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单元教案

温柔似野鬼°
517次浏览
2021年01月20日 13:34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咬字组词-

2021年1月20日发(作者:居简)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教学计划

一、单元教材分析:

几何图形的编排:一
.
上认识物体和图形;一
.
下图形的拼组;二
.
上观
察物体;二下图形与变换;三
.
上四边形;三
.
下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
积;四
.
上平行四边 形和梯形。在学习了角的度量的基础上学习本单
元。

二、单元教学目标

⒈使学生理解垂直与平行的概念,
会用直尺、
三角尺画垂线和平行线。

⒉使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⒊通过多种活动,使学生逐步形成空间观念。

三、单元教学重点:

学习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以及与正方形、
长方形的关系;
梯形是第一次
正式出现,除教学梯形的特征外,
还要注意说明它与平行四边形的关
系。

四、单元教学难点:

作图是本单元的难点,画垂线、画平行线、画长方形和正方形、 画平
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高

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方法不难理解,但是不易掌握,应考虑在这
部分教学中

采取何种方式如何突破。


五、单元教学措施


1
.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把握教学的起点和难点。

2
.理清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突出教学的重点。

3
.注重学用结合,就地取材,充实教材内容。

4
.加强作图的训练和指导,重视作图能力的培养。

六、课时安排(
6
课时)

垂直与平行










1
课时

画垂线

















1
课时

画平行线













1
课时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1
课时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高











1
课时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练习












1
课时

七、单元知识结构图

垂直与平行


1
.认识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特殊位置关系:平行和垂直。


2
.学习画垂线,认识“点到直线的距离”



3
.学习画平行线,理解“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1
.把四边形分类,概括出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的特征,探讨平行四
边形和长方形、正方形的关系。


2
.认识平 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学习
画高,梯形的各部分名称。





5
单元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1
课时

平行与垂直

教学内容:
教 材第
56

57
页例
1


教学目标:

理解垂直与平行这两种直线的位置关系、认识平行线和垂线的概念。

重点难点:

重点:
认识平行与垂直的特点。

难点:
对平行与垂直两种位置关系的描述。


教学过程
:
一、创设情境

1.
教师将两根小棒随意丢在讲台上。

提问:想一想这两根小棒落在讲台上会形成哪些图形呢
?
你能把这些
图形画出来吗?
2.
引导学生先独立思考,并在纸上画一画,然后在小组中交流。

二、探究新知

1.
教师参与到学生的交流中,了解情况。

2.
选择其中一个小组画出的图形,展示出来。

3.
讨论探究。


1
)你能对这些图形进行分类吗
?
你分类的标准是什么
?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说一说,
发表自己的意见。
学生可能会按以下
几种情况 来分类:













2

把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再画长一些会怎样
?
量一量两条相交直线所
组成的角分别是多少度。

教师用课件演示把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延长,让学生继续观察,引导 学生
认识:在同一个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情况有相交和不相交两种情况。

(
板书:相交、不相交
)
4.
构建新知。

(< br>1

在同一个平面内不相交的两
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
两条直 线互相平行。

课件出示三组平行线图:



a

b
互相平行,记作
a

b
,读作
a
平行 于
b


2
)找一找日常生活中的平行线。

让学 生先在小组中议一议,
相互说一说,
然后分小组举例说一说生活
中平行的例子。如:电 线、窗子、栅栏、门两侧、轨道两边等等。


3
)在同一平面内相交的两条 直线所组成的角会是多少度?(
90
°
或不是
90
°)
< br>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
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其中一条直线
叫做另一条 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课件出示:




a

b
互相垂直,记作
a

b
,读作
a
垂直于
b


4
)找一找日常生活中的垂线。

三、实践应用

1.
教材第
57
页“做一做”


同桌或小组中说一说,集体订正。

2.
教材“练习十”第一题。

小组中互相说一说,指名上台指一指。

3.
教材“练习十”第
2
题,摆一摆。

让学生用小棒摆一摆,
并观察发现,
把自己的发现在小组中相互交流。

1

两根小棒都和第三根小棒互相平行,
那么这两根小棒互相平行。< br>

2
)两根小棒都和第三根小棒互相垂直,那么这两根小棒也互相平行。

课件演示三根小棒的摆放过程。

4.
教材“练习十”第
3
题,折一折。

让学生独立思考, 并动手折一折,再在小组中相互交流。指名向同学
展示一下折的方法。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五、教后反思





2
课时

画垂线

教学内容
:
教材第
58

59
页例
2
、例
3


教学目标
:
1.
掌握垂线的画法,会正确地画出已知直线的垂线。

2.
认识距离,理解与两条平行线互相垂直的线段的长度都相等。

3.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重点难点
:
重点:
掌握垂线的画法。

难点:
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和两条平行线之间的垂直线段都相等。

教学过程
:
一、创设情境

1.
提问:什么叫做垂线?

2.
举例说一说生活中的垂线。

3.
怎样画垂线呢?

(板书课题

:画垂线)

二、自主探究

1.
议一议:在三角尺和直尺上你能找到垂线吗?

分别指名用三角尺和直尺指一指,说一说。

教师:三角尺上的直角可以帮助我们画出垂线。

2.
教学例
2



1
)过直线上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

A.
说一说:用三角尺怎样过直线上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

B.
课件演示画法,学生观察。

C.
学生动手画一画。

D.
引导归纳画法和步骤
:
a.
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与已知直线重合。

b.
沿着已知直线移 动三角尺,
使三角尺的直角顶点与直线上的已知点
重合。

c.
沿另 一条直角边画一条经过已知点的直线,
所画直线与已知直线互
相垂直。


2
)过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

A.
学生独立试着画,并在小组中相互交流画法。

B.
归纳画法步骤,指名说一说。


3
)教材第
58
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画一画,指名板演。

3.
教学例
3



1
A
段的长度,哪一条最短?

教师演示,学生自己试着画一画,量一量,可以小组讨论交流。

结论:
从直 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
它的长度叫做
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2
)出示一组平行线。



a
b
量这些线段的长度,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自己动手在教材上这 组平行线中画一画,
量一量。
指名说说你的
发现。

(板书:与两条平行线互相垂直的线段的长度都相等)

4.
巩固练习:

教材第
59
页“做一做”


小组讨论交流,说说你是怎么想的?该怎样做?

三、实践应用

1.
教材“练习十”第
6
题。

议一议,说一说你的想法,让大家评一评。

教师归纳说明:

测量时使皮尺经过落点并与起跳线互相垂直。



2.
教材“练习十”第
7
题。

小组讨论交流,说说自己的方法和理由。

3.
教材“练习十”第
4

9
题。

学生自由完成,在小组内交流检查。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活动,你学到了什么本领?

五、教学反思:






3
课时

画长方形

教学内容
:
教材第
60
页例
4


教学目标
:
掌握长方形的画法,会画一个长和宽已知的长方形。

重点难点
:
重点:
掌握长方形的画法。

难点
:应用垂直与平行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
一、创设情境

1.
提问:


1
怎样过直线上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
如果这一点不在直线上,
又怎样画呢?

(2)
怎样过直线外一点画这
条直线的平行线?


3
)什么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平行线间的垂直线段有什么关系?

2.
教师出示

长方形中,哪些线段是互相平行的?哪些线段是互相垂直的?

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议一议,说一说。

怎样画一个长方形呢?因为长方形的对边互相平 行,
相邻的两条边互
相垂直,我们可不可以用画垂线的方法来画呢?

(板书课题:画长方形)

二、自主探究

1.
讨论:怎样 画一个长
10
厘米、宽
8
厘米的长方形?

组织学生在小组中充分讨论,相互发表意见。

2.
动手试着画一画,教师巡视指导

3.
课件演示长方形的画法步骤。


1
)画一条长
2
厘米的线段。


2< br>)分别过线段的两个端点在同一侧画两条与线段互相垂直的
1

米线段。


3
)把两条垂线的另一端点连接起来。




1



2



3
4.
学生根据课件的演示,完成作图。

5.
教材第
60
页“做一做”第
2
题。

咬字组词-


咬字组词-


咬字组词-


咬字组词-


咬字组词-


咬字组词-


咬字组词-


咬字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