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认识与实践的名人例子
余年寄山水
798次浏览
2021年01月20日 17:04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调查统计-
关于认识与实践的名人例子
【篇一:关于认识与实践的名人例子】
李四光对中国第四纪冰川的考察
(实践能改变错误的认识)
冰川的分布是研究地质构造的重要依据
,
有些外国人对中国的冰川进
行过考察
,
断言
“
中国没有第四纪冰川
”.
地质学家李四光提出
“
让事实
说话
”,
对冰川 的研究投入了极大的精力
.
1921
年
,
他回国后在太行 山的沙河县、山西大同盆地口泉附近发现了
第四纪冰川遗迹
,
虽遭一些外国专家傲慢地 否定
,
他却没有丧失勇气和
信心
,
继续带领学生在太行山、九华山、 天目山、庐山等地考察
,
又发
现了许多有力的证据
.1933
年,
李四光以《扬子江流域之第四纪冰期》
为题
,
在中国地质学会第十次年 会上作了学术演讲
,
会后专门请中外学
者到庐山实地考察
.
有的外国 专家私下对李四光说
,
如果这些遗迹在国
外被发现
,
早就被公认是冰 川遗迹了
.
此后
,
李四光加紧了对第四纪冰川
的考察
,先后在扬子江流域、黄山等地发现了大量遗迹
,
最终推翻了外
国人的错误结论.
其研究成果对掌握地下的水文和构造
,
对发展建设事
业起了十分重要的 作用
.
第二个普罗米修斯
(实践需要勇气)
美国
18
世纪的杰出科学家、政治家富兰克林
,
以其发明避雷针等电学
成就而被称为
“
电学之父
”.
在富兰克林之前
,
人们对雷电一直没有正确的认识
.
富兰克林从一次电
学实验中受到启发
,< br>断定雷电是一种放电现象
.
为了证实自己的设想
,
他
决心把天 空的雷电引下来
.
在
1752
年
7
月的一个雷雨天
,
他和他的儿
子一起做了著名的
“
风筝实验
”.
他将一块大 的丝绸手帕扎到杉木条十
字支架上
,
做成一个风筝
.
风筝上面固定一 根向上伸出几十厘米的细铁
丝
,
细铁丝与放风筝的细麻绳相连
,
麻绳 下端系丝绸带
,
绸带上挂了一把
铜钥匙
.
风筝穿入带有雷电的云层中
,
闪电在风筝上闪烁
.
一道闪电掠过
,
富兰克林觉得自己拉 着麻绳的手有些麻木
.
他把手指靠近铜钥匙时
,
突
然
,一道电火花向他手上击去
.“
天电
”
被引下来了
.
后来 他又用莱顿瓶收
集了
“
天电
”
去做试验
,
证明“
天电
”
和地电一样能被金属传导
,
能熔化金
属
,
能点燃酒精
.
从此
,
人们认识了闪电的本质就是大气中的放电现 象
.
富兰克林最早提出了避雷针的设想
,
并且经过多次试验
,
制成了实用的
避雷针
.
德国大哲学家康德赞扬他说:
“
富兰克林是从天上取火种的第
二个普罗米修斯
.”
经典的创作
(实践是创造之源)
常生动形象
,
读后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
这一切都要归功于托尔斯泰的亲
自考察
.
无独有偶
,< br>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的作者司马迁也非常重视实地
考察
.
在动笔之前,
司马迁游历过大江南北
,
全国各地
,
寻访先人的遗迹
.
他曾经访问过夏禹的遗迹
,
眺望过范蠡泛舟的五湖
,
访求过韩信的 故事
,
访问过刘邦、萧何的故乡
,
考察了秦军引河水灌大梁的情形
… …
他还
北过涿鹿
,
登长城
,
南游沅湘
,
西 至崆峒
.
壮游使他开阔了眼界
,
增长了知
识
,
也为 撰写《史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挑战亚里士多德
(科学的真理来源于实践)
16
世纪的时候
,
古代思想家 、科学家亚里士多德被认为是历史上最了
不起的人
.
所有的人都把亚里士多德的话当做 真理
.
只有一位数学老师
伽利略不这么认为
,
他公开说
,
要从自然中发现真理
,
而不是背诵亚里士
多德的书本
.
< br>一天上课的时候
,
伽利略对学生们说:
“
站在楼顶上
,
左手拿着一个一
磅重的铁球
,
右手拿着一个十磅重的铁球
,
同时扔 下去
,
哪个先着地
?”
学生们想了想
,
回答说:
“
亚里士多德说过
,
重的物体下降速度要比轻
的快
,
所以十磅重的铁球先着地
.”
伽利略摇摇头
,
说道:
“
不 对
,
亚里士
多德错了
,
应该是两个铁球一起着地
.
”
学生们惊呆了
,
居然有人敢公开
指出亚里士多德说得不对
.
大家议论纷纷
,
怀疑地看着伽利略
.
于是
,
他 拿着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来到比萨斜塔的顶上
.
很快
,
人们看见
铁球 像伽利略说的那样
,
同时落到了地上
.
自从伽利略第一个站出来挑
战 亚里士多德以后
,
更多的人认识到亚里士多德不一定是完全正确的
,
科学的真 理来自实践
,
而不是一些书本上凭空想像的理论
.
王清任著成《医林改错》
(修正理论错误需要实践)
王清任是我 国清代著名医学家
,
其心得之作是《医林改错》
.
书中既有
他从事解 剖实践和医事活动的笔记式记录
,
又有他临床实践和诊疗经
验的病案式总结
,
还有他谈医论道和评古说今的书评式叙述
,
凝结了作
者一生从事临床医学研究 的心得
,
他在一些领域里把祖国医学的理论
和实践推向了一个新阶段
.
他在研究《黄帝内经》时
,
发现书中错误不少
.
我国古代医书中 对人体
脏腑的位置、大小和重量的描述并不确切
,
所以
,
他决心修正 其中关于
人体结构的部分
.
但是没有解剖用的尸体却成为困扰他的一大难题
.
当
时
,
他曾在瘟疫流行的灾区观察未掩埋的尸体
300
多例
,
逐一进行了解
剖和观察
,
绘制了大量的脏腑图
.
王清任修正了《黄帝内经》中的有关错误
,
写成了《医林改错》一书
,
并附上了
25
幅人体结构图
.
李时珍和曼陀罗
(认识要靠实践来检验)
李时珍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家
,
被后人 誉为
“
医圣
”.
他是明末清初重
实践、重考查、重验证的实学学派的 代表人物
.
他花了将近
40
年的时
间
,
编写了著名 的医学著作《本草纲目》
.
李时珍在年轻的时候就听人说
,
有一种 神奇的植物叫曼陀罗
,
人们一见
到它就会情不自禁地又唱又跳
.
李时 珍费了一些周折
,
终于找到了这种
植物
,
一时并没有发现有什么异常
.
他为了探明究竟
,
走到哪里手里都拿
着曼陀罗
.
后来他亲自服下了曼陀罗
,
发现它有麻醉和使人兴奋的作用
,
少量可以治病< br>,
过量时在别人的暗示下
,
的确可以叫你唱你就唱
,
叫你跳< br>你就跳
.
后来曼陀罗被广泛用于制造麻醉剂
.
李时珍和曼陀 罗的故事
,
告诉我们
“
理论来源于实践
”,
他经常身体力行 地验证一些传说
,
改变了很多当时人
们的迷信思想和以讹传讹的做法
.
【篇二:关于认识与实践的名人例子】
16
世纪的时候,古代思 想家、科学家亚里士多德被认为是历史上最
了不起的人。所有的人都把亚里士多德的话当做真理。
只有一位老师伽利略不这么认为,他公开说,要从中发现真理,而
不是背诵亚里士多德的书 本。
一天上课的时候,伽利略对学生们说:
站在楼顶上,左手拿着一个< br>一磅重的铁球,右手拿着一个十磅重的铁球,同时扔下去,哪个先
着地
?
学生们想了想,回答说:
亚里士多德说过,重的物体下降速度要比
轻的快,所以十磅重的铁球先着地。
伽利略摇摇头,说道:
不对,亚里士多德错了,应该是两个铁球一
起着地。
学生们惊呆了,居然有 人敢公开指出亚里士多德说得不对。大家议
论纷纷,怀疑地看着伽利略。
于是,他拿 着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来到比萨斜塔的顶上。很快,人
们看见铁球像伽利略说的那样,同时落到了地上。 自从伽利略第一
个站出来挑战亚里士多德以后,更多的人认识到亚里士多德不一定
是完全正确的 ,科学的真理来自实践,而不是一些书本上凭空想像
的理论。
关于实践的名人故事篇
5
:王清任著成《医林改错》
(
修正理论错误
需要实践
)
王清任是我国清代著名家,其心得之作 是《医林改错》。书中既有
他从事解剖实践和医事活动的笔记式记录,又有他临床实践和诊疗
的 病案式总结,还有他谈医论道和评古说今的书评式叙述,凝结了
作者一生从事研究的心得,他在一些领域 里把祖国医学的理论和实
践推向了一个新阶段。
他在研究《黄帝内经》时,发现书中 错误不少。我国古代医书中对
人体脏腑的位置、大小和重量的描述并不确切,所以,他决心修正
其中关于人体结构的部分。但是没有解剖用的尸体却成为困扰他的
一大难题。当时,他曾在瘟疫流行的灾 区观察未掩埋的尸体
300
多
例,逐一进行了解剖和观察,绘制了大量的脏腑图。
王清任修正了《黄帝内经》中的有关错误,写成了《医林改错》一
书,并附上了
25
幅人体结构图。
关于实践的名人故事篇
6
:李时珍和曼陀罗
(
认识要靠实践来检验
)
李时珍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家,被后人誉为
医圣
。他是明末清 初
重实践、重考查、重验证的实学学派的代表人物。他花了将近
40
年
的时间 ,编写了著名的医学著作《本草纲目》。
李时珍在年轻的时候就听人说,有一种神奇的叫曼陀 罗,人们一见
到它就会情不自禁地又唱又跳。李时珍费了一些周折,终于找到了
这物,一时并没 有发现有什么异常。他为了探明究竟,走到哪里手
里都拿着曼陀罗。后来他亲自服下了曼陀罗,发现它有 麻醉和使人
兴奋的作用,少量可以治病,过量时在别人的暗示下,的确可以叫
你唱你就唱,叫你 跳你就跳。后来曼陀罗被广泛用于制造麻醉剂。
李时珍和曼陀罗的故事,告诉我们
理论来源于实践
,他经常身体力
行地验证一些,改变了很多当时人们的迷信思想和以讹传讹的做法。
看过
关于实践的名人故事
的人还看了:
【篇三:关于认识与实践的名人例子】
其实有很多的,历史性人物有比如
李时珍造像
(
蒋兆和绘制
)
李时珍
(
1518
—
1593
),字东璧,晚年自号濒 湖山人,湖北蕲州(今湖北
省黄冈市蕲春县蕲州镇)人,汉族,生于明武宗正德十三年(公元
1 518
年),卒于神宗万历二十二年(公元
1593
年)。
其父李 言闻是当地名医。李时珍继承家学,尤其重视本草,并富有
实践精神,肯于向劳动人民群众学习。李时珍 三十八岁时,被武昌
的楚王召去任王府
“
奉祠正
”
,兼管良医所事务 。三年后,又被推荐
上京任太医院判。太医院是专为宫廷服务的医疗机构,当时被一些
庸医弄得 乌烟瘴气。李时珍在此只任职了一年,便辞职回乡。李时
珍曾参考历代有关医药及其学术书籍八百余种, 结合自身经验和调
查研究,历时二十七年编成《本草纲目》一书,是我国明朝时代药
物学的总结 性巨著。在国内外均有很高的评价,已有几种文字的译
本或节译本,另著有《濒湖脉学》。
< br>李家世代业医,祖父是
“
铃医
”
。父亲李言闻,号月池,是当地名医。
那时,民间医生地位很低。李家常受官绅的欺侮。因此,父亲决定
让二儿子李时珍读书应考,以 便一朝功成,出人头地。李时珍自小
体弱多病,然而性格刚直纯真,对空洞乏味的八股文不屑于学。自< br>十四岁中了秀才后的九年中,其三次到武昌考举人均名落孙山。于
是,他放弃了科举做官的打算, 专心学医,于是向父亲求说并表明
决心:
“
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望父全儿志,至 死不怕难。
”
李
月池在冷酷的事实面前终于醒悟了,同意儿子的要求,并精心地教他。不几年,李时珍果然成了一名很有名望的医生。
在他父亲的启示下,李时珍认识到,
“
读万卷书
”
固然需要,但
“
行万
里路
”
更不可少。于是,他既
“
搜罗百氏
”
,又
“
采访四 方
”
,深入实际
进行调查。
李时珍穿上草鞋,背起药筐,在徒弟庞 宪、儿子建元的伴随下,远
涉深山旷野,遍访名医宿儒,搜求民间验方,观察和收集药物标本。
他首先在家乡蕲州一带采访。后来,他多次出外采访。除湖广外,
还到过江西、江苏、安徽好多 地方。均州的太和山也到过。盛产药
材的江西庐山和南京的摄山、茅山、牛首山,估计也有他的足迹。< br>后人为此写了
“
远穷僻壤之产,险探麓之华
”
的诗句,反映他远途跋< br>涉,四方采访的生活。
李时珍每到一地,就虚心地向各式各样的人物请求。其中有采药 的,
有种田的,捕鱼的,砍柴的,打猎的。热情地帮助他了解各种各样
的药物。比如芸苔,是治 病常用的药。但究竟是什么样的?《神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