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电影赏析教案
巡山小妖精
910次浏览
2021年01月20日 14:57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爱哭的女孩-
影片《背起爸爸上学》与语文课《科林的圣诞蜡烛》学科整合
乌市第一小学
王丽
课题:
《背起爸爸上学去》影片赏析
一、设计指导思想
课程是整合的,
不是单一分化的内容体系。
新课标指出:
“语文教 师要高度重视课
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把电影与语文课整合,
是对电影资源进行充分 利用的重要举措,
对
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本课设 计以“父子之
情”为整合点,将影片《背起爸爸上学》与语文课《科林的圣诞蜡烛》结合起来,让学生感
悟亲情的伟大,懂得珍惜亲情,回报亲人的关爱,从而培养学生的亲情品质。
一、教学目标
1
、通过对故事片《背起爸爸上学去》的观看,让 学生了解贫困山区还有
许许多多像石娃一样家境贫寒的少年儿童,
教育广大学生要倍加珍惜今天 在
校学习的宝贵机会,
更加努力刻苦学习,
练好本领,
做祖国建设的有用之材 。
2
、影片主人公石娃吃苦耐劳,勤奋学习,孝敬父母,立志成才的优秀品
格值得大家学习,让学生在观看和交流中培养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3
、学习影 片中运用细节描写、环境描写塑造人物形象、揭示人物内心世
界的艺术表现手法。
二、任务分析
1
、
以主人公石娃成长经历为主要线索和 石娃一家围绕他读书的过程为主
要教学目标,着力从家庭环境、勤奋学习、战胜困难等方面来加深理解和 展
开讨论。
2
、以细节描写、环境描写、语言描写等艺术表现手法来深化 学生认识,
获取知识。
三、学生特点
当今的小学生 由于接触现代传媒较广,具有了一定的审美能力,能够通
过观看影片,认知人物成长经历和简单的电影艺 术表现手段。但又因学生的
生活、学习环境的差异,对影片表现的主题还有待于通过一些实践活动来进< br>一步深化。
四、
课时安排:
三课时
第一、二课时
批注
一、观前指导
同学们,今天我们生活在吃得饱、穿得好的幸福家庭里、不少
学生在家里几乎是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无忧无虑的生活,有
时还常常因零花钱 不、衣服稍旧等事而与父母斗气。然而,大家知
不知道,在一些地方,在我国西部的贫困山区还有许多少 年儿童连
起码的学费都无法交,就更谈不上吃好穿好了。今天我们观看的这
部影片就是反映我国 西部甘肃省某贫困山区一个名叫石娃的同学艰
难的求学经历。请同学们在观看影片时注意以下这些问题:
1
、石娃上学的机会是怎样得来的?为什么?
2
、 石娃的求学生涯经历过哪些曲折艰难的过程?石娃的父亲、
姐姐是怎样支持他上学的?
3
、我们应当从石娃的身上学习些什么?
二、观赏影片
第三课时
一、课堂教学
导入语:
同学们,昨天我们一起认真观看了影片《 背起爸爸上
学去》
。
老师发现,
在观看过程中,
不少同学被片中主人 公石娃艰难、
曲折的求学经历感动得流下了热泪,同时,大家也被他克服困难、
勤奋学习、孝敬 父亲等优秀品格深深感染。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就该
片表现的主题,塑造的人物,反映的问题作进一步赏析 ,进一步认
识艰难求学的石娃。
(一)分段简析
( 过渡语)
《背起爸爸上学去》这部影片是以主人公石娃成长经
历为主线来表现主题的,人物成长 的阶段比较明显。请同学们回忆
一下,影片反映了石娃哪几个成长阶段?(小学阶段、初中阶段、
考上师范后)
1
、踏上小学校门的曲折经历
( 过渡语)石娃由于母亲早逝,家境贫寒,年迈的父亲无力承
担姐弟二人上学的费用,只得以转勺子的办法 来确定谁去上学。结
果,勺子指向了石娃,由此而决定了石娃上学,姐姐辍学的命运。
石娃背起 了书包走进了小学校门,但是上学不久,石娃却逃了三天
学。请同学们注意,石娃是为什么逃学的?父亲 对石娃说的哪一句
话使石娃的学习又走上了正轨?
播放剪辑镜头一(转勺把、背起 书包进门、目睹同学涉水淹死
后逃学而被父亲打、父亲背石娃过河上学、学习走上正轨)
讨论交流:
(
1
)石娃为什么逃学三天?
(
2
)后来,石娃的学习是怎样走上正轨的?父亲对石娃说了一
句什么话?你 认为这句话包含着怎样的意思?
(
3
)讨论片中转勺子和父亲背子过河的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
2
、克服困难、勤奋学习,取得优异成绩
(过渡语)父亲和姐姐为了供石 娃上学,父亲有病无钱治,姐
姐被迫出嫁。在这样艰难的境况下,石娃在学校仍刻苦学习。请同
学们看下面的片断,注意看石娃是怎样克服困难的?他取得了怎样
的成绩?
播放剪 辑镜头二:
(交不起学费,父亲有病无钱治,姐姐被迫出
嫁,
雪夜寝室里吃馍,
获奖后父亲为他骄傲,
雷电交加中父亲摔倒,
照顾父亲)
讨论交流:
(
1
)石娃遇到了哪些困难?他被困难吓倒了吗?怎样克服的?
(
2
)石娃得了什么奖?父亲心情怎样?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
3
)片中的雪夜和雷电交加的环境描写有作用吗?谈谈你的观
点。
(
4
)你认为石娃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实际谈谈自己在生活中
是怎样做的。
3
、求学和照料父亲两不误,背起父亲上学去。
(过渡语) 接到师范的通知书让石娃兴奋不已,而瘫痪在床上
的父亲又让石娃犹豫不决。到底该何去何从?石娃作出 了怎样的选
择?
播放剪辑镜头三:
(接到通知书,
姐弟高梁地里 对话,
多次蒸馍,
父亲瘫痪在家,石娃情绪低落,作出选择)
讨论交流:
(
1
)片中姐弟的对话虽不多,但对表现影 片主题,展示人物个
性起到了重要的影响,说说你自己的理解。
(
2)石娃的情绪有什么变化?(
3
)他作出了怎样的选择?
(
4
)几次蒸馍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多次重复这个细节?
(过渡 语)同学们知道这部影片的主人公是谁吗?(石娃)看
下面的片断,
注意观察影片从哪些侧面表 现了石娃怎样的个性特征。
播放剪辑镜头四(初涉河水,刻苦学习,姐弟学校对话,和面< br>时父子争执,领奖时发言,井中救父)
讨论交流:
(
1
)影片主要讲了石娃哪些生活片断?(
2
)通过这些片断表
现了石 娃怎样的个性特征?
(
3
)你认为石娃的哪些方面值得你学习?
(过渡语)影片中石娃的父亲也是一位个性鲜明的人物。常言
道“可怜天下父母心,望子成龙终 不悔”,石娃的父亲也是这样的
一位父亲。请同学们注意观看,想想石娃的父亲为了全力支持他上
学,都做了些什么?
播放剪辑镜头五:
(两次送儿子过河,搭“梆子”挣学费, 腿病
无钱治,被迫嫁女,接得奖回村的儿子,儿子考上学后的欢喜和忧
伤、跳井)
讨论交流
(
1
)父亲对儿子读书要求严格吗?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
2
)父亲为了儿子读书作出了很大的牺牲,他都做了些什么?
(
3
)你认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父亲?
(过渡语)为了石娃上学 ,还有一位作出牺牲的人,你们说是
谁呢?(石娃的姐姐)她为了弟弟,虽辍学却无怨无悔,给弟弟无< br>微不至的关怀,甚至不惜以并不满意的婚姻换来弟弟的学费。看下
面的片断,思考这位农村姑娘是 一个怎样的人?
播放剪辑镜头六(姐姐做家务,雪夜送包子,送鞋)
讨论交流:
(
1
)你们喜欢石娃的姐姐吗?为什么?
(
2
)姐姐是一个怎样的人?
(三)观看活动
石娃的命运多舛,然而石娃又是一个坚强的孩子,他的双肩过
早担起了家庭的重担,
不但没被生活压倒,
反而更坚强地成长起来。
他的遭遇和他的优秀品格更让人感动,请 同学们把自己最受感动的
地方记下来,写一篇观后感。
课后反思:
学科电影整合围 绕学科课文,
广泛搜集整理能够支持和帮助这一课的相
关电影,对电影资源进行整合,并且分门 别类,一课一个电影资源包,建立
对应语文、历史、自然、地理、生物、社会和英语等各学科的电影资源 库。
许多教师具有很强的课件设计能力,但深感资源不足,做不出好课件。电影
资源库,既有相 关的整部电影,也有相关的电影片段,任由教师挑选使用,
并可在过程中不断增补,在不断丰富电影资源 包的基础上,整合成一个相对
精练的课程电影资源体系。学科电影整合,可以运用世界上最优秀的影视资
源,将其与学科教学有机整合,改革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创建
新型的以学生为主体 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电影课教育功能,推进学科教学
改革,实现学科教学的内容、手段、方法的整体改 革。
课题:
影片《背起爸爸上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