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发现评课稿

玛丽莲梦兔
732次浏览
2021年01月20日 18:27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2019年全国一卷-

2021年1月20日发(作者:费启能)
五年级语文《童年的发现》评课稿


昨天听了李老师执教的
《童年的发现》

本课内容学生在理 解上有一定的难度。
首先这一
课课文篇幅长,其次叙事中穿插了有关于“胚胎发育规律”的科普 知识,而且这科普知识,
对学生来讲,一节课两节课也弄不明白,所以初拿到这篇课文,觉得处处是点, 不知从何下
手。针对文本特点,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李老师让学生课前进行胚胎发育规律这方面的资< br>料搜集,为课文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我认为这节课有以下优点。


一、教学这篇课文时,李老师从“发现”入手,先让学生了解作者童年发现了什么,再
着手研究发现的过程,最后从过程中体会人物特点,抓住几个关键的问题来组织课堂教学,
整个 教学过程由易到难,在研究几个问题找出答案的同时,让学生个别读,集体读等多种形
式的读,让学生充 分从文字表面读到文字背后去,体现了教学的梯度,让学生有话可说,有
疑可研,在提出每一个问题之后 ,有思维方法的指导,让学生与学生也能充分的交流。


二、
讲解课文的最后一句话:
“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
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
的风险。

时,
李老师指名学生补充了有关大科 学家布鲁诺因信奉和宣扬哥白尼的日心说而被
罗马教皇活活烧死的资料,帮助学生更好理解这句话。

三、
在教学过程中遇到学生思维不畅的情况下,
李老师并没有动怒,
克制住自己的情感,
用理智驾驭情感,保持冷静,正是他运用


了这一教学机智,冷静能让我们头脑更清楚,思维更敏捷,灵感便能刹那间迸发出来,
使我们能更恰当而有效地引导学生,打破当时的僵局,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思
维, 学生表现出了精彩的一面,课堂氛围也活跃了。


最后想和李老师商讨,本篇课文篇幅比较长,叙事中穿插了有关于“胚胎发育规律”的
科普知识,而且这科普知识,鉴于文本的特点,五年级学生有一定的朗读能力,在教学时引
导学 生从课题入手,设计这样两个问题:
1

“我”发现了什么?
2
、< br>“我”是怎样发现的?让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进行读课文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自己去理 清作者童年是发现
胚胎发育规律的过程。在此基础上老师适当点拨,可能教学效果更好些,老师可能也轻 松多
了,当然是个人想法。篇二:
《童年的发现》说课稿



8
、童年的发现》说课稿


吴云星


一、说教材

1
、教材分析: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二组的一篇课文
《童年的发现》
《童年的发现》
讲的
是作者童年时的一个发现,反映了儿童求知若渴的特点和惊人的想象力。课 文先概述了作者
童年时的发现,然后具体叙述这项发现的经过,最后写这个发现在几年后老师讲课时得到 证
实。


课文的重点是写作者童年时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过程。这个过程大体经历了三个相互联
系的阶段:先是梦中飞行;由梦中飞行引出了为什么会在梦中飞行及老师对此所作的解释;
由老 师的解释引出了人究竟是怎么来的疑问以及对这个疑问的大胆猜想,这个猜想就是作者
的童年发现。

作者语言幽默,对自己童年的发现颇引以自豪,对因童年的发现而被老师误解有一丝的
愤懑。


学习本文
,
感受作者童年时代的求知欲望、
探究精神和大胆 的想象,
体会作者回忆童年生
活时自豪和愤懑交织的情感;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培养想象能力 。


根据以上的特点和五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2
、教学目标:

1
)认读
7
个生字,会写
14
个生字,能正确读写 “胚胎、祸患”等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了解课文内容,
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
领悟作者 童年求知若渴、
寻根究底和大
胆想象的精神。

4
)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培养想象能力和积极关注生活的态度。

3
、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
1
.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 要内容,感受人物特
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课文幽默活泼的语言风格。


教学难点:

理解
“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 ,
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
害的危险”等含义深刻的句子。


二、

说教法与学法:


其实教法和学法是交融、交织的整体,因为教的过程就是学生学的过程。课题中的“发
现”一词是本文的文眼,从学生学习语文规律出发,从学生的语文实际水平出发,教学中引
导学 生从课题入手大胆质疑,主动探究,了解“我”发现了什么,重点了解“我”是怎么发
现的,理清作者童 年时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过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
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语文学科 的特点出发,从课文的语言特色出发,通过感情朗读,欣赏
感悟,背诵积累,培养学生对语言的理解、欣 赏和表达能力,体现语言本位的思想。


三、教学准备:课前搜集有关科学家发明、发现的故事读一读,还要查阅课文中涉及到
的生物学 知识。


四、

教学程序


本课我安排
2
课时进行教学


第一课时:学习字词,紧扣“发现”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第二课时:紧扣“发现”
,精读课文,领悟作者童年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 胆想象的精
神,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培养想象能力和积极关注生活的态度。


下面我详细说说第二课时的教学设想。


第一环节: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我”的发现是什么?


第二环节:围绕“发现”
,精读课文

1

默读课文
3-13
自然段,
思考:
“ 我”
是怎样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哪些地方给你留下
了深刻的印象?谈谈自己的体会。


分小组学习,将找到的句子读一读,谈谈自己的体会,并讨论交流不理解的问题。

2
.探讨交流,理清脉络


作者发现的过程先是梦中飞行,再请教老师,自己观察思考,最后大胆猜想,得出这个
发现。
在学习的过程中,
应该让学生按这个顺序理清脉络。
所以我就一步步地 引领学生学习。



1
)梦中飞行:让学生找出梦中飞行的句子:


只要双脚一点,轻轻跃起就能离开地面


“我的身体是那样轻盈,可以随心所欲,运转自如,凭着双臂舒展和双腿弹动,似乎想
去哪里就能飞到哪里。



借这些优美的词句,闭上眼睛想象这段话描写的情景,体会“我”在梦中飞行的无比快
乐和惬意。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成长过程中是否有类似的经历,进行大胆的想象和扩充,并
带着 自己的感受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并随机板书:梦中飞行



2
)请教老师这一部分让学生分角色朗读


通过朗读我们知道,对话都是我提的问题

“为什么只有晚上睡觉时 才长?”
“那么为什
么人在生长的时候就要飞呢?这究竟是什么道理?”
“人怎么会是 鸟?”

2019年全国一卷-


2019年全国一卷-


2019年全国一卷-


2019年全国一卷-


2019年全国一卷-


2019年全国一卷-


2019年全国一卷-


2019年全国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