民健身 ,参与健康运动
”
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
1
)【现状分析】分析下面的图表,从中得出两条有效信息。
(
2
)【运动推荐】请从下面常见的体育运动形式中选取一项你最了解的推 荐给大家。(不
少于
50
字)
打乒乓球
游泳
跑步
打篮球
踢足球
(
3
)【赛场风云】学校正在举行秋季运动会,下面的一段 文字是开幕式上八(
5
)班的解
说词。读后请你完成小题
。他们朝气蓬勃,精神焕发。统一的服装,整齐的步伐,响亮的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