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阅读常见题型、解题思路及答题格式【祝壮】【学生用】
萌到你眼炸
858次浏览
2021年01月20日 19:49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solo吉他谱-
中考复习专题记叙文阅读常见题型、解题思路及答题格式【模板】
姓名
一、题目的含义与作用。
1
、题型:
【
1
】题目 有什么含义?【
2
】以
**
为题,有何作用【妙处】?【
3< br>】谈谈你对题目的理解。【
4
】给文章拟题。【
5
】文
章题目 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3
】文章《
***
》的题目能否改为《
***
》并说明理由
3
、解题思路:
【
1
】
题目含义
:表层含义(字典义,文中人、物、事、景)
+
深层含义(象征义 ,比喻义、,双关义
情感,主题、人、物、景特点)
【
2
】题目作用:
(
1
)表明写作对象(人、物、景),揭(暗)示对象特征。(
2
)交代记叙要素(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环
境、)。体现主要内容(
3
)作为线索,贯穿全文(
4
)揭示情感主旨,奠定全文感情基调。(
5
)设 置悬念,吸引读者兴趣
(6)
概括全
文内容,点明全文中心。
4< br>、答题格式:【
1
】
本文题目运用
**
句式(设问、反问等) ,新颖注目,引人思考
+
【
2
】
语言形象生动。运用
**< br>修辞(有则答,无不
答)
+
【
3
】
题目字典义或指文 中的
(人物、事物、事件)
+
【
4
】
这里用来表 达(揭示、抒发)观点、感情。作为文章的线索,贯穿
全文。交代文章(记叙文)的
**
要素
+
【
5
】
起到
**
效果。
5
、示例:
(
1
)《
5
张纸条》
危难时
5
个人在
5
张纸条上写下各自的名字,而团长却选择牺牲自己的儿子,
表现
5
个人尤其是团长和自己的
儿子的自我牺牲精神。
以
5
张纸条为题,更能突出文章的主题。
题目形象含蓄,可以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
2
)《一只土碗》把小说的标题“一只土碗”改成“转变”,你认为怎么样?
【答案】
不可。理由?
【
1
】
“一只土碗”作为 小说线索,贯穿全文,使全文浑然一体
【
2
】
寓意含蓄,可以引起读者兴趣< br>【
3
】
以
“转变”为标题,过于直白,不够含蓄。
6
、拟题方法:阅读、分析文章内容,根据【
1
】
写作对象(人、物 、景)
【
2
】
记叙要素(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环境
【
3
】
主要
内容
【
4
】
线索
【
5< br>】
文章主旨
【
6
】
全文感情基调
【
7
】
写作对象特征。
【
8
】
修辞手法词句
【
9】
其它
二、记叙文的线索
1
、线索类型:【
1
】
以时间的推移为线索
。《老山界》
【
2
】
以空间的变换为线索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3
】
以人物为线索【 行
踪,见闻】
。《最后一课》
【
4
】
以事件为线 索。
《智取生辰纲》【
5
】
以一物为线索。
。《枣核》【
6
】
以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为
线索。
《阿长与山海经》【
7
】
以某一问题为线索。
如《变色龙》一文以“狗的主人是谁” 。
2
、线索中考题型:【
1
】
本文以什么为线索?它有何作用?
【
2】
本文的线索是什么?结合文章谈谈它在文章怎样表现的?
【
3
】
本文
是以什么为线索组织全篇的?请你具体写出本文的线索。
【变体题型】
(
1
)“我”对“父亲”的感情从
_________ __
,到
___________
,再到
___________
。
(
2
)表格填充题
时间
小时候
上学时
开始
结婚
工作
事情
5
、判断、寻找线索的方法【
1
】题目
“牵”
线
。【2
】
时空
(时间、地点、方位词语)“连”
线
【
3】
因
物“取”
线
【
4
】
反复
(词语句子)出
“线”
【
5
】
以情
【情感类的形容词】“导
”线。
【
6
】
定“神
”看“
线”这种方法适应范围 最广。不管多么复杂的文章,
只要我们先从中心思想的高度去审阅、把握住它的“神”,再把握文章的线 索,那么无论有无外部标志或内部标志,都
能正确地把
握它的线索。
如《我 的老师》
一文,作者记叙的事情虽多,但都是为了表现蔡老师是最使“我”难忘的老师,抒发“我”对蔡 老师的
深厚感情。确定这一主题后,不难发现本文的一条感情线索:回忆——依恋
——思念“我”的蔡老师。
6
、答题格式:
文章就是这样以
****
为线索,把与
***
线索有关内容联系起来,
***
线索 贯穿全文
,
使文章浑然一体
,
结构完整严谨。
6
、示例【略】
三、重要词语品味(重要词语含义、作用的理解)
1
、题型:【
1
】
从画线句中找出几个体现细节的词语,结合具体内 容进行赏析。
【
2
】
加点词××用得很传神,请作具体说明。
【3
】
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
4
】
某个 词语能否换成另一个词语?说明理由。
2
、解题思路
:
【
1
】确立
品味词语角度;修辞手法、感情色彩,表现手法、描写方法
+
【2
】词语表层含义(字典义,
)
【
3
】
词语 深
层含义(象征义,比喻义、双关义、人物情感,文中主题、人物性格、事件性质、景物特点)
5
、答题格式:【
1
】一般格式:
词语本义
+
词语 的语境义
+
品味词语的角度
+
内容上(人物性格、景物特点、事件性质、人物 情感)的
作用
+
结构上的作用
【
2
】特定词语表达效果(作用)的格式:
(
1
)
①××一词(等词),生动形象地
/
准确地
/
具体地
/< br>写出了××的特点
+
②强烈地
/
鲜明地
/
表达了×× 的思想感情。
(
2
)
①××一词(等词)对应前文××词语
+
②在结构上起××作用。
(
3
)词语的替换格式
:① 能替换。
/
不能替换。②理由:句子(或作者等)意在表现(表达)××,原词作用及表达效果 ;词语换后
的表达效果。③二者的表达效果相同
/
不同,所以能替换。
/不能替换
6
、示例:
蠢笨的企鹅,胆怯地把肥胖的身体躲藏到悬崖底下 ……只有那高傲的海燕,勇敢地,自由自在地,在泛起白沫的大海上飞
翔!【问题】请分析加横线的词的 含义和作用。
【答案】
:胆怯是胆小,畏缩的意思
。这里用拟人 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写出企鹅害怕暴风雨到来的形态,与海燕形成鲜明对比,
衬托海燕的勇敢、乐观。
四、赏析句子
1
、题型:【
1
】
谈谈你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
【
2
】
谈谈你对文中“
***
”句子的理解。
【
3
】
从修辞的角度品析文中画线句子的妙
处。【
4
】
结合语境,品味语句。
【
5
】
文中文中 画线句子运用
***
【修辞、描写】方法,有何作用。
【
6
】
赏析文中画线句子。
【
7
】
你如何【怎样】理解某段的画线句。【
8
】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是什么,在文中有何作用。【
9
】赏析文中画线(加点
)
词语的含义或
妙处。
2
、
解题思路:
表层含 义(句子本身含义)
+
深层含义(思想感情
生活哲理
人生态度、文章中心,人、物特点等)
+
赏析角度(修
辞手法,描写方法、关键词语 、特殊句式)
+
内容作用
+
结构作用(过渡,)
+
艺术效果 。
4
、答题格式:
【
1
】修辞角度答题格式:
句子运用
***
修辞手法
+ ***
修辞手法在文中的具体运用
+
表达效果。
例如
:鹅 则对无论何人,都是厉声呵斥。(丰子恺《白鹅》)请分析“厉声呵斥”的含义和作用
答案:
“厉声喝斥”是大声斥责,是鹅的大声叫喊,这里使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出白鹅傲慢的特点,把 白鹅写得富有灵性,
表现了对白鹅的喜爱。
【
2
】描写角度答题格 式
:运用
***
描写方法
+
描写内容
+
表达效果( 中心、人、物特点,思想感情)
例
3
: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都看着 他笑……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
便排出九文大钱。请分析本段的内容和作用
答案:
本段是孔乙己的动作描写 ,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孔乙己在那些短衣帮面前显示阔气,炫耀自己有钱的样子,表现出他在有了酒资
之后 的迂腐之气
【
3
】表达方式角度答题格式:
运用
***< br>表达方式
+
记叙(描写、抒发、说明、)
***
,阐述观点)
***+
表达效果。
例如:鲁迅《故乡》结尾句。
答案:
运用议论表达方式,阐述只有奋斗,才能成功的观点,抒发作者积极探索新生活的愿望,升华文章中心。
【
4
】关键词语角度答题格式
:文中关键词语分析
+
表 达效果
如
:我很贪婪地捧着瓜果啃,母亲在一旁心满意足地看。
答案:
“贪婪”、“啃”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吃瓜时的情态以及对家乡瓜果的喜爱;“心满意足”突 出了母亲内心的满足和喜
悦。
【
5
】
特殊句式答题格式< br>:
特殊句式(设问、反问、疑问、感叹)
+
句子含义
+
表达效 果(比如设问能提醒注意、引发思考;
例如:
我的耳边,敲响岳飞八百年前在南阳武 候祠听到的雨声,我的眼前,红起了岳飞当年夜深不寐时点燃的烛光。岳飞他瞻仰武候
祠而泪下如雨,而 坐以待旦,而挥涕走笔,这不是一种精神人格上深刻的领悟,沟通和激动吗?
《夜读岳飞》
答案:
句子以反问的形式,语气强烈,写出了作者在夜读岳飞时深深 投入、心醉神迷的状态,强调了了作者对岳飞高贵灵魂的理
解与赞美。
五、重要段落作用的理解
1
、中考题型:
【
1
】
文中首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
2
】
联系全文,简要分析结尾的妙处
【
3
】分析某段在内容与结构上的作用。
【
4
】
某 段内容似乎与和文章(故事)内容关系不大,能否去掉?为什么?
【
5
】
概括 文章某段内容并说说该段与文章内容关系(作
用)
【
6
】
文中某段写 了什么内容?有何妙处(作用
)
3
、解题思路
:
内容上:【
1
】
、分析其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比喻义、象征义、引申义)。
【
2】
分析其如何起到点明主旨、升华主
题、画龙点睛或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等的作用。(注意: 语段的比喻义、象征义、引申义,表现的人物思想、性格,点明全文的思想意
义等,要结合文章的具体内 容进行简要说明。)
结构上:【
1
】
首段(
1
)
开门见山,开篇点题
(
2
)
统摄全篇,领起下文
(
3
)
设置悬念,引起读者兴趣或思考
(
4
)
渲染 气氛,奠定
基调
(
5
)
引出下文,为下文作铺垫或埋下伏笔。
【
2
】
.
尾段:(
1
)总结全文,深化、升 华主旨,含蓄深
(
2
)
呼应前文或文章标题,使结构严谨
(
3
)
卒章显志(篇末点题),画龙
点睛
(
4
)
承接 上文,启发联想,暗示、点明或揭示主旨等;
(
5
)
独立成段,使文章戛然而 止,意味深长,给人启迪,发人深思等。
【
3
】中间段(过渡段)
:承上启下(承接上文,引出下文)。
【
4
】
环境或景物描写语段
:
(
1)
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烘托或渲染××的气氛(营造××的氛围),奠定××的基调
(
2
)
为下文埋下伏笔或作铺垫
(
3
)表现(烘托)人物 ××的心情、性格
(
4
)
暗示社会环境
(
5
)设置××的背景,烘托人物形象
(
6
)
深
化主题,与开头形成照 应
(
7
)
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
8
)
使读 者有身临其境之感,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
5
】
其他段落 :(
1
)承接上文;(
2
)总结上文,引起下文;(
3
)为 后文作铺垫、埋伏笔等。
4
、答题格式
:
【
1
】
本段内容写什么
+
【
2
】
本段所处位置的相应作用
.
【
2
】
段落能否删去格式:(
1
)
①不能。②理由:该段在结构上与上下文的关系是××,在内容上与上下文有着××的联系。③所
以不能 删去。(视具体情况也可加上“如果删去,则××”)
(
2
)
①能。②理由: 文章内容写的是××,本段内容写的是××,与
文章内容联系不大(无关)
/
文章所要 表现的主题思想(情感)是××,而本段体现的是××;③去掉后行文更简洁,内容更集中
/
本
段内容表达的主题与文章主题思想(情感)无关(相悖);④所以可以
/
应该删去。< br>
5
、【示例
1
】
“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白杨礼赞》茅盾)
这一段开头在文章中作用是什么?
答案:
开篇点题,总领全文。
(结构上)点明了白杨树的不平凡和“我”对白杨树的赞美之情。(内容上)
【示例
2
】
“他看到的只是光秃秃的一堵墙。”
(《窗》泰格特)这样的结尾有何作用?
答案:结构上:
收束全 篇,
内容上:
画龙点睛,凸显人性的高尚和卑劣,言有尽而意无穷,引人深思。
【示例
3
】
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 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
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的活气。(《故乡》鲁迅)
这段描写有何作用?
答案:
渲染萧瑟、凄凉的气氛,烘托了“我”悲凉的心境。
【示例
4
】< br>中秋过后
,
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
,
看看将近初冬
;
我 整天的靠着火
,
也须穿上棉袄了。
”《孔乙己》
这段环境描写的作用是
什么?
答案:
本段交待季节、天 气
,
表明当时天气已经很冷了,为下文写孔乙己的悲惨遭遇作铺垫,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示例
5
】纵观全文,第【
1
】段似乎和下文“描花”这件事关 系不大,你认为能否去掉?为什么
? ---
【山西中考】《描花的日子》
【答案】
(一)能,(
1
分)第【
1
】段中有关四季的内容和文章的 主要内容“描花”关系不大,去掉之后行文更简洁,内容更集
中,因此可以去掉。(
2
分)
(二)不能,(
1
分)第【
1
】段奠定了 全文的感情基调,且“冬天冷死了,滴水成冰,大雪一下三天三夜,所有的路都封了”为下
文“出不了门 ,一家人要围坐在一起”作了
铺垫。所以不能去掉。(
2
分
)
六、内容、主旨的概括
1
、主要内容
:
即文章写了什么,
它包括
【
1
】主体事件。例如
【题型】
:全文(某段)写了什么内容(什么一件事)
【
2
】
某事件
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
3
】文章
主人公和重要人物的活动、行为
【
4
】
(景)事物 的某方面(结构、外形、体积等)方面的特点
2
、文章主旨:
即文章的主 题、中心、主旨、写作目的(写作意图),即作者对人、事、景、物的认识、态度、看法,以及由此表现
出的感情倾向。
3
、主要内容和主旨的区别
:【主要内容】文章写了什么,即文章中能看到的内容
【主旨】
从文章的内容感受到的思想感悟(感情、< br>品质、道理…
),即写作目的。
4
、中考题型:
【
1
】
概括文章的故事情节)
。
例如:
⑴
,议种瘪种
⑵
,
给儿新生。
【
2
】
根据全文概括事(景)物的特点。
例如;
概括“昙花”的用途
【
3
】
复述故事或 概括内容
例如:
简要复述“词典的故事”。要求写清楚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 br>【
4
】概括层意(段意)例如:
围绕父亲和植物打交道写了多件事,请概括其中 的三件事。
(
1
)
水稻灌浆时,像对待淘气的孩子一样盯紧。(
2
)
___________
(
3
)
_____________
(
4
)
_______________
5
、概括文章内 容的解题思路:【
1
】
先迅速整体浏览,理清写作思路获得整体印象【记叙要素、事( 景)物特点等】,同时,可边读
边用笔划出文章或文段文段中的中心句、过渡句、总结性的句子;然后迅 速阅读题干,有针对性地锁定答题范围【区域】,
【
2
】
然
后思考、 整合、提炼出相关信息。需要说明的是有的句子,比如中心句虽然可以直接借用来概括,但根据题目要求(比如字 数)还需
要将提炼的信息整合(压缩),并用恰当的词语或句子把它表达出来。概括要点时,尽量摘引原 文词句来概括归纳,并注意答题的全
面完整。
【
3
】
根据要求,准确 表达
6
、概括内容的方法
【一】要素归纳法【
1
】
人物(谁)
+
干什么(事件)
+
结果【概述式】
【2
】
人物(谁)
+
时间
+
地点
+
干什 么(事件)
+
结果【具体式】
【
3
】事
(景)物
+
特征(功能、用途。成因等)
【二】
中心句摘录
(
提炼) 法
。例如,
充满整个夏天的是一种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夏》)
【 三】
结构分析(层)合并法
。例如,
我追忆看山水画和《水浒传》、读《千家诗》、聆 听老师教导的往事
(《往事依依》)
【四】
文题扩张法
。例如:< br>作者回忆童年时代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一段难忘的生活经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7
、概括记叙文内容的格式
:
【
1
】
人物(谁)
+
干什么(事件)
+
结果【概述式】
【
2
】
人物 (谁)
+
时间
+
地点
+
干什么(事件)
+
结果
【具体】
【
3
】
事(景)物
+
特征(功能、用 途。成因等)
8
、主旨答题思路:
首先概述文章内容,通过叙述(描写、塑 造等)……;然后表明写作意图,表达(表现、寄托等)了……,抒发
了……情感(愿望)的格式来表达 。
9
、
答题格式:【
1
】写人为主:
记叙了< br>***
一事,刻画赞扬了
***
人物形象,赞扬(批评、鞭挞)、表达了……;
【
2
】记事为主:
记叙了
***
一事,批评(歌 颂)了
***
表现了……;
【
3
】写景状物:
采用了
***
手法,借助
***
的描写了,赞扬【表
达、鞭挞】了……;
【
4
】游记:
描写了
***
表达了
***
感情。< br>
10
、示例
通过写车站送别,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深挚的爱,抒发了作者对父亲深切的思念。《背影》
11
、概括(判断)主旨的方法
【
1
】
通过分析 思考人物、事(景)物的内容,揣摩作者的写作目的(意图)
【
2
】
通过分析 思考文章题目,思考判断作者的写作目的
【
3
】
抓住文 章的主旨句、段,一般来说文章的开头,结尾的议论、抒情语句,往往就是文章主旨的所在,因此思考,分析,判 断开
头,结尾的议论、抒情语句不失为判断写作意图的意种有效方法之一。
【
4
】
抓住文章的过渡语句,思考、分析、判断主旨。
八、环境描写作用分析
2
、中考题型:【
1
】
某 段或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何作用?【
2
】某段或画线句子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br>
【
3
】赏析某段或画线句子。【从景物描写角度赏析作用
]
【
4
】某段画线句描写景物有什么特点,作者描写这些景物有何用意。【
5
】
作者为什么要花这么多的文字描写某景物?
3
、答题思路
【
1
】研读或句子
【
2
】判断环境描写
【
3
】抓住关键词语分析环境描写内容
【
4
】联系语境思考作用
4
、自然环境描写作用:
【一般而言】
【
1
】为 事件的发生渲染气氛。在事件还没有发生之前,先渲染出一个气氛。【
2
】烘托人物的心情。【
3
】为事件的发
生做铺垫。【
4
】为下文设置伏笔,可以表明事件发 生的时间或年代等【
5
】侧面反映人物的性格:【
6
】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
7
】
暗示或升华作品主题。【
8
】寄托人物的思想感情。
【具体分析】内容方面:
【
1
】交代故事背景。
【
2
】渲染环境气氛。
【
3
】烘托人物心情。
【
4
】衬托人物形象。
【
5
】深化文章
主题。
结构方面:
【
1
】铺垫伏笔下文。
【
2
】推动情节发展。
艺术效果方面:增强文章艺术感染力
5
、社会环境作用
【
1
】交代事件发生的时代背景
。
例如“
警官奥楚蔑洛夫穿着新的军大衣,手里拿着个小包,穿过市集的广场。四
下 里一片寂静。……广场上连人影也没有。小铺和酒店敞开大门,无精打采地面对着上帝创造的这个世界,像是一张 张饥饿的嘴巴。
店门附近连一个乞丐都没有。
《变色龙》【
2
】
揭示 人物【事物】命运的社会原因。
例如
《故乡》一文中:“官多,兵多,税
多……”
6
答题格式:
环境描写
+
环境描写内容
+
思 考环境描写内容作用或这段文字是
***
环境描写
+
描写了
***< br>环境,
+
揭示环境
***
特点
+
环境描
写作 用
或者:
这句(段)话描写了
的一幅图画,交代了
的背景,渲染了
的氛围(气氛),烘托(衬托)
了人物
的心情,为下文写
做铺垫,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一般只要写到两三个就足够了)
7
、示例:
每天一觉醒来,褐色石就能感受到生活的诸般美好。游鱼在清澈 的溪水里嬉戏,飞鸟倏忽间掠过水面,鱼儿们立刻抱头鼠
窜;蛐蛐在草丛里专注地歌唱;梅花鹿蹦跳着跑 来溪水找水喝;小松鼠调皮地在它身上蹭痒痒,蹭得它忍不住浑身也痒痒。
【问题】
结合语境、 赏析画线句子
【答案】
环埦描写,描写了山间小渓旁动物们玩取、嬉戏的自由生活, 突出了褐色石居住环境的美好和它的幸福、满足之感,并与文
末褐色石被关进保险柜生活在黑暗中形成强 烈反差,突出了小说的主题。
九、人物形象分析
1
、 题型
:
【
1
】
文中的某人是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
2
】
结合全文,探究某人是个怎样个人物形象。
【
3
】< br>请概括某人的形
象(特点)。
【
4
】
文中的某人给你留下了怎 样的印象?请根据文章内容概括作答
【
5
】
文中刻画某人运用哪些描写方法, 刻画了怎样
个人物形象。
【
6
】文中的画线的句子运用了怎样的描写方法,对 刻画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
【
7
】
文中的某人是个怎样的一个人,请
结合具体示例作简要分析。
【
8
】文中某人有哪些优秀品质(性格特点)?
2
、解题方法、思路:【
1
】
抓住事件人物情节(过程)中表现来分 析人物形象
【
2
】
抓住人物描写方法来分析人物形象。
【二者关键】
抓住相关语句中个关键词语来分析人物形象
思路:
【
1
】人物形象?
相关情节?
描写方法
?
关键词语?
人物形象
【
2
】文中的人物形象?
刻画人物描写方法?
分析描写内容
抓住关键词语分析
把握人物形象
3
、人物描写方法
【
1
】描写内容 :
外貌(肖像)、动作(神态)、语言、心理
【
2
】描写角度:
正面 (直接)、侧面(间接)
【
3
】描
写粗细:
白描、工描(细节
)【
4
】
环境描写、场面描写,
5
、答题格式:【1
】
品质特点【人物性格】
+
具体情节概括或某人是个
**品质特点【人物性格】这从
**
具体情节概括中看出【的到证
明、体现】
【
2
】
通过对
**
人物的
**
描写,刻画了一个< br>**
人物形象或者
**
属于
**
描写,表现了人物
* *
的性格。(或
**
的高尚品质等)
6
、示例:(
2011
宿迁中考《拔下钥匙》
)
第⑩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 么作用?(
2
分)