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记叙文阅读
萌到你眼炸
825次浏览
2021年01月20日 19:25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世界足球联赛排名-
记叙文阅读
一、什么是记叙文?
记叙文是以写人记事、写景状物 为主要内容,结合议论和抒情,以叙述为主要表
达方式的一种文体。广义的记叙文包括新闻、通讯、特写 、传记、访问记、游记、
报告文学、回忆录、童话、寓言、散文、小说等。根据初中教学的特点,我们重
点研究小说及散文。
二、语段阅读题答题总原则:
(1)
、先读题后读文。
读题时注意从题干中找出
“
题眼
”
(即答题关键 点)
,带着问
题读文,使阅读具有明确的目标。
(
2)
、读文时,要注意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意思。
(
3
)
、准备答题时,必须再次细读题目,找准
“
题眼
”。
(
4
)
、答题时,具体题目涉及到相关段落,要对这些段落 反复研读;如涉及全篇,
则要再读全文。
三、相关知识
1
、体裁分文章体裁和文学体裁。其中文章体裁: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文学
体裁:诗歌、小说、戏 剧、散文。
2
、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3
、散文种类:
(
1
)叙事散文(
2
)抒情散文
4
、散文特点:
形散而神不散。
5
、小说种类:
长篇小说、
中篇小说、
短篇小说、
小小说。
6
、小说三要素:
人物、
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
情节(开端、发展、高
潮、结局
)
。
7
、五种表达方式:
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8
、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9
、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10
、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
11
、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12
、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
由近到远)
13
、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
14
、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
15
、引号的作用:
1.
引用;
2.
强调;
3.
特定称谓;4.
否定、讽刺、反语
16
、破折号用法:
1.< br>提示
2.
注释
3.
总结
4.
递进
5.
话题转换
6.
插说。
四、内容概括
做这类 题目,要抓住核心要素
----
人物和事件。当然,有时候,重要的时间、
地点、人物 的身份,事件的起因和结果也要体现在答题中,同时,要注意题目是
1
否有字数方面的限制,在字数范围之类,尽可能详细,字数超过要删去次要信息。
五、记叙文的人称及作用:
(
1
)第一人称:以
“
我
”
的口吻或者角度展开记叙。第一人称的
“
我
”
有时是 作者本
人,有时是作品中的一个角色,即经过艺术加工的
“
我
”
。经过了虚构,就不是作
者本人;把生活的真实的我记录下来,这就是作者本人。
作用:便于直抒胸臆,读来有亲切感和真实感。
(
2
)第三人称:以第三者的地位叙述文章中的人物、事件、场景等。
作用:不受时空限制,能够从多方面自由叙述。
(
3
)注意:有的 文章中运用了第二人称代词,一般多是出现在用第一人称或第三
人称的叙述里,实际上仍是站在第一人称 或是第三人称的角度写的。
作用:可以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的交流。
六、记叙的详略
考试中,常以这样的形式考查:
“
什么内容为何要详写或略写?
”
, 回答的基
本格式是
“
什么内容与什么中心或人物关系不大,所以略写。或者是什么内容 与什
么中心或中心人物关系密切,能够更好的表达什么中心或更好的表现什么中心人
物,所以详 写。
”
七、记叙的顺序及其作用
(
1
)
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
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
2
)
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
)
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
3
)
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
)
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
4
)补 叙的作用是:起补充、丰富、深化叙述的作用,使叙事更严谨,有时也起
到突处强调的作用。
八、记叙的线索
线索:
(
1
)核心人物
(
2
)核心事物
(3)
核心事件
(
4
)时间
(
5
)地点
(
6
)作者的情感
(
时、空、人、物、
事、情
)
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 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
楚、层次清晰。
答题套路:
如:
文章以
“……”
线索,
中间串写了
“……”
、
“……|”
几件事,
组成一种
“< br>冰糖葫芦
”
的
“
串
”
式结构,选材典型,脉络清晰, 主旨鲜明。
九、记叙文人物形象刻画多样性
概括描写和细节描写;外貌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和神态描写;
2
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等。
一般是以这样的题型出现:怎样的人 物形象?对人物刻画的具体方法?并用
例句进行分析其作用是怎样的?(比如:
“————”< br>句就是通过什么描写刻画了
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十、记叙文中的描写:
记叙文中的描写分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
1
、人物描写又细分为
:
(
1
)肖像描写
(
2
)外貌描写
(
3
)神态描写
(
4
)
动作描写
(
5
)语言(对话)描写
(
6
)心理描写
另外,人物描写从另一个角度看,
又可以分为:
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
人物描写作用:塑造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揭示文章主题。
2
、环境描写又可以分为: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句的主要作用:
(1)
、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
;
(2)
、渲染气氛;
(3)
、
表现地域风光,
提示时间、
季节和环境特点;
(
4)
、
推动情节发展
(
5)
、
突出、深化主题。
社会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
(
1
)
、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
(
2
)
、
在回答时必须结合当时当地的时代背景,
指出文段中环境描写的相关语句揭
示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十一、记叙文语言评析:
可以从语言本身的风格 来评;可以从修辞格来评(这个方面考查的比较多:
时常是回答例句用了怎样的修辞?其作用是怎样?< br>
这类题型是:某句话中加点词语为何使用好?答题有三步:第一,这个词 表
示什么?是表示范围?是限制?或是估计等等;第二,联系本句内容做答;第三,
使用了加点 词后产生了怎样的效果?如果这个词或是句子好也可能是因为运用了
什么修辞?首先回答运用了什么修辞
,
再回答其作用。如果是比喻或是拟人必须要
回答
“
生动形象的写出 了什么内容?)
十二、文段的作用:
开头段的作用通常是总领下文或是点 题;文中段时常是过渡段;文末段是总
结全文,或是深化主旨等。
十三、
写作手法及作用:
(
对比、烘托、欲扬先抑、巧设悬念、以小见大、开宗明 义、卒章显志、托物言志
(即象征)
、寓事于理、情景交融、夹叙夹议
……
)
答题套路:这篇文章采用
“XX”
的手法,作者通过
“……
(文章相关内容)
”
使文章
写得
“……”
例句:这篇文章采用象征的手法作者通过对北方白杨树的赞颂,来赞颂中国共产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