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巡山小妖精
902次浏览
2021年01月20日 19:02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石斛兰怎么养-

2021年1月20日发(作者:侯保)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
24
名,其中女
12
人。在经过了一年的数学学习后, 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
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
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
乐于参 加学习活动中去。
特别是一
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在遇到思 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
有畏缩情绪。
虽然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孩子的成绩都不错,
但是 成绩不能代表他学习数学的
所有情况,
只有在课堂和数学学习的活动中,
才能充分的体 现一个孩子学习的真实状况。

此对这些学生,
我应该更多关注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 兴趣,
再接再厉的保持,
并逐步让学
生在思维中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
关注 学生的思想动态,
积极教育与引导学生,
让学生逐
步爱上数学。

二、教学目标

1.
数与代数

第一单元“加与减”。在这一单元的学习中,学生通过加减法的计算,能通过摆竖式正
确计算
100
以 内数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在计算过程中初步养成认真、细心、耐心
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
第三单元“数一数与乘法”
。在这一单元的学习中,学生通过“数一数”等活动,经历< br>从具体情景中抽象出乘法算式的过程,
体会乘法的意义,
从生活情景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 乘
法解决的问题,初步感受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第五单元“
2
——
5
的乘法口诀”
,第八单元“
2
——
5
的乘法 口诀”
。在这两个单的学习
中,
学生经历
2
——
5

6
——
9
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
形成有条理的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初 步
的推理能力,能正确运用口诀计算表内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第七单元“分一分与 除法”
,第九单元“除法”
。学生通过大量的“分一分”活动,经历
从具体情景中抽象 出除法算式的过程,
体会除法的意义,
从生活情景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除
法解决的问题 ,
体会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
体会乘法与除法的互逆
关系。

第二单元“购物”
。学生通过购物,进一步人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实际情 景中,通
过购物,认识元、角、分,并进一步学会实际的应用。

2.
图形与几何

第四单元“图形的变化”
。在这个单元学习中,学 生将经历观察的过程,在活动中积累
图形运动的活动经验;在欣赏与设计中,
体验到图形的美和 设计的乐趣。通过观察活动,初
步发展空间概念。


1

第六单元“测量”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认识了厘米和米,认识到统一测量单位的
必要性 。通过测量活动,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测量生活中的物体的长度。

3.
综合与实践 :
本册教材安排了“班级旧物市场”和“寻找身体上的数学‘秘密’
”两
个实践活动。
通过实践活动,
让学生充分体验到了数学的无处不在,
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
数学的热情。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
从具体的情境中抽象出乘法算式的过程,体会乘法的意义
,
从生活情景中发现并提出
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初步感受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
学生经历
2
——
5

6
——
9
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
形成有条理的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初
步的推理能力,能正确运用口诀计算表内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3.
学生通过大量的
“分一分”
活动,
经历从具体情景中抽象出 除法算式的过程,
体会除
法的意义,从生活情景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除法解决的问题,体会除法 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体会乘法与除法的互逆关系。

教学难点
:理解乘除法的意义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措施


1
、认真研读教材,搞好课堂教学研究工作,向课堂要质量。

充分利用学生熟悉、感
兴趣的和富有现实意义的素材吸引学生,

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各种数学活动中来,提高学习
效率,激发学习

兴趣,增强学习信心。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

2
、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
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

特别是加强计算教学。

算是本册教材的重点,一方面引导学生

探索并理解基本的计算方法,另一方面也通过相应
的练习,
帮助

学生形成必要的计算技能,
同时注意教材之间的衔接,
对内容进

行有机的整
合,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认真做好培优补差工作。

开展一帮一活动,与后进生家

长经常联系,及时反映学
校里的学习情况,促使其提高成绩,帮

助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与决心。


4

加强口算练习,逐步提高学生计算的能力。


5
能掌握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应用题的解答方法,逐步提高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6


增加动手操作的机会,
使学生获得正确的图形表象,
正确计算一些几何形体的周长、
面积和体积。


7

每学 完一个单元的内容,做到及时复习,及时考核,这样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
的掌握情况,以便及时补差 补漏。



2

8

从作业上严格要 求学生,不但书写工整,且准确率高。对每天的作业老师要及时批
改,并让学生养成改错的好习惯。
9


要尊重学生,
注重学法渗透。在学习中,
教师 不要包办代替和以讲代学,要把课堂
中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探索、交流和练习。






教学进度表


周次




















《谁的得分高》
2
课时



《秋游》
1
课时

《星星合唱队》第
1
课时

课时

2
8.29

9.2
6
3
9.4

9.9
《星星合唱队》第
2
课时

《练习一》
2
课时



机动
1
课时

《买文具》
1
课时


《买衣服》
1
课时

《小小商店》
1
课时


机动
1
课时

《有多少块糖》
1
课时


《儿童乐园》
1
课时

《有多少电子》
1
课时


《动物聚会》
1
课时

《练习二》
1
课时


《折一折,做一做》
1
课时

《玩一玩,做一做》
1
课时


机动
1
课时

6
4
9.12

9.16
6
5
9.19

9.23
6
6
9.26

9.30
6
6
10.3

10.9











2
7
10.10

10.14
《数松果》
1
课时


《做家务》
1
课时

《课间活动》
1
课时


《需要几个轮子》
1
课时

《小熊请客》
1
课时


《回家路上》
1
课时

《练习三》
2
课时

5
8
10.17

10.21
5

3

9
10.24

10.28
《整理与复习》
2
课时


《教室有多长》
1
课时

《课桌有多长》
1
课时

5
10
10.31

11.4












11
11.7

11.11

1
米有多长》
2
课时


《练习四》
2
课时

5
12
11.14

11.18
《分物游戏》
1
课时


《分苹果》
1
课时

《分糖果》
1
课时


《分香蕉》
1
课时

《练习五》
2
课时


《小熊开店》
1
课时

《快乐的动物》
1
课时



5
13
11.21

11.25
5
14
11.28

12.2
《花园》
2
课时


《练习六》
2
课时

《有多少张贴画》
1
课时

《一共有多少天》
1
课时

《买球》
1
课时


《做个乘法表》
1
课时

《班级旧物市场》
1
课时


《寻找身体上的数学“秘密”

1
课时


《长颈鹿与小鸟》
2
课时

《农家小院》
1
课时


《练习七》
2
课时

机动
1
课时

5
15
12.5

12.9
5
16
12.12

12.16
5
17
12.19

12.23
5
18
12.26

12.30
《总复习》
4
课时

5
19
1.2

1.6











5
20
1.9

1.13

















4


备课本


数学

全册教案

班级
______
教师
______
日期
______
5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及反思

第一单元

加与减

教学目标:

1
、在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感
受生活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
、能读懂 情境中或表格中蕴含的数学信息,会分析数量关系,并运

100
以内的加减法解决简 单的实际问题。

3
、经历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能有条例地叙述自己的思考过程,
能计算
100
以内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

4
、在计算过程中初步养成认真、细心、耐心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
100
以内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顺联准确计算
100
以内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时间:
7
课时

谁的得分高

教学目标:

1
、能够从图表叙述的具体情境中提取数学信息,会读表格,发 展收
集信息的能力。

2
、初步学会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能够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思考
过程。

3
、能正确计算
100
以内数的连加运算,掌握连加竖式的写法,体验
算法的多样化。

4
、在计算的过程中初步养成认真、细心、耐心检查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能正确计算
100
以内数的连加运算,
掌握连 加竖式的写法,
体验算法
的多样化。


6

教学难点:

初步学会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
能够运用
100
以内数的连加运算解决
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

同学们,
你们喜欢玩游戏吗?今天我们一起去玩套圈游戏,
看看谁的
得分高。

二、

探究新知

1
、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指名口述题意。

2
、出示统计表,说一说你从表中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淘气

24
30
41
笑笑

23
44
29

3
、小组讨论:谈们谁说的对?

4
、独立完成:算一算他们分别得了多少分?到底谁获胜?


1
)计算淘气的总分

24+30+41=95
先与同桌同学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再向全班同学汇报。

可以用竖式计算:

2 4
+ 3 0
————

5 4
先把前两个数抄写来,相同数位要对齐再进行计算,得数是
53



54
的下面对齐数位写出
41

54

41
相加,先算各位,在算十


7

位。结果是
95


5 4
+ 4 1
————

9 5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也可以把三个数字都抄下来,相同数位对齐,再进行计算。

2 4
3 0
+ 4 1
————

9 5

2
、计算笑笑的总分。

笑笑的三次成绩 分别是
23

44

29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

的方法计算一下小小最后的总分是多少?


列式:
23+44+29=96
结论:淘气
95
分,笑笑
96
分,笑笑的总分比淘气的高,所以笑笑赢
了。

3
、小结
;100
以内的连续加法,同学们在做题时注意相同数位对齐,
个位相加满
10,要向前一位进
1


三、

巩固练习

1
、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34+26+29= 37+28+34= 16+35+57=
2
、下表是我国运动员在近几届奥运会上获得的奖牌数。




金牌


银牌


铜牌


8

1996


16 22 12
2000


28 16 15
2004


32 17 14


1
)先估计一下,哪年获得的奖牌多?


2

1996
年获奖牌多少块?

16+22+12=50

3

2000
年获奖牌多少块?

28+16+15=59

4

2008
年奥运会将在北 京举办,你估计我国运动员将会获得多少
金牌?


5
)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四、

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
100
以内的连续加法,
同学们在 做题时注意相同数位
对齐,个位相加满
10
,要向前一位进
1
,计算 时要认真、仔细。

《谁的得分高》反思:

本节课的不足在于没有做到新旧 知识间的衔接,,没有复习两位
数的竖式加法,高估了学生,导致计算时学生出错较多,有个位加错的,有进位没加上的,个别还有照位出错的等。以后要吸取教训,真
正的备学生,了解学生的基础, 为新知的学习扫除障碍。


第二课时

秋游

教学目标:

1
、能够从情境图中提取数学信息,知道同一个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
法解决。

2
、探索并掌握
100
以内数的连减运算的计算方法,经历与他人交流
算法的过程,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9

3
、< br>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
100
以内数的连减运算的计算方法,经历与他人交流算法
的过程,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教学难点:

运用
100
以内数的连减运算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计算:
24+16+27 49+17+32 15+26+44 33+29+25
三、

探究新知:

1
、出示主题图,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说图意。

2
、说一说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3
、两队都上船后船上还有多少个空座位?


1
)学生独立思考,列出算式。


2)
组织交流,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列式的?

90-45-25=20
(人)
45+25=70
(人)

90-70=20
(人)

9 0 4 5 4 5 9 0
-4 5 -2 5 +2 5 - 7 0
---------




--------





--------------
----------
4 5 2 0 7 0 2 0
4

70
人乘车返回学校,第一辆车上有
38
人,第二 辆车上有
24
人,
还有多少人没上车?

38+24=62
(人)
70-62=8
(人)

三、巩固练习:


10

1
、计算下面各题。

85-49+27= 57+42-69=
64+25-39= 82-45+38=
2
、看谁算的又对又快。

38+42-36= 52-43+77=
91-38-25= 97-36+43=
46+26+34= 73-49+35=
四、

总结:

100
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在计算时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 算
时要认真、仔细。

《秋游》反思:

一、创设生活情境能使课堂 教学更接近现实生活,激发学生探索
规律的兴趣。
数学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我精心 设计与实际生活相
联系的数学情境,
把那些需要学生解决的矛盾问题带到一定的情境中
去,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学习欲望。本课我以秋游图
片欣赏为引子引出情景图,让学生发 现信息,解决问题,激起孩子们
的求知欲。

二、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 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
数学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人。







第三课时

星星合唱队



11

教学目标:

1
、能够在图文叙述的具体情境中获取数学信息,发展分析问题的能
力。
< br>2
、探索并掌握
100
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发展初步的估算
意识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 br>探索并掌握
100
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
准确计算。

教学难点
:
运用
100
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竖式计算

48+42-36= 52-43+77=
91-38-25= 97-36+43=
46+26+34= 73-49+35=
二、

探究新知

1
、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说图意。

2
、说一说,合唱队人数比原来多了还是少了?

3
、合唱队现在有多少人?


1
)学生独立思考,列出算式。


2)
组织交流,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列式的?

15-9=6
(人)

52+6=58
(人)

52-9+15=58
(人)

5 2 4 3
- 9 +1 5

12

——————

——————

4 3 5 8
三、巩固练习

1
、说一说列式算一算


1
)淘气今年
8
岁,叔叔比淘气大九岁,阿姨比叔叔小五岁,阿姨
今 年多少岁?


2
)图书角原来有
75
本书,借出
46
本,还回
12
本。图书角现有多
少本书?

2
、竖式计算

24+36-19 75-46+25 34+28-49
90-65+42 87-69+54 72+25-68
四、总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星星合唱队》反思:

是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第
3
课 时的内容,本课是在
学生已经学习了
100
以内数的连加,
连减的基础上进行 教学的,
主要
是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探索并掌握
100
以 内数的加减混合
运算的计算方法。

教学本节课我从教师节活动导入
:
教师节时,我们每个年级都准
备了一首歌送给老师,
看看我们的淘气和笑笑他们也正在排练歌 曲准
备送给他们老师呢?大家顿时兴趣黯然,把目光都集中到了情境图
上。接着,请大家说一说 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之后,我抛
出问题:合唱队人数比原来多了

还是少了 ?其实这对学生估算意识和数感的培养相当重要,因此
我尽量让更多的学生说一说。紧接着提出数学问题 ,从中筛选:合唱
队现在有多少人?大部分学生都会列式,
我重点引导为什么加,
为什

13

么减,让学生明白毕业了就是离开了要减掉,加入了就要加进去。 由
于前面已经计算了连加连减,
大部分学生都懂得分两步计算,
但个别
学生前 面喜欢三个数摞在一起加或减,
这时就出现三个数摞在一起又
加又减,
我重点拿出来与 大家交流,
让学生清楚加减混合不能三个数
摞在一起算。

本节课主要是在解 决问题过程中掌握加减混合运算,针对题目中
有关键字如毕业,加入,借出,还回,卖出,运进
??
大家都能轻松写
出加减混合算式,但针对叔叔:我比你大
29
岁,阿姨: 我比叔叔小
5
岁,淘气今年
8
岁,阿姨今年几岁呢?这类型学生就有点糊涂了 。
我主要引导学生从问题出发进行思考:
要计算阿姨的年龄,
需要知道
叔叔的 年龄,要计算叔叔的年龄,需要知道淘气的年龄,一步一步推
算出我们的问题。

一堂 课下来,我发现孩子们读图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都还比较
差,这也是我接下来需要不断渗透、加强的。




练习一

教学目标:

1.
熟练掌握
100
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准确计算。

2.
发展初步的估算以及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
培养学生熟练准确的计算能力,和认真、细心的计算习惯。

教学重点:
熟练准确掌握
100
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
准确计
算。
教学难点:掌握
100
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熟练准确计算。

教具准备:投影仪

教学过程:


14

一、复习导入

口算:

18+40+31= 42+25-34= 39+6-25=
28-14+20= 60-17-34= 24-17+5=
二、计算下面各题。

45 87 36 40 38 100
+ 37 -49 +58 -27 +47 - 65

————

————

————

————

————

————

三、收玉米(
9

5
题)

小猴

狐狸

小熊

小山羊

36


18


45


?根

1
、小猴、狐狸和小熊一共收了多少根玉米?

2

小山羊 收的玉米比小猴和狐狸的总数少
10
根,
小山羊收了多少根
玉米?

四、二(一)班开展“争做环保小卫士”活动,下面是三个小队上周
末手机的废电池情况。
小队

第一小队

第二小队

第三小队

合计

数量
/


32 36
95
1
、第三小队手机了多少节废电池?

2
、第四小队对收集废电池的节数比第一小队和第二小队的综合少
23
节。第四小队 手机了多少节?

五、
9

7


姓名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合计

淘气

24 30
90
笑笑

29 29
94
奇思

26 30

1
淘气第三次跳了多少下?


15

2
、奇思获得第二名,她的总成绩可能是多少?他第三次可能跳了多
少下?

六、在空格里填数,使横着、竖着、斜着三个数相机的和都是
30.
七、总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第二单元

购物

买文具

教学目标

1


结合具体的购 物情境,认识小面额人民币,知道
1

=10
角,
1
=10


2


经历购物过程,感受
1元的实际价值,并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积累购物经验。

3


了解人民币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人民币的使用价值,
懂得要爱护人民币。

教学过程

1


教科书呈现了小面额的各种人民币,包括 纸币和硬币,目的是
让学生认识各种小面额的人民币,知道元、角、分之间进行换算的十
进制关 系。

2



1
支钢笔可以怎样付钱?

这个问题主要目的是在解决如何付钱的过程中,
进一步巩固元与角之
间的关系。同时, 使学生根据“
1

=10
角”这一关系,体会
1
元可
以用不同的角币来组合,进而体会购物时付钱方法的多样化。


16

3



1
元买尺子,应找回多少钱?


通过探究买尺子的活动研究如何找钱的问题,让学生学会正确使用
人民币,进一步体会不同面值 人民币的换算,同时,体会“
1

=10
角”也是找钱的根据,并体会减法在 购物中的应用。

4


和同伴说一说,
1
元正好可以买哪些物品?

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 ,主要巩固“
1

=10
角”
,使学生体会
1
元的
使用价值。上面这些活动都仅仅围绕“认识人民币”而展开,能够使
学生感受到数学与实际生活 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5


认一认,填一填

教学时,教师可以参考以下步骤。


1


认识小面额的人民币


教师可以利用附页
1
中的人民 币模型或提供一些真实的小面额的
人民币,请学生认一认,把认识的人民币在小组里介绍一下,然后认< br>真观察人民币上都有什么,说一说自己是

通过什么方法来辨别这些
人民币的。


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 人民币的材料,
大小,
颜色,
图案及文字,
使学生能准确、迅速地辨认各种小 面额人民币。

学生对小面额的人民币比较熟悉,
说出币值并不难,
但是对上 面的一
些字和图案可能不认识,如贰、国徽等,教师可以让学生提出问题后
进行适当讲解。教师 可以指出:
“国徽是我们国家的标志,人民币上
都有国徽,小朋友要爱护它们,不要在人民币上 乱涂乱画,更不要损
坏人民币。



2


认识元、角、分

在学生认识了小面额人民币的基础上,再组织学生对人民币进行分< br>类。
学生可能出现的分法有两种:
第一种是按照材质分为硬币和纸币,
第二种是 根据面值把
5
元、
2
元、和
1
元分为一类,
5角、
2
角和
1
角分为一类,
5
分、
2
分和
1
分为一类。


17

结合第二种分类的 方法,教师可以讲解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
接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兑换活动,让学生掌握元、 角、分之间的
关系。
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说一说,
再利用真实的人民币进行兑换,教师拿出
1
元,学生拿出
10

1
角。也可以同 桌的两个人开
展这样的兑换活动,使学生直观地看到
1

=10
角,
1

=10
分。

6



1
支钢笔可以怎样付钱?

买东西找钱是日常购物过程中经常遇到 的问题,
这类问题基本的思路
是:付出的钱
-
物品的价钱
=
找回的钱。

教学时,
可以让学生根据书上的问题独立思考,
寻找结局问题的 方法,
也可以根据自己的购物经验在小组内说一说,再组织学生全班交流。


《买文具》反思: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在购物活动中认识小面额的人民币,体< br>会元、角、分之间的关系,会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其实对于人民币
的认识学生并非是一张白纸,
因为这是日常生活中可以接触到的,

部分学生都有过随家长或单独购物的经历。因此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
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把这一概念的学习设计成实践活动,
让学生在
活动中初步认识人民币,学会简单的购物,并了解元与角、分之间的
进率关系。同时 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他

人合作的态度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并进行爱护人民币、勤俭节
约的教育。



买衣服


教学目标

1


2


结合购物情境,认识各种大面额人民币。

掌握大面额人民币之间的换算关系,能正确进行换算。


18

3


能解决简单的购物问题,初步体会人民币的应用价值,养成爱
护人民币以及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1


认一认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认识大面额的人民币。

2


妈妈买
1
件衣服,可以怎样付钱?

在讨论买
T
恤衫怎样付钱的活动中,使学生体会付钱策略的多样性,
发展学生解决问 题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的数感和思维能力。

3


请你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

启发学生根据上面的学习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
能力。

学生可以提出计算几件衣服总价的问题,
也可以提购买
1
件衣服怎样
付钱的问题。只要合理,教师就应该给予肯定。


《买衣服》反思:
教材解读要深入,我们才能很好的完成教学目标。第六单元“购
物”是一节全新的教学单元,
而“购物”是本单元的第二课,
上节课
认识小面额人民币以认钱——付钱——换钱为线索,< br>而这节课也是以
此为线索,难道两节课是完全一样的复制?那区别在哪里?

第一

生活经验不同

对于小面额人民币孩子们接触得多一些,特别 是几元的,而大面
额人民币孩子们接触得少一些,
使用大额人民币少,
生活经验本节内
容相对少。
数学学习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
识经验基础之上< br>
第二

认钱难度不同

在认识小面额人民币的基础上,来认 识大额的人民币,已有了一
定的方法,第二节课更容易。

第三

换钱计算量不同


19

第一节课学了换钱的方法,这一节课换钱面额大一些。



见,本节课不可能复制,更多了一些自主性和探索性,本节
课可作如下的调整:

1
、在认钱这一环节,过快一点,学生自主学习为主。

2
、小额换 钱可复习一下,再进行这一节课大面额的换钱。换钱
以学生自主探索为主,一定要先思考,重方法的感悟 与提炼,重动手
操作。

3
、付钱也是先思考怎么拿,再操作,多合作,重方法的感悟与
提炼。

4
、动手、动笔的练习要设计好,与生活紧密结合,循序渐进。





小小商店


一、教学内容


《小小商店》
(
教材第
14

15

)
二、教学目标

1
、在具体情境中学会购物,能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
、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领悟学习数学知识的价值。

三、重点难点

重点:在具体情境中学会购物。

难点:在购物情境中学会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四、教具学具

课件

五、教学过程

(

)
问题情境


20

师:除了买 文具、买衣服之外,同学们最喜欢的是逛商店,自己挑选
喜欢的玩具、文具等等吧?


课件出示:教材第
14
页情境图。

师:
今天老师就带 领大家一起来到了小小商店,
看你从图中发现了什
么数学信息?

学生可能会说:

·我知道了
1
架玩具飞机的价钱是
12
元。

·我喜欢的玩具坦克价钱是
9
元。

·画画用的水彩笔一盒是
15
元。


·
1
个足球
72
元,
1
个篮球
68
元,足球比篮球贵。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发现了这么多的数学信息。

【设计意图 :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机会,交流各自的发现,为信科的
教学奠定了基础。


(

)
自主探究

1
、师:现在咋们注意看第 一幅情境图,笑笑买了
1
架玩具飞机和
1
辆玩具坦克,一共需要多少元?
生:
1
架玩具飞机
12
元,
1
辆玩具坦克< br>9
元,一共就是

12+9=21(

)
师:回答得非常准确,真棒!

2
、师:看第二幅情境图,奇思付给售货员
20
元,买了

1
盒水彩笔,找回多少元?

生:
1
盒水彩笔
15
元,那么
20-15=5(

)
,应该找回
5
元。

3
、师:说得真好!如果你有
30
元,可以买哪两样物品呢? 在小组
内说说你的想法。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了解学生交流的
情况,
在组织汇报。

学生所选物品只要是两样且总价没有超过
30

都可以,对于回答正确的学生给予肯 定。

4
、师:淘气想买一个花皮球,他有
3

1
元和
2

21


2
元,
他可以怎么付钱?先在小组里 说说你的想法。
学生在小组里
交流各自的想法,教师巡视,即使知道个别有困难的学生。学生可 能
会出现的方法有两种:

3

1
元和
1

2
元,正好是花皮球的价钱
5
元。

·我可以付
1

1
元和
2

2
元,也正好是
5
元。

师:这两种方法都是正确的,说得很好。

5
、师:请你 算一算:足球比篮球贵多少元?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生:算足球比篮球贵多少元,就是计算足球比篮球 多多少元,用减法
计算,
72-68=4(

)



师:思路很清楚,说得非常正确,真棒!继续努力哦!

6
、师: 你能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吗?先在小组里说一
说。学生小组交流后,请小组代表汇报提出的 不同问题,请其他同学
解答,并组织交流想法及计算结果。


【设计意图: 在具体的购物情境中,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
关的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发现数学信息、< br>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


(

)
总结提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六、板书设计


小小商店共需要多少钱?用加法

应找回多少钱?用减法

如何付钱?凑钱数


《小小商店》反思:

在本课堂中还有一些是需要进一步完善的,
如:

1

本课中“售
货员”的收获最大,“售货员”一个太少,“顾客”太多 ,会忙不过
来,
多一个既可起监督作用,
又可帮助点钱、
结帐。
(< br>2

让“顾客”
学会讨价还价,
不够钱时该怎么办?要做到合理采购,
优化用钱。

3

要注意情境的创设,对校本进行开发。(
4
)对环保、献爱心两方面

22

点得还不够。(
5< br>)作为“售货员”的学生要会引导“顾客”购买,
如:请问你要什么?等等。

总之,在新的形势下,我们要更新理念,做好校本课程的开发,
对不同的生员做到因材施教,使学生学会 发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
活中处处有数学,并将之用于生活,学会生活。



有多少块糖

一、教学内容《有多少块糖》

(
教材第
16

17

)
二、教学目标

1
、结合数数的具体情境,经历相同加数连加算式的抽象过程 ,感受
这种运算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体会学习乘法的必要性;

2

会用两种不同的方法
(
一排一排或一列一列
)
数方阵排列的物体的
个数,相应列出两个不同的连加算式;

3

知道用乘法算式表示相同加数 连加比较简便,
为进一步学习乘法
奠定基础。

三、重点难点

重点:会用两种不同的方法

(
一排一排或一列一列
)
数方阵排列的物体的个数,相应列出

两个不同的连加算式。难点:学会通过多方位思考来解决问题。

四、教具学具

课件、糖块

五、教学过程

(

)
同学们,你们喜欢吃糖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数一数有多少
块糖。如 果数得又对又快,老师就会奖励你一块糖哦!

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数一数,教师巡视了解不同的数法。

师:谁愿意把自己数的方法和结果告诉大家?


23

学生可能出现的数数方法有:

一块一块地数:

1

2

3
·两块两块地数:
2

4

6

8
·五块五块地数:
5

10

15

20

师:你们觉得哪种方法最好,为什么?

只要学生说出的理由有道理就应当 给予肯定,
尤其是学生说出根据数
目的多少选择不同的数法的时候,更应该给予表扬。
【设计意图:由
学生已经具备的跳着数数的方法和技能引入新课,
既为新课的教学做
了 铺垫,又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

)
自主探究

1
、数一数,填一填。

师:
自由数的时候同学们表现得非常出色,
现在老师要求同学们看图
数一数,填一填 ,能做到吗?

课件出示:教材第
16
页插图。

学生自己数一数,完成填空后,汇报交流。


1
:每行有
7
块,有
2
行,一共有
14
块。


2< br>:每列有
4
块,有
3
列,一共有
12
块。

师:你能分别用算式表示出来吗?

生:第一幅图应该是
7+7=14(

)
;第二幅图应该是
4+4+4=12(

)


师:现在请同学们,把第一幅图中的棒棒糖按列数一数,把第二幅图
中的糖块按行数 一数。然后交流。



1
:第一幅图中如果按列数,每列有2
块,有
2
列,一共是

14
块。生
2
:第二幅图中如果按行数,每行有
3
块,有
4
行,一共是
12


















2+2+2+2+2+2+2=14(

)
,第二幅是
3+3 +3+3=12(

)


2
、说一说,算一算。


24

师:现在咋们重点来研 究第一幅图,说说分别横着看,竖着看有什么
相同,有什么不同?学生可能会说:横着看,每行
5
块,有
3
行,算
式是:
5+5+5=15(

)

·竖着看,每列
3
块,有
5
列,算式是:
3+3 +3+3+3=15(

)
。横着看时,有
3
行就是
3
5
相加。竖着看时,

5
列就是
5

3
相加。无论横着看还是竖着看,结果都是相同的。

【设计意图:
在具体 情境中,
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数方阵排列的物
体个数,
并相应地列出两个不同的连加 算式,
为学习加数相同的连加
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奠定基础。


(

)
总结提升

师: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六、板书设计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有多少块糖

横着看,每行5
块,有
3
行:
5+5+5=15(

)
竖着看,每列
3
块,有
5
列:
3+3+3+3+3=15(

)

反思:

这堂课是第三单元的起始课,
我本 来以为应该比较简单,
可是在教学
过程中出现几点不足之处,
首先是在出示排列整齐的 糖块,
让学生数
一数,学生还是从已有经验入手,
1

1
个 数、
2

2
个数……,从
学生说的
2

2
个数,我引出了竖着数,但在讲解的过程中,没有很
仔细的给学生比划一下(一列一列数给他们 看)
,所以出现学生在练
习时,分不清楚行和列是什么意思,这一块内容在之后补充了一下。< br>第二个问题是在表述几个几相加时,语言不够严谨规范,出示算式,
直接问学生表示几个几相加, 而应该这样问:算式中加数是几,表示
几个几相加。这样问,不仅语言上规范,而且学生也更容易理解。 第
3
个问题是在做练习第
4
题青蛙跳时,由于下课了,所以没仔细引导
学生观察图,说一说表示的意思,所以学生出现了这样的错误

25

“ 5+10+15=15”,为什么会出现这个错误,这要有几个原因:
1
、前
面语言不 规范,
没有指明加数是几,
学生没注意到相同加数连加的特
点;
2
、 没有引导学生观察图的意思,学生不理解图意,直接照搬尺
子上的
5

10< br>、
15
三个数,直接相加;
3
、学生用
5

10

15

5

5
个数的方法,从而写错算式。 调查过以后,第
2
个原因比较多一点。

再说一说本节课的课堂氛围,看似热 闹,但有些过了,有点乱。这个
是一年级以来一直未解决好的一个问题,
班上总有那么几个没有 纪律
观念,喜欢自由乱说的习惯,有那几个带头,容易把班里其他人也带
上。有表扬过先举手再 发言的,但过一会就没用了。也跟我有时的仁
义之心有关,
一直不听课的他,
某天积极 性突然很高,
不忍心打击他,
但也引导过,
只是他们过一会就忘记了。
课堂纪 律是我本学期要抓的
一项重点工程。

最后说说简洁的数学语言,有时候我自己也意识 到
课堂效率不高的问题,我想这与我的数学语言不够简洁也有一定关
系,容易要重复学生的回答 ,重复问题,为什么喜欢总喜欢重复说,
怕有些人没听清楚,
感觉班里有太多上课注意力不集中 的孩子,
总是
游离在课堂外。有让其他孩子说一说,但总是一小片人不知道。有时
候跟 自己上课用的数学语言不够规范也有关系,
所以以后在语言上自
己要特别注意,仔细分析教参, 分析规范的数学语言。规范学生的听
课习惯。

原文地址
:/
内容来源
: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






儿童乐园


26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乘法的具体含义,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 称,初
步掌握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

2
、让学生对具体情境进行观察、 理解和思考,进而培养他们提出问
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让学生在探 究过程中体会用乘法表示的简便性,从而喜欢数学的
运算符号和表示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乘法的含义,学会用乘法算式解答问题。

难点:理解乘法与加法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过程
(
本文来自优秀 教育资源网斐
.

.

.

.

)


一、激趣引入。

1
、质疑。
幻灯片出示果子图,问
5
盘果子你会算吗?学生口答出示加法算式。
10
盘呢?
15
盘呢?让学生在列加法算式的过程中感到麻烦,引出今
天我们要学习用乘法 计算。

2
、激趣。

教师由“星期天儿童乐园里的小朋友真多 ”这一话题引入情境,然后
出示主题图中的各部分内容。

3
、发问:引导 学生就以上画面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学生可能会提
出许多有趣的问题。
我们可以以这几个问题 为重点:
有多少人乘坐飞
机?小火车上坐了多少人?划船的有多少人?

二、探究新知。

幻灯片出示主题情境图。

1
、活动一。

展示学生所提问题“有多少人乘坐飞机?”


1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各自列出算式向教师汇报。


27


2
)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
2+2+2+2=8
(人)



3
)教师指出:
4
2
相加,
也可以用乘法表示,随后板书:
2
×
4=8
( 人)



4
)同桌商量:上面的乘法算式中的“
2
4

8
”各表示什么?(
2
表示每架飞机上坐了2
人,
4
表示有
4
架飞机,
8
表示一共坐了< br>8
人,
算式的意思是
4

2
相加得
8




5
)由学生发现或教师点拨第二种列式方法,引导学生 说说该算式
的含义。
(也表示
4

2
相加得
8



6
)依次出示乘法算式和算式中各部分的各称。

2
×
4 = 8
(人)









乘数

乘号

乘数




7
)让学生说第
2
个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 各称,并自由举例。


8
)学习乘法算式的读法。
(猜读、练读。


2
、活动二。

展示学生所提问题二:小火车上坐了多少人?


1
)学生独立思考
,
自主探究。


2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想法。


3
)各小组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情况。


4
)伴随学生的汇报,教师板书相应的加法,乘法算式。

4+4+4+4+4+4=24
(人)
4
×
6=24
(人)或
6
×
4=24
(人)


5
)师生质疑、互动研究。
6
是从哪来的?(有
6
节车厢,有
6

4
人。

4
×
6
表示什么意思?
6< br>×
4
呢?(都表示
6

4
相加)加法算式
与 乘法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都表示
6

4
相加,结果 都是
24
;乘法比较简便。



6
)在小组内说说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3
、活动三。


28

展示学生所提出问题之三:划船的有多少人?


1
)学生尝试独 立列式,由于初次学写乘法算式,教师应注意巡视
指导。


2
)学生展示算式并说明列式理由。


3
) 教师应引导学生并全面讲解:算式的意义、两个“
3
”的不同意
义、算式中各部分的名 称、算式的读写法等。

4
、活动四。

出示“连椅画面”



1
)提出挑战性问题:连椅上坐着多少人?能用乘法解答吗?


2
)学生观察、思考,小组内展开讨论。


3
)统一认识:连椅上的人数只能用加法求出,而不能用乘法求出。
因为每个连椅的人数不一样多。

4
)课件动态演示:前面连椅上的小男孩走到后面,与右边连椅上
的小女孩坐在一起。让学生列式解答。

三、巩固应用。

完成试一试中 的第
1

2
题。
(独立读题,列式计算,交流汇报,订正
答 案。


四、课堂总结。

引导学生谈收获或体会。

五、完成其他练习题。教案《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儿童乐园


儿童乐园课后反思:

1.
突出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课程理念。

创设学生熟悉的的情境,让学生体会到用连加算式解决这类问题
相对烦琐,激起学生学习乘法的愿望,进而感受学习乘法的必 要性。
学生初步认识了乘法运算的意义之后,
让他们再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
问题可以用 乘法表示,体会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9

2

把解决问题与学习乘法运算意义的过程结合起来,
利用学生
已有的用连加算式解决问 题的经验,进一步抽象,建立乘法算式,从
中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
在列乘法算式时,

4

2

中的
4


6

4

中的
6
和“
3

3
”中 的第一个
3
是教学的关键,而对此学生往往容
易疏忽。
教师请学生说说自己列 式过程中的想法,
特别是从哪儿找到

4


6
” 和“
3
”的,由学生讲给学生听,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另
外,引发对“
1< br>+
2

3=6
(人)
”为何不能用乘法算式表示的讨论,进< br>一步强化对乘法运算意义的体验。

总之,
本节课的设计,
能自始至终 给学生创造出宽松的学习氛围,
让学生在大量的生活情境中去体会、
感悟和发现,
真正 让学生感受到
了学习的乐趣,进一步激发了他们学习数学的愿望。



有多少点子

教学目标

1


结合数糖块的活动,经历相同加数连加的抽象过程,为学习乘
法积累活动经验。

2


体会到生活中有许多需要把相同数连加的问题,激发进一步学
习的欲望。

教学过程

1


摆一摆,数一数

教科 书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展示了可能出现的
1

1
个地数、
2
2
个地数、
5

5
个地数等数法,让学生直观感受可 以
1

1
个地
数,也可以几个几个地数。

2


数一数,填一填

把糖块摆成方阵形状,通过“横着 数”和“竖着数”
,使学生感受不
同的观察角度。


30

3


说一说,算一算


用相同加数 连加算式表示出数数的过程,并算出得数。通过“横着
数”和“竖着数”两种不同的数数方法,得出不同 的加法算式,其最
后得数是一样的,为学习乘法做孕状。

4


摆一摆,数一数


教学时,教师可以发给每组学生
20
块 糖,
(也可以就地取材,用其
他东西来代替)
,让学生先估计大约有多少块,再自己动 手数一数。
学生可能出现教科书中的三种数法:
1

1
块地数,2

2
块地数,
5

5
块地数。数完后,可以 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数的,体现解决
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如果教科书中给出的方法没有出现 ,
教师可以让
学生看书或者把这种方法介绍给学生,最后让全体学生按照“
2

2
个”和“
5

5
个”再数一遍,体会物体可以几个几个 数,结果是一
样的。


在数后学生可能会发现:每次数的个数少,数的 次数就多,每次
数的各数多,数的次数就少。虽然有不同的数法,但最后结果都是一
样的。
练一练:第
1


这里画了
25
个熊猫,< br>25
个熊猫基本上是均匀分布。可以组织学生圈
一圈,数一数。学生可能会想出不同的数 法,可以
1

1
个地数,也
可以
5

5< br>个地数。

通过这道题使学生明白,
要快速数出物体的各数,
可先把这 些物体分
组,然后用加法计算。


2


从图中 很容易看出,每盘有
4
块蛋糕,有
5
盘,
4

4< br>块地数,一共

20
块。当物体
1

1
堆地 放着,且每堆物体同样多时,学生自然
会想到
1

1
堆地数。
《有多少点子》的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重点是要学生学会直接列出乘法算式,
学生独立思考的成果

31

较少,理解乘法的意义,学生学会了找出两个相关联的条件,但课堂
中,培养了学生 观察。运用已有知识真确列出乘法算式,并说出算式
的含义。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在今后的教学中。大部 分学生都对乘法
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同时也体会到了“玩数学”带来的无限快乐、
分析、提出 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基本上都能看懂情境图并列出正
确的乘法算式,应予以注意。在解决问 题时

努力使学生体会到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实际魅力、
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 养了学生观察,
同时也体会到了“玩数学”带来的无限快乐、
分析、
提出问题





动物聚会

教学目标:

1
、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乘法的表示意义,从情境图中提出有关乘
法的数学问题,
列出乘法算式进行计算,
从而进一步地体会乘法的简
单应用。

2
、 在具体地情境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提出问
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的意识与能力。

教学重点:


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乘法的表示意义,能够列出乘法版式进行计
算,体会乘法的简单应用。
教学难点:体验、比较和区分似“
3

6
”和“
6< br>个
3
”的不同含义。

教学准备:

“动物聚会”主题图

教学过程:


32

一、故事引入

教师边叙述美丽的童话故事边出示主题图:
秋天到了,
勤劳的小动物
们都带着自己的劳动成果,
庆祝共同的丰收,
它们喜气洋洋地欢聚在< br>一起。
(板书:动物聚会)

二、问题探究

1
、教师启发:你能提出什么乘法问题?

要求:
A
、独立观察主题图,思考问题;

B
、小组内交流: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解释算式的意义。

2
、小组汇报:

A
、一共有多少只小鸟?
3
×
3=9
(只)


表示:每根树枝上有< br>3
只小鸟,
3
根树枝上有
3

3
只。


要求:
A
、求加数相同的和可以用乘法算式表示;

B
、明确乘法算式中
4

2
的含义:
2
表示每架飞机上有
2

人,
4
表示有四架飞机;

C
、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乘数、乘数和积。会读、
写乘法算式;

D
、乘法算式中两个乘数调换位置,积不变。

2
、活动(二)
:火车上坐了多少人?

4+4+4+4+4+4=24
(人)
4
×
6=24
(人)或
6
×
4=24
(人)


要求:
(与活动一相同)

3
、活动(三)
:划船的有多少人?

3+3+3=9
(人)
3
×
3=9
(人)或
3
×
3=9
(人)


要求:
(与活动一相同)

4
、活动(四)
:坐在椅子上的有多少人?
1+2+3=6
(人)


质疑:

A
、上面 的求和算式能用乘法表示吗?为什么?(加数不同,不能用
乘法表示)


33

B
、怎么调位置坐,才能用乘法表示?


3+3=6
(人)
3
×
2=6
(人)或< br>2
×
3=6
(人)
[
空一张椅子,每张
椅子坐
3

]

2+2+2=6
(人)
2
×3=6
(人)或
3
×
2=6
(人)
[
每张椅子 坐
2

]
三、巩固应用

完成“试一试”中的第
1

2
题。

要求:
1
、独立读题、列式计算;

2
、学生交流每个乘法算式中各个乘数的意义;

3
、汇报,订正答案。

四、小结:今天,我们学会了什么?

学生 交流后教师结题:知道了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表示,
用乘法表示比用加法表示更简;
学会了乘法算式的读写法。
认识了乘
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一、作业

1
、完成《自主学习天地》中本课的练习。

2
、生活中哪些情况能用乘法表示?


动物聚会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到农场里参加小动物的聚会这一童话式的活动为主< br>线而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由于从学生喜爱的童话故事为切入点,
抓住
了学生的心 理年龄的特点及心理需求,
因此从课堂一开始孩子们就产
生了极大的热情和兴趣,为课堂教学的 顺利进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每一个环节学生都能主动的参与进来,
通过自已的观察、
分析、
思考,
最后轻松自然地获取了知识,
同时还在各种形式的节目中运用自已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体现了新课标
“玩中学”
带来的无限快乐。
当 然,本节课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学生的观察不够仔细,而且教师在
问问题时,说得不够具体,
孩 子们表达自已的观点时有困难;尤其是

34

在送礼物的那个环节中,< br>许多孩子不理解是什么意思,
导致后面的课
堂纪律有点混乱,看来对于培养学生认真倾听 的好习惯还有待加强。





4
单元

图形的变化

折一折,做一做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观察、欣赏民间艺术的剪纸作品,以及服饰、工艺品与建
筑等图案,感知显示世界中普遍存 在的对称现象。

2
、通过“折一折,剪一剪”“猜一猜,剪一剪”“画一画”和图形
分类等操作活动,
使学生体会对称图形的特征,
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
单图形的 轴对称图形。

教学重点

认识对称现象。

教学难点

体会对称图形的特征。

教学用具

剪纸艺术作品,绘画颜料,白纸,剪刀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活动,揭示课题

1
、教师动手操作,学生认真观察。


1
)教师取一张白纸、对折。


2
)在白纸的一边画上一个图案。
(如图
1


在图案中,添加彩色(或其他比较明显的颜色)颜色。


3
)把白 纸沿原来的折痕对折,并用力按一按,使这个图案印到白
纸的另一边上。
(如图
2


35

整个过程,要让全体学生看得清清楚楚,然后把 它贴在黑板上。说说
这图案有什么特点?(沿中线(对称轴)左右两边图形是一样的。


这是图形,都是“对称图形”(板书:对称图形)

二、认识对称图形

1
、展示民间剪纸艺术。
(出示课本上剪纸图)

2
、学生动手操作。


1
各人取出一张纸,对折,并画上图案(参照课文)



2
用剪刀剪下图形,再打开。


3
告诉学生,这样的图形是对称图形。

3
、认识对称轴。


1
)告诉学生,刚才对折时出现的折 痕,是这幅图的对称轴。对称
有什么功能呢?


2

把图 形沿着对称轴对折,
发现对称轴左右两边的图形完全重合。


3
)让学生自己试一试。

4
、猜一猜,剪一剪。
(课本
27
页的下半页部分)

三、课堂活动

1
、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图形是对称的?

让 学生互相说一说,
在这样交流中,
能进一步感受对称图形在生活中
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 。

2
、练一练第
1

2

3
题。

五、作业设计

1
、给对称图形打“√”。

2
、找一找哪些字是对称的。

6
8
H
M









六、板书设计

对称图形



36

《折一折,做一做》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抓住对称图形特有的美感,
精心 设计和制作了生活中的对
称图形的活动,
在精美的课件演示生活中的对称现象,
如美丽 的蝴蝶、
蜻蜓;古今中外著名的建筑物;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剪纸、少数民族
的蜡染等,给学生 带来美的享受。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能感知现实
世界中普遍存在轴对称现象,学会欣赏数学美,体验数 学的价值,激
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课后,我认真总结本节课中的得失。
认真分析后, 原因有以下几点:

1
、教学内容和时间安排安排不合理。课前研读教材教参,认为< br>这个内容不是本册的重点,
所以计划用
1
课时讲授。
结果发现这样安< br>排,时间太仓促,
学生对新内容的消化过于紧张,动手操作的时间太
少,最终本课教学目 标未能完全达到。

2
、教学缺乏活动引导方法和策略。特别是画对称图形,教师演< br>示后让学生画,
这样匆匆而过,
学生没有真正体会找对应点在画轴对
称图形的作 用。
这里我没有引导学生深刻掌握,
导致学生对对称轴的
认识仍很肤浅,
不能 很好的正确地画出对称轴。
我认为教学策略是影
响教学效率的主要原因,学生没有教师的引导, 只能在原地踏步。

以上原因造成一节课难点没有突破,教学效率不高。我将落实今
天 的收获,立足教师的长远发展,扎实有效的开展今后的教学工作。




玩一玩,做一做

教学目标:

1


结合游戏活动,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

2


能够自己动手解决图形或评议或旋转的运动问题。

3


在数学学习活动中,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


37

教具准备:

课件、圆形、正方形硬纸板、三角形、火柴棍、竹蜻蜓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小朋友 们喜欢玩各种各样的游戏棋,
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去棋类商店看
看,知道这是什么棋吗?

二、

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活动一

玩一玩,华容道

1


教师介绍华容道游戏的由来。

师:
华容道是个非常有趣的游戏,
发 明的人受到三国故事华容道的启
发,制作了这个游戏棋。了解故事。

华容道的玩法介绍。游戏规则:
4
个人物只能横向或纵向移动。

谁来演示?(板书:左右、上下)


1



2


分组活动。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数学问题。

2


练一练:超级小司机

谁知道是什么意思?(前进、后退)

3


列举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升国旗、缆车

你还知道哪些?

4


小结:玩一玩的台式,发现了物体可以上下、左右、前进、后退,
真有数学的眼光。


活动二、做一做,制作陀螺

1


任选一个喜欢的图形,制作陀螺

2


自己选择图形,制作。

3


反馈。转一转,发现了什么?

4


列举生活中物体旋转的样子。


38

5


对比小结。这些运动和棋子运动一样吗?用手势做一做。


活动三、做一做,竹蜻蜓

1


介绍竹蜻蜓。演示玩法。

2


放飞竹蜻蜓。观察竹蜻蜓翅膀是怎样飞的。

3


介绍书上的竹蜻蜓,回家做竹蜻蜓。

三、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在玩中学习,在完整感受了物体的运动,希望你们带着
一双数学的眼睛去发现玩中 的数学,玩中的乐趣,玩中的美。


二年级《玩一玩

做一做》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二课时,是感知平
移、旋转的活动课。

在教学时,我是用两个游戏分别来感知平移和旋转的。第一个游戏:
华容道,这是一个比较新的 游戏,要求学生移动图中的人物,让曹操
从华容道出来,
为了让学生充分感知平移的过程,我制作了大棋盘和
棋子,
先让学生用学具里的棋盘棋子尝试着移一移,
边移边和同 伴说
一说移动的方向和格数,再让学生在投影下用大棋盘棋子示范移动,
进一步感知平移,在反复的说和移中获得充足的活动经验和充分表现
自我的机会。
活动结束,
在学生 汇报后,
让学生思考刚才的移动过程,
并想想我们周围还有哪些类似的运动,
从而了解 更多的平移现象。

二个游戏:制作陀螺,玩陀螺,欣赏陀螺的旋转。陀螺是学生已有的
生活经验,
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就很熟悉了,
所以制作好以后并玩一
玩,充分感受旋 转的过程。

这节课是二年级的活动课,
学生的动手活动比较多,
教师及时时 行组
织,确保了课堂教学的有序进行,每次活动进行活动小结,引导学生
以数学的角度思考问题 。


39

不足之处:在用手势示范横向、纵向移动时,应背对 学生,和同学们
处于同一方向,以免误导学生。




第五单元

数松果(
5
的乘法口诀)

教学目标:



1
、经历编制
5
的乘 法口诀的过程,使学生知道
5
的乘法口诀的
来源,初步体会口诀的优越性。



2
、掌握
5
的乘法口诀,会用
5
的乘 法口诀进行计算和解决简单
的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
5
的乘法口诀,
会用
5
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和解决简
单的实际问题。< br>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习惯,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
用数学的意识,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一、复习准备。出示下面各题,指名口算,并把加法算式改成乘法算
式。

3+3+3 = 2+2+2+2+2= 4+4+4+4= 7+7=
二、学习新知。



1
、创创设数松果情境,导入新课。



2
、提出问题,探究新知。




1
)看着主题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一共有多少个松果?)




2
)有什么好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吗?那可以怎样数呢?




1

2

3

4
, …
1

1
个地数。


40




5

5

10

5

15

5

20

5
,……连续加5
算出得数。




5

10
15

20
,…
5

5
个地数。< br>



3
)大家的数法真多,你喜欢哪一种数法?为什么?




4
)你能用乘法算式表示吗?



生答师板书:
1
×
5=5 2
×
5=10 3
×
5=15 4
×
5=20


5
×
5=25 6
×
5=30 7
×
5=35 8
×
5=40 9
×
5=45



5
)你知道这些算式表示的意义吗?



(< br>6
)刚才我们根据松果的排数,写出了这些乘法算式。看着这
些算式,你有什么想法?( 算式和得数都有一定的规律。





7
)你能 记住这些算式吗?动脑筋想想,然后
4
人小组商量一
下,看谁有好办法记住这些算式和 得数。
(学生讨论。





8
)利用 口诀顺口、方便。
1

5

5
,为了记起来顺口,编成口诀是:
“一五得五”
。你们能编出下面的口诀吗?如果有困难,可以
先看图数一 数有几个
5
,再根据乘法算式编出相应的乘法口诀,能编
几句就编几句。



(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尝试编制口诀,组织汇报,教师将相应的口
诀卡片贴在黑板上。
)
三、巩固练习。


1
)教师和学生对口令记口诀。


2
)任意两小组“开火车”背口诀。


3
)同桌一人说口诀,另一人口答相对应的两道乘法算式。


4
)自由读口诀,比一比,谁能最先背出口诀。

四、课堂总结。

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有哪些进步?

在实际生活中,你发现有哪些问题可以用
5
的乘法口诀来解决?


《数松果》
5
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41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乘法意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习
编写口诀的开端,其地位尤为重 要;通过让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特
别在编制
5
的乘法口诀过程中,
让学生的 个体探索与同桌合作有机结
合,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创造精神、合作能力及合
作意识。再联系乘法的意义,从加法算式到乘法算式,最后编写乘法
口诀;编写乘法口诀的教学,属于学 习法则的课型,学生运用学习法
则的思维模式,归纳编写乘法口诀的方法。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
、让学生经历编写
5
的 乘法口诀的过程,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
义。

2
、掌握乘法
5
的乘法口诀,提高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目的能
力。

3
、在整理乘法口诀 以及其他一些练习中让学生逐步发现一些简
单规律,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

新课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一堂课成功的起点。我创设
了让学生摆自己喜欢的图形的情 景,
学生根据自己摆的图形说出乘法
算式,来引出课题《
5
的乘法口诀》。激 发了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
为探求新知创下良好的开端。在探索
5
的乘法口诀时我让学 生摆小
棒,通过摆图形,让学生理解
1

5

2

5……,从而理解乘法的
的含义。首先,第一个层次是
5×1
1×5
的乘法口诀,老师编给学生
看。第二个层次是编
5×2 2×5
的乘法口诀,采用半扶半放的形式,
师指导学生编口诀。
第三个层次是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
两人一组学
生自己编口诀。
第四个层次是让学生观察口诀,
发现乘法口诀的规 律。
这样由“扶”到“放”,
逐步让学生探究新知。
教师始终处于客体地
位, 把学生推到主体地位。教师只在关键处启发、点拨,留给学生充
分的时间和空间,
让学生积极主 动参与知识的全过程,
领悟到知识的
真谛。同时,在由“扶”到“放”的过程中,始终遵循学生 的认识规

42

律: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使学生在编乘法口诀 的过程中,
初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积累学习情感,享受成功的喜悦。




做家务(
2
的乘法口诀)

教学目标:
1
、结合“摆筷子”的具体情境,经历编制
2
的乘法口诀
的过程,进一步体会编制乘法 口诀的方法。



2
、掌握
2
的乘法口诀,会用 已学过的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计算,
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探索编制2
的乘法口诀,掌握
2
的乘法口诀,会用
2
的乘
法口诀 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利用数学的意识,
体验数学与日常生
活的密切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
、同学们,你们在家里会做家务吗?(投影仪出示主题图)



2
、星期天,家里来了好多客人,爸爸妈妈都忙着招待客人,烧
菜、做饭,小明也过来 帮着做家务活,你们看小明在做什么呢?



3
、这节课,我们就 通过“做家务(摆筷子)”这一情境来学习
2
的乘法口诀。(板书课题:做家务)

二、操作探究,学习新知。

1
、看图说一说。




1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小明摆碗筷这幅图,从图中你发现了
什 么?(同桌互相说说,再汇报。)




2
)请同学们看 看小明是怎样摆筷子的呢?你们能帮助小明把
其余的筷子摆好吗?


43

2
、摆一摆,数一数。




1)请每位同学用小棒代替筷子摆一摆。想一想:共要摆几次。

9
次)要求边摆边 说:一双筷子有
2
根,
2
双筷子有
4
根……




2
)学生自己动手摆,边摆边说。



(学生活动,教师指导帮助,请个别同学示范。





3
)你摆了几双筷子?共几根?你是怎样数的?




4
)比一比看谁数得又对又快!



(有的学 生一根一根地数:
1

2

3

4
,…,
18
根;有的学生
两根两根跳着数:
2

4
6

8
,…,
18
根。




先让每个学生看着摆的小棒与同桌互相说,然后全班闭着眼睛
说,小组内说,个别说。



3
、填一填。
(用小黑板出示这个表格)



几双筷子
1 2 3 4 5 6 7 8 9


几根筷子
2 4



1
)观察思考。这个表格表示什么意思?




2
)试一试。独立把书上的表格填完整。


3
)你填的数是几?为什么填这个数?说说你的算法。


4
、试一试。


1
)根据表格写乘法算式。



1
双筷子
2
根也就是几个
2
?(1

2

,那么
1

2

2
,用乘
法算式表示,你们会吗?(同桌交流、汇报。老师板书:
1
×
2=2





2
双筷子呢?(
2
2

2

2

4
,用乘法算式来表 示又是怎样
的呢?

(交流、汇报。老师板书:
2
×
2
4




③同学们很聪明,那你们能根据表格写出
3
双、
4
双、
5
双……
9
双所对应的乘法 算式吗?


2
)根据乘法算式,编一编乘法口诀。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学了

44

5
的乘法口诀。想一想,
5
的乘法口诀是怎么编的 呢?你们能根据这
9
个乘法算式编出对应的
2
的乘法口诀吗?(要求学生通过 小组合作
的方式完成。



3
)交流订正。让个别学生说 说他们的想法,其他小组同学补充,
根据学生的回答按顺序写出乘法口诀。


4
)学生齐读乘法口诀。同学们真不简单,自己编出了“
2
的乘法
口诀”< br>;仔细观察,同桌讨论“
2
的乘法口诀”有什么特点。
(学生口
述发现 的规律,老师用彩色粉笔圈注。


5
、读一读、记一记。



(1)
按顺序齐背。



(2)
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对口令。



(3)
教师指表格中任一组信息,学生说口诀。



三、巩固新知、拓展思维。



1
、游戏(对口令)。两道乘法算式与一句口诀对。如,
2
×
3

3
×2
,对口诀二三得六。



2
、圈一圈。观察这些圈起来的数,你发现了什么?没有圈起来
的数呢?



3

比一比,
看看谁最棒!
每一个同学先独立 完成第
15
页第
3
题。



4
、综合拓展题(
15
页第
4
题)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反馈订正,< br>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四、课堂总结。请小朋友谈谈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做家务》教学反思:

核心提示:本课的设计经过实际教学检验,成功方 面有:
1
、新课以
学生日常生活中最熟悉的做家务“摆碗筷”具体生活情境导入,与生
活密切联系,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
、学生通过动手操作,
动脑想, 动口与同学交流,培养了
...

45

本课的设计经过实际教学检验,成功方面有:

1
、新课以学生日常生活中最 熟悉的做家务“摆碗筷”具体生活
情境导入,与生活密切联系,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
、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动脑想,动口与同学交流,培养了学生
合作意识与探索精神。

3
、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巩固了
新知,拓展 了思维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做家务》教学反思北师
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做家务》教学反思。
体会:学生在进行小组合作、探索编乘法算式与口诀时,如果有
学生有困难,老师可以先 让个别编得好的小组说说他们是怎么编的,
在让全体同学进行第二次合作探究,效果会更好。





需要几个轮子(
3
的乘法口诀)

教学目标:

1
、结合“需要几个轮子”的具体情境,经历
3
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
程,发展自主学习能力。

2
、通过“怎样记住
3
的乘法口诀”的交流活动,体会记忆的策略,
培养数感。

3
、会用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运算,解决生活中简单的乘法问题。

教学重难点:探索、编制、掌握
2
的乘法口诀。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
、同学们,你们坐过三轮车吗?今天我们一起探索三轮车与车
轮之间的数量关系,学习“
3
的乘法口诀”好吗?


46



2
、板书:
3
的乘法口诀。



3
1
辆三轮车有
3
个轮子,
2
辆三轮车有几个轮子呢?
3

呢?……
9
辆三轮车有几个轮子呢?

二、直观操作,解决问题。



1
、画一画、说一说。




1
)你们 能在这张草稿纸上通过画图来解决这个问题吗?如果
一个方格表示一辆三轮车,
在一个方格里,
你准备画几个小圆圈代表
它的轮子呢?请同学们来画一画。
(学生画图,教师巡视)< br>



2
)同学们,同桌能互相说一说“
2
辆车有几个轮子吗?
3
辆车
呢?……
9
辆车呢?”

2
、填一填,议一议。




1
)请同 学们打开课本第
16
页,每个同学都动笔把“填一填”
下面的表格填完整。
( 学生动手填,教师加强巡视。





2


“需要几个轮子”的答案,都可以从这张表格中找到。究< br>竟需要几个轮子,取决于有几辆三轮车。




3
)小组讨论一下,从这张表格中能发现什么规律?




4
)小结:轮子随着车辆的增加而增加;每多
1
辆三轮车就要增加
3
个轮子。

三、利用表格,编制口诀。



1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
16
页,利用“表格”
,独立完 成“试一
试”的第
2
题。




1)请同桌同学互相交换课本,互相检查,再读一读,看口诀
编得顺不顺口。




2
)展示一位学生所编的乘法口诀,让大家再读一读。



2
、乘法口诀会帮助我们做乘法运算,所以要把
3
的乘 法口诀记
牢。你是怎样记住
3
的乘法口诀的,有什么好办法?

四、加强练习,熟练口诀。


47


1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
17
页,独立完成“练一练”的第
1
、< br>2
题。



2
、完成“练一练”的第
3
题,同桌进行“过河”比赛。



五、回归生活,解决问题。



请大家都来欣赏第17
页的“数学故事”
,谁看懂了这个故事,并
愿意说给大家听?



六、总结收获,体验成功。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有哪些收获和体会?谁愿意来说一说?


《需要几个轮子》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
让我从中收获了不少。
对此谈谈自己的想
法。课开始创设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关联的学习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的
积极性。通过设问,激活学 生思维与探索的欲望。


通过“画一画”的活动,
让学生建立三轮车与轮子 的图形表象,
通过
“数一数”、
“说一说”进一步感受“三轮车有几辆”与“轮子有几
个”之间的对应关系,发展学生的数感。


用表格表示数值的对应关系,
具有直观性
,
进一步引导学生发现数值
对应的变化规律
,有助于培养数感。强调利用知识内在联系加强记忆
的方法,也是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练习的 形式丰富多彩,把
枯燥的计算练习变得生动有趣,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
性。







数学故事”不仅增添了数学学习内容 的趣味性,
而且打破
了学科本位,
加强了数学与语文学科的联系与综合;
把做 人的道理寓
于数学故事的情节之中,是实现新课程多元目标的一项举措。




小熊请客(
4
的乘法口诀)


48

教学目标:



1

结合
“小熊请客”
的具体情境,
经历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



2

掌握
4
的乘法口诀,
会用已学过的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计算,
解决生 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经历
4
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掌握
4
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用口诀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
、小朋友,喜欢看动画片吗?那我们一起来看一段动画片吧!



2
、课件出示:小朋友们,你们好!我的生日马上就要到了,那
一天,我想请大家吃果 子串。可是我一个人忙不过来,你们能不能按
照我的要求帮帮忙?我想给每桌小朋友串
9
串果子,每串请串
4
颗。



二、探究新知。



1
、小熊想把
4
个红果串成一串,那么
2串有多少个红果呢?
3
串、
4
串……
9
串分别有多少个 呢?你能用所学的方法列式解答,并
编出乘法算式吗?


1
)独立思考,填写表格。

红果有几串
1 2 3 4 5 6 7 8 9


红果有几个


2
)小组交流填表结果和自己的思路。


3
)小组派代表汇报结果。

2
、板书算式和口诀。

3
、帮助了小熊,你感到开心吗?

4

请仔细观察你们串的果子,
你发现了什么?你能提出哪些数学
问 题?

5

你们会看着果子提问了吗?能不能把问题解决了?请四人小组试一试!


49

6
、请
2
个四人小组来汇报活动成果。

7
谁来评一评,
他俩说得怎么样?如果你们四人小组说得跟他们
一样棒,请你送给自己一些掌 声!你们小组有没有需要帮助的小朋
友?你帮助了别人,你感觉怎么样?

8
、你有信心把个表格填对吗?给你
3
分钟时间。填好的小朋友,
请你想一想,你是怎样 知道答案的?(用数的,用加法,用乘法。


9
、你们都很棒!看到这个表 格,你能猜到今天我们学习的课题是
什么吗?(板书:
4
的乘法口诀)有没有信心,通 过自己的努力,编

4
的乘法口诀?请打开书
20
页动手试一试。< br>
1
×
4


一四得四

2
×
4


二四得八

3
×
4


三四十二

4
×
4


四四十六

4
×
5


四五二十

4
×
6


四六二十四

4
×
7


四七二十八


4
×
8


四八三十二

4
×
9


四九三十六

10
、小熊也把口诀写出来了,你们写的跟它一样吗?请你大声读
出来。

11
、谁来说说,编这些口诀时,你是怎样想的?

12

请你把
4
的口诀读给同桌听,
看谁能最快把乘法口诀背出来。

13
、谁记得这些乘法口诀?然后抽
2

3
人背一背。

14

小朋友,
你们观察这些口诀,
相邻两句口诀之间有什么联系?

相邻两个口诀之间相差
4


15
、你打算怎样记住这些口诀?(让学生讨论并汇报)

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50

石斛兰怎么养-


石斛兰怎么养-


石斛兰怎么养-


石斛兰怎么养-


石斛兰怎么养-


石斛兰怎么养-


石斛兰怎么养-


石斛兰怎么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