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最新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萌到你眼炸
543次浏览
2021年01月20日 16:25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刘妙然-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6
1.
老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本上的图或 教学挂图
,
并教给学
生预习、复习的方法
,
从而培养学生预习、复习 的习惯。
教学目标
2.
使学生了解阅读课外书籍要有选择,初步掌握选择课外读
总
目
标
要
求
教学难点
1.
教给学生预习、复习的方法
,
使学生养成良 好的预习、复
教学重点
习习惯。
2.
初步掌握选择课外读物的方法,培养选读物的习惯。
1
.培养学生预习、复习的习惯。
2
.培养选读物的习惯。
物的方法,培养选读物的习惯。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老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本上的图或教学挂图
,
并教给学生预习、复习的方
法
,
从而培养学生预习、复习的习惯。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
,
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我们学好各门功课< br>,
还有利于提高我们各方
面的素质。从今天起
,
老师希望大家养成一个 新的好习惯
,
那就是自主预习、复
习的习惯。
(
板书
:自主预习、复习。
)
二、
看图
,
讲明预习的意义
,
明确预习的要求
< br>1.
有的同学不禁要问
,
每篇课文老师都要进行认真细致的讲解
,我们为什么
还要预习呢
?
预习有什么好处呢
?
哪些同学给大家介 绍介绍自己在这方面的经
验
?(
学生发言。
)
小结
:预习有助于培养自学能力
,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
为学好语文做必要的准< br>备。
2.
对于我们三年级学生
,
预习有什么具体要求呢?
请把书打开
:(1)
第一幅图
上画的是谁
,
在干什么
?(
学生们在预习。
)(2)
指名读黑板上的预习要求并板书。
(< br>①自读课文
,
读正确
,
读通顺。②自学生字新词。
)
三、学习预习方法
怎样才能达到预习的要求
,
完成预习 的任务呢
?
我们平时要注意掌握正确的
预习方法。
1.
看书上的插图。
思考
:
图上的同学们在干什么
,
是怎样做的
?(
老师根据学生回答小结
:
动嘴读
课文< br>,
动手画生字、新词
,
动脑想课文内容
,
动口问疑难问题。< br>)
2.
预习第一课。
(1)
出示预习步骤
:①读课文
,
自学生字新词。②读课文
,
读通句子
,
了解 大
意。③读课文
,
开动脑筋
,
不懂就问。
(2)
用以上步骤试着预习第一课。
第一步
:
学生试读课文后用“
”画出本课的生字新词。
提问
:
画出了生字新词
,
你会怎么处理
?
小结< br>:
查字典
,
理解词语意思
,
读准字音。联系上下文理解。预习 中遇到难题
,
打上“
?
”质疑。
第二步
:
学生再读课文后
,
出示难句子。学生试读
,
一次读不通顺再读。
小结
:
遇到难读顺、难理解的句子
,
要多读几遍
,
反复练习
,
仔细琢磨。
第三步
:
学生再读课文后质疑
,
老师个别指导。
小结
:
在预习中遇到难题时
,
同学们要积极动脑
,
认真思考
,
同学之间可以相
互讨论
,
实在不会可打“
?
”或 者课前问老师。
(3)
总结
:
刚才同学们预习得很好
,< br>和书上图中的孩子们一样专心、认真。通
过预习
,
我们对第一课有了初步的了解
,
相信老师在讲这篇课文时
,
同学们会更积
极、更主动。
四、提出课外自觉预习的要求
1.
看第
1
页最后一幅图。 提问
:
谁
,
在什么地方
,
干什么
?
生:同学们在家里主动预习。
2.
小结
:
课堂上时间有 限
,
我们在课外应像今天课内一样自觉预习
,
养成不动
笔墨不读书的 好习惯。
五、养成自觉复习的好习惯
1.
课堂上学过知识后,
应不应该复习
?
为什么要复习
?
生:复习可以使知识得到巩 固
,
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
,
以便查漏补缺。
2.
怎样复习对自己掌握知识更有帮助呢
?(
听听字词、读读课文、完成课后
作业等。
)
3.
老师把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的一句话送给大家
:
学而时习之
,
不亦说乎
?
意
思是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
,
不是很愉快吗
?
六、总结全文
自主预习、复习是一种很好的习惯
,
它可以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
,
促使我们
开动脑筋思考问题
,
对学好每门功课都十分重要
,
希望大家能持之以恒地坚持下
去。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阅读课外书籍要有选择,初步掌握 选择课外读物的方法,培养
选读物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步入实地,激发读书激情。
1.
师生进入图书室,安静入座
2.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读什么书?(生说)
小结:选择读什么书,要根 据需要而定,请大家活学活用书本上的方法,
用最短的时间选择一位书本朋友。
二、看图明法,交流经验名理。
1.
看图交流步骤:确定书类,按类查找< br>----
通过书脊,发现书名
----
轻拿
浏览,确定办理
2.
学生补充借书、购书经验,提请大家注意:
(
1
)看书架上的标记或者咨询有关人员寻找分类
(
2< br>)仔细查找,轻轻抽书
----
内容提要,大致一看
----
重新选择 ,书回原
位
三、静静默读,实践结交书友。
1.
评选速度奖
2.
评选专心奖四、
交流收获,强化选读意义
3.
小队交流假日读书活动,评选优胜“读书郎”
4.
个人探讨读书选择及其心得,评选“小博士”
5.
发下调查表选填
(
1
)我最想读的
3
本书是
--------
、
-----------
、
-----------
。
1.
总
目
标
要
求
教学重点
知识目标:正确认读本课“拂、趣、掠、唧、翼、偶 、
倦、谱、符”等
9
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燕、俊、俏、
灵、柔、鲜、艳 、尔、沾、支”等
10
个生字。
教学目标
2.
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习作者按一
定顺序观察描写事物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感受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1
.体会燕子的可爱和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2
.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描写生动的方法。
教学难点
1
.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
(
2
)我读过最难忘的书是
---------
、
---------
、
-------
。
(
3
)我愿意为班级图书角提供
-------
书。
(
4
)我希望班级图书角拥有
-------
书
五、作业:制作名言书签。
2
.体会作者在观察的基础上如何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
的。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
1
课
燕子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正确认 读本课“拂、趣、掠、唧、翼、偶、倦、谱、符”等
9
个生字,
会写田字格里的“燕、 俊、俏、灵、柔、鲜、艳、尔、沾、支”等
10
个生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燕子的可爱和春天生机勃勃的景
象。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谜语激趣,引入新课。
1.
猜谜语:小姑娘,黑 又黑,秋去南方春往北,专吃害虫保庄稼,带把剪
刀天上飞。
生答:燕子
板书:
燕子
2.
同学们喜欢燕子吗?它可是春天的使者哦
!
和它打打招呼吧。同学们喜欢
燕子,有一个郑振铎的著名作家,也特别喜欢燕子,写了一篇文 章来赞美它呢
!
同学们想看看他是怎样赞美可爱的燕子的吗?打开课文吧
!
二、图文对照,初步感悟
1.
出示课件,让学生观察、交流看到的景物。
2.
以小组为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将自己观察到的景物描述出来。
3.< br>朗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可以高声、可以默读,也可以和小伙
伴一起读……
< br>思考:燕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从哪些语句可以表现出来?用自己喜
欢的符号圈画出相关语句 ,用心品读。
三、记忆字形,检查自学
1.
明确自学要求。
(
1
)读准注拼音的生字,划出生字 组成的新词,把你认为难写的字用手指
在桌子上认真写几遍。
(
2
)自由读课文,注意读错的句子要重读,直到读通为止。
(
3
)再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课文描述的画面。
2.
学生自学,教师巡回指导。
3.
检查自学效果。
(
1
)抽读生字卡片,纠正读错的音节。
提醒学生注意:“拂”是 二声,不是三声;“掠”是边音;“倦”是前鼻
音;”趣、唧”是舌尖音。
(
2
)学生齐读
2.
掌握生字的写法:出示生字:“燕、 俊、俏、灵、柔、鲜、艳、尔、
沾、支”
(
1
)请学生做小老师说说这些字在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生: “燕”是个象形字,“廿”是燕子的头,“口”是燕子的身子,
“北”是燕子的翅膀,四点底是燕子的尾 巴。写“燕”的时候各部分要紧凑。
生:“俊、俏”的偏旁都是单立人,都是左右结构,书写时都是左窄右
宽。
生:“灵”下面的撇捺要舒展。
生:“鲜”左边的“鱼”下面是一提,不是横。
重点指导学生区别“俊和峻”、“掠和惊”、“沾和粘”
学生交流,并在书上逐个进行描红。
(
2
)理解词语“赶集、俊俏、生趣、圆晕、烂漫无比”的意思。
生:赶集:本指人们到集市上去买卖东西,本文中用来比喻春天一到,花
草像约好了似的都热闹地生长起 来。
生:俊俏:好看。
生:生趣:原指生活的趣味,本文指生气勃勃的趣味。
生:圆晕:晕,指在太阳或月亮周围的光圈。本课指水面泛起的圆形波
纹。
生:烂漫无比:本文指春天花草的颜色非常鲜明而美丽。
4.
朗读课文,检查是否读得正确、流利。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连线
p
ǔ
f
ú
l
üè
ǒ
u
掠
偶
拂
谱
二、
看拼音,写词语。
y
à
n zi j
ù
n qi
à
o j
ī
l
í
n
ɡ
w
ē
n r
ó
u
zh
ā
n bi
ā
n
ǒ
u
ě
r xi
ā
n y
à
n y
ì
zh
ī
三、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俊俏—(
)
偶尔—(
)
伶俐—(
)曲谱—
(
)
聚拢——(
)
生趣—(
)
映衬—(
)
四、想一想,填一填。
(
)的春天
(
)的燕子
(
)的羽毛
(
)的花
(
)的尾巴
(
)的翅膀
参考答案:
一、掠—
l
üè
偶—ǒ
u
拂—
f
ú
谱—
p
ǔ
二、燕子
俊俏
机灵
温柔
沾边
偶尔
鲜艳
一支
三、俊秀
偶然
灵敏
乐谱
聚集
情趣
衬托
四、烂漫无比
活泼机灵
乌黑光亮
各色鲜艳
剪刀似
俊俏轻快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观察描写事物的能
力。
2.
受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
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
4.
体会作者在观察的基础上如何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的。
课前准备:
1.
搜集有关春天的图片(特别是有关燕子的资料)。
2.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引入
1.
看图(春光图,画面中没有燕子)
2.
这么美的春光图,谁想用大文学家郑振铎写的句子来赞美一下。
(指名)
让我们大家再一次大声地来赞美一番。
3.
请大家再仔细研究一下这幅图,是否还有美中不足,缺少了什么呢?
生:燕子。
师:为什么要增添燕子?(学生讨论)
板书:静—静中有动
二、品读课文,朗读感悟
(一)学习第一段
1.
那我们各小组再给上节课画的 画增添几只燕子吧!怎么画?请大家认认
真真读读第一段,其实呀,这一段读好了,你不但能画小燕子, 今后写小动物
外形也不成问题。
2.
学生画
3.
欣赏画面
师:哪些小组愿意把这幅有小燕子加入的春光图请大家欣赏?
你们能说说为什么这么画吗?
重点引导学习:
师:乌黑光滑的羽毛,“乌黑”说明什么?
生:乌黑说明颜色黑。
师:“光滑”呢?仅仅只是黑吗?
俊俏轻快的翅膀。
师:什么是“俊俏”?我们平时还可以说谁俊俏?
生:作者说小燕子的翅膀俊俏。
师:剪刀似的尾巴指的是什么?
生:形状。
4.
灵巧、活泼、机灵的小燕子就浮现在了同学们的眼前,也就 是作家为我
们勾勒出了燕子的——外形。这是从哪里观察的?(近处观察)。
板书:外形
美
5.
哦,你们真了不起!读懂了课文,还画了这么活泼可爱的小燕子 。看
来,课文一定写得很美,谁愿意用朗读表现燕子的美?
6.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
一身
/
乌黑光亮 的
/
羽毛,一对
/
俊俏轻快的
/
翅膀,加上剪刀似的
/
尾巴,凑成了
/
活泼机灵的
/
小燕子。
(读出对小燕子的赞美。)
7.
师借助图画上的景物引导学生背诵这一段话。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燕子是春天的使者。在春天,燕子的眼 睛和孩子们的眼睛里,看到的是什
么样子的呢?默读第二自然段,思考:第二自然段有几句话?分别写了 什么?
1.
春天里有那么多美好的事物,用一个词语来形容春天——烂漫无比,现< br>在想象一下“烂漫无比”的春天美景吧。
板书:春光美
2.
青的草, 绿的芽,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赶集”是什
么意思?
生:到街市上去买卖东西。
3.
树木花草去赶集,你想象一下那样的情景,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采用拟人的手法,准确地写出了春天充满了无限生机。
4.
“赶集”时 还一定很热闹。这么热闹的场面,怎么能少了小天使——燕
子呢!
5.
带着 欣喜之情,齐读最后一句:小燕子从南方赶来,为春光增添了许多
生趣。
板书:增添生趣
6.
同学们,画家画春天少不了燕子,诗人写春天少不了燕子,歌唱家歌唱
春天也 少不了燕子,可以这样说,少了燕子,春天会失去一半的美,下面让我
们以赞美的语气来朗读这一段。< br>
师再次引到学生背诵描写春天热闹场景的这段文字。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燕子为春天增了许多生机,他们是怎样增添这许多生机的呢?
1.
请细细品 读第三自然段,划出你认为表现燕子美的句子,再多读几遍,
想想你能体会到什么?然后可以与同桌交流 。
2.
学生自由朗读同桌交流。
3.
讨论:
在微风中,在阳光中,燕子斜着身子从天空中掠过,“唧”的一声,已经
由这边的稻 田上,飞到那边的柳树下了。
师:这是一个长句子,你读懂了吗?
生:主要写燕子飞到高柳下。
生:“斜”字把燕子飞行的特点写出来了,给人又快又轻的感觉。
师:杜甫曾经写过 这样的诗句:“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斜”字
不但写出燕子飞行轻快,而且写出燕子飞行的优美 姿态。
板书:飞行美
师:“掠过”你体会到什么?
生:感受到了燕子飞行时的速度的快。
师:“唧”的一声,已经由这边的稻田上,飞到了那边的柳树下了。你又
体会到什么?
比较句子:
如果把这句子改成“燕子飞到柳树下”,你们还有这种感觉吗?你们的脑
海中还有这飞姿优美的小燕子吗?
板书:矫健敏捷
师:因此,我们在写文章 是一定要把句子写具体,写生动,文章才有味
道,大家才爱看。
还有几只横掠过湖面 ,剪尾或翼尖偶尔沾了一下水面,那小圆晕便一圈一
圈地荡漾开去。
师
:
小圆晕是什么?为什么不用小圆圈?“晕”和“圈”有什么不同?
生:“晕”就是日光或者月光透过云层折射出来的七彩圈。
师:那七彩的光圈可真美 !在作者眼里,燕子点水荡起的一圈一圈的波浪
就像日晕、月晕。不但作者笔下的燕子美,就连这小圆圈 也是美的!让我们再
读这句话,领略这其中的美。
4.
指名朗读。
5.
教师指导背诵。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1.
刚才我们欣赏了燕子飞行之美,那么停歇时的燕子又是怎样的呢?请你
读读第四段,你最喜欢哪些句子 ?并与同桌交流一下,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2.
交流:
3.
估计:
A
几队燕子飞倦了,落在电线上休息。
(“落”写出了燕子飞行时疲倦休息的样子,比停恰当。)
板书:停歇美
B
在蓝天的映衬下,电线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哇。
师:为什么用痕,不用根?
生:电线远,而且多,看不清楚,在蓝天中只留下一丝痕迹。)
师:“五线谱”是什 么?为什么说燕子和电线错落有致像“五线谱”?
(
作
者独到的想象力值得我们学习< br>)
。
师:“五线谱”中的乐曲是赞美什么的?
生:春天。
板书:谱出赞歌
所以,带着对春天的赞美读最后一句: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谱出一支春
天的歌。
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这篇课文,怪不得画家画春天,少不了燕
子 ,作家写赞美春天的诗文,少不了燕子;歌唱家唱赞美春天的歌,也总少不
了燕子。可以说,如果少了燕 子,春天就会失去一半的美。让我们饱含神情,
再次齐读课文,把可爱的燕子,把美丽的春天留在我们的 脑海里,伴随我们生
活的每一天,使生活更有生机,更加灿烂!
4.
作者是 按从近到远的顺序来观察燕子的,写了动态中的燕子,也写了停
歇静止的燕子,这种写作手法叫动静结合 ,表达了作者对燕子的喜爱和对春天
的赞美。
板书:赞美
热爱
5.
带着对燕子的喜欢和对春天的赞美,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好词佳
句。
6.
看图试背。
三、课外延伸,综合学习
1.
燕子给你总体印象是什么?
(机灵、可爱、敏捷)
2.
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燕子的外形,飞行时的美姿,停歇时
的音乐之美。用自己 喜欢的方式(或画画、或写诗、或唱歌等)展示自己对小
燕子的喜爱之情。
四、布置作业
以《我是一只小燕子》写一篇小作文。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比一比,组词语。
掠(
)
拂(
)
偶(
)
圈(
)
谅(
)
佛(
)
遇(
)
倦(
)
二、多音字组词。
s
ì(
) bi
à
n ( )
似
便
sh
ì
( ) pi
á
n ( )
三、照样子,把句子写具体。
例:花形成了春天。
(各色鲜艳的)花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
1.
微风吹拂着柳丝。
。
2.
花儿点头。
。
3.
燕子谱出一支歌。
。
四、按原文填空。
一身
( )
的羽毛,一对
( )
的翅膀,加上
( )
巴,这就是
( )
的小燕子。
参考答案:
一、掠过
原谅
吹拂
佛像
偶尔
遇见
圆圈
疲倦
二、相似
似的
方便
便宜
三、
s
ì(相似
) bi
à
n (
方便
)
似
便
sh
ì
(
似的
) pi
á
n (
便宜
)
三、
1.
微风轻轻地吹拂着细细的柳丝。
2.
美丽的花儿在向我点头。
3.
美丽的燕子谱出了一支春天的歌。
四、乌黑光亮
俊俏轻快
剪刀似
活泼机灵
板书设计:
《燕子》
的尾
外形美
活泼机灵
春光美
增添生趣
赞美
飞行美
矫健敏捷
热爱
停歇美
谱出赞歌
【教学反思】
上本 堂课时
,
我尽量充分突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
促教学的自主性。尽可能地
创设条件
,
提供了各种吸引学生个体
,
学习
,
自主参与的 机会。如:在观赏了春天
美景以后
,
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
,
并通过 自学的方式
,
从文中找到反映春天烂漫
的词句
,
通过朗读来感悟到春 天的美丽和充满的勃勃生机。在学生学习第二段课
文时
,
让学生自己来说说你是从哪儿 看出燕子飞行的轻快的,并把自己的感受读
出来。这样
,
学生就能比较灵活 地说出自己独特的见解
,
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展
示。
人们常说
,
文学作品源于生活
,
而又高于生活。这篇课文是有名的散文
,
要 读
懂它
,
必须要与生活联系起来学
,
才能学得灵活
,
觉得透彻。如
:
在理解“赶集”
一词时
,
我让学生先理解什么是赶 集?再想想课文中是说谁赶集
?为什么这样
说呢?学生通过与生活联系
,< br>一下子就明白了春天花开之多
,
给人以热闹的感
觉。在学生观赏了春天美景之后
,
让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
,
谈谈你还可以用
哪些词语来赞美春天 。这样不仅拓展了课堂的教学
,
更进一步丰富了学生对语言
文字
的积累
,
也激发了学生对祖国语言的热爱。
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燕子》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一单元 中的一篇经久不衰的优美散
文,课文描写了燕子的外形和它在烂漫无比的春天从南方赶来,在天空中、湖
面上飞行,在电线上休息的情景。动静结合,有声有色,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
对春天和燕子的喜 爱之情。
二、学情分析
只有了解读者的阅读现状,才能充分发挥文本的魅 力。经过了两年多的学
习,学生已积累了一些识字的经验,学习重点逐渐向阅读过渡。也掌握了一些阅读方法,如:朗读、默读;借助图画、生活实际、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等。
尽管孩子们 生活在农村,但对于事物的观察还远远不够,对于燕子这种候鸟的
了解只能说是少之又少,体会燕子的外 形特点和活泼可爱,却是一个难题。基
于对学情的分析,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发展需要,结合课文内容 ,我预设了
以下教学目标。
三、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
熟知字词句,有感情朗读课文,积累优美语句。(知识目标
)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观察描写事物的能
力。(能力目标
)
3.
感受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培养热 爱大自然的思想感
情。(情感目标)
教学重点:
1.
体会燕子的可爱和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2.
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描写生动的方法。
教学难点:
1.
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
2.
体会作者在观察的基础上如何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的。
《燕子》一文短小精 悍,语言清新,为此共安排两个课时完成教学任务,
本课时是第二课时,指导学生精读全文,在品味语言 的“精美”时感受燕子的
可爱和春天的美丽,在此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语文知识、语文能力的教学指导。< br>
四、说教学方法
1.
情境教学法:我通过创设情 境,加深体验,学生受到情感熏陶,从而激
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赏读教学法:运用自主感知朗读法、抓关键词品读法、对比品评法、设
置情境悟读法等进行不同层次、 不同方式的朗读训练,让学生充分地自己读,
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读中积累语言 ,学习表情达意的
技巧。
3.
图文结合法:充分利用教材的插图资 源,以直观的方式,引导感知燕子
的外形美,感悟春天的生机勃勃,欣赏燕子飞行、停歇时的优雅姿态。
4
.小组合作学习法:我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每个小组根据学习卡的
要求研读文章段落,在小组合作中体会文章情感,在合作中发现文章的写作特
点。通 过分析讨论主动地获取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创新精神和学
习探究问题的方法。
五、说教学手段
我准备用多媒体、板书、挂图等手段辅 助教学,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开放
而富有活力的学习氛围,让孩子们拥有充分的交流时间,提供展示的机 会,让
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下面我主要讲讲这堂课的教学过程。
六、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引入
1.
看图(春光图,画面中没有燕子)
2.
这么美的春光图,谁想用大文学家郑振铎写的句子来赞美一下。
(指名)
让我们大家再一次大声地来赞美一番。
3.
请大家再仔细研究一下这幅图,是否还有美中不足,缺少了什么呢?
生:燕子。
师:为什么要增添燕子?(学生讨论)
板书:静—静中有动
(二)品读课文,朗读感悟
1.
学习第一段
①那我们各小组再给上节课画的画增 添几只燕子吧!怎么画?请大家认认
真真读读第一段,其实呀,这一段读好了,你不但能画小燕子,今后 写小动物
外形也不成问题。
②学生画
③欣赏画面
师:哪些小组愿意把这幅有小燕子加入的春光图请大家欣赏?
你们能说说为什么这么画吗?
重点引导学习:
师:乌黑光滑的羽毛,“乌黑”说明什么?
生:乌黑说明颜色黑。
师:“光滑”呢?仅仅只是黑吗?
俊俏轻快的翅膀。
师:什么是“俊俏”?我们平时还可以说谁俊俏?
生:作者说小燕子的翅膀俊俏。
师:剪刀似的尾巴指的是什么?
生:形状。
④灵巧、活泼、机灵的小燕子就浮现在了同学们的眼前,也就是作家为我
们勾勒出了燕子的——外形。这是从哪里观察的?(近处观察)。板书:外形
美
⑤哦,你们真了不起!读懂了课文,还画了这么活泼可爱的小燕子。看
来,课文一定写得很美,谁愿 意用朗读表现燕子的美?
⑥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
一身/
乌黑光亮的
/
羽毛,一对
/
俊俏轻快的
/
翅 膀,加上剪刀似的
/
尾巴,凑成了
/
活泼机灵的
/
小燕子。
(读出对小燕子的赞美。)
⑦师借助图画上的景物引导学生背诵这一段话。
2.
学习第二自然段
燕子是春天的使者。在春天,燕 子的眼睛和孩子们的眼睛里,看到的是什
么样子的呢?默读第二自然段,思考:第二自然段有几句话?分 别写了什么?
①春天里有那么多美好的事物,用一个词语来形容春天——烂漫无比,现
在想象一下“烂漫无比”的春天美景吧。板书:春光美
②青的草,绿的芽,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赶集”是什
么意思?
生:到街市上去买卖东西。
③树木花草去赶集,你想象一下那样的情景,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采用拟人的手法,准确地写出了春天充满了无限生机。
④“赶集”时还一定很热闹。这么热闹的场面,怎么能少了小天使——燕
子呢!
⑤带着欣喜之情,齐读最后一句:小燕子从南方赶来,为春光增添了许多
生趣。板书:增添生趣
⑥同学们,画家画春天少不了燕子,诗人写春天少不了燕子,歌唱家歌唱
春天也少不了燕 子,可以这样说,少了燕子,春天会失去一半的美,下面让我
们以赞美的语气来朗读这一段。
师再次引到学生背诵描写春天热闹场景的这段文字。
3.
学习第三自然段
燕子为春天增了许多生机,他们是怎样增添这许多生机的呢?
①请细细品读第三自然 段,划出你认为表现燕子美的句子,再多读几遍,
想想你能体会到什么?然后可以与同桌交流。
②学生自由朗读同桌交流。
③讨论:
在微风中,在阳光中,燕子 斜着身子从天空中掠过,“唧”的一声,已经
由这边的稻田上,飞到那边的柳树下了。
师:这是一个长句子,你读懂了吗?
生:主要写燕子飞到高柳下。
生:“斜”字把燕子飞行的特点写出来了,给人又快又轻的感觉。
师:杜甫曾经写过 这样的诗句:“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斜”字
不但写出燕子飞行轻快,而且写出燕子飞行的优美 姿态。板书:飞行美
师:“掠过”你体会到什么?
生:感受到了燕子飞行时的速度的快。
师:“唧”的一声,已经由这边的稻田上,飞到了那边的柳树下了。你又
体会到什么?
比较句子:
如果把这句子改成“燕子飞到柳树下”,你们还有这种感觉吗?你们的脑
海中还有这飞姿优美的小燕子吗?板书:矫健敏捷
师:因此,我们在写文章是一定要 把句子写具体,写生动,文章才有味
道,大家才爱看。
还有几只横掠过湖面,剪尾或 翼尖偶尔沾了一下水面,那小圆晕便一圈一
圈地荡漾开去。
师
:
小圆晕是什么?为什么不用小圆圈?“晕”和“圈”有什么不同?
生:“晕”就是日光或者月光透过云层折射出来的七彩圈。
师:那七彩的光圈可真美 !在作者眼里,燕子点水荡起的一圈一圈的波浪
就像日晕、月晕。不但作者笔下的燕子美,就连这小圆圈 也是美的!让我们再
读这句话,领略这其中的美。
④指名朗读。
⑤教师指导背诵。
4.
学习第四自然段
①刚才我们欣赏 了燕子飞行之美,那么停歇时的燕子又是怎样的呢?请你
读读第四段,你最喜欢哪些句子?并与同桌交流 一下,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②交流:
③估计:
A
几队燕子飞倦了,落在电线上休息。
(“落”写出了燕子飞行时疲倦休息的样子,比停恰当。)板书:停歇美
B
在蓝天的映衬下,电线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哇。
师:为什么用痕,不用根?
生:电线远,而且多,看不清楚,在蓝天中只留下一丝痕迹。)
师:“五线谱”是什 么?为什么说燕子和电线错落有致像“五线谱”?
(
作
者独到的想象力值得我们学习< br>)
。
师:“五线谱”中的乐曲是赞美什么的?
生:春天。板书:谱出赞歌
所以,带着对春天的赞美读最后一句: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谱出一支春
天的歌。
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这篇课文,怪不得画家画春天,少不了燕
子 ,作家写赞美春天的诗文,少不了燕子;歌唱家唱赞美春天的歌,也总少不
了燕子。可以说,如果少了燕 子,春天就会失去一半的美。让我们饱含神情,
再次齐读课文,把可爱的燕子,把美丽的春天留在我们的 脑海里,伴随我们生
活的每一天,使生活更有生机,更加灿烂!
④作者是按从近到远 的顺序来观察燕子的,写了动态中的燕子,也写了停
歇静止的燕子,这种写作手法叫动静结合,表达了作 者对燕子的喜爱和对春天
的赞美。板书:赞美
热爱
⑤带着对燕子的喜欢和对春天的赞美,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好词佳
句。
⑥看图试背。
(三)课外延伸,综合学习
1.
燕子给你总体印象是什么?
(机灵、可爱、敏捷)
2.
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燕子的外形,飞行时的美姿,停歇时
总
目
2.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正确认读本课“鹭”等
1
个生字,会写田
字格里的“绝、岭、吴、 怜、野”等
5
个生字。
2.
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 诗。感悟诗人对大
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的音乐之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或画画、 或写诗、或唱歌等)展示自己对小
燕子的喜爱之情。
(四)布置作业
以《我是一只小燕子》写一篇小作文。
六、说板书
板书是微型教案,集中体现了教学目的、重点、难点及教学过程。好的板
书还是一篇文章的袖珍版,是课堂教学中师生双边活动的缩影。根据本课的教
学预设过程,将形 成如下板书,使本课的学习变得更加一目了然。
《燕子》
外形美
活泼机灵
春光美
增添生趣
赞美
飞行美
矫健敏捷
热爱
憩息美
谱出赞歌
标
要
求
教学重点
3.
情感目标:体会古诗所表达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学习古诗的兴趣。
1.
了解古诗的意思。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在朗读与想象中感受诗的意境。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
2
课
古诗二首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正确认读本课“鹭”等
1
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绝、岭、吴、”等
3
个生字。
2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3
.体会古诗所表达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色情境,激发兴趣
1.
同学们,老师看到当你 走进这个教室就在关注这个大屏幕(课件:绝句
背景图,创设情境),那你能告诉我,看了这幅画面,你 想对我说些什么?
(太美了)
2.
是啊!这就是我们 的生活,这就是美丽的大自然,这就是唐代大诗人杜
甫在饱经了战乱之苦后重返四川成都杜甫草堂时所看 到的周围美景。于是他有
感而发,写下了这段流传古今的千古《绝句》。
3.
了解“绝句”:绝句是古诗的一种体裁。在古代,一首诗共有四句就称
为绝句,这两首诗,判断一下哪 首诗是绝句。绝句有两种,一行五个字的叫五
言绝句,一行七个字的叫七言绝句。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 诗它是一首——
(七言绝句)。
二、初读诗文,整体感知
1.
老师范读(课件:在背景图上一行行出示,同时加入音乐,让学生感受
诗的意境。)想听一听那优美的诗文吗?
2.
学生初读感知: 你是不是也想读啊?(学生自由读文,注意把生字的读
音读准,把诗句读通顺。)
3.
指名读、齐读。读的真好,因为诗真美,想不想走进诗人,走进杜甫 草
堂,去和他一同分享这天成之美。
二、记忆字形,感知古诗:
(一)自由读诗:
1.
(出示带拼音的古诗)一分钟的时间,自由地读一读 这首诗。注意:读
准字音,不会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
.要想把诗读好,是有绝招的,想学么?那老师就把绝招传授给你们。
(二)
绝招一:认识生字。课件出示:鹭
1.
带拼音读生字:小老师带读。
2.
去拼音认生字:
个别读。
3.
请学生说一说容易读错的字?或者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地方( 注意:含
和岭)
4.
同桌互读,读错的相互纠正。
5.
开火车检查认读情况。
6.
认读词语:四位同学分别读词语。
7.
认识多音字“行”,“泊”,读好带多音字的句子。
8.
认写“绝”“岭”“吴”字:
生:“绝”左右结构,左窄右宽,书写时“色”占三分之二。
生:“岭”去掉“山字旁”是“令”。
师:“令”字家族除了“岭”你还想起了谁?
生:玲、拎、冷、铃、零、龄、领。
生:“吴”上面是“口”下面是“天”。
9.
指导书写“窗”。
10.
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11.
展示学生作品并点评。
(二)绝招二:读好节奏。
1.
欣赏范读视频。
2.
出示带划线的古诗,指导学生读好古诗节奏。
3.
学生展示朗读
三、品读古诗,感受诗境
(一)绝招三:理解画面:
(
1
)学习一、二句:
1.
(出示前两句,一生读)其他 同学思考,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
色?(春天)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生:柳树,黄鹂……
板书:黄鹂
2.
这两句写了哪些 景物呢?(柳树……)冬天也有柳树呀?怎么知道这不
是冬天的柳树呢?
生:柳树是绿色的。
板书:翠柳
3.
你是从颜色看出来的。写了哪 些颜色?(黄,白……)哪里看出绿和蓝
色的?翠和青,有绿色吗?青是什么颜色?
(
蓝色
)
能用一个词来概括这么多种
颜色么?
4.
你还学过 哪些描写春天的词语?我们一起走进春天。(播放
PPT
)你想
说些什么?
5.
看吧,两只活泼可爱,小巧玲珑的黄鹂在翠绿的柳梢间欢快地鸣叫。他
们是春的使 者,给人以希望和向往。闭上眼睛想,你看到了吗?你能读出这春
的生机吗?
6.< br>我们欣赏了春天的美景,可是诗人觉得还不够。仔细听,认真看,说一
说你发现了什么?
7.
哪个字写黄鹂在叫?(鸣)你觉得黄鹂在叫什么?
板书:鸣
8.
你还发现了什么?这里没有飞字啊,哪个字体现了飞?(上)
9.谁能看图连起来说一说这幅图,说的时候要有顺序,可以先说近处的再
说远处的。
生: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上欢乐地鸣叫,一群白鹭排成一行飞上蔚蓝的
天空。
< br>10.
仰望苍穹,洁白的鹭鸟飞向蔚蓝的天空,这又是一幅多么高远而开阔的
美呀!板书:白鹭上青天
豪放的男孩们,让我们敞开胸襟,读出这深邃却又让人充满遐想的美吧!
(学生齐读)
11.
小结:诗人不仅写了黄鹂、柳树、白鹭和蓝天四种景物,写到了黄,
绿,白,蓝 四种颜色,还用“鸣”、“上”写出了声音和动作。可谓是“有声
有色”、“动静结合”
板书: 有声有色、动静结合
(
2
)学习三、四句
:
1.
诗人看到了“两个黄鹂鸣翠柳”,也看到了“一行白鹭上青天”,他还
看到了?(读)< br>
2.
理解“千秋雪”:这就是千秋雪,无论是阳光明媚的春天,还是烈日炎
炎 的夏天,西岭山上终年白雪皑皑。一年过去了,十年过去了,一百年过去
了,一千年过去了……西岭山上 的积雪千年不化。所以我们称它为“千秋
雪”。
板书:千秋雪
3.
如果你是诗人,打开窗户你看到这样的美景,你想说些什么?这么美的
景色,就像挂在墙上的一幅画一样 ,你不想读一读吗?
4.
教师相机适时在黑板上画一个长方形窗口。
你理解诗句中这个“含”的意思吗?
板书:含
生:“含”就是衔、镶嵌的意思。
师:那我们可以用哪些字来换这个“含”字呢?
生:可以用“有”、“里”、“包”、“嵌”……
师:换进诗中读一读感觉怎么样?
生:我换的是“有”,感觉得语文太一般,不如“含”字好。
生:我换成“嵌”,觉 得“嵌”字只表达了西岭雪山岭雪山像一幅画镶嵌
在窗框之中,窗框就像画框,这样一种静上的画更美。
生:我把几个字都换了进去读了读,觉得就有“含”字才能把窗框给写活
了,写出动 感,动太之美,是诗人不够恰当,觉得西岭雪山被窗框衔起来,不
是十分准确的,只有“含”字最好!< br>
5.
诗人透过窗户可以看见“千秋雪”,打开家门,他还能看到什么?
(读) 。
6.
理解“万里船”:杜甫的家,位于成都的杜甫草堂。一艘停泊在诗人家
门口的小船,看起来普普通通,但是就是这艘小船却要历尽艰辛,跨越大半个
中国,从杜甫的家乡顺流 而下,远行至东吴,也就是现在的江南。从成都要东
吴有多远呢?相当于我们绕学校的操场跑一万圈。这 么远的距离,所以这艘船
就是“万里船”。
板书:泊
万里船
< br>7.
同学们,战乱过后,江河畅通,路路通,万里航船,再不受阻,而行于其
中,诗人看 到此情此景,会是怎样的心情?(愉快)
8.
让我们用愉快的语气读出诗人愉悦的心。(齐读)
9.
男女生读。
四、总结古诗,感悟课题
1.
同学们,句句品过了这首诗,你想说什么?(诗句太美了)
2.
是啊,诗句太美了,是因为大自然太美了;大自然太美了,是因为此时
此刻诗人有一颗欣赏的心太美了。只要心中有景,大自然处处是美景,也只有
诗人这样绝妙的语句才能配 得上大自然这绝伦的美景绝句,无与伦比,而不仅
仅是一种诗的体裁。(课件:回到首页图,学习“绝” ,使课的本身达到“扣
题”的效果。)
3.
学习“绝 ”(课件:出示字理图,演示字理。(“绝”与“决”对比练
习填空。)
(课件:
1.
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只要下定决心,努力向前,就一定会
春 光无限。
2.
朋友们,让我们怀揣坚毅的决心,谱写绝妙的人生。)
五、想象诗句,美文诵读
1.
请同学们轻轻地闭上眼睛,跟着音乐再次走进诗中。(师配乐朗诵)
2.
睁开眼睛,请学生推选一位读的最好的同学来朗诵这首诗。
3.
请个别同学背诵这首诗。(个别背诵)
4.
全班配乐背诵。
六、对比学习,拓展延伸
1.
出示另外一首《绝句》学生读一读,背一背。
2.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课下自己读一读,背一背,或者找一找其他杜甫的或
者春天的诗。
3.
同学们,诗不仅可以读,还可以唱,让我们一起在这欢快的歌声中结束
今天的课。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默写古诗。
绝句
两个 黄鹂
____________
,
_____
白鹭
________ 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 ___________________
。
二、根据不同的环境运用诗句。
春天来了,我看到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梢上欢快地 歌唱,这时,我不由
得想起一句诗:“
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
。”
三、根据古诗内容填一填。
《绝句》是
( )
朝诗人
( )
写的。诗中一共描写了六种景物:
( )
、
( )
、
( )
、
( )
、
( )
、
( )
。提到了四种颜色,分别
是
( )
、
( )
、
( )
、
( )
。
参考答案:
一、鸣翠柳
一行
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二、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三、唐
杜甫
黄鹂
翠柳
白鹭
青天
千秋雪
万里船
黄
翠
白
青
板书设计:
绝句
黄鹂
鸣
翠柳
有声有色
白鹭
上
青天
动静结合
含
千秋雪
赞美
泊
万里船
之情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会写田字格里的“怜、野”等
2
个生字。
2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3
.体会古诗所表达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学习古诗的兴趣。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
背诵《绝句》
2.
师出示风景图:茂密的绿树,鸣转的黄鹂,岸边的幽草,奔流的涧
水……配上黄鹂 鸣叫的音乐背景。
师:同学们,这幅美景被我们的一位诗人看到,用十四个字收藏在诗句里,大家同我一起去看看吧!
板书:滁州西涧
二、初读古诗,理解诗意
1.
学
生
自
读
古
诗
,
读准
字
音
,
利
用
工
具
书自
学
要
求
会
写
的
字“
怜
”
“野”,并理解诗句的意思。
2.
检查自学情况。学生汇报,教师相机点拨。
生:“怜”是左右结构的字,书写时左窄右宽。
生:“怜”的右边是“令”不是“今”。
生:“野”左边里字的最后一笔是提。
3.
学习前两行诗,读一读这两行诗 ,看看作者都写了什么?(用横线把作
者描写的景物勾画出来)你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学生汇报,教师相机点拨:
(
1
)这个草是什么样的草呢?
生:幽草。
这里的“幽草”给人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
板书:幽草
静景
生:沉静、安闲。
那么,这个“幽”字在这里就赋予了“草”独特色彩和意味!作者 就独怜
(爱)这幽草。
指名读。
(
2
)黄鹂——大家还知道哪些诗歌中出现了黄鹂呢?
板书:黄鹂
动景
生: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杜甫笔下的黄鹂 活泼可爱,生机勃勃,表现了作者悠然自得的情怀。那么
韦应物笔下的黄鹂鸣叫也是这样的含义吗?
高高在上的深树林中的黄鹂传来清脆的鸣叫,作者对它是什么态度呢?这
就要从第一句诗 中去寻找答案了,是什么?
生:毫不在意,因为他“独怜”幽草。
板书:静中有声
上下两句一静一动, 以动衬静,倍显其静。让咱们再次感受西涧清幽。请
男女生配合读(男生读1句,女生读2句)
上下两句就诗人的感官而言,既有视觉冲击,又有听觉享受,就画中景物
而言,既有上下之分, 又有远近之别。让咱们一起来读这两句。
处于这样的充满生机的清幽境地,诗人会是怎样的心境呢?
生:悠然自得、闲适。
(
3
)能根据你的理解说说这两行诗的意思吗?
生:招人怜爱的清幽细草在涧边丛生,黄鹂在茂密的树丛里鸣叫。
(
4
)再读这两行诗,想象描写的画面。
前两行诗写了作者在涧边所见的景物,后两行诗又写了作者在哪所见的景
物呢?
4.
学习后两行诗。指生读后两行诗,教师出示课件。
看后,现在你能说说后两句诗描写的是哪的景物了吗?
生:涧中。
(
1
)学生汇报,教师相机点拨:
春潮:春季因冰雪融化或降雨而 产生的江河水位上涨的现象。按道理,应
是有了春雨,才有春潮,应该是“雨带春潮”,可诗人却说“春 潮带雨”,这
是为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是诗人的主观感受。春潮是如此的急速,
仿佛 春雨都是由它裹挟而来。这样写就形象地表现了春潮的速度与力量。)
这里的“急”除了形容 潮水外,还有别的含义吗?作者来这里享受清幽的
环境,到晚上了,没想到春雨不断竟涨起了春潮。此时 ,作者应该是什么样的
心情呢?
生:急于归航。
于是,他慌忙地去找他的舟——舟在河中是什么样的呢?
生:舟自横。
为什么会横着呢?
生:水的力度很大。
进一步突出了当时这春潮的急!
板书:舟
横
(
2
)再读这两行诗,体会是所描写的画面。
为我们营造了一个清 幽静寂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恬淡自适(如那叶任意横
斜的小船)的意趣。
板书:动静相应
(
3
)能结合画面说说后两行诗的意思吗?(同桌间交流后汇报)
生:春雨中的潮水晚间来势很猛,荒僻的渡口静无一人,只有小船安闲地
横在水面上。
师小结:
当夕阳西沉,暮色降临时分,西涧的潮水拍击着两岸,一场春雨被风裹挟< br>着,急骤地落在水面上;这时,连渡口的船家也回去了,只间一叶小舟在渡口
边,随着涧水的涌动 ,横浮在那里。千百年来,这一直是脍炙人口的名句。
(
4
)感情诵读古诗,背诵古诗。
三、把握古诗,体会情感
1.
怜——喜爱,怜惜。开篇将幽草、黄鹂并提, 用“独怜”的字眼,很明
显地表露了诗人安贫守节,不高居媚时的胸襟。
2.
舟自横——这里需要联系着作者的身世来理解它的深意了!课件出示作
者画像,介绍作者韦应物。
诗人描绘的景物,动静自然,历历在目,无怪其具有如此长久的艺术生命
力,让我们把滁 州西涧的美景长留在我们的脑海中吧!
四、动笔绘画,拓展延伸
将古诗的意境用笔描绘出来!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默写《滁州西涧》
滁州西涧
独怜
_____
涧边生,上有
____
深树鸣。
________
晚来急,
________
舟自横。
二、判断正误。
1.
《滁州西涧》的作者是宋代诗人苏轼。
(
)
2.
《滁州西涧》这首诗中描写了草、黄鹂、春潮、小船等景物。(
)
3.
《滁州西涧》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幽草生长在涧边,无人欣赏的同情和
可怜。
(
)
三、填空。
(
1
)诗中的“怜”的意思是:
。
“鸣”
的意思是:
。
(
2
)诗的前两句“幽草涧边生”
,是“
_ __
”景;
“黄鹂深树
鸣”
是“
__ _
”景。
参考答案:
一、幽草
黄鹂
春潮带雨
野渡无人
二、
1.
×
2.
√
3.
×
三、(
1
)喜爱
鸟叫
(
2
)静
动
板书设计:
《滁州西涧》
幽草
静景
静中有动
黄鹂
动景
舟
横
动静相应
【教学反思】
在教学时我遵循教学的整体性原则,
教学层次由浅入深,
步步深入体会
诗所表达的意境。
在教学中我还注意通过引导学生抓诗中表示 颜色的形容词,
如“黄”、“翠”、“白”、“青”等,
再结合语言训练,展开画面 ,使学生
体会到画面色彩绚丽鲜明,春天景色的明朗秀丽。在指导学生理解关键字词的
教学过程 中,我用简笔画出窗框让学生直观感受“含”字的意思,不仅帮助加
深理解句子,而且能使学生在潜意识 中领悟到景物描述的生动性,使学生深刻
体会
到“含”字的妙用,突破了教学难点。 为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后
进生的学习兴趣,我设计了多层次的诵读挑战赛,放手让他们自由选择 目标提
高了他们参与的积极性,也达到让每一个孩子都参与学习的目的,学生
张扬自己的个性,读出对诗的理解。
但教学时间安排不够合理,对诗人写诗时的观察顺序(由近及远又由远及
近),没有来得及引导学生了解。
今后在教学中,要在课堂上充 分利用时间,有效合理安排每个教学环节,
关注后进生每节课学情上多下功夫。我在与学生交流时,应更 多投入情感,用
自己的姿体语言和生动的语
言来感染学生,让师生间的交流更加自然和谐。
第
3
课
黄鹤楼送别
1.
知识目标:正确认读本课“暮、锦、饯、誉、暂、谊、
总
目
标
要
求
凝、捺、辞”等
9
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李、孟、浩、
仰、眺、酒、您、敬、若、虽”等
10
个生字。
教学目标
2.
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黄鹤楼送孟浩然之
广陵》。
3.
情感目标:通过文诗对照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及诗句的意
思,体会诗人与朋友的依依惜 别之情。
教学重点
走进故事,走进古诗,走进名著,理解意思。
教学难点
理解诗人之间的感情。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正确 认读本课“暮、锦、饯、誉、暂、谊、凝、捺、辞”等
9
生字,会
写田字格里的“李、 孟、浩、仰、眺、酒、您、敬、若、虽”等
10
个生字。
2.
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
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
教具准备:
1.
多媒体课件
2
.《长亭送别》歌曲。
教学过程:
一、歌曲激趣,导入新课
大家 都喜欢听歌,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首歌:《送别》。我们一起来
欣赏一下,会唱的可以跟着唱。
1
.播放歌曲《长亭送别》。
听了这首歌,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离别之情。
< br>是啊,从古至今,有多少文人墨客为离别而忧伤,为离别而落泪,他们用
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内心 的情感,有的用歌抒情,有的则用诗来释怀。老师这
还有一首送别诗,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2
.出示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A
你们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吗?唐代大诗人李白,大家都很熟悉,谁还记
得我们学过他的哪几首诗?
B
请同学们自读诗,说说你对这首诗的理解。提出要求:
(
1
)自由读,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
2
)齐读,指名读。检查自学效果。
①读准字音借助拼音读好生字。
②读顺诗文
③理解课文大概内容。
你们说的都很好,下面就让我们一起随 着李白,在这繁花似锦的春天,登
上那飞檐凌空的黄鹤楼,去送一送孟浩然吧!
板书:黄鹤楼送 别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
.自由朗读全文。
2
.指名口头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三、记忆字形,书写生字
(一)认读
1.
出示生字“暮、锦、饯、誉、暂、谊、凝、捺、辞”,指名认读。
对比识记“幕”“墓”“慕”“暮”。
强调“谊”读音
y
ì,不要误读为
y
í。
“暂”读平舌音
z
à
n
,不读卷舌音
zh
à
n
。
2.
出示词语
暮春三月
烟雾迷蒙
繁花似锦
饯行
飞檐凌空
誉满天下
伫立
脍炙人口
凝视
繁花似锦
俯临长江
杨柳依依
沙鸥点点
依依惜别
按捺不住
浩浩荡荡
永世不绝
a
指名读,师纠正字音
饯行:“饯”读
ji
à
n
,不读
ch
í ;意思是送别。
按捺不住:“捺”读
n
à ,不读
n
à
i
;意思是控制不住。
脍炙人口:比喻美好的诗文或事物,人们都称赞。
b
齐读
3.
指名分节朗读课文。
4.
评价指出优缺点后齐读。
5.
质疑问难。
(二)书写
1.
出示“李、孟、浩、仰、眺、酒、您、敬、若、虽”
2.
指导识记方ǐ法和à书写注意点
“孟”字,上下结构,弯钩起笔和出钩处直线对齐。
3.
根据学生提到的字进行范写。
4.
学生描红、临写字(师巡视纠正写姿)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用“√”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饯
行
(qi
á
n ji
à
n)
暂
时
(zh
à
n z
à
n)
友谊
(y
ì
y
í
)
.
.
.
凝
视
(n
í
n n
í
ng)
按捺
(n
à
n
à
i)
繁花似
(s
ì
sh
ì
)
锦
(j
ǐ
ng j
ǐ
n)
.
.
.
.
二、我会拼。
l
ǐ
zi h
à
o h
à
o d
à
ng d
à
ng y
ǎ
ng w
à
ng
yu
ǎ
n ti
à
o h
ē
ji
ǔ
三、形近字组词。
孟
( )
浩
( )
酒
( )
眺
( )
猛
( )
造
( )
洒
( )
跳
( )
四、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迷蒙—(
)
有意—(
)
敬仰—(
)
结识—(
)
友谊—(
)
依然—(
)
参考答案:
一、
ji
à
n z
à
n y
ì
n
í
ng n
à
s
ì
j
ǐ
n
二、
李子
浩浩荡荡
仰望
远眺
喝酒
三、孟家
猛然
浩荡
制造
酒气
洒水
眺望
跳水
四、迷茫
故意
仰慕
认识
友情
依旧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精读课文,感受诗人话别的情景。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3.
结合课文内容,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与朋友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 。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回顾内容,导入新课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课文有了一定的了解。 谁能用一句话
概括全文的内容?。
教给概括方法:将记叙文的四大要素一一找出,然后组成一句话。
时间——暮春三月
地点——黄鹤楼
人物——李白和朋友孟浩然
事件——送别
本文叙述了暮春三月,李白在黄鹤楼送别孟浩然的事。
二、品读课文,体会感情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随着李白,在这繁花似锦的春天,登上那 飞檐凌空的黄
鹤楼,去送一送孟浩然吧!默读课文第
2
、
3
自然段说 说你感受到了什么?
(一)学生自学课文。
有什么不懂的地方请用笔划出来,学习小组讨论解决。
(二)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
交流学习心得。
1
.李白 和孟浩然一会儿仰望蓝天白云,一会儿远眺江上景色,都有意不去
触动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别之情。(心中 情)
A
提问:从这段话中你体会到什么?
生:难舍难分,谁也不愿意离开谁。
板书:依依惜别之情
是啊,这依依惜别 之情深深地藏在了他们的心底,让我们一起朗读一、二
两节,体会一下这藏在心底的离别之情吧!
用“因为……所以……”的句式引读:因为李白和孟浩然难舍难分,谁也
不愿意 离开谁,所以……(生接读)。(因为他俩都有意不去触动藏在心底的
依依惜别之情。)所以……(生接 读)
B
配乐朗读
指导朗读这句话。(让我们把这种依依惜别之情读出来。)
“仰望”是怎样看?
生:抬头向上看。
那“远眺”呢?
生:向远处看。
表示看的词语有很多,你能举出几个吗?
生:俯视(低头看)、环视(向四周看)、窥探(偷偷看)、凝视(聚精
会神地看)
生:端详(仔细地看)、东张西望、虎视眈眈,目不转睛……
两人都把这依依惜别之 情深深地藏在了心底,时间慢慢地过去,终于,这
藏在心底的深情再也抑制不住了,千言万语涌上了心头 ,李白举起了酒杯
说……(生接读)
2
.“孟夫字子,您的人品令人敬仰, 您的诗篇誉满天下。自从我结识了
您,就一直把您当做我的兄长和老师。今天您就要顺江东下,前往扬州 ,不知
我们何日才能再见面,就请您满饮此杯吧!”(话中情)
孟浩然接过酒杯,一饮而尽,说……(生接读)
A
思考:从这段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体会到李白对孟浩然的敬仰之情、难舍之情。
B
提问: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李白对孟浩然的敬仰之情、难舍之情?
补充: “敬仰”表示尊敬和仰慕。那孟浩然有什么值得李白敬仰呢?生答
后师补充孟浩然人格高尚的事例。
C
让我们用朗读把这喷涌而出的师生情、手足情、离别情表达出来吧。
指名读。相机指导读出敬仰之情和依依惜别之情
<
伤感
>
。
D
道不完的离别情,叙不完的朋友谊,让我们举起酒杯,再现这感人的话
别场面,让它 深深地印在心底吧!
同桌分角色表演读:一个演李白,一个演孟浩然,可以用上文中的语言,
也可以发挥想象用上自己的语言,可以站起来。
E
学生上台表演。
3
.知己离别是惆怅的、是忧伤的,但不忍别、终要别。
岸边杨柳依依,江 上沙鸥点点。友人登上了船。白帆随着江风渐渐远去,
消失在蓝天的尽头。李白依然伫立在江边,凝视着 远方,只见一江春水浩浩荡
荡地流向天边……(教师配图朗诵)(景中情)
“伫立” 什么意思?能否改为“站立”?分别读读,说说两个词语有什么
不同?(伫立重在强调长时间地站立。)
朋友已经远行,从此人海茫茫,天各一方,这一别,不知何时才能见面
啊!想到这, 李白再也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了,随即吟出了脍炙人口的名诗—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让我们也一起随着李白伫立在江边,凝视着远方,送一送孟浩然吧!——
《黄鹤楼送孟浩然 之广陵》……
板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把描写诗句意思的语句勾画出来,然后,把整首诗的意思说说。
强调诗中一些重点词的意思:“下”:顺流而下。
“唯”:只。“尽”:完。
你从“烟花三月”的“烟花”看到了什么?
< br>4
.如果李白生活在现代,他一定会用现代的语言来表达此时激动的心情,
假如你是李白 ,伫立在江边,目送着友人渐渐远去,你能把这首千古传诵的名
诗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吗?
学生反复诵读、同桌讨论。
诗文对照,说说诗句的意思。
三、布置作业
离别诗有很多,请同学们收集整理。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看拼音,写汉字。
n
í
n h
ǎ
o j
ì
ng y
ǎ
ng t
ǎ
ng ru
ò
su
ī
r
á
n
二、默写。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
。
,
。
三、查字典,填空。
1.
“誉”字的部首是
( )
,再查
( )
画。在字典中有如下解释:①名
誉;②称赞。在“称誉”
一词中应选第
( )
种解释;在“誉满天下”一词
中应选第
( )
种解释。
2.
故
:①本来,原来的;②缘故,原因;③老,旧,过去的;④意外的事 情;
⑤故意,有心,存心。
(
1
)遵守交通规则能减少事故的发生。
( )
(
2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
( )
(
3
)“人是故乡亲,月是故乡明。
”
( )
(
4
)今天他无缘无故地发了一通火。
( )
(
5
)他在这里故弄玄虚,大家都非常着急。
( )
(
6
)妈妈经常给我们讲故事。
( )
四、按要求写句子。
1.
年轻的李白正在黄鹤楼上为大诗人孟浩然饯行。
(
缩句
)
。
2.
白帆随着江风渐渐远去,消失在蓝天的尽头。(缩句)
。
参考答案:
一、您好
敬仰
倘若
虽然
二、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三、
1.
言
六
②
①
2.
(
1
)④
(
2
)③
(
3
)①
(
4
)②
(
5
)⑤
(
6
)③
四、
1.
李白为孟浩然饯行。
2.
白帆远去,消失在尽头。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板书设计:
黄鹤楼送别
依依惜别之情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总
目
标
要
求
教学重点
1.
独立阅读短文
,
积累表示颜色的词语。
2.
继续学习写好钢笔字。
教学目标
3.
积累成语。
4.
结合“春节”的话题
,
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1
.积累表示颜色的词语。
2
.积累成语。
教学难点
结合“春节”的话题
,
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不足 之处在于:对“文包诗”这类课文的教学把握还不够,它既
不同于单纯的古诗教学,又不同于普通的课文 教学,它要求在教学中做到诗和
文不割裂,从文理解诗。可我在教学中比较重文,对文诗结合处理得还不 够细
腻。尽管我认为,只要理解了“文”,对诗的理解会水到渠成,但必要的
“文”“诗”结合 环节还是需进一步落实的。
练习
1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独立阅读短文
,
积累表示颜色的词语。
2.
继续学习写好钢笔字。
3.
积累成语。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一题
1.
审题
,
说说题目中有几个要求
,
把它画下来。
(
读书上的例文
,
画出表示颜色的词。
)
2.
自读短文
,
不认识的字查字典或与大家交流。
3.
朗读比赛
,
比一比谁读得好。
4.
请同学们说出表示颜色的词语。指名说。
生:湛蓝、金灿灿、墨黑、银亮亮。
5.
这四个表示颜色的词还可以描写什么
?
(
湛蓝的天空、湛蓝的 湖水、金灿灿的稻田、金灿灿的舞衣、墨黑的头发、
墨黑的眼珠、银亮亮的水晶、银亮亮的首饰。
)
二、教学第二题
1.
审题。
2.
说说这两组表示颜色的词语有什么特点。
湛蓝、墨黑:这两个词语不光 告诉我们是什么颜色
,
还把“蓝”的程度、
“黑”的程度说清楚了。
金灿灿、银亮亮:这两个词语都是
ABB
式的
,
突出了“金、银”的程度。
3.
自己说出几个类似的词语
,
看谁说得多。
4.
大家交流
,
把这些词语写在书上。
(
翠绿、淡紫、银白、粉红、绿油油、黄澄澄、白茫茫、红彤彤。
)
三、教学第三题
为下面一段话填上表示色彩的词
1.
自己读读这段话
,
试着填上表示色彩的词。
2.
大家交流。课件出示:
小河边盛开着
(
嫩黄
)
的迎春花
,(
粉红
)
的桃花
,(
雪白
)
的梨花
,
引来一群上下
翻飞的蝴蝶。河面映着
(
蔚蓝
)
的天空
,
再加上岸边
(
青青
)
的柳树
,
真像一幅美丽
的图画。
3.
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填写的词语
,
体会表示色彩的词在文中的作用。
四、写字有方
1.
观察图中田字格里的范字
,
看看这些字在结构上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
都< br>是横画较多的字。
)
2.
这种结构的字
,
在写的时候应该注 意什么呢
?(
这样的字书写时横画之间,
均匀和谐。
)
3.
自己先描写
,
然后独立练习。
4.
互相评价
,
要学会学习别人的优点。
五、读读背背
1.
自己读读书上的八个成语
,
不认识的字大家交流。
课件出示成语:
烟雾迷蒙
繁花似锦
依依惜别
形影难分
管鲍之交
推己及人
情同手足
促膝谈心
2.
看看这些成语有什么特点。
3.
说说这些成语的含义。
4.
从这些成语中选择几个练习说话。
依依惜别——依依:留恋的样子;惜别:舍不得分别。形容十分留恋,舍
不得分开。
情同手足——形容兄弟姐妹或朋友之间的感情好,感情深。
就好像是手足
一样亲近,离不开,不可缺少。
5.
你还能说出几个这样的成语吗
?
(
形影不离
情同意和。
)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用下面的字组成表示颜色的词
,
看谁写得多。
黄
:
。
绿
:
。
红
:
。
二、填一填带有表示颜色的字的四字词语。
(
)里透(
)
(
)天(
)地
姹(
)嫣(
)
平步(
)云
面(
)肌瘦
(
)草如茵
三、把词语补充完整。
烟雾(
)蒙
繁(
)似锦
依依(
)别
形影(
)分
(
)鲍之交
推己(
)人
(
)同手足
促膝(
)心
参考答案:
一、黄
:
橘黄、浅黄、嫩黄、黄灿灿、金黄
绿
:
翠绿、深绿、浅绿、橄榄绿、绿油油
红
:
粉红、深红、暗红、紫红、红艳艳
二、白里透红
昏天黑地
姹紫嫣红
平步青云
面黄肌瘦
绿草如茵
三、烟雾迷蒙
繁花似锦
依依惜别
形影难分
管鲍之交
推己及人
情同手足
促膝谈心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结合“春节”的话题
,
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口语交际
一、审题。
1.
谈话揭示话题
:
聊聊春节。
2.
指名读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3.
老师指导学生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二、指导。
1.
分组讨论
:
今年的春节
,
你过得好吗
?
回忆 春节中的情景
,
谈谈过春节时的
感受。
2.
用投影出示教 材中的五幅图
,
分别用一句话概括这五幅图的主要意思。
3.
选取 五幅图中任意一幅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准备进行口述。
(
引导学生选
取自己最感兴趣、 印象最深刻的事来说
,
才能说得生动、具体。
)
三、练习。
1.
引导学生按照顺序
,
抓住重点来说。
(
选择其中一幅图的内 容用小黑板出
示主要顺序和重点内容
,
帮助学生打好腹稿。
)
2.
学生分小组练习口述。
3.
同桌互说。
4.
请学生到讲台上来说。
四、反馈。
1.
老师对学生的口述进行点评。
2.
鼓励每一个学生大胆练说
,
培养口头表达能力。
习作
1
总
目
标
要
求
教学重点
1.
能读懂描写小狗的例文片断,领会写一种动物的外形和动
作的方法。
教学目标
2.
学会本文的观察方法:掌握观察方法,抓住动物的特点,学会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动物。
3.
练习抓住外形和动作的特点写好一种动物。
领会写一种动物的外形和动作的方法。在不断修改中提升写
作能力。
教学难点
抓住外形和动作的特点练习写好一种动物。
教学课时
一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能读懂描写小狗的例文片断,领会写一种动物的外形和动作的方法。
2 .
学会本文的观察方法:掌握观察方法,抓住动物的特点,学会按照一定
的顺序描写动物。
3.
练习抓住外形和动作的特点写好一种动物。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题目
郑振铎笔下的燕子活泼机灵,惹人喜爱,让人印象深刻。今天,我们来完
成习作
1的内容。
二、观察动物
1.
一边提问一边板书要写什么:一种小动物
题目要求:外形
活动
打比方
过渡句
(抓住特点)。
2.
根据上述要求,你打算如何来写呢?
(
1
)按顺序,观察外形。
a
指名说小狗、小猫、小兔的 外形特点。教师随机指导,鼓励学生按不同
的顺序说出自己喜爱小动物的外形特点,鼓励学生用上一些生 动的词语。
b
小结写法:写外形——抓顺序
(
2
)抓特点,介绍习性
a
播放一段小狗吃骨头的视频。
总
目
3.
知识目标:正确认读本课“棒、馒、迫、磨、舔、堆、
教学目标
获”等7
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麦、礼、粉、杂、防、
霉、唇、仍、谈”等
9
个生字。
b
学习交流看到的情景,了解小狗的生活习性,指名描述。
c
小结写法:写习性——抓特点
(3)
举事例,写出感情
a
引导学生举出事例来表达对小动物的喜爱。
b
小结写法:写感情——举例子
3.
全班合作,完成习作。
a
把 学生分成三个小组,一个小组写小动物的特点,一个小组写小动物
的习性,一个小组写小动物发生的故事 。写哪个小动物都可以。
b
学生自己习作。
c
全班汇报。
4.
每个小组请一个代表读自己的习作,师生评议。
三、修改习作
1.
自己读一读
,
然后自己修改。
2.
请同桌、小伙伴帮忙改一改。
3.
老师通过例文指导学生进一步修改。
2.
能力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分角色
朗读文,并根据课文的语言材料创造性地表演故事内容。
3.
情感目标:品析重点词句,理解和感悟课文内容。在阅读
过程中尊重学 生的体验和感受,引导学生各抒已见,让学生
懂得只有播种才有收获的道理。
教学重点
1.
品析重点词句,理解和感悟课文内容。
2.
复述故事。
1.
分角色朗读课文,并根据课文的语言材料创造性地表演故
教学难点
事内容。
2.
知道谁的做法好,体会三个动物的美好品质。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
4
课
三袋麦子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正 确认读本课“棒、馒、迫、磨、舔、堆、获”等
7
个生字,会写田字
格里的“麦、礼、 粉、杂、防、霉、唇、仍、谈”等
9
个生字。
公英一天的变化。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动画导入,激发兴趣
今天,老师为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个 非常有趣的童话故事,题目是《三袋麦
子》多媒体播放动画片《三袋麦子》
(板书:齐读,指导“麦”字上下结构,竖在竖中线上,“子”轻声)
读了课题,你想提什么问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提出要求:把课文读流利,不唱读,不复读。
2.
学生自读。
3.
指名分自然段读。
4.
同桌互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三、学习字词,指导书写
1.
自学课文
(< br>1
)下面先请同学③们自己读课文,注意老师提出的要求:先读课后生
字,再读课文,边 读边标自然段,注意: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
(
2
)学生自读课文
(
3
)检查自读情况
①出示认识字“棒、馒、迫、磨、舔、堆、获”
指导识字:
生: “棒”和“捧”是形近字,读“
b
à
ng
”不要读成“
p
ě
ng
”。
生:“馒”和“慢”是形近字,读二声,不要读成四声。
自读、齐读、赛读。
②出示会写字“麦、礼、粉、杂、防、霉、唇、仍、谈”
同学们,你们能介绍一下这课中的生字你是怎么记的吗?
生:“粉”和“份”是形近字,一个是米字旁,另一个的偏旁是单立人。
生:左右结构的字有“礼、粉、防、仍、谈”这些字都是左窄右宽。
③出示识记词语
麦子、馒头、迫不及待、磨成、舔了舔
礼物、面粉、防止、发霉、堆满、收获
嘴唇、仍有、谈起
自读、指名读。
④理解词语:
烙饼
发霉
麦囤
生:烙饼:在热锅上烫熟的饼,本课指小猪做的小麦面饼。
生:发霉:指小麦生了霉菌。
生:虫蛀:被虫咬坏。
生:麦囤:存放较多粮食的器具。
⑤教师范写。
⑥学生描红。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给下面加点的字加拼音,标调。
(
)
(
)
(
)(
)
(
)(
)
棒
子
馒
头
磨
坊
土堆
收获
迫
切
.
.
.
.
.
.
二、看拼音,写词语。
m
à
i zi
l
ǐ
w
ù
f
á
ng zh
ǐ
mi
à
n f
ě
n
z
á
w
ù
f
ā
m
é
i zu
ǐ
ch
ú
n r
é
ng r
á
n
三、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近义词:保存——(
)
防止——(
)
反义词:憨厚——(
)
聪明——(
)
四、在括号中填入恰当的词。
一(
)礼物
一(
)麦子
(
)的麦子
(
)的食品
(
)地喊道
(
)地说
(
)地说
参考答案:
一、
b
à
ng m
á
n m
ò
du
ī
hu
ò
p
ò
二、麦子
礼物
防止
面粉
杂物
发霉
嘴唇
仍然
三、近义词:储存
阻止
反义词:狡猾
愚蠢
四、份
堆
黄灿灿
各种各样
开心地
神秘
兴奋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 br>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特别是读出不同角色的不同语气,
能讲述这个故事。
2.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猪、小牛、小猴处理麦子的不同方式,懂得谁的
做法好,体 会它们美好的品质。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过渡到如,承上启下
上一次我们听了童话故事《三袋麦子》,大家还记得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吗?
课件出示:过年了,(谁)送给(谁)(什么)作为节日礼物。一年以
后,出现了三 种完全不同的结果。
生::过年了,土地爷爷送给小猪、小牛和小猴各送了一口袋麦子作为 节
日礼物。一年以后,出现了三种完全不同的结果。
二、设疑激趣,导入新课
出现了哪三种不同的结果呢?今天我们继续欣赏这个故事。
三、品读课文,感受故事
(一)精讲课文(
1
——
4
)自然段
1.
请小朋友把书打开,齐声朗读
1
——
4
自然段。
(
1
)土地爷爷送的三袋麦子是一模一样的吗?
生
1
:一样。
生
2
:不一样。
(
2
)小动物们看到的不一样,有什么不同?
生:小猪看着黄灿灿的麦子。
生:小牛捧起饱满的麦子。
生:小猴觉得这袋麦子上等的的麦种。
板书:小猪
小牛
小猴
(
3
)什么样的麦子是上等的麦种?
(
4
)看来 ,土地爷爷送的三袋麦子完全是一模一样的,可是为什么只有小
猴能看出这是“上等的麦种”?
生:因为小猴看得仔细,全面,有丰富的劳动经验。
2.
(
1
)小猴看出这是“上等的麦种”,他会怎么做呢?
生:种。
为什么要种?
板书:种
生:吃不完。
(
2
)你从小候身上发现了什么优点?
生:小猴不仅聪明,还很有远见。
板书:
聪明能干
3.
(
1
)小猪收到礼物时,心情怎样?
(
开心
)
请你用开心的语气朗读小猪的话。
指名读。
(
2
)小猪是这样说的,他又是怎样做呢
生:吃。
板书:吃
(
3
)故事中用了两个成语分别来描写小猪吃的心情和方式,你能找出来
吗?生:迫不及待、各种各样。
(
4
)你能找一个词语来替换“迫不及待”吗?
(
5
)请你用“迫不及待”说一句话。
(< br>6
)揭示小猪的特点。原先老师很讨厌猪,它又胖又懒。听了这个故事我
不禁对小猪刮目 相看,开始喜欢它了,知道为什么吗?
板书:憨厚
(
7
)指导朗读:读出小猪开心、迫不及待
的语气。
4.
小牛又是怎样处理麦子的?
生:先把它保存起来,等家里的草料和杂粮 都吃完了,在慢慢吃这些好东
西。
板书:保存
5.
你从小牛身上发现了哪些优点?
生:勤劳、节俭、有打算。
板书:勤劳节俭
6.
指导朗读
(
二
)
自学课文(
5——
9
)自然段
过渡:三个小动物用自己的方式 处理了土地爷爷送的麦子,一年以后,土
地爷爷又来拜访了,结果如何呢?请小朋友带着这样四个问题自 学课文的第
5-
9
自然段。
1.
出示:自学要求:
(
1
)一年以后,出现了哪三种不同的结果?
(
2
)土地爷爷对谁的做法最满意?为什么?
(
3
)三个小动物中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
4
)如果土地爷爷给你一袋麦子,你会怎么处理?
2
.检查自学字词情况。
通过刚才的自学,你们能谈谈下面几个词语的意思吗?
出示:憨厚
节俭
神秘
憨厚:老实。这个词是形容谁的?(小猪)
小猪说的话也特别憨厚可爱,谁来读一读?(指导朗读)
节俭:你能说出
节俭的近义词吗?(节约、俭朴…)
神秘:谁来表演一下小猴神秘的样子?
3
.逐个讨论四个问题。
(
1
)出现了哪三种不同的结果?(板书:→)
(小猪的全都吃 光了,小牛的还剩一半,而小猴家麦囤里堆得满满的。指名学
生回答,教师适时点评。)
板书: 吃光了
剩一半
满满的
(
2
)土地爷爷认为谁的做法最好?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出示第
9
自然
段)( 兴奋)你是怎样理解“兴奋”的?(很高兴)请你用兴奋的语气读读这
句话。
(< br>3
)土地爷爷是怎样评价小猪、小牛的?(小猪:忍不住哈哈大笑;小
牛:点点头)
4.
三个小动物中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5.
分角色读课文
4
人一小组,分角色读课文。一生读旁白,一生读土地爷 爷的话,其余
3
生分别读小猪、小牛和小候说的、想的话。要读谁,像谁。如果哪个同学读得< br>不好,其他同学都帮帮他。老师看看哪组同学练得最好,一会找哪组同学读。
检查一小组。
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
土地爷爷送给小猪、小牛、小猴每人一袋麦子,可是谁吃到的麦子最
多?为什么?
生:有远见。
2.
议一议:如果土地爷爷给你一袋麦子,你会怎么处理?
3.
学了这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师引导总结:从这个有趣的童话故事中, 我们明白了什么是憨厚,什么
是节俭,什么是聪明能干,尤其是小猴富有创造性的做法给我们留下了深刻 印
象,对我们的启发也很在,今后我们要向小猴学习。
五、布置作业
继续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准备讲述、表演这个故事。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辨析组词
麦(
)
份(
)
防(
)
仍(
)
表(
)
分(
)
访(
)
扔(
)
二、多音字组词
干
g
ā
n
(
)
种
zh
ǒ
ng( )
磨
m
ó
( )
干
g
à
n
(
)
种
zh
ò
ng( )
磨
m
ò
( )
三、我能根据词语写意思,并各说一句话。
1.
收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迫不及待: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
1
)小猴
_________
地说:“请跟我来。”
(
2
)土地爷爷
_________
地说:“你真聪明!真能干!”
(
3
)小猪看 着
_________
的麦子,开心地喊道:“太棒啦!我最爱吃白面
馒头和烙饼了! ”于是他
_________
地把麦子磨成了面粉,又做成
_________
的
食品。
参考答案:
一、麦子
表演
份数
分开
防止
访问
仍然
扔掉
二、干净
干活
种子
种地
磨面
磨坊
三、
1.
意思:收取成熟的农产品。造句:秋天是个收获的季节。
2.
意思:急迫得不能再等待。造句:今天有足球赛,我刚进屋就迫不及待
地打开了电视机。< br>
四、(
1
)神秘
(
2
)兴奋
(
3
)黄灿灿
迫不及待
各种各样
板书设计:
小猪
吃
→
吃光了
憨厚可爱
三袋麦子
小牛
藏
→
剩一半
勤劳节俭
小猴
种
→
满满的
聪明能干
【教学反思】
1.
注重启发式教学,提出问题与学生交流。如让学生说说土地爷爷对三个
小动物的反应与评价有什么不同 ?说说小猪,小牛,小猴的做法,你最赞成谁
的?为什么?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应 该是不难的。小
猴、小牛、小猪三种不同的处理办法,代表了三种不同的价值取向(或人生态
度 ),显得都有些不近情理。所以在教学种,我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与感受,
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在讨论种获得正确的价值取向。学生在回答如果
自己对麦子的处理方式时,有的说:“我想麦子可以吃一 半,种一半,这样既
可以先吃到,还可以收获许多麦子!”有的说:“我想邀请小猪和小牛一 起
种,让他们也有吃不完的麦子!”有的说:“我想收获很多麦子以后,我
会把麦子 作为礼物送给其他的人,让别人也有机会去享受播种和收获的喜
悦!”……多么善良的孩子!多么精彩的 发言!学生能主动对三种小动物不同
的处理方式进行整合,取长补短,互相渗透,补充创新,相得益彰。
2.
让 学生演课本剧。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把文中描述性的语言转化为
人物对话,不仅是对课文中的语言进 行内化的过程,也是口语交际的训练,是
即兴口语表达的锻炼,是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表演让学生的能 力从多方面得
到提高,让学生在自主实践中,轻轻松松地学习语文,提高语文素质。
当然,在堂上也有很多不足,就像教研室黎主任所说的,板书有些多,既
有黑板的板书,也有多 媒体的板书。我自己也深有体会,如在概括文章主要内
容时,完全可以利用已经写好的黑板粉笔板书进行 回顾、概括,而不需要多媒
体再把课文三个画面呈现了一遍。我们总希望能够尽善尽美地把自己所能想到
的呈现给学生,结果却显得有些重复啰嗦。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注重提高课
堂效率,设计要简 约有效,真正做到不搞花架子,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
求发展。
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三袋麦子》是苏教版 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是一篇童话
故事,主要讲了土地爷爷送给小猪、小牛、和小猴各一 袋麦子,小猪把麦子磨
成面粉,做成了各种各样的食品吃;小牛把麦子保存好,慢慢享用;小猴则把麦子种下地,一年后收获了满满一囤麦子。表达了同样是一袋麦子,各人采用
了不同的处理方式,结 果是不一样的中心思想。“情节生动有趣,语言浅显易
懂,人物个性鲜明”是本文最大的写作特色,很适 合儿童阅读。
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新课标中“知、过、 情”三个维度,
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
能 正确读写本课要求会读、会认的生字,掌握多音字“磨”“干”的用
法,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
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讲讲这个故事;
3.
理解课文内涵,能够根据自己的体验与感受,各抒己见。培养学生用正
确的思维方法,体会课文内容的价值取向,懂得只有播种,才有收获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