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阅读教案--7讲课教案

余年寄山水
995次浏览
2021年01月20日 19:25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国庆休息-

2021年1月20日发(作者:吕茂堂)





-
-
7







《记叙文阅读》专题复习教案

【教学目标】

掌握记叙文的基本知识和阅读规律,能独立、准确地阅读篇幅较长的 记叙文
体,能基本把握其阅读方法。

【教学重点】

记叙文的基本常识、阅读的基本题型及基本解答方法。

【考点归纳】

1
、整体感知,分清要素、线索、顺序。

2
、划分文章段落、层次,概括段意、层意,明确详略,归纳中心。

3
、理解重点段落、关键语句含义及作用。


4
、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表达方式的作用。

5
、欣赏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现手法等。

【教学安排】七课时(知识讲解三课时,巩固练习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好,这节课我们进行专题复习: 记叙文的阅读。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
方式,以写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 从广义角度理解,初中阶段所学随
笔、写景状物的散文、小说、寓言、童话、新闻等文体都属于记叙文范 畴。对记叙文的考
查,包括课内教读记叙文的语段和课外整篇的记叙文,其考查点一般有以(一)记叙的 要
素、顺序和线索的判断与梳理;(二)记叙文重点语句和关键词语的分析和体味;(三)记
叙 文段落层次的划分,思想内容的把握。



二、

记叙文的基本文体知识:


按一般文章体裁来分文章可分为记叙文( 其中含小说、散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
文。

1
、记叙文的种类:一般分记事为主的、记人为主的、写景为主的三种。

2
、线索:情节发展的脉络,它将有关的场面贯穿起来构成情节的整体。记叙文的线索形
式有:(
1
)以时空转移为线索;(
2
)以一人(或人的感情等)、一事、一物为线索 (一般
贯穿文章的始终)。如《藤野先生》明线为对藤野先生的崇敬的怀念,暗线为作者的爱国主
义感情。多数的记叙文只有一条线索,但有一些记叙文存在着两条或两条以上的线索。如
《藤野先生》 ,该文除以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叙事线索(明线)外,还有一条内在的线
索,就是作者爱国主义的思 想感情。


线索是记叙文布局谋篇的重要因素,是它把表现中心意思的主要 材料贯串起来形成一
个有机的整体。因此,阅读记叙文要设法找出文章的线索,就能沿着它弄清段落层次 结构。

3
、记叙的六要素是: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六个 要素不一定在
记叙文中都出现。

4
、记叙的顺序:顺叙、倒叙
(
同一件事
)
、插叙
(
另一件事
)



顺叙,指记叙的时候按照事情发生、发展和结局的时间顺序来写。顺叙过程通常不是< br>平均用笔直接进行记叙,而是有详写,有略写;有正面写,有侧面写;有直接写,有间接
写。如何 处理素材,安排笔墨,采用不同的写法,要根据表达中心思想的需要和效果来决
定。倒叙,指记叙的时候 把后发生的事情写在前面,把先发生的事情写在后面。倒叙方法先
把事情的结局说了出来,便吸引读者急 于了解起因和过程,对照就比较显著,给人的印象也
较深刻。

阅读时,注意倒叙、插叙的起讫点,对找出记叙的线索,把握文章的结构将有所
帮助。

5
、记叙的人称:第一人称我,好处是亲切自然,真实可信;第三人称他,好处是不受空
间和时间的限制,能从更多的方面自由地叙述。

明确记叙的人称,有助于体味作者对所写< br>的人物、事件的态度,进而理解文章的内容和结构。

6
、记叙文常用的表达方 式:(
5
种)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说明



1
)叙述: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概括的说明和交代,如人物的经历、人物之间
的关系、 事件的进展、环境的摆设等。常与描写交错使用。叙述的手法(或记叙的顺序)有
顺叙、倒叙、插叙。< br>


2
)描写:对人物、事件、环境等绘声绘色、细致入微的描绘与刻画。



3
)议论:对人或事等发表自己的看法、进行评价。记叙文中的议论是 为了直接点明
和加深所写人或事的意义,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4
)抒情: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寄情于人、事、物中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的感
情)。< br>

★描写:是对事物、事件和环境所作的绘声绘色、细致入微的描绘与刻画。



1
)从对象分:人物描写,景物描写



2
)从描写角度(方式)分:正面描写,侧面描写(也叫直接或间接描写)



3
)人物描写方法:外貌:
(
肖像、神态、衣着
)
,心理,语言,动作



4
)景物描 写分为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是为了烘托氛
围或是人物的心情;社会环境描 写的作用是为了交代当时的时代大背景。

7
、记叙文中的表现手法:对比(一般情况中,指的是正面和反面的对比)


象征(注意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读出隐含在表面意义之后的意向)

烘托(有时是环
境的描写)

三、

小说的基本知识:文学作品可分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电影等。



1


三要素

: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 情节、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



2
)情节的发展过程:(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3
)环境可分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4
)小说的分类:短篇小说、中篇小说、长篇小说及小小说。



5
)小说的人物是作者虚构的。


四、

散文:



1
)按表达方式的侧重点的不同可分叙事散文和抒情散文。



2
)特点:形散而形不散(或形散神凝)。

< br>(
3
)散文的

贵散



忌散< br>”


第二课时


一、

记叙文阅读的基本思路与答题方法

1
、分析记叙文的段落结构:

①按时间先后顺序划分,即抓住时间发展变化的关键词语分出不同的阶段。

②按地点的转换划分。

③按事物发展的过程或思想感情的变化划分。

④按描述内容的角度划分。

⑤按总
-

-
总的结构特点划分。

2
、八种常用修辞手法的定义:


1
)比喻:是根据事 物之间的相似点,用乙事物(喻体)跟甲事物(本体)作比。比喻分
为明喻、暗喻和借喻三种。

要注意的是,用


”“
仿佛

不一定就是比喻。



2
)拟人:是把事物当作人,把它写成有人一样的感情和人 一样的动作神态。



3
)夸张:是为了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 某一事物,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
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


4
)排比:是把内容紧密关联、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句子或短语接连说出
来。句子 或短语量上够不上三个的,不是排比。


5
)对偶:是用结构相同或基本 相同、字数相等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
的意思。它一般只在诗歌或对联中出现。


6
)反复:是为了突出某个意思,强调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短语或句 子的修辞方
法。反复有连续反复和间隔反复(重复的词、短语或句子中间插入其它内容)两种。


7
)设问:是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不直接把自己的看法说出来的 修辞
方法。设问分两种,一种是自问自答,一种是问而不答。


8
)反问:是为了加强语气,用疑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意思的修辞方法。以肯定形式问表
示的是否定的意 思。
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的主要作用是增强语言的形象性;设问、
反问、反复、排比、 对偶等修辞手法的主要作用是增强语言气势。

二、阅读步骤:分以下几步:

第一:要速读全文,确定文体,捕捉关键语句,大致把握材料概要。

第二:精读文章,弄清主旨、思路和情感基调。注意线索、过渡与照应、段落层次。

第三:看文章所设的问题,再次回头细读文章,一一找出答案。(能用文章原文回答的,尽
量用原文回 答。)

第四:对拓展延伸的题目
,
要审清题意后再认真回答
.
三、阅读题答题要点:

1
、语段阅读的总原则:(
1)读题后读文。读题时注意从题干中找出“题眼”(即答题关键
点),带着问题读文,使阅读具有明 确的目标。
(
2)读文时,要注意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
内容和中心意思。
(< br>3
)
准备答题时,必须再次细读题目,找准“题眼”。
(

)
答题时,具体题目
涉及到相关段落,要对这些段落反复研读;如涉及全篇,则要再读全文。
2
、具体方法:对文章的整体感知


1
)理解文章的中心: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内容、中心或段意、层意。


答题时,注意语言的文体特色。记叙文是记叙了一件什么事或写了一个怎样的人,表达< br>了作者一种怎样的感情。议论文是针对什么问题,作者有怎样的观点;说明文是介绍了说明
对象的 什么特征。段意、层意的总结要针对某一段落进行。


注意提示语:题目、开头、结尾;议论句、抒情句;总结性词语。


记叙文的整体感知与记叙的六个要素密切相关,当然,有时候文章中的时间、地点是虚
化了,而经过又不 能多说,所以记叙文的整体感知就是如下要素:人物、事件、结果。


2
)对文章思路的理解。文体不同,思路考查也不同。阅读记叙文要对事件的发生、发
展、高潮、结局的行 文过程能够分析理解,对人物的思想、品行的发展变化进行品析理解。


3
)能够理解上下文前后呼应、紧密相关的内容。

包括:词义照应,如就某个词找出与
之对应的描述句子;

结构照应,如对过 渡句的理解,开头与结尾的呼应等;选择照应,如
从文中抽出一句话能还原到恰当的位置上。这需要在充 分理解这句话内容以外,还必须弄清
原来位置的语言环境。


4
)能比较阅读。即对体裁和题材相同或相近,表达方式相同或相近的两个文段就内容、
中心、结构、写作 特点、语句理解等方面进行比较。

3
、理解某一段的作用:

首段
——
总领全文;引起下文。

尾段
——
总结全文;点明主
旨。


过渡段
——
承上启下。

4
、理解句子作用:理解关键句子主要是指能体味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1
)从内容看,是点明主旨或表达作者的主要感受,联系主题。如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 br>的喜怒哀乐、褒贬态度及思想倾向等。


2
)从结构看,在文章的 不同位置上句子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有首句总起、尾句总结、
中间句承上启下的作用


3
)从艺术效果看:升华中心,渲染烘托气氛等作用。


★键句子主要包括五个方面:

①点明题旨的句子;记叙文的主旨句一般在文章的结尾。

②描写、议论、抒情的句 子;描写的句子一般穿插在行文的过程中,而议论抒情的句子多
在文章的结尾,起到点明文章主旨的作用 。

③总结全文的句子;

④引用的句子;

⑤起承转
合的句子。(过渡句)

5
、理解词语在选文中的意思和在语境中的含义。

解答这类题目,要注意两点:


1
)是这个词可能不再具有词典中的含义,而是特定语境中的特定含义。


2
)是要理解词语的语境含义。首先必须正确理解词语所在的语境,如理解《藤野先 生》
中的

标致

一词,先必须知道该语境表达的是对清国留学生的 厌恶之情,然后才能对

标致

做出准确理解。

6
、培养学生解答开放性阅读试题的能力


这类试题实际 就是要考查学生对选文内容或重要句子的感悟能力。要求学生把阅读与生
活、阅读与写作、阅读与学习方 法、阅读与创新有机地结合起来。

开放性试题一般有以下几种类型:

① 要求根据选文材料谈看法、感受和启示;一般情况下,这种题目要针对文章的主题来理
解。

②结合实际阐述对选文内容的理解;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或者是针对当代青少年的实际情
况,从 正面看待问题。

③对文中的人物进行评说;先谈这是个怎样的人物形象,然后再说自己对他的看法。

④根据生活、学习经验,判断优劣,对选文材料谈自己独到的见解;不一定面面俱到,可
以从某一个方 面进入。

⑤联系实际对文中说明的现象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和设想;注意措施的可行性。

⑥调 动知识的积累,考查选文材料由内向外的延伸和课本外与内的联系;还有学科间的整
合知识。

⑦发挥联想、想像补写有关内容;

⑧对文中的艺术手法或美点进行赏析。先写出自 己对文中的哪个方面比较欣赏,然后按照
赏析的基本步骤进行。

⑨要求仿照文中的 有关句子的修辞手法、句式,仿写一句话,要求在内容上紧密相关,在
形式上一致。


第三课时

【考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

1
、文章体裁:诗歌、小说、散文
(
抒情散文、叙事散文
)
、剧本、说明文、议论文

2
、记叙文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3
、散文种类:(
1
)叙事散文


2
)抒情散文

4
、散文特点:

形散而神不散。

5
、小说种类:

长篇小说、

中篇小说、

短篇小说、

小小说。

6
、小说三要素:

人物、

环境、

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


7
、记叙文的表达方式:

记叙、议论、抒情、描写、说明。

8
、找主题句:

找首段或尾段的议论、抒情句。

9
、文

眼:

标题是“文眼”,统帅全文(新闻);有时交代主要 人物、故事情节,有时交代主
要事、物(“物”象征意义);有时还是“线索”。

10
、材料组织特点:紧紧围绕中心;选取典型事件;剪裁得体;详略得当。

国庆休息-


国庆休息-


国庆休息-


国庆休息-


国庆休息-


国庆休息-


国庆休息-


国庆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