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五年级下册《古诗三首 》语文教案
萌到你眼炸
636次浏览
2021年01月20日 17:44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新疆土特产-
统编版五年级下册《古诗三首
第一课时》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
.认识本课
7
个生字;会认会写
“耘 、昼、
桑、
晓”
4
个字。
理解“昼”
“耘田”
“弄 ”
“晓”“水满陂”“浸寒漪”等词语在诗句中的意思。
2
.体会三首古诗的意境,丰富学生情感,从诗句中感受童年的快乐。
3< br>.有感情地背诵三首古诗,默写《四时田园杂兴》
(
其三十一
)
,能用 自己的话表达诗
词的意思。
教学重难点
体会古诗意境,练习感情朗读。
课前准备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3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理解题意。
1
.媒体导入
(
多媒体播放
)
:
师:同 学们,今天老师要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
--
现在我要带大家去春游!大家想去吗?
如果 想去,
就请闭上眼晴,
做好出发的准备,
因为我们这次乘坐的是无形无声的学生专用客
机。
(1)
多媒体播放轻松舒缓的音乐,
同时出示一组山水田园风 光图片。
(
先让学生看图说话,
简单描述一下图片的内容,最后教师进行评价总结。< br>)
(2)
欣赏后学生谈感受。
(
板书课题
)
2
.理解题意。
(1)
指出诗题中多音字的读法:“兴”应读第四 声。四时:四季;杂兴:各种兴致
(
随性
而写,没有固定题材的诗篇
)
。
(2)
作者简介。
范成大
(1126
~< br>1193)
南宋诗人。字致能,号石湖居士。今江苏苏州人。为官多年,
58
岁 因病辞归,此后
10
年隐居石湖,写成《四时田园杂兴》。《四时田园杂兴》共
60< br>首,
分“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组,每组
12
首。这些诗 反映了农民一年
四季的劳动和生活以及民生的疾苦,内容极为丰富。我们今天学习的是其中的第三十一首 。
二、初读诗句,自主识字。
1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注意读准字音。
生字:昼
(zh
ò
u)
耘
(y
ú
n)
新词:昼夜
耘田
绩麻
2
.指名读诗 ,指出诗中“供”应读第四声。出示两种读音的字义,让学生选择应读第
几声。
(
供< br>g
ō
ng
供给,准备着东西给需要的人用。ɡò
n
ɡ①向神佛 或死者奉献祭品;②指奉
献的祭品;③参加或从事某种活动;④被审问时在法庭上述说事实。
)
3
.比一比,谁读得更正确、更流利。
三、再读诗句,整体感知。
1
.对照文中注释,边读边说说诗意。并用自己的话把诗的意思讲给同桌听。
课件出示:
①昼:白天。
②耘:除草。
③耘田:在田间除草。
④绩麻:把麻搓成线。
⑤各当家:各人都担负起一定的家庭责任。
⑥未解:不懂。
⑦供:从事,参加。
⑧耕织:耕田织布。
⑨傍:靠近。
⑩桑阴:桑树下。
2
.全班交流。
四、朗读诗句,感悟诗情。
1
.边读诗边思考:诗中都写了哪些人物?他们 分别在干什么?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引导学生回答,并相机板书。
(1)
赏析“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①古诗一、二句写了什 么内容?
(
诗意:白天到田里锄草,晚上归来后把麻搓成线;村
里的青年男女都在各自 为家庭承担责任。
)
②围绕耘田绩麻启发想象农民们除了“耘田绩麻”还要干些什么活?(
插秧、收割、犁
地、积肥……
)
。想象范成大见此情景会对“村庄儿女 ”说些什么?
(
辛苦、勤劳、各有各的
本事……
)
③结合想象诵读
(
读出敬重之情,
读出诗的节奏
)
反复读:
自由读、
指读、
评读、
教师读、
学生再读、做着动作竖着大拇指来读、齐读。
(2)
赏析“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出示多媒体画面,引导 学生观察图画、描述画面内容。
(
诗意:孩子们不会耕也不会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